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河西走廊,古称雍州、凉州,因位于黄河以西的甘肃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状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道,也是古代中国汉地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这里戈壁沙漠广布、绿洲面积狭小、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悠长、矿产资源丰富、古时经济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苏杭,各国商旅纵横,经济发达盛极一时,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新疆,这里石窟壁画密布、古城遗迹遍及,名胜古迹灿若星河,她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神秘玄幻的民间传说都时时吸引着我,终于2018年8月我们来到了这里,穿越这条“文化长廊”,一睹她的传奇风采。</p> <ul><li>行程概述</li></ul><p> 本次行程由上海启程,飞机赴敦煌 ,莫高窟观壁画、鸣沙山骑骆驼;包车一路向西,玉门关外“盼春风”、阳关西出“寻故人”、雅丹城中魔鬼“吼”、榆林窟里万佛“笑”;继续乘车由西向东,攀“第一雄关”嘉峪关,登长城端头“第一墩”,至河西走廊的咽喉——张掖,看“七彩丘陵”丹霞奇观、拜大佛寺中巨大卧佛,火车继续东进至兰州,甘肃省博物馆觅宝游、打卡飘过风车园、中山桥,最后飞机返回上海。</p> <p> 精彩开始 敬请观看</p><p>================================</p> <ul><li>行程启动 ——“囧” </li></ul><p> 2018年8月17日,冒雨早早赶到虹桥机场,按计划下午15:30 将搭乘东方航空公司MU9641航班,由上海飞赴敦煌(经停西安咸阳),14:30雨量开始加剧,15:00大雨倾盆如注,候机厅内传来航班延误信息,只能无奈等待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延时半小时、一小时、二小时……,直到18:00终于登机,18:25飞机起飞,此时,虽然二个多小时的等待让人有些焦躁,但内心还是笃定平和的,因为此时出发最多耽误今晚的夜宵,并不会对整个行程造成多大影响,21:07飞机在经停站西安咸阳机场降落,按以往经验我们准备空手下机,然后就是再次登机,午夜时分就能美美的安睡在敦煌山庄舒适的大床上了,然而,空姐却礼貌地告知,需要携带行李下机,此时我还未意识到会有什么不测,作为好公民那就服从吧!谁知下了飞机我的囧途也就开始了:拖带着行李,我们一路走一路问一路找,兜兜转转一大圈好容易找到了飞赴敦煌的登机口,可登机口却空无一人,在周边又找了一圈,才从一位经过的保洁阿姨口中得知前往敦煌的飞机早在20:14就飞走了,一路的奔跑我早已气喘吁吁,此时听到这个消息,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真是见了鬼了,经停还能误机,闻所未闻啊!问题是这一路寻过来,曾找到东航服务台,他们也没告知这一情况,害我又在候机楼里白跑了几千米,你这是逗我玩吗?再次找到东航服务台,一问三不知之后,他们电话叫来一男性工作人员,还未等我发作,这位“帅哥”倒也“麻利”、“潇洒”,不解释不说明,一手发钱一手安排住宿,想想也别无他法,算了!只能任人摆布了,我们就这样被车拉到了宾馆,一夜无话!</p> <p> 18日中午12:10,我们终于再次启程向敦煌进发,期待后续的行程“囧”去畅来!</p><p><br></p><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盛典演出 ——“撼”</li></ul><p> 来到敦煌,18日、19日接连二天就看了两场演出,以致朋友圈的朋友们都调侃我们:是来敦煌接受艺术熏陶的吧?但说实话,两场演出还是非常精彩的,一场是常态化驻场演出于敦煌大剧院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一场是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导演之一的王潮歌执导的《又见敦煌》</p> <p> “曼舞欢歌丝竹扬,恍然一梦回盛唐,且问丝路几多处,最繁华者是敦煌”,《丝路花雨》以盛唐时期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为素材,讲述了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生死相助的动人而又曲折的故事。18日下午15点,我们抵达敦煌,入住敦煌山庄,这是一座汉唐风格的大漠古堡式建筑,与周围的大漠自然奇观融合为一体,客房内古朴典雅、别致精美,在此我们简单梳洗、吃过晚餐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敦煌大剧院观看《丝路花雨》演出!</p> <p> 这部剧历史文化元素特别浓厚、舞蹈源于莫高窟壁画,把我们津津乐道的“反弹琵琶”舞姿演绎得如梦如幻,让我们愿意相信这就是“伎乐天”原本的模样, 精美的舞美设计、曲折的故事情节、唯美的婀娜舞姿、华丽的霓裳羽衣,都让我们如痴如醉。这部舞剧诞生于百废待兴的1979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至今已有40多年了,期间她获奖无数,多次出国巡演,可以说是誉满全球,收获了无数热烈的掌声和惊喜的目光。其实何止40年,她难道不是早已在莫高窟的壁画上,轻歌曼舞了上千年吗?只不过,在艺术家神妙的点化下,她从古老的石窟寺,从仙袂飘举的须弥山,来到人间40年了。</p> <p>… … … … … … … … … … … … … …</p><p> 19日下午16点30分,我们来到距离敦煌市区9公里外的蓝湖剧场,这里是 《又见敦煌》的演出场地。</p> <p> 我们跟随人流步入剧场,相比昨天的《丝路花雨》,《又见敦煌》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震撼和惊喜,她颠覆了传统的观众坐于台下,演员演于台上的观演模式,90分钟的观看过程有60分钟是在行进与驻足中完成的,演员就在观众身边,有时甚至触手可及,当一个个鲜活的敦煌历史人物从我们面前穿梭而过,张骞、索靖、王维、唐宣宗、张义潮、曹义金夫妇、悟真和尚,还有那个与莫高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历史评价却又褒贬不一的王道士,我们被带入了千年历史长河深处。与其说我们是观看了一场演出,不如说我们穿越了时间的束缚,划破了岁月的禁锢,我们走进了历史,成为一位亲历者、一位见证者。</p> <p> “一千年究竟有多长?”诗人王维答:“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敦煌曾经的辉煌,曲折的磨难,千年一瞬的唏嘘,难怪乎会让人落泪而出。</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石窟壁画 ——“美”</li></ul><p> 说到敦煌,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壁画,敦煌!壁画!这两个词组联系的是如此紧密,以致于小时候的我,曾一度以为敦煌就是壁画的名称,就是那位飞天仙女的名字,到了敦煌,如果不去观赏壁画,那一定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敦煌的精美壁画都掩藏在岩壁上一个个幽暗的石窟之内,很多人应该都跟我一样,因为向往西北大漠的风光,向往那迎风自呜的鸣沙山、永不干涸的月牙泉,更向往那西北明珠莫高窟,从而来到了敦煌,其实本次行程,在制作自助游攻略时,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将莫高窟、榆林窟,还有西千佛洞三个石窟加入了行程计划。</p> <p> 作为参观石窟前的准备,提前到敦煌博物馆“补补课”还是很有必要的!8月19日,在到达敦煌的次日,我们便来到这个面积不算大,但名气还不算小的敦煌博物馆,这里前身是县文化馆考古组,现馆藏文物达4000多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敦煌历史文物,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都是这里的镇馆之宝。</p> <p>… … … … … … … … … … … … … …</p> <p>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锁阳镇。20日一早,我们按计划从敦煌出发,包车前往170公里外的这座被称为莫高窟姊妹窟的著名石窟,在去往榆林窟的途中,我们顺路参观了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佛爷庙湾的西晋画像砖墓,这处古墓是座夫妻合葬甲字墓,距今1700多年,墓砖上的彩绘图案、墓室内的壁画都十分精美,墓室虽然不大,但进入墓道后,墓室、耳室、厨具库、粮库一应俱全。可惜的是,此墓是先被盗墓贼盗挖,继而才得以开掘的,墓门右侧上方的盗洞见证了这罪恶的一幕!</p> <p> 在这座西晋古墓周边都是茫茫的戈壁滩,也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然大坟场,听驾驶员说,很多敦煌人都有逝去的亲人葬在此地,甚至现在还会有人在此落葬,以致车辆一路行驶坟墓连绵数公里而不绝,数量之多、密度之大令人吃惊,想象一下,这里地下埋着几千年前的古墓,上面又被新坟覆盖,可能层层叠叠几层的墓穴,那这么大的区域埋葬了多少尸骨,是不是细思极恐啊?!</p> <p>… … … … … … … … … … … … … …</p> <p> 离开了这片慎人的戈壁滩,我们继续向东,行驶二个多小时,总算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榆林窟,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一片望不到边的荒漠中,滚滚的榆林河冲刷出来的一道河谷的两岸崖壁上,一个一个蜂窝一样的洞窟,藏着自唐、五代、宋、西夏、回鹘到元、清时期的4200多平方米的壁画和250余身彩塑。榆林窟因为地处十分偏远,所以游客不多,但壁画、雕塑保存相当完整,尤其她的盛唐壁画,是世所罕见的珍品,用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段文杰先生的话说,代表着敦煌壁画的最高水平!真的没有想到在如此偏僻之处竟能掩藏着这么一个幽静清雅之所,无需排队无需争抢,我们参观了5个普窟和一个(3号)特窟,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令人折服震撼!!!</p> <p>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那些经历了千年仍精美炫丽的壁画外,石窟内的讲解员也让我记忆深刻,她的讲解非常细致生动,每每讲到入神之处会不自觉的露出自豪之色,从他(她)们口若悬河的讲解中,从他(她)们充满骄傲的神情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她)们对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没有这份热爱,他(她)们怎么可能在这个距离最近城镇还有70余公里的荒凉之地每天干着讲解、研究、打扫、夜守文物……的重复单调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呢?他(她)们总是手持一串钥匙、手电筒和麦克风,打开一间间洞窟,为游客照亮壁画的精华部分,讲述那些绵延千年的秘密。因为他(她)们的讲解,让多少像我们这样的敦煌小白纷纷爱上了敦煌艺术!</p> <p> 回程途中,看到伸向天边的戈壁上竟有一个“巨婴”趴在其中,欣然下车仔细观瞧,原来这是一尊名为“大地之子”的大型雕塑作品:一个撅着屁股、趴伏在地、 睡意酣甜的孩子,十分可爱!</p> <p>… … … … … … … … … … … … … …</p> <p> 8月21日,我们驱车前往位于敦煌市区西南35公里处、建于党河北岸崖壁上的西千佛洞,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现存洞窟16个,大都为北魏时所开凿,只有其中9个窟可以观赏,其它各窟因无法登临所以只能在崖下仰望。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车子进入西千佛洞停车场,下得车来,四下除了一条土路,就是毫无生气的戈壁一片,按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顺着戈壁边缘的石梯拾级而下,有谁会想到,眼前呈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象,只见一片绿意盎然,树木葱茏,西千佛洞就隐藏在崖体下面这片美丽的风景之中,这里比莫高窟更加清幽、更加静谧。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十几年的白杨,百来年的榆、柳,酸枣花吐着清香 ……。若不是事先已知这里被茫茫戈壁所包裹,简直会以为是到了人间仙境。</p> <p>… … … … … … … … … … … … … …</p> <p> 莫高窟,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这次莫高窟之行,我们选择了夜游的方式,虽然价格不菲,每人人民币1080元,但看了整个行程安排,感觉还是物有所值的:说是夜游,其实,我们的行程从下午3点就开始了,22日下午,按约定时间在敦煌宾馆大堂集中,领取了“研学证”后,登车前往莫高窟数展中心,在此辗转两个影厅观看电影纪录片《千年莫高》(20分钟)和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梦幻佛宫》(20分钟),全景式的对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千年历史风云有个初步的认知,然后乘坐游客摆渡车前往莫高窟保护区,听取专家讲座《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约 60 分钟),在此用过简餐,18:30,期待已久的夜游莫高窟拉开了帷幕!</p> <p> 我们在专属讲解员的引领下,20人一组分别进入景区,此时景区内没有了白天的喧嚣,除了我们几组游客外,再没有其他人员,整个景区异常安静,我们也不由的压低了说话交流的音量,放轻了脚步,跟随着讲解员进入一间间洞窟,此行我们参观了8个普窟和2个特窟,因为是研学之旅,所以讲解更细致、观看更从容。值得一提的是,在257号洞窟的西壁中部我们看到的《九色鹿经图》壁画,这是我们小时候都看过的动画片《九色鹿》的出处,此画作是北魏洞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敦煌莫高窟最优美的壁画之一。</p> <p>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精美的壁画、彩塑让我们流连忘返,而壁画、佛像背后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直至21:00我们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洞窟,此时,整个莫高窟保护区已被夜幕笼罩,只有西边尚未完全落下的太阳,照来一丝余晖,四周万籁俱寂,漫步其中,千年古窟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大漠体验 ——“爽”</li></ul><p> 作为一个南方人,看惯了江南的小桥流水、烟雨迷蒙,听惯了吴侬软语、越曲吴歌,大西北特有的戈壁大漠风情无疑对我们充斥着无法抗拒的诱惑,那旷远无边的戈壁滩、浩如烟海的大沙漠、一马平川的地平线、被风沙侵蚀磨砺得奇形怪状却依然灿烂坚挺的胡杨树,都令我们无比好奇和向往,脑海里曾无数次出现过策马扬鞭驰骋在广阔的大漠之上,踏足大漠深处那神秘辉煌的楼兰古城的情景。</p> <p> 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处,东枕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15米。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p> <p> 体验鸣沙山的美丽和神奇,除了骑骆驼外,野营烧烤篝火晚会也是一个不错的打开方式,鸣沙山后分布着众多露营基地,8月19日晚19:00,我们如约来到营地,按照安排,我们沿着营地后面的小道向后山进发,没多久眼前出现一座高约二层楼房的沙丘,这里已聚集了很多游客,大家争相从坡顶顺坡滑行而下,伴随着滑行,有人张开双臂、有人大声呐喊、有人安静淡定,看着还算好玩,我们也慢慢攀爬来到坡顶,这里地势稍高,极目远眺,只见夕阳映衬下三三二二的骆驼在广阔沙漠上缓步前行,犹如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分外美丽;远处传来摩托轰鸣声,二辆沙地摩托起伏的沙峰之上正风驰电掣地由山顶冲下,瞬间就消失在山梁的另一边。我向工作人员要了一块滑板垫在屁股之下,随着臀部一用力,人随滑板进入了斜坡,黄沙柔软细软,我们从上而下加剧了细沙的松动,滑板不断加速向下,脚下的沙子呜呜作响;来到坡下,抬头西望,一轮红日挂在天际边缘,久久不肯落下,这应该就是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的景致吧!红日掩映下的是欢乐的人群在欢呼、在歌唱------!</p> <p> 结束了沙上游戏,我们回到营地,此时烧烤火锅已经上桌,我们围坐在桌边,看着浩瀚无垠的天空星星点点,开始大口朵颐舌尖上的美味,餐后,篝火已经点燃,大家喝着啤酒,围着篝火跳着锅庄舞,此时我们远离都市的喧闹,感受沙漠的浩瀚,放下一切的烦恼,尽情地载歌载舞---。</p> <p>… … … … … … … … … … … … … …</p> <p> 可以说“骑骆驼行大漠”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这次的西北之行就要让我的这个梦想得以实现,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8月22日,按照我们的行程计划,我们将再次光顾鸣沙山,早晨我们睡到自然醒,梳洗完毕,戴上小草帽和墨镜,围上防沙面巾,穿上牛仔衬衫和子弹裤,登上马丁靴,怎么样?还是挺有“范儿”的吧,出得山庄,我们徒步20分钟,来到了鸣沙山,进入景区一眼就看到有租借橙黄色防沙鞋套的,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免了吧,因为这样会破了我的“范儿”的。[偷笑]</p> <p> 穿过中心广场,我们直奔广场右侧的骆驼集散点,交了人均100元后,我们各自跨上了一峰跪卧在地的骆驼,随着身体突然剧烈的一个前倾,骆驼站立了起来,瞬间感觉“上面的空气”真好啊!视线豁然开朗。我们一组6峰骆驼在一名当地骆驼客的牵引下,开始排着整齐的队形向沙漠深处走去。</p> <p> 鸣沙山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它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远远望去,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蔚为壮观! 正当我登高望远尽情欣赏沙漠美景之时,突然不知是那峰骆驼上的女客大叫一声:“你们看,那是什么?”我们都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慌忙四下寻找发生了什么,只见远方天空中一团黑云伴随着呼呼风声滚滚而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骆驼客大惊失色,夹带着颤抖从喉咙里挤出了三个字:“大沙暴!”,话音未落,他已扔下我们连滚带爬地落荒而逃,看到他这慌不择路消失的背影,我们也意识到大事不好,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转眼间就暗了下来,那风来得太快,被风卷到空中的细沙打得脸上生疼,四周笼罩在铺天盖地的沙尘中,远处的物体都被尘沙遮蔽,目光所及除了我们几峰骆驼和驼背上惊慌失措的游客外,剩下的就只有一片暗黄色的沙尘。</p><p> </p> <p> 正在我们不知所措之际,我们座下的骆驼们也感到了天空中传来的危险信号,像发疯了一样,甩开四只大蹄在沙漠中狂奔,剧烈的颠簸险些把我甩落驼下,我们只能紧紧地趴在骆驼背上,不敢有半点松懈。隔着防沙面巾我大声呼叫同伴,可再大的声音都被大海扬波般的风声掩盖,虽然我们的口鼻早用面巾遮住,但仍然觉得有无数沙石灌进耳鼻。奔跑的驼队在大漠中疾行,扬起的黄沙卷起一条黄色的巨龙,不知跑了多久,座下的骆驼纷纷转向,绕过了一片高耸的沙山,隔着墨镜,我们眼前的沙山后竟然出现了一段残破的城墙,下面有个夯土的大堡垒,原来这里是一座的古城遗迹。骆驼们低着头,跑得嘴里都吐着白沫,使出剩下的体力,纷纷进入了城堡,可见度瞬间提升许多,只见高耸出来的那段坚固城墙背后,我们的骆驼客正蜷缩在断壁残垣之中,见我们进来,他那双眼睛里放出了光芒,那是一道死里逃生后的喜悦之光,看来,我们是得救了!</p> <p> 哈哈!是不是很惊险,很刺激?不过这一段只是我爬上骆驼后的胡思乱想,其实没有什么沙暴,也没有什么古城遗迹,我们的骆驼客更没有弃我们而去,此时我们的骆驼队正缓缓登上山脊,四周都是黄灿灿的沙地和一峰峰驮着游客的骆驼,长长的驼队浩浩荡荡,骆驼客忙着帮我们拍照,给我们讲述鸣沙山的传说,我们的骆驼也异常温顺,“毫无怨言”地陪着我尽情欣赏大漠,此时耳边回荡着远方传来的“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这就是著名的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古城遗迹 ——“残”</li></ul><p> 汉武帝遣霍去病荡平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开辟丝绸之路,繁荣了东西方文化、贸易的交流,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汉武帝向河西地区大规模移民,在河西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并在敦煌郡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两大关隘,史称“列四郡,据两关”,由此阳关、玉门关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同时被载入史册的还有各朝各代文人骚客们关于这两个古关隘的不朽诗篇,通过这些诗句也让我们认识了这两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边关要塞, 8月21日,带着对这两座千古雄关的无限期待和神往,我们驱车90公里,踏上了寻访之路。</p> <p>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这首《关山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玉门关外辽阔的边塞图景,然而当我们满怀期许地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象却是:苍茫依旧、风沙如故,玉门关却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只剩一座由四堵墙皮早已剥落土坯围就的天井式的小方盘城、几丛平淡无华的骆驼草和一片宁静寂寥的荒漠;时光的蹂躏、岁月的摧残,让这里只剩下萧瑟与凄凉,如今的我们,也只能在史书和影视作品中去重温那曾经的“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的繁荣景象了。</p> <p>… … … … … … … … … … … … … …</p> <p> 玉门关遗址附近还保留着汉长城残垣,绵延几十公里。汉长城的修建就地取材,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沙砾层层夯筑,黏结牢固,尽管被风雨侵蚀得斑驳错杂,但仍在风沙吹老的岁月中巍巍屹立了两千年。</p> <p>… … … … … … … … … … … … … …</p> <p> 失落的玉门关,让人不免有些伤感,然而行程还要继续,我们再次启程,朝着南方的阳关进发,心中默念着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那首千古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睛在窗外茫茫戈壁上搜寻着那座雄伟壮观的汉唐名关,真希望这次带给我们的是惊喜和满足,随着司机的一声:到了!放眼望去,巨大的落差感再次袭上心头,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的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孤零零地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那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沙茫茫的戈壁大漠,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p> <p>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景象都已成为历史,如今汉朝,已深埋在沙下;唐朝,已深埋在沙下……将军、画家,已深埋在沙下;商贾、僧侣,已深埋在沙下……曾经的喧闹,变成了一曲羌笛,曾经的繁华,变成了一抔黄沙。有些人,虽已走远,但至少给回忆增添了回味的暖意。有些景,虽已尽毁,但我们的记忆深处她却永远美丽辉煌!虽然,玉门关和阳关早已繁荣不再,但曾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还是会让我们继续津津乐道!</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人文景观 ——“绝”</li></ul><p> 8月22日,当我们告别了鸣沙山的骆驼,继续在茫茫沙漠中前行,走不多远,一汪清泉和泉边的亭台楼阁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我知道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到了!真的很难想象,清泉能与沙漠相伴为邻,并且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一躺就是几千年,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数罕见。难怪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p> <p> 我们踏着松软的细沙来到泉边,但见泉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泉中几条小鱼悠闲地游弋、水草青青飘摇;岸边垂柳舞带飘丝、白杨亭亭玉立;被称为“鸣月阁”的庙宇建筑群雕梁画柱、错落有致。风景如诗如画,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多少甘肃旅游的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p> <p>… … … … … … … … … … … … … …</p> <p>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p> <p> 8月23日,我们告别敦煌前往张掖,途中游览了这座千古名关,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p> <p> 定城砖,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被称为“定城砖”,说到这块城砖,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p> <p>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千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p> <p>… … … … … … … … … … … … … …</p> <p> 8月24日,在游览了美丽的七彩丹霞之后,中午我们抵达古丝绸之路上又一枢纽重镇——张掖,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臣,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p> <p> 用过午餐,下午我们来到金张掖的著名景点大佛寺,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号称是西夏国国寺,在历史上大佛寺与西夏、元朝王室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p> <p> 寺内供奉的大卧佛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p> <p> 在殿后的藏经阁里,还藏有唐宋以来的佛经6800余卷,其中一部明英宗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为全国仅存的几部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我们来时,寺内只是寥寥几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偌大的千年古寺那幽深宁静的氛围外,更多的还是为几代僧众传奇般的护宝故事,最终让一部佛经完整地留存于世,带给我的感动!</p> <p>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大佛寺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问百世而不得其解呢?</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自然景观 ——“奇”</li></ul><p> 8月21日,在游览完玉门关、阳关之后,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雅丹魔鬼城,魔鬼城,听着是不是有点恐怖阴森,其实,所谓“魔鬼城”,只是因为“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其造型千奇百样,奇特无比,甚至恐怖诡异;又因这里地处风口,时常狂风不断,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回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鬼哭神嚎,在月光惨淡的夜晚,四周肃索,情境更为恐怖,因而才被人们称之为“敦煌雅丹魔鬼城”。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感悟这些奇特景象,并且追逐又一场浩瀚的日落!</p> <p> 雅丹魔鬼城属于罗布泊边界,面积非常大,因为地上有磁石的原因,手机没有信号,而且指南针也起不了作用,所以必须坐观光车游览。观光车的常规景点是: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孔雀回眸和西海舰队。</p> <p> 西海舰队是最后看日落的地方,这里一边是笔直的公路,一边是火红的西垂落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与豪迈。每一个日落时刻,总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在雅丹见证着这一刻的美丽和神奇。落日的余晖,静静的洒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美好,让人沉醉难以自拔,陷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p> <p>… … … … … … … … … … … … … …</p> <p> 张掖丹霞地貌: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这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p> <p> 8月24日,我们走进了这片美丽的七彩丘陵,目光所及是层层叠叠各色的山体,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在氤氲雾气里隐隐约约,浅浅淡淡的只剩下了一个轮廓,近处的层峦叠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象被上天打翻了调色板一样,红色、黄色、褐色、白色……各种色彩和谐的粘染在峰顶、山谷或缓坡上。</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西北美食——“香”</li></ul><p> 作为一枚吃货,吃遍全球就是追求,每次出行,“吃”永远是不变的主题,这次的西北之行也不会例外,相比江南,西北的吃食略有些单调。西北人不比东方或南方人那般细腻与精致,他们更显粗犷,反映在饮食风俗上,这种古朴、粗犷、自然和厚实的感觉也就更加浓重。在西北人的餐桌上,出现最多的是面食,各种面条、面片,其次是牛羊肉,崇尚肥厚浓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的豪爽气概还是为人们所崇尚的。</p> <p>敦煌: </p><p>1、驴肉黄面,这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驴肉黄面”顾名思义,其实是两道菜,一盘驴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黄面作主食。敦煌民间流传久远的吃法便是如此。我们光顾的是享誉敦煌城的驴肉黄面代表:顺张黄面馆!“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鲜美的驴肉配上细如龙须,长如金线的黄面,面条柔韧耐拉,驴肉香味溢口!</p><p>2、烤羊肉,来到西北旅游,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西北的牛羊肉了,错过了西北牛羊肉,就错过了整个西北呀!在敦煌的杨家庄果木烤羊馆,我们吃到了久闻大名的西北烤羊肉,毫不夸张地说:柔嫩不膻,越吃越爱;</p> <p>3、还有街边的红柳烤肉,当加入各种作料腌制好的大块羊肉被串在长长的新疆红柳枝签上,架在炭火上烧烤,伴着火炭触及肉块发出的滋滋声响,诱发出木材特有的清香与羊肉的鲜美,两者充分融合,相得益彰,掩藏不住的香气扑鼻而来,此时的我早已偷偷咽了几口口水,待趁热撒上孜然辣椒粉的外焦里嫩的羊肉烤好,便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啊!美!!!</p><p>4、杏皮水、大窑嘉宾、夏家合汁、浆水面</p> <p>… … … … … … … … … … … … … …</p> <p>张掖:</p><p>1、 搓鱼面,这款甘肃张掖特有的面食品种,以“形”取胜,因形而得名</p><p>2、牛奶鸡蛋醪糟、葱花薄饼</p> <p>… … … … … … … … … … … … … …</p> <p>兰州: </p><p> 1、 手抓羊肉,说到这个豪爽的吃食名称,是因为过去此类吃食多在沿街摊点售卖,吃者向以手抓之,这便是“手抓”一词的来历。其特点是色白肉嫩,味香不腻,怎么吃都对味!(胖妈妈手抓总店)</p><p>2、燕麦甜胚、软梨儿</p> <p>3、兰州牛肉面,也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可也说是兰州的饮食文化名片,已经融入了绝大多数兰州人的血液之中,被当地人誉为兰州的麦当劳,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 不可遗漏的点滴: </li></ul><p> 敦煌山庄,这里需要重点说一说敦煌山庄,可以说这是敦煌地区最好的酒店之一,汉唐风格的古典建筑、大屋顶及木质长廊,与晚唐及明清的古雅家俬,都凸显了古朴、典雅的中国传统和地方特色;它与南边绵绵的五色沙山遥遥相峙,背接茫茫戈壁,三面绿洲环绕,静静矗立于沙漠边缘。在山庄主楼3楼,有一处非常富有诗意的去处,名曰“摘星阁”,这是一个露天平台上,露台面积约5、6百平米,摆着十几个小方桌,每个桌子配四把藤椅,旁边还有一个小咖啡厅。载摘星阁,可以看到整个山庄的建筑。500米以外就是美丽迷人的鸣沙山,这里风景独好,是眺望鸣沙山的绝佳位置,同时也是观日出、看星星的好地方,入住酒店的老外们,都喜欢到这里坐坐,看看风景,聊聊天、谈谈心......。难怪有人曾这样描述: 去摘星阁看一场日出,枕着沙漠和漫天星辰入眠,到了敦煌,只有住到了敦煌山庄,才会觉得自己是真的来过了大西北,在此住上一晚,就对大西北再无任何遗憾了。</p> <p>… … … … … … … … … … … … … …</p> <p> 雷音寺,在敦煌山庄通往鸣沙山的幽静大道上,我们看到一座四方围墙围就的建筑,出于好奇,沿着墙根,我们来到了围墙中部的大门口,抬头观看:“雷音寺”三个大字赫然在上,脑海中立时闪出了《西游记》,可书中的大雷音寺是在西天极乐的灵山上,而小雷音寺却是黄眉老怪幻化而成,难不成凡间真有此寺,但见庙宇山门并不起眼,与普通庙宇并无二致,步入山门,四大金刚矗立大门内殿,学着天王的模样来张合影,哈哈,在怒目圆睁、面目狰狞的天王面前是不是显得我特别的慈眉善目;</p> <p> 移步寺内,乖乖!这哪是庙宇啊,分明就是一座恢宏的宫殿,里面的景象与低调的山门形成强烈的反差,只见整座寺院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展开,共有五进院落,一进为山门,二进天王殿,三进为大雄宝殿,四进为大光明殿,五进为内院。外院两边陪殿有极乐殿、琉璃殿、四大菩萨殿、钟鼓楼、祖师堂、五观堂、客堂、云水楼等。寺院横向左右对称,庄重宏伟、气宇轩昂。面对眼前的景致,如果你告诉我,这就是《西游记》中的大雷音寺,尽管内心知道这不可能,但我想我还是愿意相信的!</p> <p>… … … … … … … … … … … … … …</p> <p> 敦煌古城,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座仿古城池,敦煌古城融千年西域民俗于一体,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北宋时期的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点缀以不同地域的过街楼、佛庙、当铺、货栈、丝绸店、酒肆、饭馆、住宅等,作为拍摄用道具,互为背景,相辅相成,《敦煌》《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海市蜃楼》等影视剧目都曾在此取景。21日,我们到访古城,在酒肆喝一壶;到武馆耍一场;古街道上走一圈,感受一场穿越带来的惊喜!</p> <p>… … … … … … … … … … … … … …</p> <p> 兰州,8月25日,我们乘坐火车抵达兰州,兰州也将成为我们这次西北之行的最后一站。</p> <p> 这天的行程还是挺紧张的:半天乘坐观光车打卡飘过黄河母亲雕塑、水车园、中山桥、读者出版社、敦煌艺术馆;半天重点参观甘肃省博物馆,近距离欣赏镇馆之宝——马踏飞燕的风采!晚上乘机返沪。</p> <p> 精彩不断 继续观看</p><p>================================</p> <ul><li>结语:</li></ul><p> 河西走廊,历史的浓墨重笔一次次地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重叠,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季羡林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走在河西走廊,常有这种感受:这儿的天太苍茫,地太辽阔,黄沙与戈壁似乎无边无际,人在其中行走,渺小到几乎不值一提。这无尽的黄沙与戈壁,究竟掩埋了多少时间与故事呢?大漠孤烟、边塞烽火、胡笳羌笛、丝路驼铃……但无论这些遗迹掩埋风蚀得多么无痕残破,无论她所承载的故事和传说距离我们多么久远,在我们心中她都是美丽而永恒的。</p> <p> THE END </p><p>================================</p><p> thank you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