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p><p> 春已至,校园花依旧,一如过往,静待赏花人。</p> <p> 这个春天,因为疫情,我们没能如期相约校园,但是我们也在不断突破自己,提高自己,用“云端教、云端学”的模式,与师生们共话梦想,因为我们深知渴望成长与进步的心永远在一起。</p> <p> 清明节过后,由校领导、教务处牵头,在杨建清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初家中学语文组进行了连续两周的紧密听课安排,授课老师在经过详细周到的备课后,连小玲老师和董文龙老师于4月10日讲授古诗文学习,郝裕校老师于4月16日复习古文,淳于娅静老师于4月17日进行古诗词综合练习。</p> <p> 线上新课教学,对教师而言是新的挑战,也是夯实专业素养的新起点。线上授课,不仅是对老师们信息化素养的“大练兵”,也是对其专业教学能力的“大练兵”。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中,我们初家中学语文组的同仁们,挺直腰背、脚踏实地,用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材施教,赢得了社会、家长们的认可。</p><p> 连小玲老师就是一位抓基础,重时效的代表。她在这堂课上首先评议晚上作业,再次纠正错误率高的字词,然后用发散性教学模式讲授了《马诗》《石灰吟》两首古诗。连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以富有感染力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课堂、理解文意。而且连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横向发展,多处引申、拓展,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更难能可贵的是,连老师一直和学生一起动笔,和学生一起记忆,真正的做到了沉入学生之中去。</p> <p> 董文龙老师由浅入深,条理清晰的讲授《学弈》这篇古文,用细腻、细致的语言让学生明白了专心致志的道理,让听课的师生都如沐春风。同时,董老师也兼顾了课外拓展练习,让课堂更加充足、丰富。</p> <p> 郝裕校老师用他实实在在、毫不浮夸的教学风格,针对学生初期无教材学习时的浮躁和薄弱,设计了一堂有的放矢的复习课。让学生在记忆背诵中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并由文中人物动作、神态等句子再次练习总书记结了描写赏析这一中考题型。</p> <p> 淳于娅静老师本着教师少讲,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原则,大胆尝试让学生讲课的形式,别开生面。在两首诗歌的详细讲解之后,让学生开启视频形式,拿起笔来,尝试自己梳理老师讲解的古诗词赏析内容,学生们一笔一划描绘的思维导图,是对知识的整合。淳于老师让学生自画思维导图的形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也让学生更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诗词赏析这一难点,并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p> <p> 风格迥异、各具色彩的四堂课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在建清老师的提议下,语文组全体成员于17日晚进行线上“云端”教研。线上联合教研,让大家共“课”时艰,足不出户,便能进行思维碰撞。在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自己的听课心得一一分享,并探讨了线上教学的困境,交流了自己摸索的经验方法。</p> <p> 会议的最后,由建清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其他学校线上教学管理的文件,再一次让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给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p> <p> 黑夜过后,定是白昼。相信疫情过后,祖国更强壮,家园会更美,让我们静等烟消云散,迎着阳光,追逐梦想。在初探索、快适应、求实效的“云端”教学模式下做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莫叹时光流逝,只逐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