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恩永铭-深切悼念敬爱的父亲

日照莲红 一马德莲

<p>2020年4月14日凌晨二时许,我们敬爱的父亲马光泉因心脑疾患医治无效不幸离我们远去,享年98岁。</p><p>父亲于1922年9月出生于山东日照碑廓镇碑廓四村一中农家庭,20岁那年参加革命从而开始他艰难险阻的征旅生涯,在服役期间他先后参与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战役。</p><p> 离休后于1997年转入武汉洪山区原吴家湾干休所(现中部战区十九干休所)休养直至离世。</p><p>上图文中“荣立四等功一次”是50年代的立功授奖标准,现在此授奖标准已取消。</p> <p>二十岁那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拉开了保家卫国抗击倭寇以及消灭反动派的戎马生涯的序幕。</p><p>左图是70年以前的原照(经过简单修饰),右图是之后经过修饰后的新照片。</p> <p>碑廓四村很多年轻人都参加了保卫国家的战斗,到解放战争结束后村里参军的28位年轻人只剩父亲和另一位村邻(解放后任日照县干部)幸运的看到新中国的成立,父亲也是村里和族人的骄傲。</p><p>这是解放战争初期父亲的形象。</p> <p>历尽艰险,在枪林弹雨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五十年代的授衔照)。</p> <p>军人风采(60年代初留影)。</p> <p>离休(1977年)以后(1979年)湖北省军区组织瞻仰韶山毛泽东故居。</p> <p>建国60周年纪念照。</p> <p>灿烂的笑容。</p> <p>父亲年青时曾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且写得一手好字(下图是他书写的个人简历)。这是他离休后在练习书法。</p> <p>抗日独立勋章。</p> <p>解放战争二等功臣奖章。</p> <p>解放战争勋章</p> <p>独立勋章</p> <p>淮海战役纪念章</p> <p>渡江战役纪念章</p> <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p> <p>建党90周年纪念章。</p> <p>在父亲的腰部敏感神经处留有日军炮弹爆炸后产生的弹片,这是在上世纪1943年的5月,父亲随部队偷袭日本鬼子的炮楼,完成任务后在返回的途中与增援的鬼子遭遇,交战中不慎负伤,因难以取出而伴随了他之后77年的人生,早先经仪器检测还可见有外文字母。这弹片原是一片,经火化后成了两小块。</p><p>军功章的获得和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之不易,是无数像父亲这样的革命军人流血甚至牺牲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p> <p>这是1959年1月14日在公安部第二民警干校与其他学员的毕业合影(后排左二)。</p> <p>1953年父亲转入公安系统工作,这是在公安部民警干校第三期与其他同志的毕业留念(前排左二)。此照摄于1959年1月30日。</p> <p>这是工作调动的合影(1959年3月25日)。图中二排右六</p> <p>上世纪60年代父亲从上海转调到武汉,从事武汉城防保卫工作。这是在武汉期间与守卫武汉大桥驻桥部队的战友们合影(前排中坐)。</p> <p>在武汉期间与省委党校同事合影</p> <p>与战友们在北京游览纪念(后左一)。</p><p><br></p> <p>北京游览纪念</p> <p>1970年在十堰二汽(现东风汽车公司)五分部(主管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当军代表指挥长时留影。</p><p>在任期间父亲曾保护了许多因运动而蒙难受屈的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这批干部为之后二汽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p> <p>上世纪70年代初,二汽军代表离任返回部队,在古隆中合影留念。</p> <p>解放上海老战友武汉相聚,左起吕世安(原武汉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右张同 (原深圳警备区政委)。</p> <p>与老战友的合影</p> <p>与战友合影</p> <p>我的爷爷和父亲。</p> <p>马家大哥(父亲)二弟(中)三弟(左)全家</p> <p>与日照三叔婶及堂弟(四叔家)马勇合影</p> <p>与三叔婶及堂妹秀美合影</p> <p>与四弟夫妇过95岁生日</p> <p>马家大哥与其四弟马光增的合影。</p> <p>家庭部分成员</p> <p>1974年游览青岛与老家三叔合影。</p> <p>一对革命伴侣</p> <p>金婚纪念照</p> <p>年逾九旬的父亲在湖北省军区离休干部麻将大赛中曾经荣获冠军。</p><p>这是在马房山干休所麻将邀请赛期间留影(前排右六)</p> <p>与同干休所另两位离休干部刘长玉(中)王守诚(右)合影。</p> <p>干休所组织市民之家参观活动</p> <p>干休所组织春游活动。</p> <p>干休所组织的郊游活动。</p> <p>干休所组织的秋游活动</p> <p>父亲(左)与离休伙伴下棋。</p><p>父亲曾在襄阳军分区干休所组织的离休干部象棋比赛中获得过冠军。</p> <p>父亲(左)与离休伙伴的娱乐活动</p> <p>在八十大寿酒宴上即席发言,感谢前来祝贺的各位亲朋好友。</p><p>左图是书法家为父亲八十大寿书写的寿字寿词。</p> <p>丰盛的家宴。</p> <p>父母与李觉先夫妇参观首义纪念馆</p> <p>干休所组织参观中山舰。</p> <p>参观汉阳奇石馆</p> <p>与部分儿孙四代同堂。</p> <p>与十堰二汽的侄子侄女及全家合影</p> <p>父亲与其战友之子大李军夫妇和其妹李萍的聚餐合影。</p> <p>日照老家的三叔婶到汉相聚合影</p> <p>干休所内小菜园的欢乐。</p> <p>马家大哥夫妇与四弟夫妇家门口留念。</p> <p>家庭全体成员,第二排从左至右依次是长女(二)马德莲,次女(三)马德明,三女马德玲,第三排左起长子马德平和次子(三)马德才。</p> <p>前排左二三孙马俊英,右一侄孙女马涛。二排左二依次侄(德田)媳刘,侄(德团)媳潘,侄女德秀,儿媳马汉萍。三排左一依次侄德田,侄德团,侄婿魏茂银,长子马德平。</p> <p>前排左起马德秀,魏茂银。</p><p>后排左起德田,德团,德才,德平。</p> <p>家庭聚餐</p> <p>与青岛表叔(原青岛市物资局局长)家庭合影</p> <p>从左至右依次是长子马德平,长女马德莲,次子马德才,二女马德明,三女马德玲。</p> <p>四叔(马光增)一家到武汉与我们一家相聚合影。</p> <p>前排左起马德才,马德玲,马德明,二排左起三叔(马光杰),右一四叔马光增,后排左起马德莲,马德平。</p> <p>青岛表叔到汉与部分成员合影。</p> <p>小妹德玲自加拿大回汉后全家合影</p> <p>家庭聚餐</p> <p>在十堰二汽当军代表时与两儿子留影。</p> <p>三代人同游。</p> <p>与长孙马骏在襄阳干休所合影。</p> <p>喜抱次孙马琨</p> <p>享受抱长外孙洪帅(还未满月)的快乐</p> <p>孩提时期的长外孙(红衣右抱者)的神来之语:爷爷,一人一半抱。</p> <p>从上至下是父亲的次孙马琨,大外孙洪帅,二外孙吕伟力,外孙女周天姿。</p> <p>远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二外孙(三女德玲之子)吕维力夫妇</p> <p>怀抱(三孙)马俊英(小名豆豆)。</p> <p>第三代二孙马琨(左),外孙洪帅(中),外孙女周天姿(右)。</p> <p>与外孙女周天姿全家聚餐</p> <p>外孙女周天姿全家看望姥爷</p> <p>与重孙马宇航合影。</p> <p>与长孙(马骏,孙媳杜秋芸)夫妇一家合影,怀抱者重孙马宇航。</p> <p>2018年春节长孙全家到汉看望爷爷。</p> <p>外孙女周天姿,外孙婿李雷,重外孙李浩然</p> <p>外孙女周天姿全家</p> <p>敬爱的父亲,您用一生呵护着我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永远感恩您,无限怀念您,愿您在天国安康!</p> <p>武汉龙泉山景区芳草茵茵,花香鸟语,绿树婆娑,风景如画,这里是父亲最终安息的所在。亲爱的爸爸,以后我们会常来看您,您的后代永远敬仰和缅怀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