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之晁补之为其祖父书写的改葬墓志铭拓片及钱唐县君叶氏墓志铭书法行云流水刚劲潇洒

义信斋(汉代画像艺术馆)

<p>苏门四学士之晁补之为其祖父书写的改葬墓志铭拓片</p><p>书于大观三年,书法行云流水刚劲潇洒,赏心悦目</p><p>志石见方66cm,价600</p><p><br></p><p>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p><p>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p><p><br></p> <p>人物生平</p><p>早年经历</p><p>晁补之生性聪敏,有很强的记忆力,他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感到很惊奇。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人物的秀丽,写成《七述》一书,带去见杭州的通判苏轼。苏轼原先也想有所感赋,读了他的书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苏轼又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博雅隽永瑰伟很有说服力,超过一般人甚远,以后一定会显名于世,因此人人都知道了晁补之的名字。[1]</p><p>进入仕途</p><p>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晁补之考中进士,参加了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考试,他都第一。宋神宗看了他的文章后说:“这是深于经术的,可以革除现在的浮藻风气。”他被调为澶州的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3]</p><p>晁补之半身像</p><p>宋哲宗元祐初年(1086年),晁补之任太学正,李清臣推荐并认为他可任馆阁,皇帝召他面试,他被升为秘书省正字,又迁校书郎。[4]</p><p>元祐五年(1090年),晁补之终因校书郎官奉微薄,不足赡养,乃乞补外官,得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元祐七年(1092年),晁补之被召回朝廷后,任著作佐郎。元祐末,绍圣初宋王朝政局大变,用章惇为相、倡绍述之说,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5]</p><p>出知济州</p><p>绍圣元年(1094年),晁补之出知济州(今山东巨野)。当时有一群强盗白天抢劫街巷,晁补之暗中记住他们的姓名,并对他们的行装都记得很清楚。一天,他设宴请客,传召贼曹官,并将捕贼的方法教给他,席间依次斟酒还没有斟完,贼曹官就已经把盗贼全部抓来了,整个府城为此撤除了警戒。[6]</p><p>连遭贬职</p><p>绍圣二年(1095年),晁补之犯修神宗实录失实之罪,被降职通判应天府和亳州,到贬所不久,又以岳父杜纯弟杜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为避亲嫌,改差通判亳州(今安徽亳州)。朝廷纷争倾轧继续激烈。绍圣四年(1097年),党禁再起。晁补之亦在元祐旧臣籍中,被贬监处、信二州(今浙江丽水)盐酒税,[7]乃匆匆赶赴贬所。不料行到丹阳途中,母杨氏夫人病殁,即奉灵柩还乡,服丧家居。元符二年(1098年)夏服除,改监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p><p>宦途沉浮</p><p>宋徽宗即位,皇太后听政,复用元祐党人。晁补之得遇赦,又召为著作佐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被提升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并兼史馆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之祸起,他为谏官管师仁所弹劾,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他在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老百姓都画了他的像进行祭拜。[8]但他又被徙任湖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和果州(今四川南充)。</p><p>大观二年(1108年),政局渐有缓和,晁补之先是改提西京崇福宫,又改提举南京鸿庆宫。最后令他回家,他修筑了一座归来园以自娱,自号归来子,忘情于仕途,羡慕陶渊明的为人。大观末年,他才出党籍,复起用为达州的知州,后改知泗州(今江苏盱眙)。大观四年(1110年)九月二十五日,晁补之逝世,年五十八,张耒为其撰写了铭文。[9][10]</p><p>文学成就</p><p>成就概述</p><p>晁补之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秦观、黄庭坚、张耒齐名,苏门四学士之一。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苏轼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具体原文为“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11]</p><p>晁补之在诗、文、词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鸡肋集》提要说:“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聚,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逡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又卷一百九十八《晁无咎词》提要云:“其词神姿高秀,与轼可肩随。”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一中则特别提出:“余观《鸡肋集》,惟古乐府是共所长,辞格俊逸可喜。”[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