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适时放手也是一种爱———

家校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p>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p><p> 孩子从出生脱离母体,就开始了不断与父母分离的旅程——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怀抱爬行、第一次离家去幼儿园、第一次和同学去旅行、第一次离家去上大学……直到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所有这一切,都在不停地分离。</p><p>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是的,孩子大了,父母纵使万般不舍,最终也要放手。</p> <p>  每个人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有人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因此作为两个孩子的爷爷和姥爷,深感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在摸索、寻求、跌撞的过程中,觅得一丝良方借此平台与之共勉。</p><p>1、好父母是榜样</p><p>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是父母的翻版”。作为父母真的要做好榜样,当一面无比光亮美好的镜子,孩子自然能从中找到自己该有的样子。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榜样!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重要,父母工作认真、喜欢看书自然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到,比如:晚饭后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到你读我也读,与孩子共同进步。</p><p>2、好父母要学习</p><p>尽管父母这份职业似乎无需培训就会自动上岗,且永不失业。但事实上,这却是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职业。”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尤其我作为两个孩子的爷爷姥爷更需要努力地学习,尽量兼顾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学习“不溺爱”,“不偏爱”……每当带着孩子出入公共场所,俩人和谐融洽,彼此推让,相互照顾的一幕甚是让我欣慰,瞬间觉得先前的辛苦、付出、学习值得了。</p><p>3、好父母须用心</p><p>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则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坏习惯都是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其实父母无时无刻都在教孩子,那么怎么教?教什么?才是父母用心学习的关键。</p><p>4、好父母会放手</p><p>为人父母是一项赐予生命的特权,随着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特权就由此生效,而好父母却要适时地学会放手与退让,而不是一味的包办、命令,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家长本身不墨守成规,家庭内部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即使家长没有创新精神,也应凡事想得开,心胸宽广,不过分管束孩子,多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放手让孩子去尝试。</p><p>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般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父母如何,孩子也会如何,这就是教育。</p><p>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相反,一个问题的学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则一定也充满问题。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p> <p>1. 适度放手</p><p>把控好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要事事都为他操办,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对于孩子的要求,也要有选择地拒绝,不要什么都答应孩子,这样会让他们逐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自利。</p><p>2. 做好榜样</p><p>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虽然父母并不是完美的,但愿意不断完善自己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更有利的。学校教育教会孩子知识,但家庭教育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孩子在性格、素质方面的问题,是身为家长应该注意的。</p><p>3. 树立正确的三观</p><p>简单来说,孩子的三观就像是一棵树,父母需要注意这棵树上是否有长歪的枝杈,适时修剪掉。这样一来,孩子的性格才能够逐渐完善,形成正确的三观。</p><p>4. 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p><p>充实的精神世界,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渠道。利用绘本、故事书、诗歌、音乐、绘画等等富有艺术特质的活动,来使孩子从气质上就变得儒雅、随和、端庄。这会比时刻监管孩子的生活更加有效。给孩子读诗,是充实孩子精神世界的好途径。尤其是孩子们自己写的诗,儿童也能够听懂诗中的内容,就像一段段具有诗意的童话,既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气质,也能从诗的内容中,学到各种优秀的品质。</p> <p>自律成就一个人,懒惰毁掉一个人,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坏习惯只需要一瞬间,疫情期间是孩子和父母独处的时间,也是培养亲子关系最好的时光,孩子的童年很短暂,当父母有时间陪孩子的时候,他可能已经长大了,珍惜当下,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孩子,时间久了,他自会成长———谢谢您的阅读2020.4.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