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郭壁村

长风万里

<p>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p><p>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p><p>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今天,借辛词的诗情画意,我带大家走进泽州县金村镇郭壁村,看青山秀水,访耆老古迹,更要了解来自西北、繁衍千年的一个特殊家族——毋氏。</p> <p>  一、老村漫步:</p><p> 从迂回曲折的盘山公路小心翼翼的下到山底,一片江南景色顿时映入眼帘。田畴平坦,四野分明,屏障横列,水墨粲然。再回首顾盼来路,则石壁峭拔,如堵环抱,乱峰向背,草树丛翠。真可谓人间仙境,世外桃源。</p> <p>  沿着进村的东西向的主街,我走进了这个古老的村子。</p> <p>  老村的街巷比较曲折狭窄,但给人一种古朴沧桑的感觉。</p> <p>  小巷幽幽,物似人非。</p> <p>  给自己方便,也给他人便利,这房子自然缩回一点,房角也成了抹角,古人的涵养值得礼赞(下)。</p> <p>  瞧一瞧,典型的晋城地区明朝建筑风格,看它的过木下伸出的卷云砖,就可明辨(下)。</p> <p>  很多房子都是土坯修成的,说明过去的历史朝代并不都是盛世,丰衣足食已是奢望,美宅玉堂终是梦想(下)。</p> <p>  随处可见过门(下)。</p> <p>  这是村东南的一个庭院的华丽大门,有点像西方哥特式建筑风格,好像教堂的大门(下)。</p> <p>  这是老街上的一个坎宅巽门的院落,大门紧锁,看不到院内风光,这样的院子一般都是明朝建筑,号称“全院”,也就是四合院。它位于村庙之西,紧邻村庙(下)。</p> <p>  老宅深院还有很多(下)。</p> <p>  漫步老街,古村的静谧、质朴会给从浮躁、繁华中走来的你不一样的感受,让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哲理。同时她和千千万万的古村落一样,有昔日的辉煌,又有今天的落寞。她们在慢慢消失,也在默默蜕变。</p> <p>  二、村庙观瞻:</p><p> 郭壁村庙,门楣上没有标名,故庙名不详。庙貌巍峨,神灵赫濯,居民环拱,庐舍森列,既远集市之嚣尘,又无衢途之扰忧。</p> <p>  庙门口有七级石阶。拾阶而上,就可进入村庙。这是一个一进院落的古庙,有正殿、拜殿、东西禅房。</p> <p>  在庙门南、隔着街道还有一个地势较低的院子,南有舞楼,东有看楼,这是迫不得已、因势而建的特殊结构的建筑。</p><p> 这是舞楼,前边被封了起来(下)。</p> <p>  这是东看楼(下)。</p> <p>  </p><p> 1.村庙存碑:</p><p> (1)创修关圣帝君像记</p><p> 碑存泽州县金村镇郭壁村,勒石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p><p> 尝闻福缘善庆,自古志之。善何由积,即欲遵神明一念足也。盖神明可恃乎?具于人心,照于有像。仰思敕封三界伏魔关圣帝君,耿耿忠心不□,正气万祀犹存,镇四夷、庇中国,士农工商,所利赖者多矣。惟棲神□地□祀,洋洋如在。兹卜珏山西号曰郭壁,有空殿一处,山明水秀,真可奇也。群乡之人□一以手加额,咸相谓曰:“妥神祀神在于斯,来福来享在于斯。”</p><p> 本乡社首刘时旺同善士李继芳、张光鹫共发虔心,创修圣像,奈力微难成,伏望善男信女喜记资财,同结良缘,于崇祯元年仲秋吉日告成圣像,彩色云烟,金碧辉煌,惕然在人心目矣。</p><p> 唯神有灵,锡休宁有。既乎落成之后,勒石以为之记。</p><p> 刘时旺施钱一百文,同善士开列于后:李继芳施钱三百、张光鹫施钱三百(后略)</p><p> 崇祯元年中秋吉旦立</p><p><br></p><p> 这是郭壁村庙最古的存碑,距今392年。在原铺头乡管辖的行政村中,村庙存有明朝石碑的,已寥寥无几。碑中留名则告诉我们,郭壁在明朝时除毋姓外还有刘姓、李姓、张姓等。</p> <p>  (2)重修郭壁村大庙万善共登序</p><p> 碑存泽州县金村镇郭壁村,勒石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p><p> 余自被谗,又因清贫,避居丹水之窟,欣乐沟僻幽壑。壬辰夏,探奇于郭壁,见东北有珏山、青莲圣地(缺字)朴,泉甘土肥,前人称此比桃源,信不谬也。余亦乐此,是以常游焉。其处有古庙一丛,神皆失彩,房□柱楹(缺字)芝毋公,世俊张公并合社诸公皆有不壮观瞻之叹。向余言,村小力不能支。余言,人有善念,神有感(缺字)丙申年丰,见合社诸公搬砖运瓦,撤朽柱而换石柱,起配房而高大舞楼,不数月而工告竣矣。(缺字)丽,比昔大有改观也。噫!神显也?人力乎?于是立碑。在社诸公嘱余撰文,余自愧俗陋,何敢言文(缺字)诸公。万善同心,记其一端胜事,永垂不朽尔。</p><p> 丹窟痴人冯云从(缺字)</p><p>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合社仝立</p><p> 怀庆府李思智钱六百文、义昇号钱二百五十文,霍秀社钱十千文,牛存义钱二千文(后略)</p><p><br></p><p> 这块碑的撰写者是清雍乾嘉时期寓居在丹水之畔的一个避难人,具体籍贯不清楚,他在郭壁、珏山、青莲寺、南石瓮、杆棚底都留有碑记或墨迹。</p> <p>   2.经堂院存碑:</p><p> 碑存郭壁村经堂院,勒石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p><p> 古唐、周、晋,泽郡凤邑,东南三十余里,有一郭壁,东有双峰捧月,西有群峰缭绕,南有瀑布水帘,北有栢垛坂道。周围连绵,形如城郭,故曰郭壁。村中有佛堂三楹,历有年矣。自辛未夏六月间摧崩,房主毋常贵乏赀,独立难成,邀通阖村社乡,公同商议,拨合村诸公,万善同心,效力攻之,不日成之。工成之后,常贵早晚拈香,累世居座,不许日后自便。□□记其一端胜事,万古不朽云。</p><p> 大清同治十年□月望三日立</p><p><br></p><p> 这块碑告诉我们,郭壁有一个经堂院,同时说明在清同治年间,郭壁毋氏有“常”字辈。</p> <p>  三、毋氏觅踪:</p><p> 1.毋氏出现在郭壁村的记载最早是北宋元祐四年,也就是1089年。</p><p> 《青莲寺石柱题名记》,今存青莲寺,勒石于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内有“郭壁社施主毋选等谨舍净财施石柱一条,侄男毋宗佑、毋宗寻、毋宗遇,元祐四年十月日记”。</p><p> 这说明,公元1089年前,毋氏已迁至郭壁,距今931年</p> <p>  2.毋彦伦父亲毋競的记录,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p><p> 《青莲寺硖石山福严院重修佛殿记》,碑存青莲寺,勒石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内有“施主,郭壁社毋競、毋党、毋迕,评事张琦、朱善,北霍秀李全、张益,刘家郊刘顺、刘遇、刘全,水东李寔,铺头社李惠通,金村河东社李侁(shēn)、李彦,上庄社李忠、王权、苏和,白羊泉樊周、李荣,水西石忠、常翼,刊字李顺,弟小九、小十”。</p><p> 这说明,毋彦伦父亲毋競在公元1164年已有财力施舍,年龄应在30岁以上。</p> <p>  3.毋彦伦的记录:</p><p> (1)《青莲寺石柱题记》,碑存青莲寺大雄宝殿石柱,勒石于金泰和元年(1201年)内有“郭壁社进士毋彦伦考競妣高氏前妻郎氏男倬、伟、延禧、守约男妇王张李郎氏孙男珪璋、琼郎、银璋、金璋、显璋,大金泰和元年岁次辛酉十月十八日施”(1201年)。</p><p> 这说明:公元1201年,毋彦伦已有孙子辈,因此他的年龄应在40岁左右,</p><p> 毋彦伦的父亲是毋競,母亲高氏(高氏有可能来自下胡村);</p><p> 毋彦伦的儿子有倬、伟、延禧、守约四个;</p><p> 毋彦伦的孙子有珪璋、琼郎、银璋、金璋、显璋五个</p> <p>  (2)《杨庭秀等摩崖题名记》,今存泽州县珏山南横河峪古道旁,勒石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内有“泽守杨庭秀同倅车完颜永协、晋城丞马国基、司狱夹谷裕,来观水帘。泰和丙寅三月上澣日,男谦革侍行,继至者东林毋彦伦”。</p><p><br></p> <p>  《青莲寺杨庭秀诗刻》,碑存青莲寺,勒石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内有“青莲胜概名天下,竹杖芒鞋得得来。障目乱峰围翠柏,倚天峭壁老苍苔。一炉沉水藏经阁,千古清风掷笔台。欲访开山圣贤迹,断碑细与拂尘埃。泰和丙寅三月上浣日,华山晦叟杨庭秀茂才留题,同来者倅车完颜永协和卿、晋城丞马国基仲贤、司狱夹谷裕仲宽、东林毋彦伦俊卿,男谦革侍行。”</p><p> 这说明毋彦伦的号是东林,公元1206年居家,未出外作官,曾陪同泽州太守杨庭秀游览青莲寺和珏山。</p> <p>  (3)《毋氏墓志》,碑存郭壁村,勒石于金崇庆元年(1212年)。</p><p> 谏议大夫□山东东西路按察使□□□□□□□□上骑都尉陇西县开国子□封五百户赐(缺字) </p><p> 儒林郎潞州潞城县主簿兼(缺字)</p><p> 毋氏之先,本陈胡公之后,公子完出奔齐,遂有齐国。齐宣王母弟别封毋(缺字)曰胡毋氏,其后子孙枝分派别,敢之他所。或因旧氏而为姓者,如汉之胡毋(缺字)之,之类是也。有以胡氏、有以毋氏而为姓者。如齐之胡非氏,汉之毋将(缺字)然则毋氏岂非出于陈胡公之后欤?</p><p> 泽州晋城之东南,距县三十余里(缺字)平地,危峦周环,峻若垣墉,□类郛郭,故曰郭壁。其土肥,其泉甘,珏(缺字)而可茹,钓其鲜而可食。则韩文公□李愿□盘谷未能过此。毋氏□□居其(缺字)秦垂髫结□子孙诜诜(shēn),牛羊满山,桑麻□畴,其他居民莫之能将毋彦伦俊卿(缺字)方以琴书自娱,不以利禄为意。一□造门请于余曰:昔我高祖始居榆林,来(缺字)相地于兹而家焉。□□□□□以稼穑勤俭为□□□□□□□起曁(缺字)深邃,在后之人不□□□来今□石既已,公□□□□之余(缺字)先克成,勤俭积累□□又且陈胡公之苗裔,故道其实而□□以(缺字)。</p><p>毋氏之先,本陈胡公。完出奔齐,齐国乃隆。宣王母弟,厥姓斯从。源深流长,枝茂叶丰。历载千百,元吉其逢。念尔高祖,榆林绍踪。来之铺头,未勤垣墉。复相郭壁,廓乎有容。慨然志定,爰宅于中。不工不商,勤俭为农。五世流□,艰多若螽(zhōng)光照寰宇,玉萃□永。彦伦俊卿,守雌知雄。持君子节,有古人风。造门请余,致礼□□。兹用刻训,以垂无穷。</p><p> 峕大金崇庆改元岁次壬申二月十八乙未日立”。</p><p> 这说明此墓志是毋彦伦请人撰写,公元1212年,毋彦伦健在。根据墓志撰写规例,撰写碑文的人若有官职,应在最前边写出,这可判断曾是“□□大夫□山东东西路按察使□□□□□□□□上骑都尉陇西县开国子□封五百户赐”官职的人撰写了此墓志,这个官职不应是毋彦伦的官职。</p><p> 同时说明,毋氏自陕西榆林迁来,先在铺头村落脚,但没有修房盖屋。后又迁到郭壁,才修建宅院。</p><p><br></p><p><br></p> <p>  (4)《毋氏支派图》,碑存郭壁村,勒石于金崇庆元年(1212年)。内有“昔□□来自铺头村松楸之地,自兹而初,厥后坟墓分而为三。自祖而东五十步,二耶节□卜茔地。由祖而西四百三十六步,四耶选再封坟焉。自九耶彦分适河内县,今泗沟亦有葬地,且安措穴位可得闻者,各书于下后。之贤□□,傥还而志之,不负肯堂之责矣。</p><p>(第三格)曾高祖</p><p>(第四格)六耶□五年分□□□□□大耶</p><p>□□□□二耶□□(漫漶不可辨)</p><p>二耶东茔壬穴</p><p>□□□□三耶正妻李□</p><p>三耶本茔□穴</p><p>□□□□四耶正妻陈□</p><p>四耶□□□□</p><p>□□□□五耶妻李□</p><p>五耶本茔西穴</p><p>(第五格)(漫漶不可辨)</p><p>(第六格)(漫漶不可辨)</p><p>(第七格)(漫漶不可辨)</p><p>(第八格)(漫漶不可辨)</p><p> 这说明,毋彦伦的曾高祖墓地有可能在铺头村,从祖父开始才在郭壁立新坟。毋氏有可能在公元1050年左右从陕西迁来晋城。</p><p><br></p><p><br></p> <p>  (5)县志记载:《泽州府志》第27卷荐辟第184页(元):毋彦伦,泽州人,进士。</p> <p>  (明成化)山西通志、(清乾隆)凤台县志:毋彦伦:字俊卿,金承安中进士。</p><p> 注意,金承安年间(1195-1200年),共举行了两次科考,一次是承安二年(1196年),一次是承安五年(1199年)。承安五年,晋城人李俊民是进士科状元。若是承安二年,毋彦伦年龄或在35岁左右,因为泰和元年时毋彦伦已有孙子辈出现,年龄应在40岁以上,这样可推想毋彦伦出生在1160年左右。请人在金崇庆元年(1212年)为毋氏撰写墓志时,应该在50岁以上。50岁是知天命的时候,也是叶落归根的时候,这应该符合古人的生活规律。</p> <p>  在晋城的有关资料上提到一个北宋年间的人,这就是毋湜。资料上是这样记载的:毋湜:宋科,年失考,历官侍御史、知谏院、两浙路转运使、工部郎中、成都路转运使。嘉佑八年卒于官,年60岁。</p><p> 而毋湜在北宋年间是大名鼎鼎的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取进士,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临汾地区),后徙长安(今陕西户县),毋沆兄,卒于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他的官职如上所说。</p><p> 根据郭壁毋氏的一些传说,毋氏先祖因到四川征伐,失败后隐居到郭壁,这好像与毋湜的成都路转运使官职契合,与现留存的毋氏史料也比较相符,这仅供参考。</p><p> 另外在《凤台县续志》中还提到乾隆年间的一个举人毋作霖,这个人是否是郭壁人,不太清楚。郭壁素有“毋阁老”的传说,是不是与这个举人有关呢?</p> <p>  4.毋氏外迁:</p><p> (1) 金崇庆元年(1212年)之前,有一支迁往河南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p><p> 《毋氏支派图》,内有“昔□□来自铺头村松楸之地,自兹而初,厥后坟墓分而为三。自祖而东五十步,二耶节□卜茔地。由祖而西四百三十六步,四耶选再封坟焉。自九耶彦分适河内县,今泗沟亦有葬地,且安措穴位可得闻者,各书于下后。之贤□□,傥还而志之,不负肯堂之责矣。"</p><p> (2)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一支迁往河南修武县。这支先由郭壁迁至洪洞,复有洪洞迁至河南省河内县(即今清化县)东北六十里之西岺后村,嗣后又由西岺后先迁至(碗)〔盌〕窑河,复迁至修武县西北四十五里阎河村之北(网上资料,修武县毋氏家谱)。</p> <p>  5.毋氏字辈:</p><p> 村中一位老者告诉我,毋姓字辈如下:明,新,建,信,发,海,常,清,福,道,兴,隆。这应该是郭壁村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字辈,有的字是音译,可供参考。这个字辈并不是从郭壁迁出的所有毋姓的字辈,凡和这个字辈不同且有可能是从郭壁迁出的毋姓,都说明是清乾隆年间前迁出的。</p> <p>  6.英烈:毋氏子弟为新中国建立做出过重大牺牲。</p><p>毋古手(1924-1950),郭壁村人,中共党员,云南军区连长,在云南巧家县战斗中牺牲。</p><p><br></p> <p>毋宝琨(1923-1951),郭壁村人,一八〇师战士,失踪。</p> <p>  其他乡镇:</p><p>毋永年(1928-1950),柳树口乡北坡村人,中共党员,五三五团敌工干事,在四川成都石板滩平叛中被敌杀害。</p><p>毋传仁(1931-1948),柳树口乡南石瓮村人,六十七团副排长,在南庄战斗中牺牲。</p><p>毋福善(1922-1947),柳树口石瓮村人,一二一团班长在平原安阳曲沟牺牲。</p><p>毋富正(1924-1946),柳树口乡北石瓮村人,老七团班长,在翼城县琐壁地战斗中牺牲。</p><p>毋保孩(1927-1946),柳树口乡南石瓮村人,四十五团班长,在河南修武县战斗中牺牲。</p><p>毋法元(1921-1945),柳树口乡东石瓮村人,七团战士,在太原战斗中牺牲。</p><p>毋小狗(1932-1952),柳树口乡北坡村人,三四一团卫生员,在朝鲜平康郡战斗中牺牲。</p><p>毋王义(1927-1947),柳树口乡北坡村人,七团战士,在河南洛阳战斗中牺牲。</p><p>毋小保(1916-1945),柳树口乡北坡村人,老七团战士,失踪。</p><p>毋福生(1921-1949),柳树口乡南石瓮村人,四十五团战士,1949年牺牲。</p><p>毋和保(1916-?),柳树口乡北坡村人,战士,作战牺牲。</p><p>毋软德(1921-1945),柳树口乡北坡村人,战士,在河南温县战斗中牺牲。</p><p>毋永平(1914-1949),柳树口乡北坡村人,沁博独立营战士,在河南孟县战斗中牺牲。</p><p>毋小保(1923-1945),柳树口乡南石瓮村人,晋城县独立营战士,在晋城县后掌洼被敌杀害。</p><p>毋戍孩(1931-1947),柳树口乡南石瓮村人,战士,在临汾战斗中牺牲。</p><p>毋小保(1915-1942),柳树口乡北石瓮村人,战士,在吕梁作战牺牲。</p><p>毋戍根(1924-1947),柳树口乡北石瓮村人,民兵,在河南博爱县战斗中牺牲。</p><p>毋小楼(1913-1947)。柳树口乡北坡村人,民兵,在运城参战中牺牲。</p><p>毋保生(1910-1947),柳树口乡北坡村人,民兵,在运城参战中牺牲。</p><p>毋根庆(1920-1947),柳树口乡北石瓮村人,民兵,在河南渑池参战中牺牲。</p><p>毋顺天(1909-1947),柳树口乡北坡村人,中共党员,民工,在运城参战中牺牲。</p><p>毋小分(1911-1947),柳树口乡北坡村人,民工,在运城参战中牺牲。</p><p>毋小锁(1925-1946),巴公镇李村人,十旅战士,失踪。</p><p>毋凤虎(1922-1944),南河西乡东坡村人,老七团班长,在沁源县战斗中牺牲。</p><p>毋小富(1916-?),南河西乡东坡村人,中共党员,战士,作战负伤后牺牲于医院。</p><p>毋凤祥(1921-1950),南河西乡坂头村人,二十七师战士,在朝鲜失踪。</p><p>毋瑞贞(1921-1946),金村乡柳泉村人,二十三旅战士,在河南沁阳县战斗中牺牲。</p><p>毋克昌(1916-1939),金村乡山头村人,晋城县牺盟会干部,在敌伪监狱牺牲。</p><p>毋李生(1914-1951),铺头乡大石背村人,中共党员,五八七团侦察班长,在朝鲜战斗牺牲。</p><p>毋小屯(1921-1943),铺头乡石家街村人,老七团副班长,在高平县关庄村战斗中牺牲。</p><p>毋小秋(1918-1948),铺头乡石家街村人,战士,在翼城县战斗中牺牲。</p><p>毋续土(1925-1944),铺头乡东蜀村人,战士,在枣园战斗中牺牲。</p><p>毋洛孩(1911-1944),铺头乡大石背村人,岭东行政村村警,在晋城县岭东村被敌杀害。</p><p>毋巨官(1922-1941),水东乡东村人,老七团战士,失踪。</p><p>以上共计36人。</p> <p>  7.南下干部:</p><p>毋传正(1924-2007),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于山西晋城县柳树口乡王掌村。</p><p>1945年2月至1949年2月历任村抗日小学教员、太行四分区战犯看守所预审员、中队长、指导员、太行新生报社秘书、晋城县政府办公室干事。</p><p>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六大队一中队南下福建。9月任福建省福安县政府助理秘书。</p><p>195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福安县委秘书。</p><p>1955年7月后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福安分院办公室主任、一科科长、检察委员会委员。</p><p>1969年11月下放劳动。</p><p>1971年12月任福建省宁德地委定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p><p>1975年1月任宁德地区外贸站副站长。</p><p>1978年1月任宁德地区工商局市管组组长。</p><p>1979年11月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宁德分院检察员、经济检查科科长、检察委员会委员。</p><p>1980年10月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宁德分院党组成员。</p><p>1985年8月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p><p>2007年1月在宁德逝世,享年85岁。</p> <p>毋康侯(1914-),男,汉族,1914年出生于晋城县铺头乡焦庄村。1946年7月入党。</p><p>1945年11月至1948年4月任晋城县焦庄村副村长、村党支部书记。</p><p>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六大队一中队南下福建。同年10月至1951年4月任福建省福安县五区区委组织委员。</p><p>1951年4月至1951年10月任福安县委组织部干事。</p><p>1951年11月至1952年9月任福安县十一区区委书记。</p><p>1952年10月至1954年8月任福建省寿宁县斜滩区区委书记。</p><p>1954年9月至1955年8月任寿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p><p>1955年9月至1957年12月任寿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p><p>1958年1月至1959年12月任寿宁县委常委、监委书记。</p><p>1960年1月至1964年10月任寿宁县委常委、南阳区委书记。</p><p>1964年10月至1968年任寿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p><p>1968年12月至1972年任寿宁县革委会常委、县委常委。</p><p>1972年至1980年任寿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p><p>1980年至1983年9月任福建省宁德地区组织部老干科科长。</p><p>1983年9月离休。</p><p> 这说明,经过千年繁衍,毋氏以郭壁为中心,逐步扩散到金村镇的山头、柳泉,柳树口镇的北坡、南石瓮、北石瓮、王掌,大箕镇的东坡、坂头,金村镇的石家街、大石背、东旺、西南属、东蜀、东窑上、小庄、焦庄、寺南庄等村。同时还迁徙到邻近晋城的河南沁阳、修武等县。</p> <p>  四、古今变迁:</p><p> 郭壁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之东南的崇山峻岭中,距市三十余里。危峦周环,峻若垣墉,状类郛郭,故曰郭壁。正西的山上为东旺村,西北的山上为焦庄村,东北过丹河是寺南庄,西南与小南村、南掌村相邻。土肥水甘,物产丰富;民风朴实,文化兴盛;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过去有进士,今日有北大。一串串响亮的名字依然在古泽州大地被人民传扬。</p> <p>  这是东山(下)。</p> <p>  这是南山(下)。</p> <p>  这是西山(下)。</p> <p>  这是北山(下)。</p> <p>  </p><p> 1.郭壁村名最早出现在现存碑记中的时间是唐乾符四年,也就是公元877年,距今1143年,因此郭壁是一个真正的古村落,并且不是毋氏家族最先建立。</p><p> 《青莲寺碑碣之所记》,碑存青莲寺,勒石于唐乾符四年(877年),内有“下郭壁村有麻田十亩,召主纳税一千”。</p> <p>  2.从碑文知,郭壁村分上郭壁村、下郭壁村。</p><p> 《泽州牒准硖石山青莲寺僧玄依大师署状本寺常住地土记》,碑存青莲寺,勒石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内有“上郭壁地一约二十顷有余。四至:东至寺脚,西至高家岭,南至石梯子,北至柳泉南岭分水为界”。</p> <p>  3.郭壁村在宋金元时期属河东南路泽州晋城县移风乡乌政管管理:</p><p> 《石柱题记》,存于青莲寺观音阁石柱,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刊,内有“乌政管郭壁社郭晸妻傅氏男陈七施石柱一条永充供养,时大宋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岁七月庚申朔二十五日甲申记”。</p><p> 4.明朝时期到清朝雍正六年前属山西泽州移风乡青莲都青莲里管辖。</p><p> 5.清朝雍正六年一直到光绪年间,郭壁村属山西省泽州府凤台县移风乡青莲都青莲里管辖。</p><p> </p> <p>  6.清光绪年间到1918年前,郭壁属山西省泽州府凤台县东乡青莲里管辖。</p><p> 民国7年(1918年)至民国32年(1943年)秋前,郭壁属山西省晋城县第二区管辖,区公所设在柳树口。</p><p> 民国32年(1943年)秋至民国34年(1945年)12月,郭壁属晋东县第三区管辖,区公所设在原铺头乡寨则村。</p><p> 民国34年至民国38年10月,郭壁属晋城县第五区管辖,第五区区公所设在金村。</p><p> 1949年10月至1956年,郭壁属晋城县第五区郭壁乡管理,区公所在金村。</p><p> 1958年至1962年,郭壁属晋城县金村红星人民公社郭壁管理区管辖。</p><p> 1962年至1984年,郭壁属晋城县铺头人民公社管辖。</p><p> 1984年3月至1985年,郭壁属晋城县铺头乡管辖。</p><p> 1985年至1996年,郭壁属晋城郊区铺头乡管辖。</p><p> 1996年至2000年,郭壁属泽州县铺头乡管辖。</p><p> 2000年至今,郭壁属泽州县金村镇管辖。</p> <p>  7.人口耕地:1984年设立乡镇时的统计数据</p><p> 郭壁,户数141户,人口552人,耕地863亩</p><p> 人口数居当时铺头乡第五名(大庄917人,铺头836人,李家鄢704人,东蜀613人,郭壁552人,东旺530人)。</p><p> 8.现今人口:郭壁村位于泽州县金村镇东南,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四周环山,形如城郭,是典型的山区村庄。东邻丹河,有山有水,景色宜人。全村共有145户,485人,其中农业人口470人,非农业人口15人,耕地面积800余亩,种植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村民经济主要靠务农和外出务工。 </p> <p>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5716厂进驻郭壁,不仅给郭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而且也改变了很多村民的生活观念,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这是一个人文荟萃、活力四射的特殊时期。 </p><p> 这是位于郭壁村西的曾经驻郭壁村的5716厂大门(下)。</p> <p>  这是5716厂子弟学校🏫(下)。</p> <p>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郭壁灌溉工程闻名晋城。原晋城县动用全县财力、物力、人力,终于建成今日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郭壁供水工程。  </p><p> 这是位于郭壁村东的郭壁供水工程五龙宫提水站(下)。</p> <p>  这是郭壁村委大院,附带郭壁幼儿园(下)。</p> <p>  这是曾经的郭壁学校(下)。</p> <p>  这是到珏山、青莲寺的古道,现已拓宽(下)。</p> <p>  徜徉于山水之间,游走于田间地头,我不免有了很多感慨,真是:郭里郭外春风满,山南山北花缭乱。千岩万壑鸟相鸣,桃源今夕是何年?往事悠悠君莫问,槛外丹水空自流。渔樵野歌兴亡事,陇上羊归塞草烟(变化古人诗句而得)。</p><p> 2020.04.19</p> <p>  补充资料:</p><p> 为什么毋彦伦会在自己在世时为毋氏匆匆撰写类似家谱的碑文呢?我们分析,其一,毋彦伦是进士,德高望重,又是饱学之士,既能搜集到毋氏当时了解的家族资料,又能请到有身份、有资格的人来为毋氏书写历史,他担心后辈做不到这一点。其二,毋彦伦一定对当时的国家形势有所了解,并由此而产生对家族未来的隐隐担忧,那是什么事件发生了呢?如果了解金朝末年的历史,你可能猜想到是什么。金泰和六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金大安二年(1210年),成吉思汗正式断绝和金国的岁贡,举起反金大旗。特别是金大安三年(1211年),蒙金发生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县境内)之战,十万蒙军击败四十五万金军精锐,从此女真族的金国走上败亡之路。而撰写墓志后的两年,也就是金贞祐二年(1214年),蒙古兵就打到我们晋城。1214年是甲戌(狗)年,晋城历史称之为“甲戌之变”。</p><p> 那是谁将这样的信息传给了毋彦伦呢?我们在《晋城县志》(1999年版)上看到:</p><p> 郭俣(?-1223年),字伯有,金泽州晋城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中进士。先后任长子县主簿、莱州观察判官、莱阳县令、补尚书省令史、大理司直、太常博士、左司都事等职。郭俣很有才干,御史台极力推荐他,皇帝下诏升调他为平阳府治中。之后,郭俣又被召为同知登闻鼓院兼秘书丞,又迁礼部郎中、滕州刺史、同知、正定府知事。根据政绩考核,后又改任中都西京按察副使、国子祭酒。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金军攻宋,郭俣充任宣差、山东安抚副使。泰和七年(1207年),任山东宣抚副使。金大安元年(1209年),任辽东按察转运使,又改任中都路转运使、泰定军节度使、陕西东路按察转运使。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罢按察司,郭俣仍任陕西东路转运使,行六部尚书事,改任河北西路转运使。金元光二年(1223年)卒。</p><p> 从这些记载可看出,郭俣和毋彦伦年龄相当,并且一直在外做官,是金大定、承安年间晋城中进士中官职较高的人之一,同时长期担任河北、山西、辽东、山东、陕西等抗蒙前线的按察使、转运使,他对全国形势应该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晋城县志》中,还有承安五年状元李俊民的传记,李俊民担任的官职是沁水县令、长平佥事,又擢朝请大夫,没有担任过地方大员,并且任职时间很短,主要是在晋城办教育。其他进士没有留下传记,可能官职都不高。</p><p> 泰和六年(1206年),毋彦伦曾陪同泽州太守杨庭秀游览珏山、青莲寺,除摩崖留诗外,杨庭秀还在上年十一月为青莲寺撰写《大金泽州硖石山福严禅院记》,而篆额者就是郭俣。</p><p> 种种迹象表明,有可能是郭俣把国家的严峻形势告诉了毋彦伦,并且在金崇庆元年(1212年)或之前为毋氏撰写碑文。</p><p> 以上仅是推测,希望进一步得到可靠的资料。</p><p> 2020.04.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