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漳州】龙海老牌坊

南风

龙海的前身为龙溪、海澄两县的部分地域。龙溪置县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比公元686年建置的漳州府还早146年,县治初设古县(今颜厝),后迁漳州城(今芗城)。海澄置县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县治在月港(今海澄镇)。1960年龙溪海澄合并为龙海县,县治设于石码镇,海澄县城改为海澄镇。1993年,龙海县撤县设为县级市。 <p>作为旧时漳州府两个最具实力的县份的合并体,龙海在许多领域可说是得风气之先,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漳州建州后第一个进士周匡物,在闽台拥有众多信众的保生大帝吴本,大明南京户部尚书潘荣等都是出自龙海。明中后期是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口“月港”就在海澄,记载“月港”盛况的《东西洋考》作者张燮也是石码人。龙海还是著名的侨乡,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林秉祥,三宝垅中华商会总理郑永昌等,都是出自龙海。革命战争时期,闽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创始人之一王占春,现代著名将领苏精诚、苏静、李林、蓝丁寿等也都是龙海人。</p> 作为文化鼎盛象征之一的老牌坊,历史上龙海这片土地上曾经拥有不少牌坊,如今仍存14座,是漳州老牌坊数量较多的县域,如果把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的老牌坊也计算在内的话更是高达24座(角美老牌坊另文介绍)。这些牌坊中有立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应宿坊”,为漳州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牌坊之一。有记录海防卫城历史的“世阃坊”、“理学名臣”坊残匾,有见证月港繁华的“容川码”坊。现谨根据笔者田野调查所得,介绍如下: 应宿坊<br>坊主:朱健<br>地点:龙海市隆教乡红星村大社<br>年代: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br>  坊坐西朝东。为四柱三间三楼石质,单檐庑殿顶。面阔5.7米,高6米。柱脚置夹杆石。漳州海峡文史馆馆长江焕明经拓片发现,主间匾额两面分镌“应宿坊”“百里侯”。左右次间花板两面刻浮雕“奔马”和“天狗”的形像。该坊古朴典雅、造型简洁,为明中期风格。 据村里老人介绍,该坊是为该村朱氏八世祖朱健而立。查阅《镇海朱氏族谱》记载:“八世祖直庵,讳健,垣翁祖长子,讳健,明天顺(1457-1464年)举员,知信丰县正堂,有善政,祀名宦,享寿壹佰零五岁。”同谱还载“朱健,明天顺壬午(明天顺六年,1462年)科明经第十名,授赣州府信丰县知县。”<br>据《信丰县志》载,朱健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离任信丰知县,坊匾“百里侯”也印证牌坊主人朱健曾当任知县。该坊为朱健门生按察使许穆奏请赠表。坊为朱健百岁而立,从设坊背景及牌坊样式看,该坊应立于明成化年间,即1465-1487年,为漳州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牌坊。 世阃坊<br>坊主:徐兴、徐麟<br>地点:龙海市镇海卫城南门<br>年代:明代<br>坊南北坐向,石仿木结构。高6.5米,面阔8米。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原牌匾正背两面分别镌书“父子承恩”、“祖孙专阃”,惜仅存半块掉落在牌坊边上。大额枋正面可辩:“□□昭将军都指挥佥事徐兴□□□□将军都指挥佥事□徐□”,背面镌“福建□都使司巡赏都司巡察□□□□都使司正堂都司孙□”等字样。 据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载:“世阃坊,在卫城南门内,为都指挥徐兴、徐麟立。”所载信息与此坊吻合。另据清光绪《漳州府志》载:“徐麟,江都人。祖兴,洪武间累功升指挥佥事。传至文,成化间调本卫。麟,以功升指挥同知,世袭。”<br>镇海卫城于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阃坊是镇海卫城的标志性古迹之一。 “理学名臣”坊匾残片<br>镇海卫城内曾立有一座“理学名臣”坊,为陈真晟、周瑛立,现仅存“名臣”坊匾残片。清光绪三年《漳州府志》记载:“理学名臣坊,为陈真晟、周瑛立。” 萃贤坊<br>坊主:吴元、林浩、张贺、陈英、陈令、高宽<br>地点:龙海市海澄镇中山路42-44号巷口<br>年代: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br>坊南北朝向,石仿木结构。高约6.5米,面阔7.4米。四柱三间三楼,单檐庑殿顶。该坊系明嘉靖己酉年(1549年)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为弘治甲子科吴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张贺、癸酉科陈英、丙子科陈令、嘉靖戊子科高宽等相继考中举人而立。 坊匾额正背分别镌书“萃贤坊”三字,匾额边小字板正背分别镌“漳州府知府卢璧、同知龙遂、通判陆体仁、推官陈信”、“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嘉靖己酉岁冬十一月吉旦立”。下层横额竖镌“弘治甲子科吴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张贺、癸酉科陈英、丙子科陈令、嘉靖戊子科高宽”。 世际风云坊<br>坊主:苏民俊之母胡氏<br>地点:龙海市东泗乡太江村妈婆祖庙边<br>年代: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后<br>  坊坐西朝东,为四柱三间三楼,今仅存坊架。原坊匾一面镌“世际风云”,另一面镌“苏民俊母亲节坊”。<br>  太江苏氏来自邻村的虎渡苏氏。虎渡苏氏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九百年前北宋时期。青礁苏氏开基祖,叫作苏宋杰,名颐,号碧溪,生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南宋末期,青礁苏氏五世祖苏朴避居虎渡,为虎渡开基祖,至八世苏员为太江开基祖。 历史上太江苏氏人才辈出,其中九世苏宁、十六世苏民俊等均有功名。据清乾隆《海澄县志》记载,太江苏氏历代有进士1人,举人7人,贡生9人。其中有义士苏敬,寿官苏宁,两淮运判苏殷,广州同知苏霄,琼州训导苏钥,户部主事苏民俊,景宁知县苏筠,福清教谕苏秉德等。该坊为苏民俊之母守寡育子,教子有方而受御赐所立。村中祠堂有一块石刻圣旨碑,为苏宁承旨受奖碑。《海澄县志》载,在海澄县前西门街另有一座同为苏民俊之母所立的“旌节坊”,已废。 海澄“容川码”坊<br>坊主:蔡志发<br>地点:龙海市海澄容川码头<br>年代:明万历二十年间<br>“容川码”坊匾,正面书“容川码”落款“里人仝立”三个大字。 “容川码”坊匾背面文字记录有海商蔡容川捐建容川码头的事迹。根据《龙海文史资料-碑文专辑》解读的文字为:“志语:蔡志发,生平孝义辛勤,经商所得,尽归其父,不入私囊。兄弟五人,同爨[cuàn](意为烧火做饭)四十余年,□恣柔爱。尝捐赀累石,砌九都渡头登舟处,所名曰“容川码”,往来便之。万历十八年,岁饥,米湧,适志发所驾广船二艘,载米二千余石,平价售人,存活者众。乡人并高斯义。郡守李公载阳扁旌其庐,右述县志,族宦国祯勒”。 容川码头是月港古码头之一,因河道淤泥覆盖,已不具备使用功能,在月港遗存的七个码头中,只有容川码头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该坊匾近年被发现,今重立于容川码头遗址。 贞昭日月节縻冰霜坊<br>坊主:许思谦妻李氏<br>地点:龙海市程溪镇人家村<br>年代:明崇祯三年(1630年)<br>坊为南北朝向,石仿木结构。高4.6米,面阔4.2米。双柱单间三楼。匾额正面镌刻“贞昭日月”,背面为“节縻冰霜”。左右字板分别镌刻“钦差巡抚福建都察院邹维连、钦差巡抚福建监察御史路振飞、前任监察御史张三谟题请”、“福建布政使司参政朱采、按察司副使施邦曜、漳州府知府聂文麟、南靖县知县吴士颜”。大额枋镌刻“明旌表儒士许思谦妻李氏节孝坊”。主间联句为:“铁心独抱六十余年冰灵里,玉质自保百千苦行岁月绵。” 据清光绪《漳州府志·列女二》载:“李氏,南靖许思谦妻。十八岁于归,甫三月而寡。将殉之,念姑老矣,小叔虽幼,顾可俟以继夫后也。爰坐卧一室,谨事姑。后叔生子,乃取以为嗣。崇祯三年旌表。” 坊主李氏的事迹具载明卢维祯《赠李氏节孝妇序》一文,收录在新编《漳浦许氏族谱》中。 坊原立于颜厝镇东山村,今存东山黄氏祠堂。坊匾正中镌“一贞”,左右款:赐进士中顺大夫漳州府知府陆金、孙裕,通判陈岳、张介,推官毛鳌。赐进士第知龙溪县县事万安刘天授书,县丞鲁翔、张钦、典吏何忠。大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末冬臘月之吉立。 “一贞”坊<br>坊主:不详<br>地点:龙海市颜厝镇东山村黄氏祠堂<br>年代: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br>查《漳州府志》【烈女传】有“黄氏,王虞德之妻,东山子道之女也。自幼端静,知书习礼,及归虞德,事舅姑,以孝闻。年二十八,夫亡,即欲自。经姑谕,以抚孤为重,乃矢志养姑,尽力教子。严闺阃,以肃妇道。勤纺织,以供祀事。生平不妄言笑,乡族以为楷范。孀居六十年,人无闲言。同安林希元(1481-1565年)为著《贞淑篇》,士论然之。年九十一,始终无玷。子豸,生员,以学行闻。得母之教云。” 林希元活动的时间与坊匾上的立坊时间相近,不知上述府志内容是否为“一贞”坊坊主。 郭心亭暨妻周氏神道坊<br>坊主:郭心亭暨妻周氏<br>地点:龙海市浮宫镇下圳田间<br>年代:清乾隆二年(1737年)<br>  坊为石坊木结构,四柱三间。主间正中匾额镌“钦赐祀典”四字,左右次间正中字板正面分别镌满汉文对照的“居官恪往”、“秉性惠和”;背面左右分别镌“司徒”、“司寇”。大额枋正背面分别署“奉宪乾隆二年岁次丁卯阳月榖旦”、“民部大夫奉旨祀乡贤心亭郭先生暨配诰封恭人贞淑周太君神道”。主间联句为“风高玉府弼教司农两曹秉节著嘉谟,德润梓邦建渡岸海万井安居歌利涉”,次间联句为“荻教□□通守母,鸾书洊锡大夫妻”。 谢与韬妻杨氏节孝坊<br>坊主:谢与韬妻杨氏<br>地点:龙海市榜山镇平宁村<br>年代: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br>坊坐北向南,石仿木结构。高5米,面阔3.6米,柱脚置夹杆石。双柱单间三楼。牌坊正中匾额正背两面分别用篆书及楷书镌题“节孝”两字。额枋两边雕刻龙首纹饰,左右花板雕麒麟图饰。额枋镌写“乾隆旌表儒士谢与韬妻杨氏立”。主间联句镌“志传表贞操一时险釁获安全唯孝能兼智勇,旌褒扬大节毕生辛苦垂庥荫积诚可格君亲”,落款为“赐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加五级例诰授奉直大夫都察院监察御史官志汪涵拜书”。 郭拱明妻黄氏节孝坊<br>坊主:郭拱明妻黄氏<br>地点:龙海市紫泥镇西良村<br>年代:清嘉庆四年(1799年)<br>坊为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间。顶上置葫芦顶,坊上圣旨牌及花板已佚失。正匾题“节孝”,上层额枋镌书“嘉庆四年岁己未腊月谷旦立”,下层额枋题“故儒士郭拱明妻黄氏之坊”。主间双柱对联“苦节坚心八褒康宁光倬□,养姑育子一生名义视贞珉”,次间边柱对联“矢志柏舟那计家贫子幼,承欢菽水不负夫□姑存”。柱后联“守节养姑苦尽甘来八旬亲见纶褒□,坚心鞠子志成名立片石长留姓□□”,落款是“河南□州知州加一级表愚叔□□□□□□”;另一联是“□□馥兰桂贞珉彤管足千秋,节操凛冰霜白首看年如一日”。 蔡朝宗妻黄氏暨蔡正薰妻林氏节孝坊<br>坊主:蔡朝宗妻黄氏暨蔡正薰妻林氏<br>地点:龙海市瑞得岩万松关城门边<br>年代: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br>坊坐西朝东,为四柱三间五楼。双柱宽5.1米,高约5.6米。大额枋两边雕龙吻图案,额枋镌刻“龙溪故监生蔡朝宗妻黄氏暨男故庠生正薰妻林氏坊”。匾额由灰砖涂抹,文字无法辨识。坊上圣旨牌已佚失。四柱镌两副楹联,主间对联是“□□□舟两代孀闺效苦节,褒从枫陛百年潜□发幽光”,落款可辩读为“丙子科举人夫侄黄世俊顿首拜题”字样。次间对联为“教子成名一片贞珉获表节,事姑继志千秋彤管并流嶶”。 方启化妻郭氏节孝坊<br>坊主:方启化妻郭氏<br>地点:龙海市榜山镇崇福村<br>年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br>坊东西朝向,石仿木结构。高4米,面阔3.7米。双柱单间。坊顶圣旨牌镌“思恩”两字,正中匾额镌“节孝”,两旁字板正背分别镌“钦旌”、“赐祀”。上额枋署“清乾隆庚辰冬吉”,下额枋镌“为郡庠生方启化妻郭氏立”。主间正面双柱对联“节凛冰霜六三载风凄雨苦,荣标柱石亿万年地久天长”,落款为“督学使者汪廷兴题”。柱内侧对联为“犹赖诗书堪训诲,谁云薪藿不承欢”,落款为“侄日高顿首拜”。背面双柱对联“重柏舟弱年矢志存心纪,纶褒荻画大耋承恩表母仪”。 江桑妻许氏节孝坊<br>坊主:江桑妻许氏<br>地点:龙海市港尾镇亭仔岭<br>年代: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br>坊为石仿木结构。高4.2米,面阔3.2米。双柱单间。顶上圣旨牌已佚失。正中匾额镌“节孝”两字,左右字板分别镌“故儒士江桑妻”、“许氏旌表之坊”。二层额枋书“大清乾隆五十六年仲冬建”,下层额枋左右雕龙吻图案。双柱正背两幅对联分别为“代夫而事舅姑孝且节著,有子以光前后福并寿增”,“抚三载道孤慈母幸兼严父,贞九旬苦节老妻不愧贤夫”。 陈维灼妻黄氏坊<br>原位于石码镇仙庵路,仅存构件作为围栏和台基,现该处已重新规划建设。《石码镇志》记载,该坊原在西教场,系乾隆十三年(1748年)为儒士陈维灼妻黄氏立。而据现存牌坊额枋上镌刻,应是立于乾隆二十九年。 洪其盛妻许氏节孝坊<br>坊主:洪其盛(又名洪维藩)妻许氏<br>地点:海澄镇内溪村溪田下社<br>年代:乾隆年间<br>龙海文史专家洪达勇从《漳州府海澄县溪田家谱》中找到记载:洪维藩(名裕,又名其盛,字德仁),英年早逝,其妻许氏守节31年,乾隆年间建坊旌表。坊表于文革间被拆毁,现存牌坊残件两块,另有数根牌坊石柱在入村小桥的桥面下充为横梁。 此外在埭美陈氏祠堂里存有节孝坊匾,据龙海文史专家洪达勇推测,可能为贡生陈国璵(玙)之妻林氏立。 九湖镇大梅溪村有一座正德四年为进士吴仕典而立的牌坊,今仅存一残损的半截额枋。村中另有一节孝坊,清雍正年,今存坊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