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撫順鋁廠子弟中學是望花區唯一一所從始至終徹頭徹尾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雖然中、小學各有各的校舍,各有各的師資,但是校長是一個,班子是一家,財務統籌管理,業務各自為政。從1957年建校到2006年小學部並入中心小學,這種一條龍的體制始終沒有改變,這在撫順市教育史上,幾乎找不到第二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鋁廠中學校址,現由進修學校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 <b>一、火紅的年代</b></p><p class="ql-block"> 1957年,為了貫徹國家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三0一廠(鋁廠)領導班子責成廠工會幹事趙敏籌建子弟小學。趙敏多方奔走,晝夜辛勞,終於在1957年8月完成籌建工作,正式接納兒童入學,校名為“十九號子弟學校”,校址在光明街三委南住宅幹訓班舊址(蓋平小學路西,八、九十年代的二糧站附近,現在被鴻福小區覆蓋)。當年招收6個班,在3個教室裏分二部制上課。</p><p class="ql-block"> 這是首任校長趙敏,中國人民志願軍文藝兵轉業。</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冬,鋁小新校舍在光明一街3號建成。這是遷址後首批入學的一年一班部分學生与班主任合影。前排左四為班主任宋毓珍,右四為代理班主任李老師。</p> <p class="ql-block"> 1959年7月二年一班被评为“三好”班级,全体學生與班主任在新校舍前合影留念。他們身後的教室就是現在的西平房。</p> <p class="ql-block"> 加入少先隊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尤其是第一批入隊的,都是優中之優。這是1959年二年一班首批入隊紀念照。</p><p class="ql-block"> 後排左一鲁惠敏,左二王秀芹,左三杜文娜;前排左一文海清,中為班主任宋毓珍。</p> <p class="ql-block"> 1963年鋁廠小學首屆畢業4個班,98%升入初中,其中六年一班升學率達100%。這就是當年最出彩的六年一班,前排右六為班主任宋毓珍,右七為大隊輔導員周柏祥,右八為校外輔導員張恆,後排左四為學生趙長春。照片背景是現在鋁廠小學的西平房。</p><p class="ql-block"> 這一年學校規模已發展為24個教學班,學生1200人。</p> <p class="ql-block"> 鋁中的文體活動是最有實力和特色的。1963-1965鋁小連續三年獲得區運動會廣播體操比賽冠軍,趙敏校長親自領隊,上臺指揮,一副白手套加上英俊的外表,標準的動作,震撼全場。</p><p class="ql-block"> 這是趙敏(前排左)與體育老師徐國強(後排左一)、房俊生(後排右一)、李洪錦(前排右一)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中期,校外輔外導員組建了三0一廠子弟學校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經常到各大廠礦巡回演出。</p><p class="ql-block"> 這是1967年校外輔導員徐英林等與文藝隊骨幹合影。後排左四為輔導員于景洋,左五徐英林;二排左一學生岑妮(後任鋁小大隊輔導員),左五學生李萍;前排右一學生喬鴻增(後任鋁廠中學後勤主任)。</p> <p class="ql-block"> 鋁廠俱樂部既是大眾影院,又是文藝隊演出的標準舞台,有1200個觀眾座席。文革時期俱樂部不僅供子弟學校使用,五十九中、一中、臺安小學等廠管學校均免費使用。</p><p class="ql-block"> 這是1971年鋁小文藝隊在俱樂部門前合影,俱樂部上方寫著“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正面牆壁上寫著“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後排左一洪斌,左二王懷嶺(後在鋁中教歷史),左六何國忠(工宣隊成員),右二喬大偉。</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年文藝隊合影。后排左三管國志,左五陈國雁;二排右二林萍(後入職撫順文工團),左一付桂芹(音樂教師,曾任大隊輔導員);三排左一李萍;前排左一齊福剛,左二宮傳樂(輔導員),左三閆循智。</p><p class="ql-block"> 文藝隊的精神風貌,足可以代表那個時代的民族氣節和英雄氣概。</p> <p class="ql-block"> 在普通老百姓連照相機為何物尚不知曉的年代,也只有文藝隊才有機會在鏡頭前留下自己的往昔一瞬。</p><p class="ql-block"> 照片後排左一邵華山;前排左一王靜,左二張麗萍;二排左三費嘉,左四李雅鳳,左五林萍;三排左四王靜波,左五劉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前排右三為带隊師傅何國忠。</span></p> <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間,三0一廠子弟學校更名為“東風學校”,1972年又隨市教育局統一編號為“撫順市第五十一中學。這是1974年五十一中學八年二班歡送王偉同學轉學外地留念,後排中即為王偉,其右手邊為班主任魏長福。</p> <p class="ql-block"> 1974年紅衛兵團與校革委會合影。紅衛兵團幹部由各班班長組成。前排左起:田書蘭(老師)、黃桂蘭(工宣隊) 、趙敏(校長)、方忠時(書記)、侯師傅(工宣隊)、楊全林(工宣隊)、高月娥(副校長)、孫老師。</p> <p class="ql-block"> 1975年開始,望花區上山下鄉從省內農村擴展到昭盟。昭盟就是現在的赤峰,距撫順500公里。祖國需要就是我的志願!首批赴昭盟知青胸戴紅花開赴“前線”。山高路遠多保重,此處一別難相逢!臨行前學校領導、班主任老師與愛生們依依惜別。</p><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起:學生張力彥、高書記、團委書記莊文玲、一班班主任趙忠和、工宣隊尚師傅、校長方忠時、工宣隊楊全林、體育老師夏尚林、三班班主任張海光、四班班主任房俊生;中排左起高潔、張xx、何玉蘭、李清、聂晶、趙英琴、關波、李偉、方颖、王玉玫、黃力生;後排左起周晓明、邢瑜、董學軍、麻福義、蓋志良、劉博、李新生、李綿顺、沃明志、宋世臣、楊勇。</p> <p class="ql-block"> 文革結束後,五十一中恢復廠礦中學校名。這是1977屆九年四班畢業生。二排左八夏尚林,左七班主任陳永滿,左六張海光,左五徐國強,左十一周世緒,左十二莊文玲。前排左二學生佟艷萍。</p><p class="ql-block"> 這是五十一中校名下的最後一屆畢業生,次年恢復廠礦學校校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革結束後,工宣隊撤離學校,這是歡送工宣隊回廠留影,前排左一為方忠時。一年後方忠時回校接替殷毅做校長。</p> <p class="ql-block"> <b>二、如歌的歲月</b></p><p class="ql-block"> 1977年全國開始實行十年一貫制,九年、十年為高中。1978年五十一中學更名為“撫順鋁廠中學”,這是當年八年一班畢業照,四排右三為班主任查杰。</p> <p class="ql-block"> 1978年鋁中成立高中部。1980年學校將中學分成高考班(報考大學)與中考班(報考中專)分類管理。</p><p class="ql-block"> 這是高一.三班(中專班)畢業照,班主任房俊生(二排右二),北師大中文系畢業,左三為教導主任崔學芬,清華大學畢業。</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初中王聖榮班畢業生合影。三排左起第七王聖榮,八為崔學芬 ,九為常恒杰。四排左六教導主任周世緒,是望花區元老級教師,2022年時已103歲。</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82年冬高三.一班歡送應徵入伍同學留念,二排中為班主任、政治課教師張浩。</p> <p class="ql-block"> 廠礦學校在業務培訓上要接受教育部門領導。1981年望花區七大廠礦學校校長在培訓結業後赴南方教育考察。</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左一為鋁中校長連海山,後排右一為鋼中校長錢宏俊。</p> <p class="ql-block"> 1981年鋁廠中學興辦職業高中,1983年首屆職高學生畢業。這是他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前二排中為班主任張浩。</p> <p class="ql-block"> 鋁廠小學1982屆學生畢業照,二排右一為班主任李玉蓮。</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82年鋁廠中學團委全體成員合影,前排左四為團委書記周成,中為下任團委書記尹玉煥。</p> <p class="ql-block"> 1984年鋁廠中學部分畢業班合影。前二排中位為校長王廷友。這一年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p> <p class="ql-block"> 1984屆三年四班畢業生。二排左起:文羽萍、崔學芬 、查杰、苑吉廷、雷應聲、王廷友、周成、孫荣新、夏廣有、林寶環、黄麗華。</p> <p class="ql-block"> 1982年教育局恢復少先隊群團組織,各校也開始設專職輔導員。</p><p class="ql-block"> 1984年10月13日,鋁廠小學首屆少先隊代表大會召開。這是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與少先隊幹部在主席臺上,左起少先隊大隊長裴傑、鋁中副校長田英民、書記蘇純秀、副校長高德勛、團委書記尹玉煥。</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望花區規模最大的鼓號隊——鋁小鼓號隊,由150人組成。這是鼓號隊於1987年3月在鋁小校園合影。二排中兩位老師左為劉禹萍,右為岑妮。鼓號隊為歷屆區校廠三級運動會和大型慶祝活動做出了重要貢獻。</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學生的身影。(攝於1987年)</p> <p class="ql-block"> 從左至右:閆志武、王哲、劉麗娜。</p> <p class="ql-block"> 1987年五年三班,從右至左邵維莉、鮑洪清、牛興偉。</p> <p class="ql-block"> 课外活動,地點北陵公園。</p> <p class="ql-block"> 1988年5月為紀念鋁廠投產五十周年廠部廠工會組織召開職工田徑運動大會,運動會在中心小學操場舉行。這是開幕式上各方陣列隊檢閱,小學鼓號隊朝氣蓬勃,威武入場。</p> <p class="ql-block"> 鋁廠中學運動會訂制的獎牌。</p> <p class="ql-block"> 粉碎“四人幫”以後,撫順鋁廠求賢若渴,年年不惜重金招聘大中專畢業生,其中就有很多留在中學任教。這些畢業生多數家住外地,鋁廠就安排他們住獨身宿舍,吃職工食堂,方方面面照顧周到。</p><p class="ql-block"> 一毛錢餐券,兩張足夠吃一頓正餐,早餐五分錢綽綽有餘。新來的老師就住在獨身宿舍裏,出嫁時這裏就是娘家。</p> <p class="ql-block"> 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撫順鋁廠黨政班子在鋁廠俱樂部召開慶祝大會,向教師承諾辦“十件好事”,隆重表彰人類靈魂工程師。那時只要交上一篇小論文,至少是三等獎,獎品是一對價值120元的鋼管椅。</p><p class="ql-block"> 這是鋁廠俱樂部,全區第一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也是在這裏召開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87年鋁中第三個教師節,鋁廠副總以上領導二十多人與中小學教師合影。前排黨政領導有王恩慧、陳國經、周洪濱、王君國、劉汝凡、劉權臣、吳國仁、惠興斌、孫曾堅、宛吉廷、黃有存、尹文、李午秦、周寶珩、劉德繼、國長青、李維嘉等,還有歷任中小學校長。</p> <p> 那時,除了過教師節,廠裏任何活動、任何福利都忘不了教師。教師住房走科協系列,評職走有色金屬管理局,評先進企業事業兼收並蓄。</p><p> 每年廠裏召開職代會,中小學校舍、操場改造都做為專項議案,由專業處室牽頭解決。玻璃碎了廠裏來換,門窗壞了廠裏來修,備品不足,一次領好幾年的,總之窮誰也不能窮教育,苦誰也不能苦老師。</p> <p class="ql-block"> 老師們也不辜負廠領導和全廠職工的厚望,勤奮工作,各項工作走在前頭。八、九十年代,鋁廠中小學不僅成績好,各種檢查、實驗全項參加,而且不搞出點名堂不能叫鋁中。</p><p class="ql-block"> 這是李玉蓮在上課,她的學生名副其實的桃李滿天下。</p> <p class="ql-block"> 這是物理老師文羽萍的課堂,“八五”期間文羽萍是望花區為數不多的遼寧省骨幹教師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87年7月學生赴大連夏令營。</p> <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鋁小學生在海浪鄉夏令營合影。女生身上的紅裙子就是當年的演出服。下圖後排左一為李玉蓮老師。</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小學六年一班和六年三班畢業照。那一年開始望花區實行五四制實驗,不再有六年制小學畢業生。</p><p class="ql-block"> 上圖二排左2起李洪錦、徐國强、李傑、侯常敏、黄桂珍(班主任)、張寶琴、徐景媛,下圖二排左三起周淑蘭(班主任)、徐景媛、張寶琴、侯常敏、李傑、单立新、徐國强、李洪錦。</p> <p class="ql-block"> 1991年6月慰問雷鋒團,與雷锋團輔導員合影。左起依次為李玉蓮、王艷、陶曉英、岑妮。</p> <p class="ql-block"> 1991年7月鋁中學生夏令营大連老虎滩遊玩。左二田軍,右為王喜顺,後排左一為教導主任侯常敏。侯常敏14歲參加工作,一輩子在教育戰線打拼,親身經歷了鋁廠中小學從建校到歸並直至消失的全過程,是鋁廠中學名副其實的元老和功勛教師。</p> <p class="ql-block"> 1991年7月29日,铝廠中小學生夏令營營員在大连火车站合影。</p><p class="ql-block"> 後排左起岑妮、田秀芝、黨文華、孫榮新、田軍、侯常敏,前排左一谭胤。</p> <p class="ql-block"> “八五”期間,鋁廠中學參加中央教科所重點科研項目《初中分年級德育整體改革》實驗課題,實驗班級選在高貴梅的初一.四班。該班經過四年的實驗,成為年部成績最佳班,連續三年被評為撫順市三好班級。</p><p class="ql-block"> 這是課題進行中的幾個鏡頭。①學校課題組與市德育處領導合影;②實驗班級走入雷鋒團,軍校聯歡;③<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貴梅在軍校聯歡會上致詞。</span></p> <p class="ql-block"> 小學也開展了聞名全國的美樂教學實驗,著名教育專家查有良教授三次專程從四川趕赴鋁小,考察指導美樂教學,結題時建議在遼寧省推廣。美樂實驗班學生武婷成為1999年望花區中考狀元。</p><p class="ql-block"> 這是美樂實驗初期研討會上部分實驗教師合影。前排左富敏芝,右劉禹萍;後排左起陶曉英、侯萍、高爽、邢麗英。</p> <p class="ql-block"> 美樂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愛美樂學,美樂老師首先要扮成美的化身,鋁小老師一半以上的人能寫會畫。1999年撫順市美術教學現場會在這裏召開,各路觀摩的同行都被鋁小老師的才藝嚇著了。</p><p class="ql-block"> 這是鋁小青年教師表演舞蹈,看看她們美的扮相還可以不?這十位佳麗分別是侯萍、梁麗紅、高爽、林爽、陶曉英、王艷、蘇東波、秦靜、閆曉茹、樂蓮。她们的身後就是鋁廠小學南樓。</p> <p class="ql-block"> 鋁中鋁小美術教學走出國門,學生版畫作品在日本展出,美術老師桂林一時名聲鵲起,成為撫順藝術界紅人。</p><p class="ql-block"> 這是鋁廠中學學生版畫集。</p> <p class="ql-block"> 1991級初一新生軍訓。這一年共招四個班,分別由常恆傑、鮑志平、田軍、高貴梅擔任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四年後的他們,是不是成熟了許多?</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一為班主任高貴梅,左四周成,左五小學部校長高德勛,左六書記蘇純秀,左七校長周柏祥,左八副校長田英民。右三譚胤,右四喬鴻增,右一吳鳳蘭。</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美樂教育下的鋁小學生,花枝招展,盛妝出鏡。</p><p class="ql-block"> 1986年鋁廠中學新樓落成,從光明街搬遷至丹東路燈塔三街8號,中、小學從此兩地分居,但管理體制保持不變。這是一年一度的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中學、小學聚會一處,四百米環形跑道四周坐滿了學生,一班挨一班,親密無間!</p> <p class="ql-block"> 鋁中1998屆四年三班畢業照。前排左起楊毅、吳成如、張浩、喬鸿增、才國君、周成、蔡書蘭(班主任)、張立智、华民、黄東宁、孫玉芳、岑妮。</p> <p class="ql-block"> 鋁廠中學高中部由於辦學規模日漸萎縮,於1999年招生未果,從此停辦。後申請恢復,市教委沒有批準。</p><p class="ql-block"> 這是1999年最後一屆招生廣告。</p> <p class="ql-block"> 這是高一學生在作物理實驗,右為學生朱世傑。此時高中每個年部不足二十人。</p> <p class="ql-block"> 進入新世紀,隨著1999屆武婷中考全區第一名的影響,2000年招生大紅大紫,許多小學優秀畢業生雲集鋁中,當年編排三個尖子班。</p><p class="ql-block"> 這是许貴新班級的幾位天才少年。前男任航,後男為夏曉旭,均為一中高才生,現正供職於國家重要部門、重點行業。</p> <p class="ql-block"> 2000年小學畢業季,到羅臺山莊度假聯歡。</p> <p> 暑假帶學生旅遊。大連、青島、本溪、鞍山、北戴河,笑聲不斷,歌聲不斷,故事更是車載馬馱。</p> <p class="ql-block"> 為減輕企業負擔,1999年撫順市政府決定將企業學校劃歸政府管理,鋁廠中小學從此與企業脫鉤,隸屬望花區政府,更名“曙光中學”。這是更名後的學校領導班子。</p><p class="ql-block"> 合併前,撫順鋁廠像送女出嫁一樣,為中小學配發了足夠五年使用的備品備件,連小轎車都陪送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99年歸屬政府後首屆小學畢業生。前排右起依次為班主任王艷、音樂教師蘇偉、健康白雅靜、工會主席尹玉煥、體育王喜順、德育主任李傑、原校長高德勛、現任校長曲秀英、教導主任侯萍、幹事趙德琴、美術王奕、幹事耿洪濤、</p> <p class="ql-block"> 五年一班,班主任劉濤(前排左一),餘下同上。</p> <p class="ql-block"> 剛剛歸屬政府,曙光中學以壓倒一切的優勢雄居望花,學苗劇増,封門堵路的,每年開運動會光預檢就大有看頭,人歡馬叫,喜氣洋洋。這不,明天是個好日子,今天場地要畫好,教導主任文羽萍親自上陳,畫跑道是她的絕活!不遠處觀看加指揮的是生物教師高貴梅,看那樣子也滿內行的。</p> <p class="ql-block"> 1999年鋁廠中學中考重點率全區第一,武婷獲區中考狀元,三年後考入西安交大。這是2002年武婷父母邀請學校領導、任課老師參加升學宴,照片左一、二為武婷父母,右一為原副校長周成,右二為前任校長白似瑾,右三為現任校長田英民。</p> <p class="ql-block"> 2003屆鋁小五年三班畢業生,班主任蘇東波(前排左七)。前排左起後勤主任單立新、體育耿洪濤、社會李爽、品德王鐵倫、副校長譚胤、校長黃撫民、班主任蘇東波、副校長曲秀英、副校長侯萍、教學主任梁麗紅、美術教師劉術、幹事黨文華、音樂教師林爽、數學教師李敏、自然教師周麗華。</p> <p class="ql-block"> 2001年曙光中學領導與新產生的學生會成員合影。前排左三副校長譚胤、左四校長田英民、左五書記曲秀英;第三排左三為學生會主席戴鵬,第二排左一為副主席強敏姮、右四為副主席仇瑤。</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屆學生會成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 鋁廠中學師資雄厚,光是市百花獎教師就夠配備兩個班級的。黃東寧、田軍、曹勇、鄧君、華民、許敏……,這些教師在歸屬政府之後,或升遷或調離,一個也沒有留下,就連許貴新、喬玉虎、魏兆營、鄧君、曹勇這些中層幹部也被區裏相中,幹脆一鍋“端”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曙光中學2004屆畢業生,當年中考撫順一中前十名曙光就佔5人,創歷史最好水平。這是四年五班重新編班後的畢業合影,他們的原班主任是許貴新,全區最具實力和魅力的語文教師。2002年許貴新調入區委,三個尖子班合併,佟暉任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前排教師左起:政治張浩、右四為校長黃撫民。體育吳放、語文吳雅麗、化學張立智、幾何夏廣有、英語佟暉(班主任)、副校長曲秀英、校長黃撫民、數學許敏、德育主任祝春菊、物理崔德祥。</p> <p class="ql-block"> 這是他們小學畢業照,這一年在白似錦校長的精誠努力下,小學優質學苗無一外流,全部升入曙光中學,為四年後的中考大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這是五年五班畢業照,班主任梁麗紅(前排中)。</p> <p class="ql-block"> 初中2001 屆四年五班畢業生合影,前二排左起張廣富(政治)、閆永財(數學)、華民(物理)、田秀芝(體育)、文羽萍(教學主任)、房建行(英語、班主任)、副校長曲秀英、 閔玉範(數學) 、吳成如(化學)、栗寶華(語文)、副校長譚胤、團委書記喬玉虎、德育主任魏兆營。</p> <p class="ql-block"> 2002年初四二班畢業照,班主任胡一凡(前排右六)。</p> <p class="ql-block"> 2004屆初四四班畢業生,班主任佟暉(前排左六)。這是當入學時三個尖子班中的一個。</p> <p class="ql-block"> 2005屆五年一班畢業生合影。這是兩個尖子合並後的新班,原班主任一班孫明東(前排右一),二班班主任孫穎(前排右二),合併後班主任房建行(前排左七)。四排右三為學生孫靚,2008年撫順一中高考狀元。</p> <p class="ql-block"> 2004初春,一場大雪裝飾了尚未吐綠的校園,年輕的教師不失時機,趕緊扣動快門,留下難忘的一瞬!</p> <p class="ql-block"> <b>三、褪逝的曙光</b></p><p class="ql-block"> 2006年以後,曙光中學一直處於被合併的與論傳說中,加之2005年五四制改六三制沒有新生,生源越來減少越來越差。但曙光一直在抗爭,想盡一切辦法保護撫順鋁廠最後一寸光陰,就在撤併前他們的統考成績還一直保持政史地生四科四項指標全區第一。</p><p class="ql-block"> 這2006屆初四.四班畢業生。前排左起:張立智、謝麗、吳雅麗、曲秀英、李明文、趙革、孫明東(班主任)、黃撫民、曹德威、王喜順、吳鳳蘭、文羽萍、周薇、吳波、崔德祥。</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區教師節慶祝大會,曙光中學教師舞蹈隊登臺亮相,一曲《開門紅》拉開文藝匯演序幕。有誰知道這熱烈火爆的舞蹈竟是落日餘輝,第二年就被迫停止招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初四畢業班教師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曙光小學先行並入中心小學,四年後中學部也與四十二中合並。2007年最後一年招生,學生尚未畢業便與四十二中合校,東方的一線曙光終於消失在地平線上……</p><p class="ql-block"> 小學部撤並後,曙光中學成為孤旅,這是2007屆畢業生。前排左起:田秀芝、祝春菊、文羽萍;右起:張廣富、朱蓉蓉、吳成如、孫穎、艾玉光、黃撫民、孫明東、趙戈。</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學校合並前全體教師合影於操場,身後是粉刷不久的1987版教學樓。合影時已有部分教師被調入四十二中和雷鋒中學,但他們都回來參加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拍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永遠的曙光,永恆的回憶”八個字由副校長曲秀英題寫。</p> <p class="ql-block"> 2009年曙光中學最後一屆畢業生,入學時為兩個班,畢業前合而為一,這是鋁廠中學最後一屆畢業生。前排左起:謝麗、吳雅麗(團委書記)、田秀芝、張立智、文羽萍(教導主任)、周薇(班主任)、劉欣岩(班主任)、李明文(副校長)、王懷嶺、曹德威、夏廣有。</p> <p class="ql-block"> 這是鋁廠中學的十二任校長(主任):從左至右依次為趙敏、施英、邵春貴、王本華、殷毅、方忠實、連海山、王廷友、周柏祥、白似瑾、田英民、黃撫民。</p> <p class="ql-block"> 風停了,雨歇了,潮濕的記憶在歲月裏慢慢蒸發……</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鋁廠中學教師大合唱《歌唱祖國》,領誦:李霞、曹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