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寨豁乡召开2019年先进村集体表彰暨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会上对2019年改厕工作先进村方山、探花庄、桥沟、青天河、白坡五个村进行了表彰。</h3>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户厕改造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2019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寨豁乡各村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共完成户厕改造830户,提前、超额完成三年改厕任务。在改厕工作中,方山、探花庄、桥沟、青天河、白坡五个村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推进工作,成绩尤为突出,村改厕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不仅改厕进度快,而且质量标准高。<div><br></div><div>优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凝聚着背后的努力、付出和智慧,是村党员干部责任心和执行力的集中体现。</div><div><h3><b><br></b></h3><h3><b>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b></h3><div><br></div><div>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改厕伊始,群众不了解,转变不了思想,不愿意改的情况普遍存在,在这五个村也同样如此。此时,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各村先从两委干部开始,再到小组长,再到一般党员率先进行厕所改造,打造样板户。原来简陋、臭气熏天的厕所经过改造后,安装了门窗,密封了粪池,杜绝了蚊虫滋生,环境卫生提升了一大步。群众看到改造过后的厕所美观、干净、卫生,纷纷效仿改造,通过示范户的典型作用和辐射能力,推动改厕工作全面推进。</div></div> <b>二、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探索科学改厕模式</b><div><br></div><div>寨豁乡是博爱县唯一的全山区乡,地形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改厕难度大。通过乡村两级共同努力,动脑筋想办法,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适合山区改厕的新路子。<br></div><div><br></div><div>方山村因与丹河相邻,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因此户厕改造全部改成了水冲式,污水管道也已覆盖了全村。方山村的很多农户有自己的设计想法,所以村里就根据农户的需求,因户施策,不设立统一的改厕标准,但统一为农户找施工队。考虑到冬天山区气温低,水冲式厕所管道和洁具内的水容易冻结的问题,村里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为每家每户发放电暖器或每户发放300块煤球。对冬天不在家居住的农户,村里统一组织人员对其洁具和管道里的水进行疏通清理,避免因水管冻结给群众带来损失。小小的改厕工作于细微处体现了村干部的责任心。</div><div><br></div><div>青天河村在改厕前,村两委干部到改厕成功的样板村进行参观,学习改厕经验,回来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一是根据地势地形、污水管道覆盖和农户需求情况,部分农户厕所改造成了水冲式,部分改造成了旱厕。二是没有进行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石头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大范围地保留原有的村庄风貌。既改造了厕所,美化了环境,又与村里的旅游发展环境相统一。 </div> 探花庄村、桥沟村根据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山区的改厕模式,选用不用水的粪尿分离式蹲坐便器,方便实用,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并且探花庄村高标准打造了很多样板户,成为各村参观学习的标杆。 白坡村根据群众需求,统一改造成了三格沼气式厕所,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利用。<div><br></div> <b>三、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群众改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b><div>在改厕过程中,村里为群众找施工队,统一购买水泥、水管、洁具等材料,为群众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方山村免费为群众铺设户外的污水管道,免费为群众提供混合料和水泥。桥沟村统一购买坐便器,免费发放给群众,村里为改厕的农户每户补贴100元。青天河村免费为每户改造完成的厕所内外喷漆。白坡村为农户提供砂、水泥和瓷砖等材料。探花庄村在现有省市县乡补助资金基础上,村委会为每户改厕群众提供200元资金支持,大大激发了群众的改厕积极性。</div> 通过户厕改造,村庄变得干净整洁了,群众的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了。2020年,乡党委政府自我加压,在人居环境特别是农户改厕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乡村两级的宣传动员下,在先进典型村的示范带动下,寨豁乡在完成改厕任务的基础上,又有14个村180余户群众投入到户厕改造中来。很多群众由“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由最初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改造,让家变得更美、更舒适。寨豁乡改厕工作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