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一段难忘记忆(一)

肖方仁

进藏(2008年6月24-2008年7月5日) <p>用照相机,记录下在西藏阿里地委党校工作、生活两年难忘时光。阿里,地处祖国西南,离拉萨1700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高寒缺氧。在西藏工作的那两年,阿里到拉萨的219国道和318国道,还有大一部分路段未通车,基本上属于越野车才能走的搓板路。这1700公里路程,一般要走30几个小时,藏族司机师傅非常辛苦。直到我们援藏结束的2010年7月1日,阿里昆萨机场首航,我们第一次在昆萨机场坐上飞拉萨的航班,离开至爱阿里。</p> <p>第一次进藏,高原反应明显,在有关人员建议下,在拉萨短暂停留适应。另外,因为路途遥远,拉萨到阿里的客运极不方便,阿里空车跑一趟拉萨的成本极高,最好的方案是等阿里地委党校有因公出差到拉萨的车,回去时顺便带上我。</p><p>这是罗布林卡门前的大路上所拍。高原拉萨,环境整洁,清爽宜人。</p> 布达拉宫门前留影。 <p>在拉萨休整、适应、等车的几天时间里,我走走看看,参观了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大小昭寺等等拉萨名胜。布达拉宫广场留影。</p> 登上布达拉宫。 罗布林卡公园内游人如织。 从所住宾馆窗户,可以远望布宫,气势雄伟。 从所住宾馆窗口望出去,不仅可以看到布宫,还可以看见远处云雾缭绕的美丽山脊。拉萨气候奇特,日夜温差大,并且一般白天天晴,晚上下雨,早晨,远处云山雾罩,宛如仙境。 走在拉萨街头,随处可见信仰虔诚、磕着长头的藏民。 <p>陪送我进藏的单位两个领导去离拉萨不远的纳木错一日游。可惜的是,其中一个领导因缺氧,高原反应引起身体不适,只得匆匆赶回宾馆。这是纳木错边留影。</p> 纳木错旖旎的风光,不是我们用照相机能够表现出来的。 快到拉萨当雄县纳木错景区,需要经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大板。站在大板往下望去,一片蔚蓝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惊叹之声油然而出。 西藏被称为小四川,路边的餐馆,大多打着川渝字样。这是去纳木错途中经过当雄县所拍。 <p>阿里狮泉河镇工作、生活(2008年7月8日—2010年7月1日)</p> <p>在西藏,经幡随处可见,是西藏的象征。这样的五色经幡,在大板、山坡、路口以及河边人少的地方,随风轻轻飘摇,和蓝天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p> 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狮泉河边随风飘扬的经幡。 在西藏阿里,修路、修桥,保卫一方平安,很多服务都是武警、公安完成的。“用爱心托起雪域的明天”,类似这样的温情话语,在阿里地区首府噶尔县狮泉河镇也是常见的。 <p>阿里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这是阿里地委党校我们老师们的宿舍。一看就有藏区风格,因为本身海拔高,不适合再住高楼。加上经济条件,室内室外装饰也相对简陋。阿里因为海拔高,氧气只有平原地区52%,水沸点很低,72摄氏度左右。煮面要用高压锅。</p> 党校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同事,小伙子扎杰,在教工宿舍门前被抓拍的镜头。我说给他照个相,他略显腼腆。 <p>党校门房同事,布杰琼。在阿里地委党校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同事们相处很好,藏族老师们对援藏老师更是热情,生活方面都给予很多关照。确实,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长期在藏工作的人们,真的辛苦了。</p> <p>这是我在阿里地委党校工作住了整整两年的宿舍。虽然谈不上奢华,但舒适,属于自己的小家。冬天,虽然没空调,但是学校给我们配的小太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取暖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阿里几乎没有夏天,内地酷暑时期,阿里白天气温最高也就18度,最为适宜。因此,去西藏或阿里旅游最好时节就是夏天,氧气相对其他季节更为充足,这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候。</p> 这是阿里地委党校那个时候简陋的办公室。我们在西藏工作那几年,内地各省即开始加大对口援藏的力度。特别是自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中央要求对口援藏的各省份,拿出上一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千分之一,支援西藏发展。因此,2010年之后,阿里地委党校的办公楼、教工宿舍楼、会议厅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许多。只是因为我们2010年援藏结束离开,没能看到阿里地委党校的新貌新颜。 中国电信援建的阿里电信最大营业厅。 阿里地区地委、行政公署办公大楼。 为响应地委号召,阿里地委党校的老师们参加植树活动。阿里高寒缺氧,不适合人生活。但是在西藏、在阿里工作、生活的各族人们,发扬老西藏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改善生活环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阿里地委、行署广场。阿里,是西藏的一个地区,平均海拔4700米,被称为“世界的屋脊的屋脊”,面积34万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不到九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0.25个人,属于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在地区召开援藏工作会议,象雄宾馆。 象雄宾馆里陈列的艺术品,有着浓厚的象雄文化特色。 狮泉河镇北山坡上俯瞰狮泉河全貌。狮泉河镇,取名于外流河狮泉河,狮泉河流到印控克什米尔被称为印度河。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委、行署等机关所在地,属于阿里地区最繁华的城镇。 狮泉河北山坡留影。 狮泉河北山坡留影。 <p>在阿里地委党校,有幸和藏族教师同事们一起过一个隆重的教师节。每逢大型节日,藏族同事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据说,这一套服装,是他们家庭多少代人收藏、积累珍贵玉石和珍稀动物皮毛,精心缝制的,可以说是价值连城。</p> 和地委党校后勤米拉科长合影 <p>穿上同事的节日盛装,我拍了几张照片。</p> 歌唱比赛中,我在忘我的歌唱。参加比赛的歌曲《乌苏里船歌》 <p>歌唱比赛获得一等奖。</p> 和党校同事黄代江老师在狮泉河郊外调研合影。 和黄代江老师,以及同一批在阿里地委党校援藏的西北大学薛涛老师,在简陋的宿舍门前合影。 地委党校大会堂。 <p>在地委党校大会堂召开地区2009年第五期县处级、正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结业典礼。我担任班主任。</p> <p>结业典礼之后,党校领导、老师和干部学员合影留恋。我担任班主任。</p> <p>2010年清明节瞻仰狮泉河烈士陵园,了解李狄三等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学习领导干部楷模,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的事迹。</p> <p>孔繁森两次要求进藏工作。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期间(1994年11月29日),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阿里自然条件差,交通十分不便,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孔繁森墓碑上的挽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以此概括孔繁森的精神,名符其实。</p> 参加阿里地区科技局组织的科技宣传。 参加阿里地区科技局组织的科技宣传。 <p>西藏的美,在于其奇特的地形风貌。天上阿里,大地辽阔,雪山绵延,湖泊空灵,人的心灵实现净化。西藏的美,更在人文。在阿里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象雄文化、古格文明,让人思想得以洗礼。阿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体系,代表了西藏最为古老、悠久和神秘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