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小毕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同学们好,很高兴在这个特殊时期与你们再度携手同行。微信朋友圈成为时代的名词,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我们国家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我们的足迹越来越广,朋友圈越来越大。那么我们的朋友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让我们进入新课——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探索吧。 本课我们有两个学习要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外交成就。外交成就中我们需要理解中苏建交的影响,掌握重点: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同时理解难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背景以及“求同存异”的含义。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提出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这是基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呢? <div>综上所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背景有:1、历史:旧中国的外交是不独立、不自主、不平等的屈辱外交;2、现实: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3、国际: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敌视、包围、封锁。</div><div>可见,新中国要走向世界就必须积极主动打破美国的封锁包围圈?我们能否打破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主题“外交成就”的学习中来。</div><div>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1-84页内容,归纳新中国外交成就,完成表格填写。</div><br>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苏建交对于中国而言有什么影响呢? <div>可见事物都有两面性,中苏建交既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又恢复经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将中国拉入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恐慌,导致中国遭遇短暂的外交低谷。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外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外交为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建设为外交奠定坚实的基础。</div><div>为了缓和“一边倒”入社会主义阵营带来的国际紧张局势,新中国领导人又有何创举呢?</div>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随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随后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苏、英、美、法及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会议,成为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的起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的国际声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不仅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封锁政策,而且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br> “求同存异”的含义指什么呢?我们与万隆会议上其他与会国家存在哪些相同和不通之处呢? 回望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我们在感慨新中国行路难的同时,也自豪于这一时期外交成果的取得。我们为什么能够突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封锁并走向世界呢? 最后,让我们一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小结。 七十多年来的筚路蓝缕,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从最初的参与者、建设者一步一步地蜕变成贡献者、引领者。这是我们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也是一代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特色、优势、传统,凝聚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交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中国人民也会一如既往的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感谢大家的收看!祝大家学习愉快!

外交

中国

我们

独立自主

和平

国家

朋友圈

外交政策

封锁

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