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例素材援引自网络及姚育晓小学美术工作室)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因此“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诗情画意,是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画家潘鸿海是如何运用水墨表现诗意。 诗意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笔墨技法表现出来的。让我们再来看看看中国诗词大会中的猜诗迷。 同学们也来猜一猜,为下面四幅画找到相对应的诗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2</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4</h3> 你们找到相应的诗句了吗?<div> </div><div> 请看答案。<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br>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br> 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br>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叶红于二月花。<br></div></div>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画家表现诗中意境的时候,只是表现某些诗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而不一定要表现整首诗。 画家抓住了濛濛细雨,客舍周边青青的柳色在画中进行了重点表现,尽管外面的牛车早已备好,但因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仿佛感觉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依依惜别之情。 作品为了体现“独钓寒江雪”的诗意,用概括的手法,计白当黑,留出了大片江雪来衬托出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的意境,接着在江中勾画出坐在舟上独钓的渔翁,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画面表现了苍松下一们老者询问年少的学童,以及大片的淡墨渲染云雾,表现“云深不知处”的神秘和深远的诗意。 作品不仅生动描绘了石径、停车、枫林、霜叶这些形象,而且通过笔墨色彩渲染了悠然自在,意蕴深远的秋色图。 根据诗歌的种类,我们用画面表现时要有所侧重。<div> 1.画写人状物的诗。</div><div> 我们要以人或物为画面主体,着重描绘。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要符合身份特点。要抓住最主要的物。比如:</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子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蚕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石》</h3> 2.画写景的诗<div> 要仔细安排近景、中景、远景。近景和中景要画得细致些。比如:</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天门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天门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庐山瀑布》</h3> 3.画叙事的诗。<div> 可以选最精彩的一个场面着重刻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要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比如:<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步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曹丕的表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曹植的表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塞下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头看追兵,神色惊慌的表情</h3> 我们给诗歌配画的作画步骤:<div> 1.选诗</div><div> 2.构思</div><div> 3.描绘</div><div> 4.题诗</div><div><br></div> 我们可以用国画的工具材料来创作诗歌配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古时候称为“丹青”。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要善于抓住特点,通过笔墨神韵变化,表现气韵和境界。 我们还可以用水彩笔等工具材料。请看下面两个示范视频。 作业练习:<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首古诗,根据诗歌内容配上恰当的画面。工具材料不限。<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