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躺倒在康西瓦烈士陵园的烈士中,一般都是四十年代初生人,参军时才十八、九岁,中印战事参战时也不过二十二岁左右,他们大多尚未婚配,便来到部队。</p><p><br></p><p> 然而也有例外,在所有烈士中,竟有三位参军前已结婚,他们不但已婚,有的还有儿女。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卡自义烈士,他虽结婚,但无孩子。可是在他牺牲前,上苍有眼,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留下一个遗腹子。将生命之根继续留在人世间开枝散叶。</p><p><br></p><p> </p><p>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容我道来。</p><p><br></p><p> 昨天,因要落实部分资料,又将电话摇到长沙县金井镇当年参战老兵王同升老人。电话中的那头,王老还是那么健谈,还是那么思维敏捷条理清楚,只是语速稍慢,声音低沉。毕竟老人家八十岁了,但记忆相当好。他对当年部队上的人和发生的故事,如数家珍,了然如昨天的经历。</p><p><br></p><p> 交谈中,老人提到烈士中有一个甘肃的卡自义,他在参军前就结了婚,入伍后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同一个班,他妻子叫贾玉英,在甘肃老家供销社工作。参军前他们没有毛毛(长沙话,毛毛指孩子)。嘿,王老怎么连卡自义的妻子姓甚名谁都记得清清楚楚?有料!我问起了原由,王老娓娓而谈,说了个明明白白。</p><p><br></p><p> 59年入伍的兵,来自南北几个省市,而这个班有同一个情况,大多文化基础差,当年具有写信能力的只有一个,就是王老,当年的小王。全班战友要写信,回个家书,都找班里编外"文书″王同升。自然,卡自义的两地书,部队这头就由王老代替,也记熟了卡自义的妻子贾玉英。他们新婚后,马上劳燕双飞,南北两地,思念愈浓。自义兄大同升2岁,又是过来人,这夫妻间的问候之语,想念之情,都得靠同升老弟捉笔转达,当然,写信的频繁度也高于其他战友。用词"难度"也大一些,同班战友都是向双亲问侯请安,说说自已在部队情况,按当下用词,即写一份便可复制数份,大体格式一样,内容一样,只是名字不同,时间略改一、二。而替卡自义写家书,要稍加点点情话,每次还要变換几句,推敲用词。</p><p><br></p><p> 这个班还有一种特别的友谊和凝聚力,他们都是真枪真刀干过仗的生死兄弟。</p><p><br></p><p> 有人当兵几年,当的都是和平兵。而他们这支部队,入伍就打仗,第一次是在西藏,参加西藏平叛,结朿后回到新疆阿克苏营地。</p><p><br></p><p> 当兵三年,新兵变老兵,仗后归来,部队允许排职军人有配偶的可来部队探亲,后来又放宽到兵头将尾__班长,毕竟班长有结婚的也寥寥无几,而战士有配偶的却无待遇。</p><p><br></p><p> 此刻的卡自义与妻一别三载,两地鸿雁传书,一直靠同升兄弟,军人和军嫂真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怎么办呢?</p><p><br></p><p> 都说长沙人灵泛,王同升也不例外,战火中结成的友谊已经是炉火纯清。聪明的同升老弟给自义兄长出了个"鬼主意":让肃南的三个已婚藏族姑娘偷偷的来部队。</p><p><br></p><p> 作了受批评责难准备的他,把信如此这般地写了寄过去,地方那头的贾玉英联系上另俩位军嫂,约定时间,相邀一起千里迢迢来到阿克苏,寻夫到部队。首长一见,惊了!怎么回事?</p><p><br></p><p> "看丈夫呀,想他了"。</p><p><br></p><p> 面对落落大方的藏族美女,领导们动了侧瘾之心,发下话来:来都来了,住下吧。</p><p><br></p><p> 我猜想,也许此刻的部队首长们已得到一个军亊消息,部队将开拔新战场,去中印边境。战亊将发生,就给士兵和家眷一个相聚的机会吧。</p><p><br></p><p> 这机会是那样的机缘巧合,一辈子难逢。几位军嫂在部队呆了近一个月,她们离开后,部队也随即离开阿克苏,去了中印边境。</p><p><br></p><p> 这期间卡自义夫妻你恩我爱,抓住稍纵既逝的机会,播下生命种子,给自已留下了开不败的高山雪莲花。</p><p><br></p><p> 妻子贾玉英利用在供销社工作的关系,近水楼台买到几斤毛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毛线多么珍贵)。在部队探亲期间,她利用自己的编织手艺,为战士织毛衣,第一件成衣后就送给了好兄弟王同升。</p><p><br></p><p> 这里凝聚了一份感激之情,这几年所有的书信都是兄弟代笔,这一回探亲都搭帮兄弟的鬼点子,倘若没有这次探亲,人世间就少了一个女儿,一位母亲。上苍有眼啊!自义自有后来人。</p><p><br></p><p><br></p><p>当年的军人卡自义,英俊刚毅</p> <p> 昨晚再次与王老通话时,他仍津津乐道: "这辈子做的最大一桩好事,就是冒险让她们来部队,特别是成全了卡自义夫妇,就因为这次探亲,贾玉英怀上了毛毛"。</p><p><br></p><p> 因中印吃紧,三个军嫂刚离开基地,部队开拔到康西瓦一带,在战争爆发前卡自义收到妻子的来信,她真的怀上了。乐不可支的卡自义请同升兄弟回信:战场未知生死,先给孩子留下名字,若生的是女儿,取名叫:玲玲。生的男孩,叫:军军。谁知一语成谶,是役,英雄为国捐躯,信中的嘱咐成了最后的遗言。写到此,我也禁不住潸然泪下……</p><p><br></p><p>卡晓玲,东纳藏族,转经中所拍,</p> <p> 1962年,11月18日,卡自义牺牲于中印战事,战后追加三等功。翌年农历三月初六,贾玉英单位送货下乡,怀孕的她不巧从马上摔下来,孩子早产,卡自义的遗腹子,是个女儿,遵夫意取名:卡晓玲。小名:玲玲。长大后,母亲告诉她,名字是父亲战友取的。</p> <p> 带着兴趣,今早又与王老通话,他依稀记得,卡自义是问过他,也给取名参考,但具体是什么名字,他已不起得了,"她今年应该有58岁了吧"?这点他记得很清楚。也得到证实。我当即电话中转告,卡自义女儿的名字是您老给取的,正是叫玲玲,大名:卡晓玲。</p><p> </p><p> "那就好,那就好"。听得出,老人很是欣慰。</p><p> "贾玉英为你打的那件毛衣还在吗"?我问。</p><p> "毛衣早不见了"。</p><p> "好可惜啊,这可是文物呢″?″据悉,康西瓦烈士纪念馆正在征集烈士遗物和资料。</p><p> 王老在电话中笑了笑。</p><p><br></p><p><br></p><p><br></p><p> 同样,当提到毛衣一事,康西瓦烈士亲友团群,马上收到另一位烈士的侄儿发上信息:他二叔谢孟初牺牲后,部队给寄的遗物中有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袖口快织完了,还未封口,家里的人都说,不对呀,他莫非在部队学会了织毛衣?这一疑问,直到昨天解密。应该是来部队的军嫂帮忙织的,那年头大凡成年后的女性,都会一点编织活。至于没织完的原因,部队准备开拔。男人上前线,女人把家还。不久这支部队在中印开仗,战士们守土保疆,重上战场厮杀。</p><p><br></p><p><br></p><p> 长大成的玲玲更多地遗传了父亲的气质。她说,我母亲比我漂亮多了。那确实!见过她母亲的王老,笑着告诉我:卡自义的老婆长得好。</p> <p> 这就是贾玉英,玲玲今早从母亲当年的一本工作证中找到后翻拍的。正如王同升老人和部队的战友们说的: 长得好,漂亮。</p> <p> 在写此文之前,先将所知道的轶闻写在康西瓦亲友团,引起一番讨论,即使是当事人玲玲,她也很感动。</p> <p> 两件毛线,一段情怀,找回一个郗嘘轶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