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儿童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儿童期心理就开始不健康,那么就影响他的一生。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那么,成人后想拥有健康的心理与成熟的人格就会非常的困难。所以说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来培养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呢?我阅读了《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2-6岁有趣的幼儿心理学》!现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里面有很多案例可供参考学习!</p> <p> 《2~6岁,有趣的幼儿心理学》读后感</p><p><br></p><p> 下面就浅谈本人读了《2~6岁,有趣的幼儿心理学》第一章后的启示。</p><p><br></p><p> 首先看完第一章内容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别开生面、图文并茂、充满情趣的育儿启蒙书, 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无限温柔、却理智坚定的智慧妈妈与不断成长中的孩子斗智斗勇的形象。</p><p><br></p><p> 本书第一章内容中记录了一个名叫毛豆的小男孩,在2~6岁成长过程中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第一章内容由多个真实案例组成,每个案例后面附有“妈咪放大镜”和“专家支招”。“妈咪放大镜”从一个母亲的视角,结合当时的真实情境,对孩子的语言、行为、情绪、需求作出解读;“专家支招”结合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合理的建议和指导。</p><p><br></p><p>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心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读第一章内容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幼儿一些心理行为偏差,也让我结合班里个别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和教育。</p><p><br></p><p> 在第一章内容中而且举了丰富的例子来说明解释,让人容易理解,而且增加了趣味性,把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结合专业分析,使我学会了灵活的处理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还让我明白,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将他们看成小大人。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