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1949年7月中央军委和大军区29位首长,想不到华野、三野1948、1949、1950年前委书记当家人是他!

亚高原/经历网

<p class="ql-block">认识粟裕,评价粟裕,学习粟裕,运用粟裕,还有一段长时间。</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当众多的显赫人物包括政治局副主席、常委、委员、书记处书记、候补书记下台时悄无声息,历史会盖棺论定。</p><p class="ql-block">而粟裕同志在战争时期战功赫赫,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一个军人的高度和深度。在和平时期因一九五八年被批判受到长时期的不公正对待,在职务上“三相当”始终以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达到了一个老兵的宽度和厚度,曾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科院第一政委、军委委员、军委常委、军委负责人(相当于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团长是第一元帅朱德,第四至五届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团长是第一大将粟裕,后任者均为上将、军委副主席,粟裕的格在军委副主席这一格),国务院业务组成员(相当于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相当于政治局委员),盖棺了却不论定,历史评价会越来越高。</p><p class="ql-block">因为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不怕丢官,让官让衔不让责任。</p><p class="ql-block">因为他是真正的统帅和人民的领袖,始终低调,始终为人民服务,不追随某帮某派,不自立山头,宁肯自己和部下吃亏。因为他有真正的本事,从来不被打倒,始终在台上,始终是边缘人,始终把老兵精神演绎到最后一刻。</p><p class="ql-block">军魂光芒,战神闪耀。</p><p class="ql-block">中国需要粟裕这样的脊梁,粟裕学是一座磁共振一样的高宽厚富矿,中国需要对粟裕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p><p class="ql-block">中国需要粟裕精神,粟裕不朽!</p><p class="ql-block">亚高原</p><p class="ql-block">2020,8,14,星城优龙居</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九四九年七月主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p><p class="ql-block">我今年4月花巨资收藏的军史奇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篇的话</p><p class="ql-block">多谢党史、国史、军史及粟裕学研究界的前辈、老师、兄弟、网友常来指导。</p><p class="ql-block">恢复粟裕统帅历史真相,任重道远。</p><p class="ql-block">历史常在不同寻常的档案之中。</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恢复粟裕统帅真相是如何表述并用史料证明粟裕三辞帅位(华中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掌帅印(</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以副司令员职务行司令员权利的作战指挥之权,</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有命令任苏皖军区司令员让给了张鼎丞同志改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p><p class="ql-block">第三次是中央组建东南分局和东南野战军任命粟裕为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因粟裕斗胆直陈江北打大仗就任后改变战局城南庄毛主席拜将,一将难求,将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前委书记陈毅老总调离华东腾位子给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负责军事指挥的粟郎(华东与东北不同,不可能任命粟裕为华东局书记,还有很多中央委员),正如毛主席与中央将林彪这个中央委员拜将东北,让东北局四个(彭真、陈云、张闻天、高岗,谢谢网友指正)政治局委员听命于军事指挥员、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民主联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p><p class="ql-block">第四次是城南庄会议中央决定陈毅调任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让给了陈毅同志改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前委代书记,第五次是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时为第三野战军前委书记、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第六次是第三野战军指挥机关驻南京时三野归华东局常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三野前委书记兼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委书记、市长粟裕指挥(包括北迁的华东军区海军),</p><p class="ql-block">第七次是中央点将出任台海战役总指挥部总指挥(粟向中央建议由刘伯承或林彪指挥中央末允),</p><p class="ql-block">第八次是中央点将有命令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前身,因病未能成行改由彭德怀前往朝鲜),</p><p class="ql-block">第九次是中央点将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一任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第十次是中央授衔拟授元帅衔因不愿与毛主席朱德陈毅刘伯承老师入伍同列写信辞去元帅后中央指定为第一大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为关健是第一次:1945年不肯就任苏皖军区司令员(后改华中军区)而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p><p class="ql-block">第二次1948年不背就任陈毅在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及华东野战军前委书记之职,“华野离不开陈军长",而改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前委代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未见明确,也没有明确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代理华东军区司令员,正如陈毅代军长到延安后也没有明确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代代军长。张云逸不提,中央知道,授大将衔,工资待遇与元帅相同,这里张云逸就享受到了新四军代代军长与华东军区代司令员待遇,而负责华野军事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代书记、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粟裕并没有享受到行政三级的元帅工资待遇。总参谋长的座车与配备五名秘书与元帅相同待遇。粟裕拒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网民眼中视粟裕为将军,而不是统帅。你看看,粟裕从红军时期开始就负责一方,是开辟根据地最多担任书记职务也最多的将帅之一。</p><p class="ql-block">浙闽临时省军区二大统帅之一(粟裕司令员、刘英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二大统帅之一(陈毅粟裕,陈毅任华中总指挥部代总指挥时粟裕为苏北指挥部指挥)、苏中军区二大统帅之一(粟裕司令员、刘炎政治委员,刘炎治病走后全归粟裕指挥并任苏中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合并时期二大统帅之一(粟裕师长、谭震林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统帅(粟裕司令员、政委一身兼,任命的政委谭震林末到职。粟裕同时任苏浙区党委书记)、华中野战军二大统帅之一(粟裕司令员、谭震林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二大统帅之一(陈毅司令员兼政委兼前委书记、粟裕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前委代书记)、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三大统帅之一(陈毅司令员、饶漱石政治委员、粟裕前委书记),历史在这里转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全书侗族卷《中国侗族》学术顾问、怀化市粟裕研究会筹备委员会顾问、《粟裕学研究》执行主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高原(吴跃军)</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23日礼拜六闰四月初一</p><p class="ql-block">于星城伏龙居</p> <p>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目录</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p> <p>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首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军区、各野战军首长照片</p><p><br></p><p><br></p><p>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p><p>毛主席时任七届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主席、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p> <p>毛主席题词:人民的胜利!</p> <p>朱总司令(朱德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p><p>55年授衔元帅。</p> <p>朱总司令题词:这是决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进程表。</p> <p>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p> <p>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p> <p>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任弼时</p> <p>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叶剑英,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时任中央候补委员。</p><p>55年授衔上将。</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赵寿山</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候选人。未授衔。</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时任中央候补委员</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委员饶漱石,时任中央委员</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委(华东军区党委)书记粟裕(驻南京,见下图),时任中央候补委员。</p><p>55年元帅候选人。辞元帅。毛主席说三让帅。55年实授第一大将。无冕元帅。毛主席说担大将衔干元帅活(总参谋长)。</p> <p>三野前委书记竟是他!</p><p>湖南怀化会同坪村枫木树脚这个家乡永远是粟公最美丽的向往。粟裕家乡永远是世界粟米最美丽的向往。</p> <p>粟裕从1949年2月至1950年8月担任三野前委书记之职,履行华东军区党委书记之责。早在1948年5月,陈毅调离华东期间,粟裕一直代理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前委代书记,直到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粟裕仍为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前委书记。没有代字。这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1921一2003》粟裕委员简介说明的。这是最新史料。《粟裕传》语焉不详。</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授衔大将。工资行政三级,元帅待遇。大将是副总理级,行政四级。</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谭震林,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大将授衔候选人,未授。</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司令员林彪,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华中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邓子恢,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大将授衔候选人。未授。</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政,时任中央候补委员。</p><p>55年授衔大将。</p> <p>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习仲勋,时任中央候补委员。</p><p>55年未授衔。</p> <p>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副司令员王维舟。时任中央候补委员。</p><p>55年未授衔。</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p><p>55年授衔元帅。</p> <p>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委员薄一波,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未授衔。</p> <p>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p><p>55年未授衔。</p> <p>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李富春,时任中央委员。</p><p>55年未授衔。</p> <p>开国元帅、大将、上将籍贯:</p><p>一:元帅10位</p><p>湖南籍3人:彭德怀、贺龙、罗荣桓。</p><p><br></p><p>四川籍2人:朱德、陈毅。</p><p><br></p><p>重庆籍2人:刘伯承、聂荣臻。</p><p><br></p><p>湖北籍1人:林彪。</p><p><br></p><p>山西籍1人:徐向前。</p><p><br></p><p>广东籍1人:叶剑英。</p><p><br></p><p>二:大将10位</p><p>湖南籍6人:粟裕(侗族)、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许光达。</p><p><br></p><p>湖北籍2人:徐海东、王树声。</p><p><br></p><p>四川籍1人:罗瑞卿。</p><p><br></p><p>海南籍1人:张云逸。</p><p><br></p><p>三:开国上将57位</p><p><br></p><p>湖南籍19人:</p><p>萧克、王震、陈明仁、邓华、杨勇、杨得志、甘泗其、钟期光、李涛(瑶族)、李聚奎、唐亮、傅秋涛、苏振华、宋任穷、宋时轮、陶峙岳、彭绍辉、朱良才、李志民。</p><p><br></p><p>湖北籍14人:</p><p>王建安、王平、王宏坤、王新亭、郭天民、韩先楚、陈锡联、陈再道、陈士榘、黄永胜、周纯全、贺炳炎、谢富治、刘震。</p><p><br></p><p>福建籍3人:</p><p>叶飞、杨成武、刘亚楼。</p><p><br></p><p>四川籍3人:</p><p>张爱萍、陈伯钧、傅钟。</p><p><br></p><p>江西籍3人:</p><p>肖华、陈奇涵、赖传珠。</p><p><br></p><p>陕西籍3人:</p><p>张宗逊、李达、阎红彦。</p><p><br></p><p>安徽籍2人:</p><p>李克农、洪学智。</p><p><br></p><p>辽宁籍2人:</p><p>吕正操、周桓。</p><p><br></p><p>山西籍2人:</p><p>赵尔陆、董其武。</p><p><br></p><p>广西籍2人:</p><p>韦国清(壮族)、李天佑。</p><p><br></p><p>河南籍1人:</p><p>许世友。</p><p><br></p><p>内蒙古籍1人:</p><p>乌兰夫(蒙古族)。</p><p><br></p><p>海南籍1人:</p><p>周士第。</p><p><br></p><p>贵州籍1人:</p><p>杨至成(侗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