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3月29日,因疫情闷了两个月的我终于有个机会出门透口气了。从春节后在家宅着几乎没怎么下楼,感觉人都快木了。正好有朋友郎朗她们要去嵩山永泰寺风景区拍一个宣传视频,约我同去放放风。这是何等好事儿,欣然接受,同车前往。</p><p>这个季节,正是百花吐艳,春色满园的芬芳时。因疫情的原因,人群的流动凝固了,赏花的人没了,那花会怎样?</p><p>我们一行4人从郑州出发时,天下着蒙蒙细雨。这是要去拍梨花的,我突然冒出一个词“梨花带雨”,这是形容娇美的女子哭起来的样子。说实话我还真没有见过在雨中的梨花是如何的凄美?雪白的梨花沾着雨滴,该是怎样的令人怜惜?</p> <p>嵩山的少林寺是河南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武术界的一张名片。我多次去过少林寺,但和她相隔不远的永泰寺却没听说过,更没走近过。作为河南人,真是有点孤陋寡闻。前不久从朋友郎朗口中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厚重神奇的地方。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和永泰寺有“一龙一凤”之说。可见永泰寺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永泰寺始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一座尼僧寺院,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家皇家尼僧佛寺,被称为佛教禅宗尼僧祖庭。历史上曾有北魏文成帝之女转运公主、南朝梁武帝之女明练公主、北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三位公主在永泰寺出家修行,从而成就了永泰寺无与伦比的尊崇地位。尼僧修行地一般称庵,但这永泰却称为寺,足见地位之高。据说明练公主是达摩祖师的唯一女弟子,是禅宗的尼僧祖鼻。这三个公主出家修行一定有鲜为人知的故事。</p> <p>我们到达之后,因为疫情期间,寺院没有开门。到这儿的游人很少,也都戴着口罩遮面。到处都是冷清的状态。</p> <p>从郑州出发一路有雨,我担心如果雨一直下,会影响拍摄。然而天公真作美,到寺院雨就停了。我们随着摄制人员就进入了寺院后面的梨园,这里有八千余棵梨树,长在山坡下,放眼望去,一片洁白的梨花争相斗妍,好像一个个少女绽放出美丽身姿。如果不是疫情期,往年这里早就挤满了赏花流连的人群,争先恐后地留下美丽的倩影。如今这美丽的梨花却独自开放,她把自己的美无条件奉献给大自然。无论你赞不赞美,她都悄然开放;无论你来与不来,她都全然临在。我在想,人如果能活成一棵树的状态,大概是开悟的境界了。</p> <p>拉进镜头,我用手机拍个梨花带雨的楚楚动人之态。毕竟技术有限,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但此时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意境我感受到了。如果有可能,真想扯天拉一块大布,为她们遮风挡雨,让她们的美不被雨水冲扰。可一转念,又怎知她如何不想接受雨露的滋养呢?是我自作多情罢了。</p> <p>时隔一周,满园的梨花谢了,绿油油小果实已经露出来了。花美一时,果要秋实。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展现,没有什么比什么更好。人生亦如此。</p> <p>永泰寺有故事,三位公主出家有故事,这里的文物树木花草也都载满了故事。但当今在这里最有故事的就是这位年过七旬的屈玉荣老师。第一次见到她,以为她也就年过五旬,她说已过七十了,惊诧怎么可能?这体貌这底气这精神头完全不输五十岁的人。可以说当初如果没有她的举动,永泰寺这个古老的寺院也不会生发出一个融休闲娱乐修身养性为一体现代化场所。</p><p>屈老师与这个寺院结缘已经有近三十年了。第一次她见到我们就说,“我不识字,我就是一个给你们守门的人,给你们守住家门,让家庭幸福,家人平安。”自称“一个守门人”,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低调的作风。之后才了解到,为守这个门,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p><p>1991年,她和几个姐妹来少林寺游玩,当时正遇上修路,有个当地的人看着她们行走艰难,就说你们几个女人去少林寺看什么,这里有个永泰寺,是皇家尼僧寺院。你们去那儿看看吧。她们顺着就到了永泰寺,进到殿堂,一滴雨水正滴到屈老师的头上,她脱口就说了一句,公主你别哭,我把殿堂给你修好,不让雨水再漏进来。这一诚若,就是千金。她回去就跟儿子郭宥良商量,私人筹资200万,用来维修永泰寺庙,九十年代初,200万当时可不是个小数字,不知道儿子和母亲有着怎样的契合,成就了这样一个善举。200万居家过日子是个大数字,可用到修缮古寺院是杯水车薪,之后他们不断追加资金达到800万之多,投着投着就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永泰旅游文化景点。</p> <p>郎朗和屈老师似乎一见如故,看见郎朗的第一面她就说,你来这儿是有使命的。这大概是屈老师的期待。郎朗是经朋友推荐认识郭宥良总经理的,来这里是带着考察目的的,也许她会留下在这里做一份女子生命成长的事业。</p><p>郭总原来只是母亲的一个善念做了投资,如今却成就了和母亲的一份共同事业。在修缮永泰寺之后,他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签了长期管理维护永泰寺合同,之后又陆续投资,在永泰寺周边打造了一个旅游文化生态园。这里有素食餐饮,永泰净舍住宿,绿色生态果园,茶社,陶艺制作,绘画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景点。今年因疫情关系,这里的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公司考虑要改变过去单一旅游经营模式,深化产业服务项目。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千年的女子修行道场,郭总为了让母亲的心愿更好的展现,提出在这里打造一个女子生命成长书院的设想,让更多的女人愿走进来,住下来,静下心,悟出生命真谛,开心面对生活,造福家庭社会。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思路,他们正在进一步磋商实施方案。</p> <p>打造一个女子生命成长书院的设想绝不是郭总凭空想出来的。这里有1500余年的皇家尼僧寺院,历史的根脉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女性能量,是滋养女性生命的沃土之地。最为难能可贵的是 屈老师的大爱在这里播下的种子,让这里散发着浓浓的女性博大的情怀能量。</p><p>1991年,屈老师为永泰寺捐款修缮之后,似乎就再也离不开这里了。小时候没有读过书,不识几个字。但她似乎有个信念,这里的守护不能靠一腔热情,还要弘扬传统的国学文化才能守好这个阵地。</p><p>2000年底,她离开了永泰,一走就是10年,她拜了一个师父,用生命去学习、践行、传播国学传统文化——弟子规,2010年带着使命的她又回到永泰!</p><p>她要义务传授传统文化,亲自教授《弟子规》。她不必认识《弟子规》的每一个字,但她能用生命诠释《弟子规》做人的道理。她的义务传授7天为1期,包吃包住,从吃住行学点滴做起,把《弟子规》的精髓灌输的学员的生命里,她是用心传《弟子规》。</p><p>10年里,先后有3万余人接受过屈老师的传授,许多家庭不和,病魔缠身,吸毒赌博等等问题的学员,学习过后就解决了个人的麻烦问题。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一个个学员都有自己生命改变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收集起来,能写一本书了。现在还有三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寄养在她那儿,她提供他们吃穿,教他们践行《弟子规》。</p><p>坚持10年义务传授传统文化,这需要怎样的情怀和大爱呀。屈老师说,这些年能坚持做下来,多亏儿子的支持和理解,她特感激儿子郭宥良总经理的多年的默默付出。郭总给屈老师盖了一个院子,让她在里面义务传授传统文化,他说,“妈,你不要收费,就义务传授《弟子规》吧。其他的事儿,有我呢。”这该是怎样的母子关系啊,理解包容支持感恩 ,这份亲情,完全超出了母子血缘关系的关爱,他们是用信念彼此支撑着。</p><p>这是屈老师给我们在她的学堂门前拍个照。看得出来,她很会使用手机,经常给大家拍照。</p> <p>我们那天到达,正赶上屈老师的学员拉家带口的看望她,在她的学堂门口,她给我们照张合影。</p> <p>这是永泰净舍的住宿处,院子外面有很大空间,可以做烧烤野炊。进到里面就是一个优雅安静的养心之地。</p> <p>净舍内有一个茶社可以悠然聊天,约几个闺蜜无拘无束的敞开心扉,喝个地老天荒,好不惬意。</p> <p>这是娑罗树花茶。永泰寺有一棵2000年的娑罗树,每年还盛开花,采花晒干制成茶,能让人品味出沧桑岁月的味道。</p> <p>茶社的外面,也有可供人们观景喝茶的茶座,坐下来看看山色,听听鸟鸣,品一杯茶水,远离城市的喧闹,让自己跟自己对话,其乐无穷。</p> <p>这就是永泰寺那棵娑罗树,据说是2000年前,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带到中国来的。后来几经迁移,落户到永泰寺。历史的沧桑变迁,她都见证过。在她面前,人的生命历程显得微不足道。花开的季节,在大树下喝茶弹琴静心打坐,对生命该是怎样一个滋养?</p> <p>永泰净舍的吃,更是一个独居特色的美食享受。这里有一个独立的餐饮小院,有二十余个独立间,所有的餐饮都是纯素。吃烦了城里的油腻腥味,到这儿换个胃口,真是对肠胃的一种解放和安抚。这个小院种了几颗紫藤,花开的季节,真是满园飘香,吃得美,闻得醉。</p> <p>净舍的素食餐饮院内紫藤花开得茂盛似锦。</p> <p>永泰素食源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梁武帝萧衍是素食养生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也是“素食之祖”,距今大约1500多年历史。永泰净舍打造的素食把宫廷素食的精细和民间素食的天然营养融为一体,把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色、香、味、质、境、适、养、趣完美结合。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p> <p>那天我们也有口福,中午屈老师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一顿素餐,看着每个菜都是让人有食欲。特别是那碗糊涂面,让我至今难忘那个口感的舒服。</p> <p>嵩山的风景秀丽,自然少不了画家。在永泰寺不远的村里,听说有一个画院,每年都有不少画家和学生来这里画画写生,举办画事活动。有一个苏州姑娘,大学毕业来到这里开了一个工作室,看她那个生命状态,完全像一个不染尘世的素女。她作画卖画还会做陶艺,假期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跟她制陶绘画,陶冶情操。</p> <p>看过电影《少林寺》应该熟悉这棵古树吧,她就长在永泰净舍旁边的山坡下。当年《少林寺》中的牧羊女手拿羊鞭,从山上下来,就是经过在这棵古树边留下了美丽的旋律《牧羊曲》。</p><p>这棵古树有个凄美的传说,听这里的席班长讲解,很久很久以前,一对母女逃荒要饭走到这里,突然遇到一个狼群,母女俩手无寸铁,女儿上前把母亲挡在身后,想保护母亲。面对凶狠饥饿的狼群,母亲又挺身把女儿护到了身后。生死关头,母女都想用自己的身驱换来对方的性命。</p><p>观世音菩萨就把这对母女的遭遇显化成一颗树定格在这里。那个弯曲的树干酷似母亲用身躯保护着女儿,周边的狼群化作了石头,尖尖的那头都冲着树。</p> <p>朋友璟园是东北姑娘,对河南的少林寺早有闻名,一直想过来看看,这次机缘,却跟着我们到了永泰寺,也许是有某种召唤吧?听完故事,她围着这课树久久不愿离去。想听听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在说什么?</p><p>她临走时说,要再来永泰,带着两岁的儿子,参加屈老师的《弟子规》班学习。</p> <p>用心和古树链接,感受古树沧桑岁月。</p> <p>在永泰寺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罗汉院,现在那里有一个武术学校,这个院内造价可是不菲,里面的物件都是有历史年头的,一砖一瓦,一桌一凳,一碑一扁都记载着历史沧桑。据说这个武术学校是少林寺一个武艺高强的还俗大师办的。5岁的孩子就可以入院学习,一直到18岁,女孩子也收,但一般12岁以后就不在这就读了。这里的学习可不是简单的习武练拳,他们开的课丰富着呢,除了武术,还学各种文化课,并且琴棋书画也在之列。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立世的道理,塑造一个内外兼修的完美人格。据说有不少有钱人家的孩子,来到这里,整个人都变了,花钱不再挥霍。有个家庭很富有的孩子,一学期零花钱才花了一百多元,他说,家里有钱,那不是我挣的。</p><p>如此看来,我以前对少林武术学校的了解太肤浅了,这里真的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摇篮,以武传道,以道立人。</p> <p>在武校的一面墙上,雕刻了全篇的《弟子规》,据说这也是古文刻字。</p> <p>这是位于永泰寺后山坡上的一座古塔,该塔没有留下年代记载,其建筑形制具有唐盛时期的建筑风格,因称为永泰寺唐塔。距今一千多年的古塔屹立在这里,看过云卷云舒。</p> <p>在塔的后山上,经席班长指点,山上有两块特别形状的石头,前面是达摩祖师的造型,后面是明练公主的造型,她是达摩祖师唯一的女弟子。神奇的地方,就有这样神奇的显化,大自然的魅力真是无穷。</p> <p>拉进镜头看看,还真是神似。</p> <p>来了就是这样一副痴迷状,璟园在唐塔下不禁翩翩起舞,用舞蹈的语言向历史诉说着她的感受。</p> <p>如仙女下凡。这妙曼的舞姿三位公主是否已经观到?</p> <p>永泰寺,摄像机的镜头把璟园舞动的心语摄入在内。在千年的寺院,在千年的娑罗树下,让女性的能量尽情绽放。</p> <p>这是永泰净舍载种的杏树,已经挂了这么多的果实了,五月就是杏子成熟的季节了。好期待采摘的时光。</p> <p>这是永泰梨子成熟的季节。永泰的梨子我没吃过,据说是水分多,口感好,果渣少,老少皆宜。最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果子是纯绿色植物,养殖过程不施农药化肥,是真正的放心水果。</p><p>果子成熟的季节,带上家人和孩子,体验一下果农的感觉,吃几顿永泰素食,真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的好选择。</p> <p>最后我还是想分享一下永泰净舍的一个梨树认养活动,就算是一个广而告之吧。</p><p>永泰人在用心做企业,屈老师在用心传递爱。我们如果喜欢,也可以参与这个活动,用爱和永泰链接。现在认养一颗梨树,秋天可获一筐果。永泰立志传播文化,打造和谐的女性家园,造福与民,幸福家庭。</p><p>母亲义务奉献10年育人不求回报,儿子默默付出无悔无怨,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奉献?是那棵牧羊女树的故事,在他们身上的延续吗?</p> <p>扫二维码就可加入这个活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