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春游》教学设计</p><p> 海口市第三十四小学 钟小诗</p><p>一、活动分析 </p><p>作文难教,作文难写。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素材,教者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是模仿别人的优秀作文,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账式的叙述,空泛笼统。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是坐着想,是“挤牙膏”式的写作文,自然文章无情而言,无理而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活动型作文教学正是探索解决这首要问题的模式之一。 </p><p>二、学情分析 </p><p>三年级的孩子开始练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信心。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和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p><p>三、习作目标 </p><p>1、通过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习作兴趣。 </p><p>2、学生亲历整个“挖地瓜—烤地瓜”活动的过程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p><p>3、在体验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写真人真事。</p><p>4、通过劳动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p><p>四、教学重点:知道记事六要素。 </p><p>难点: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懂得写作源于生活。</p><p>五、教学过程: </p><p>一、创设情境,畅谈活动体验 </p><p>1.播放同学们春游活动照片,唤起活动记忆。我们今天也来说一说春游的乐趣。(板书:春游)</p><p>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图片,想看看吗?同学们这是要去哪呀?(春游),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出示图2—学习要求。</p><p>【设计意图:观看图片,唤起生活记忆记忆,为学生后面参与写作积蓄了热情,这样的课前活动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p><p>二、图文并茂,接龙题目 </p><p>1、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给这次活动起一个什么名呢?想一想(同桌说一说)</p><p>师:出示图片,我们今天去哪呀?(春游)今天特别开心!(快乐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做了什么事?有趣吗?(一件有趣的事)或者说(春游真有趣)回家后,晚上睡觉时,脑海里一直浮现出白天(挖地瓜)的画面,想忘也忘不了(一件难忘的事,看来我非常喜欢春游(我喜欢春游)</p><p>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吧?孙悟空七十二变。游戏规则:谁一口气说的题目最多,谁获胜?</p><p>(《春游》《快乐的一天》《一件有趣的事》《春游真有趣》《挖地瓜》《一件难忘的事》《我喜欢春游》……)</p><p>三、学写第一段(开头):出示图片,学习记事六要素</p><p>1.我们这次春游是去哪?做什么?请用一句话说清楚(何时、何地、何事)个别说。</p><p>2.说说春游前感受:此刻同学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p><p>四、学写第二段:图文并茂,唤起记忆</p><p>1.写景:出示图片,按顺序观察风景。(个别说)(用成语说一句话)</p><p>2.写人:观察图片,同桌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做什么?(用成语说一句话)</p><p>五、学写第三段:观看视频,抓住人物细节特写,记录片段感受。 </p><p> 1.观看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挖地瓜场面。(个别说)</p><p>2.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同学们挖地瓜时神态、动作、语言。</p><p>师:看到大家都埋头苦干,忙得不亦乐乎,我也迫不及待拿起小铲子挖起来......你是怎么挖的?(小组讨论)</p><p> 3.出示句子:填一填,说一说。</p><p>(1)地瓜园真热闹呀!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还有的______个个乐开了花。</p><p>(2)这儿真美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民伯伯在________,同学们在_________ 。</p><p>(3)____的草,___的芽,各色_____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____的春天。农民伯伯在________,同学们在_________。</p><p>(4)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挖地瓜的快乐,有一位小朋友也要分享,他把挖地瓜的经过写下来。但他不懂用动词,谁来帮帮他。</p><p>出示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填空: 挽起、卷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扒、 拔、拉开、刨 、插、抓、掘、挑、铲、垂头丧气 、无精打采、眉飞色舞、小心翼翼、不慌不忙、手忙脚乱</p><p>开始挖地瓜了,我___起袖子,___起裤脚。我先______,再______,然后____,费了______, ______,一个地瓜也没有挖着。(做)天上太阳像一个______ ,把大地都快烤焦了。抬头看四周,王福蕃已经挖了______,在向同学们展示他的“战利品”。(看)我想:______。(想)我鼓足劲……</p><p>4、出示:挖地瓜经过描写赏析</p><p>①我们开始挖地瓜了!先把叶子和藤割掉,顺着茎把周围的泥土扒开一些,渐渐的就看到埋在地里的地瓜露出半个脸来。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铁铲把地瓜挖了出来,可能是我的位置没对准地瓜被我分成了两半。</p><p>②一来到地里我就把地瓜藤拔掉,我用力将铁铲斜插入土里,再使劲把土里的地瓜往外掘。或许是劲太大,或许是插错了位置,那可怜的地瓜被挖出来时已经断成两截,我气得直挠头。随后,我又发现了一个露在外面的地瓜藤。这次有了经验,我就小心翼翼地把铁铲插了进去,先挖掉一层土,露出了一块小地瓜,然后再来一铲子,把它挖了出来。我一得意又想再挖一个,就又一把插进去,用尽力气猛的一下向上掀,地瓜就像土行孙从土里飞了出来。</p><p>(挖了十分钟,连一个地瓜影儿也没发现,本来信心十足的我变得沮丧极了!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瘫坐下来,无精打采地挖。这时,“砰”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哦!一块大地瓜被我劈成了两半!虽然十分可惜,但这个重大发现让我全身充满了力量。我一会儿用手挖,一会儿用铲子挖,盼望下一个地瓜赶快自投落网。</p><p>④我学着他的样子先找准一根藤,沿着藤小心翼翼地把土铲松,不一会一个红皮地瓜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露出了小脑袋,我喜不自禁,把铲子铲进地瓜下面,用手使劲蹬住铲子,用足力气使劲一挑,可淘气的地瓜还是纹丝不动,看样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我一铲一铲地把地瓜周围的土挖尽,唯恐碰伤了它,就像一位考古学家在挖一件埋藏在土里的宝贝一样。啊,地瓜的大半个身子终于露出来了,我双手紧紧抓住地瓜边摇晃边用力往上拔,渐渐的地瓜四周的土松动了,我再用力一拔,一个完好无损的大地瓜破土而出了。瞧,它身披大红袍,歪着小脑袋神气活现地看着外面的这个新鲜的世界,真逗人喜爱。我像捧着宝贝似的到处向同学们炫耀。</p><p>5、经过一番辛勤的劳动,同学们收获了许多宝贝,哪位同学们说一说。</p><p>(1)我挖了_________的红薯:有______形、有_____形、有_______……看的我眼花缭乱。看着这一个个可爱的红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付出了劳动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p><p>(2)随着老师一声哨响,活动结束了,大家兴高采烈地嬉笑着把各自挖的“成果”放在一起,哇!红薯铺成了红色的一大片呢!我挖了八个,头上已满是汗水了,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古诗“锄禾日当午,_____,_______,_____”啊!</p><p>(3)烤熟后原本____的衣服改成了____。原来_____的生红薯变成了___,像一个熟透的____。里面还有很多汁。诱人的香味随风飘入我的鼻子里让我陶醉。剥开它____外衣,露出了____肉,我轻轻的吃一口说:“真是软绵可口,甜而不腻”。</p><p>【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春游”的情境,精心设计各种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心理体验,使学生有很多话想说,不吐不快。这样的情境创设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为片段描写积累下了习作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p><p>六、写一写</p><p>师:如果让你把这次活动写下来,和更多人分享,你愿意吗?孩子们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p><p>出示作文提纲: </p><p>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先给你的作文写个新颖的题目,让大家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p><p>第一段:开头点题(1~2句话)</p><p>第二段:看到美景、人物。(2~3句话)</p><p> (看见句、 听见句)</p><p>第三段:挖地瓜的经过。(4~5句话)</p><p> (看见句、动作句、说话句、感觉句、想句)</p><p>第四段:结尾—收获(1~2句话)</p><p><br></p><p>温馨提示:</p><p> 1.格式正确(每段开头空两格)。 </p><p> 2.字工整美观、注意不写错别字。</p><p> 3.正确使用标点。</p><p> 4.句子通顺、优美。</p><p><br></p><p>师:怎么样!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得很精彩。孩子们,写好后,要从头到尾认真读一读,发现遗漏字、错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问题,要认真修改,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p><p>【点评:用文字进行片段训练,是中年级的一个训练重点。活动结束后乘兴完成个片段,一鼓作气,印象深刻。出示三个习作要求第一个要求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写清楚,一是印象深刻,明确了写的内容,二是明确了要求一一写清楚。第二个要求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这是难点。第三个要求是三年级习作的基本要求。三个要求由低到高,体现了层次的区别,有利于课堂评价的开展。】 </p><p>七、评初稿寻佳作,强化真实表达 </p><p>1.整体反馈学生写作情况。 </p><p>2.出示记录卡片: </p><p>(1)展示写作有速度、书写很漂亮、过程很清楚和感受很独特的学生名单 </p><p>(2)表扬鼓励名单 </p><p>【设计意图:围绕《课标》对第二学段写作教学提出的目标:“能 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师引领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练习“过程清晰,感受真实”的要求,在具体的学生佳作中去品评、交流,体验习作与分享习作的快乐, 培养了修改作文的意识。教师在点评的时候抓住学生表示感受的词句,抓住学生表示时间的词句,引导其他学生去直指写出真实的感受和清楚的过程,给了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p><p> 八、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对自己习作再做修改。有详有略地将活动过程写完整,抄写在大作本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