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miss liu

<p> 神木市第五小学 刘荣</p> <p>课型:精读引领课</p><p>学习目标:</p><p>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p><p>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p><p>学习重点:</p><p> 了解古诗大意,想象画面;</p><p>学习难点:</p><p>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p> <p>教学过程</p><p>课前三分钟</p><p> 小池</p><p> 宋 杨万里</p><p>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p><p>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p><p><br></p> <p>一、导入新课</p><p> 课件出示春天的图片,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一起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p> <p>二、出示学习目标</p><p>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p><p>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p> <p>三、新诗学习</p><p> 1、解诗题</p><p> 宿:住宿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p><p>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p><p> 宿新市徐公店即住宿在新市徐公开的酒店里。</p><p> 2、知诗人</p> <p>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p><p>3、明诗意</p><p>(1)听范读;</p><p>(2)自由朗读,尝试划分节奏;</p><p>(3)指名朗读;</p><p>(4)小组合作:对照注释,试说诗歌大意,圈出不明白的词语;</p><p>(5)分享展示</p><p> 预设: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p> <p>(6)想象画面</p><p> 师朗读古诗,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你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抓住“一径”、“急走”等词感受乡村景色的美丽和儿童追蝶的快乐。)</p><p>4、悟诗情</p><p>(1)再读古诗,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此刻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愉悦)</p><p>(2)带着这种心情再读古诗;</p><p>(3)尝试背诵古诗。</p><p>四、以例悟法</p><p>你是怎样学习本诗的呢?</p><p> 小结:古诗学习四部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p><p>五、拓展阅读</p><p> </p> <p> 村居</p><p> 清 高鼎</p><p>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p><p>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p><p>1、自由读古诗,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了解诗歌大意,想象当时的画面;</p><p>2、全班交流。</p><p>六、课堂小结</p><p> 同学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得眼睛。今天我们从《宿新市徐公店》和《村居》中感受了诗人笔下春天的美景,体会了孩子们追蝶、放风筝的快乐,希望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美!</p><p>七、布置作业</p><p> 搜集其他有关春天的古诗,摘抄在积累本上。</p> <p>板书设计</p><p> 宿新市徐公店 </p><p> 宋 杨万里</p><p> 解诗题</p><p> 知诗人</p><p> 明诗意</p><p> 悟诗情</p>

古诗

诗人

徐公店

杨万里

朗读

学习

大意

宿新市

感受

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