童年的回忆

燕子衔春

<p style="text-align: right;">  时光飞逝,光阴如水,一晃我们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回首曾经流逝的岁月,仿佛一切还在昨天。童年就像天上的彩虹,给我们带来了七色的梦想,童年生活中的往事历历在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学</p><p>&nbsp;&nbsp;&nbsp;“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嘹亮的歌声,背上书包我们一起上学一起下学。&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小时候生活条件差,物质匮乏。我们的桌子是用水泥板或木板搭建而成的,板凳是从自己家里带的小马扎,黑板也是用水泥制成的,教室里窗户没有玻璃,冬天到来时,我们用牛皮纸或塑料纸把窗户糊起来,抵御寒冷的西北风。我们的书包、衣服、鞋子都是用妈妈织的粗布做成的。那时候,我们的书包里只有三本书,语文、数学、自然常识。我们的老师大多数是挣工分的民办老师,老师对我们非常好,上课认真负责,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还教我们唱歌,唱革命样板戏,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那时候我们的玩具都是自制的,如弹弓、沙包、毽子等,课间同学们斗鸡、跳绳、打沙包,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人人都很快乐,学习也很用功。每次饭后来到学校,就自觉地找块空地,用电煤或粉笔在大地上写字算题,老师来了就逐个检查,当你出错时,老师就把你叫到跟前,仔细地讲解,直到你听明白了能自己改正他才放心。晚上每人带一盏自制的煤油灯去上晚自习,巩固预习老师布置的任务,一个个上 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努力学习,谁也不愿意落后。对于犯错的孩子,老师也会惩戒,但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抱怨:一是因为那时每家的孩子都很多,回家说了添乱,免不了父母的一顿饱揍;二是因为社会的大环境——人们普遍对知识、对老师那是相当的敬畏,读书可是农村孩子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谁家的孩子学习好,那可是全家甚至是全村人的骄傲!那时老师收入不多,但收获的感动多,内心特充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习小组</p><p>&nbsp;&nbsp;&nbsp;放学了,我们成立学习小组,以生产队为单位成立一个小组。到组长家里去学习,大家围坐在一起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问题,就一起讨论解决。你帮我学习语文,我帮你学习数学,大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相互听写生字,相互督促背诵课文。休息的时候,大家一起玩“丢手绢”、捉迷藏,玩的可开心啦!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没有像样的玩具,广阔的田野、宽敞的院落、开阔的街道就是我们的游乐场。作业做完了,我们还要帮助父母干活-----割猪草、放羊、捡拾柴火等。男孩子经常用石子、土块玩“打仗”,“挂彩”“受伤”那更是家常便饭,谁也不会记仇,更不会有家长闹到学校,放学后的打打闹闹自然也是成长的一部分。那时候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学习、玩耍。&nbsp;&nbsp;而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 优越了,玩具也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无休无止的培训班、兴趣班剥夺了孩子天性,让孩子过早地担起了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那时的童年是幸福的,一身轻松无忧无虑,自由地释放自己的个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支援三夏与三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每到三夏大忙,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捡拾麦穗颗粒归仓。炎炎烈日下,我们头戴草帽手提竹篮,把一穗一穗、一粒一粒的麦子捡拾起来,大家不怕苦不怕热,用灵巧的小手让颗粒归仓,篮子都捡拾满了,我们排着队唱着歌,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到了学校。那时的人内心特别纯净,蓝天白云之下,青田绿水之间,还有那点缀在旷野中的孩子,该是一幅多么值得回味和铭记的画面啊!&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秋忙了,我们帮助生产队剪谷子、拾棉花、掰玉米,大家人小力量大,一个个小手麻利又快活,一篮又一篮的谷子棉花玉米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你看:一尺长的玉米棒笑的裂开了嘴,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雪白的棉花像天上的白云一朵朵开满了田野,红红的辣椒挂满了枝头、、、、、、啊!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忽然忆起小时候的一首歌谣:“稻谷堆的圆又圆,堆稻社员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就着太阳吃袋烟。“那份劳动收获之余的满足与喜悦尽在其中。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排练节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三年级时,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老师让我们排练节目,我们的节目是《工人叔叔给我小蜡笔》。老师先教我们唱歌,再教我们动作,歌曲和动作都熟练了,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准备道具----小蜡笔,蜡笔是妈妈经布用的大木橛,木橛带到学校,老师用不同颜色的纸给包上一层,木橛就变成了七彩的“大蜡笔”了。为了演出比赛,妈妈们还给我们准备了新衬衣和新凉鞋,我们个个高兴极啦,平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新衣服穿的,谁能不高兴啊!到了演出那天上午,老师又给女同学发了一条漂亮的红色背带裙,尽管裙子是用纱布做的,可对我们来说那裙子就是最美丽最漂亮的,我们穿上白上衣、戴上红领巾、穿上背带裙和新凉鞋,那叫一个美呀!别提有多高兴啦,我们手拉手地转呀转呀,裙子就像一个漂亮的小红伞似的张开着、、、、、、可惜当时没有手机和相机,没有把那最美丽的瞬间留下。下午演出的时间快到了,我们既兴奋又胆怯,老师给我们加油打气:“同学们别紧张,上场时就跟我们平时排练一样就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演出成功的。”同学们在老师的鼓舞下自信满满地上场了。舞台上大家都很认真,,互相配合得非常好,我们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我们班获得了第二名,老师和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这次演出对我的印象很深,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上舞台、第一次穿裙子,那裙子也是我认为最美的裙子。童年,七彩的童年!有多少值得回味的趣事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小伙伴&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童年有许多可爱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他们一个个调皮可爱的样子又浮现在了眼前。看,会会那两个小虎牙,尖尖细细的很特别;巧巧笑起来那两个深深的酒窝盛满了甜蜜;彩彩那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明亮极啦;喜喜那胖墩墩的身材,再配上一双小眯眼,一看就是个喜剧人物,再加上他爱说笑话,常常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引引人称“假女子”,他个头较低,说话带点娘娘腔,还喜欢和女同学玩耍,是个做事细心的小帅哥。、、、、、、一个个儿时的伙伴都在记忆深处,我们曾经争过吵过闹过,但是谁也不记仇,过不了两天就和好如初。这也许就是孩子之间最宝贵的地方,以孩子自己的方式处理事情,观察世界,绝少渗杂社会和世俗的一些东西,尤其是大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一边是孩子早就和好如初,相娱正欢;一边是大人争闹升级,对簿公堂。时光匆匆,我们刚开始懂事、成熟,却一晃就老了,童年的伙伴今天已年过半百了。</p> <p>童年是甜蜜的,让人回味无穷;童年是美好的,让我们开心快乐。在岁月的沉淀中,远去的童年却总有一些珍贵的东西在记忆中愈发光亮,给人以温暖和润泽;在时间的长河中,逝去的时光却总在昭示人生的来路,说不上对与错,已经是满满的感动了。再见了,童年!再见了,我童年的记忆。</p>

我们

老师

童年

学习

孩子

蜡笔

裙子

捡拾

大家

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