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砖雕谭家

凯哥

  永明城西有个四姓村,萧、莫、谭、蒋四姓聚居于此,为求省事,直截了当命名为四姓。村旁有秀水桥,古称秀溪坊。 <p>  元代时,永明县治从白塔山脚迁至潇水北岸,先筑土城,后筑砖城。民谣说:“永明美,似仙境,桂林山,阳朔水。苏州庭院落潇水,瑶池仙子潇浦会。”老一辈人口口相传说:“先有萧,后有城”。这就说明,萧姓在四姓立宅不晚于元代。如今,萧姓早已搬离老村到新马路居住了,残垣断墙、老树藤蔓让人恍惚。</p>   元顺帝时期,谭家从河南陕州迁至永明,几经周折,方于明洪武初移居四姓。谭,在永明的方言中一般念“淡”,语音有些相近,弄不清怎么回事。 <p>  城郊田洞边的四姓是个小村,虽说不远,但也没有听说很有特色,故此一直不甚熟悉。最先晓得四姓,还是我的一个表哥娶了那里的一位蒋姓女子。</p> <p>  二月下旬,新冠疫情防控尚处于吃紧时期,锡金先生、进全先生用微信呼我,要我马上赶到四姓谭家,说有重大发现。顾不上其它,驱车抵达谭家门楼、祠堂,但见左右斜对应两面照壁,精美砖雕突入眼帘,让我目瞪口呆,果然是重大发现,直呼永明仅见、湘南地区罕见砖雕照壁。</p> <p>  我非常纳闷,历经岁月磨砺,“破四旧”等文化摧残,砖雕照壁躲过劫难,竟然基本保存完好。近在城郊,经过多次文物普查,何以无人知晓?或者换句话说,看到了也漠言视之,更不会上报。锡金先生、进全先生的发现,无疑揭开了永明文化的另一页,值得深思。</p> <p>  照壁,也称影壁、照墙,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有藏风聚气,保家宅平安的寓意。雕刻精美的照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更彰显主人显赫地位。</p>   门楼后的照壁为牌坊式的建筑,祠堂前的照壁为传统式的照壁建筑,高四米左右,宽五米左右。照壁清水砖砌,十分讲究。藤蔓爬满照壁,沧桑气息扑面而来。据推测,照壁的建筑年代可能为清中期。   墙面上的雕刻用砖均为水磨青砖,光洁古雅。雕刻的大多为花鸟虫鱼、瑞兽植物、线条花纹等图案,如用猴子寓意高官厚禄,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显得富丽堂皇。壁心图案字样和两侧的楹联已被石灰覆盖,不见本来面目,后来者用“鸟语花香、门望秀水,楼见新城”来代替。   今年八十六岁高龄的谭德应老人,住在门楼边,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曾任县党史办副主任,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诗词。他告诉我们,祖上有人曾经在永州府做官,照壁的材料全部用船从永州运回来的。 <p>  谭家祠堂大门里外两侧,门枕石驷马高车,令人肃然起敬。祠堂内,柱础、木构件的雕刻极尽华丽之能事,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线雕等手法,特别是运用双面雕的技艺,不可多见。</p> <p>  最后,用谭德应老人的《题四姓村谭家门楼》作结尾:锯石铺坪莹光影,石马砖鸟向阳飞。门有秀水层山伴,楼望新城凤凰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