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我是春天生的崽

<p>  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对“赶集”是不陌生的,甚至于觉得亲切。那时候于我们而言“赶集”就像现在进城一样,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赶集”也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之一。</p> <p>  家里的集市是有“逢集”和“背集”之分的,是按照农历日期的单双号来算的,所谓“逢集”出摊和“赶集”的人都多一些,“背集”相较之冷清些,这个集市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都有的,还有一年一度的“交流会”、“山庙会”也都能称之为大集。</p> <p>  小时候,能够跟着大人“赶集”是最大的期盼,琳琅满目的商品百货,各种各样的小吃零食,对我来说是很诱人的,要是赶上表现好,家长哪天心情不错,说不定还能顺便置办一件玩具😂,那就简直做梦都能笑醒了。</p> <p>  一般“赶集”都是早上七点多就出门,妈妈挎着提篮(话说那时候购物真环保),我跟在妈妈的身后,或者有时候是妈妈身后跟着一串,大姐二姐三姐四姐我😂,想来这样的场面不要太壮观了。步行几分钟便能到达,随着嘈杂声音渐渐临近,便能看见菜农路边摆卖自家种的蔬菜,继续北行便能看见沿街门面销售各样的衣服,百货,副食,每年过年置办的新衣服基本都是这块买的。再往北行就是鱼市和家禽市场,这块也是我最不喜欢来的地方,空气中充斥着腥臭。集市到这也就结束了,短短的集市却在挑选比较,讨价还价中度过一上午。返程的时候提篮必然是满满的。</p> <p>  还有一条我们称之为老街的地方,最早的集市是在那里的,那时候那条街到还是很热闹的,街道建筑很多都是建国前后的,有点类似于重庆磁器口,但是又比那多一些古香古色和生活气息,一进入街口便可听见有节凑的打铁声,叫卖声……,现在想来那个地方还是很有感觉和意境的。</p> <p>  到了快过年的时候,特别是进入小年后的那一周,根本就没有“逢集”和“背集”之分了,因为那时候正月后开市晚,又不像现在有超市什么的,所以百姓需要置办年货以备正月之需。那时候街上卖年画的,宫灯的也都出来了,年味也就渐渐浓厚了。</p> <p>  说到“赶集”,就不得不提每年农历十月镇上的“交流会”和农历二月观音山“庙会”。这两个会到来的时候,场面可用“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来形容,什么马戏,杂耍,有时候什么人头蛇身,脱衣舞之类一不小心也会混在其中,😓😓每年这几天我是无心上学的,上学迟到,放学晚归,流连于此,怎奈囊中羞涩,只能看个热闹。😉</p> <p>  近年来,随着“经济重心南移”,集市已经延伸到我家门口了,那时候的热闹已经变成现在的噪音,假期回家我是没有懒觉可睡的,天刚亮叫卖声会把你叫醒😢。</p><p> </p> <p>  到现在,偶尔兴致上来,还会上集逛逛,只是现在逛的不是商品(除了烧饼外),而是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