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当孩子对一切都习以为常,不再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不去探索的时候,这已经出现了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b></p><p><b> 现在的我是多么希望每个孩子每时每刻都有新奇的发现。那时你会惊讶的发现,生活并不是枯燥无味,一成不变。</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孙老师</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松树花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孙学桢</p><p><br></p><p> 很早就想写一写松树了。就在前些日子,百花盛开的时候,我是留意过它的。在这个春天里,杏花、桃花、梨花、海棠花竞相开放,分外妖娆。而它却一点也不着急,仿佛一位老人默默地挺立在那里,它是那样平凡,又是那样普通,以至于大家享受它的恩泽又忽略了它的存在。我是为它鸣不平的。想着它一年四季的奉献,我愿自己不要忽略了它。</p><p><br></p><p> 我曾经立在它的身旁,想找出一点新颖的地方,写一写,但我是失望的。我只能想起小时候曾经读过陶铸的一篇文章《松树的风格》。如果让我去写,仿佛也只能那样去讲述了。于是我按下了创作的念头,把它的品格留在心底,来勉励自己。</p><p><br></p><p> 昨天下午,陪妻去园博园欣赏牡丹。园中有各种颜色的牡丹,花朵甚是硕大,如果这两天你去欣赏,你绝对会如我一般惊艳,如我一般懂得什么是富丽堂皇,什么是雍容华贵,什么是花中之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拍下照片,发布在朋友圈。以至于我的朋友,也感受到了这份惊艳,认为我去了菏泽欣赏牡丹。这一份美是无与伦比的。</p><p><br></p><p> 当我从菏泽园中走出,沿着祊河岸边,去往书法广场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的蓝色小花——婆婆纳。依然是那样娇小,星星点点散落在草地上。但我是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就为我曾经与它的同伴交过朋友,它曾经走进我的心里,教我许多。老实说,在我心中,这些蓝色小花与牡丹有着同样的美,给我惊艳,送我惊喜,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我甚至想到了我总结的那句话——生活中,只有停下脚步,用心感受,才能聆听到花的低语。</p><p><br></p><p> 松树!很独特!仿佛开花了!我禁不住停下脚步,站在松树的身旁。这应该是松树的花,我用手弹了一下松花,飘出来很多的黄粉,而这个黄粉就是松花粉了。在我的印象里,松树是不开花的。尽管,树上曾经挂满了松果。但我之前几十年,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些松果从哪里来?它的花应是什么样子?</p><p><br></p><p> 我突然像个孩子,有了探究的兴趣。这些松树的花能不能吃?我想尝一尝。这个想法惊诧了我自己,毕竟我不是好奇的娃娃。但我还是想知道,于是我请教了度娘。</p><p><br></p><p> 松花,又叫松黄,松笔头。马尾松开花期间采集的花粉叫松花粉,味甘,性温,无毒。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也可以酿酒。一般人并不了解松树的特点,将松树的呈黄色的球果与松花混为一谈。其实松花是春天时松树雄枝抽新芽时的花骨朵,是一种珍贵的高级营养食品原料。</p><p><br></p><p> 松花粉对人体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可谓“龙之华,花之精,美之源”。大自然创造了松树长青,千年不老的奇迹,其生命之源就是松树的精细胞——花粉。 松花粉药食同源的历史已逾千年。松花粉具有花源单一的特点,不含任何动物激素等优点,服用时感到淡淡松籽香味。</p><p><br></p><p> 松花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200多种营养素。其中22种氨基酸、15种维生素、30多种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类黄酮、单糖、多糖等。松花粉有保健作用,可缓解体力疲劳和增强免疫力。松花粉内含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可以增强体力、精力,使疲劳得到恢复,具有提神作用。</p><p><br></p><p> 在有些地区,人们是有着采集松花粉制作食品的习俗。据说用松花粉制作出来的食品有着淡淡的清香,而且有着延年益寿的作用。</p><p><br></p><p> 这些知识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如果不是这次探究,我永远不会知道。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松树会开花。我所学习的植物学课本上,也没有讲过松树的花粉。我的老师也没有教导我,要多观察,多探索。每每读到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我就羡慕他们惊人的观察力,为自己不会观察而懊恼。</p><p><br></p><p> 松树就在我们身边,小区里是有的,街道路旁也是有的,爬山的时候漫山都是它的身影。 从小到大我无数次见过松树,可我却没有过多的关注他们,更谈不上去探索了。这一刻,我浮想联翩。许多司空见惯了的东西,我们熟视无睹,不知什么时候失去了探索的兴趣。仿佛什么都懂,可实际上什么也不懂。这好像有点问题。</p><p><br></p><p> 我们的学生是上科学课的,我听过一些名师的课堂。现在想来,那不是科学课,那只是在传授知识,甚至有着灌输的嫌疑。在课堂上,孩子正襟危坐,我没有感受到他们探索的兴趣,更谈不上有着那种探索发现的激动了。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p><p><br></p><p>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花有各种的颜色?树叶为什么有绿的,有红的,有紫的?这些植物有情感吗?它们有没有情绪?如果提一些类似的问题,仿佛是一个笑话。但你真的能答出来吗?这些问题真的不值得去探究吗?</p><p><br></p><p> 当我们对一切不再去提问的时候,不再去质疑的时候,不在去思考的时候,不再去探索的时候。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p><p><br></p><p> 如果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一直如此。我担心这样的教育会让科教兴国成为一句空话,原本,可以做得更好。要知道,他们是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对一切都好奇的时候,愿意去探索的时候。我想起了爱迪生孵蛋的故事。</p><p><br></p><p> 有一天,爱迪生像是发现了什么稀奇的事,一边喊,一边跑到妈妈面前,仰着圆脸蛋,喘着气问:“妈妈,妈妈,那只鸡……把那么多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吗呀?”妈妈放下手里的活,弯下腰把孩子搂在怀里,笑眯眯地说:“孩子,鸡妈妈怕那蛋着凉,给他们暖和暖和。”</p><p> “蛋也怕着凉?也暖和暖和?”</p><p> 妈妈说:“这些蛋跟别的蛋不一样,是孵小鸡的。”</p><p> “什么叫孵小鸡?”</p><p> “孵小鸡就是让鸡娃娃从蛋壳里钻出来,你知道吗?那些像毛茸球似的鸡娃娃,全是它们的妈妈孵出来的。”</p><p> 爱迪生歪着头,想了想,又问:“是不是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跑出来啦?”</p><p> “是这样的,孩子。”</p><p> 这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接连好几个钟头不露面。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四处寻找也不见他的影子。爸爸找到邻居的仓库门前,往里一瞧,嗬!小家伙在人家的仓库里做了个窝,窝里放了好几个鹅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鹅呢?</p><p><br></p><p> 由于爱迪生从小注意各种事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要想办法弄懂,加上长大后的刻苦钻研,顽强奋斗,才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p><p><br></p><p> 这仅是一个故事吗?读完之后真的没有一点启发?面对孩子,我们要不要呵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去探索?如果每个孩子有了质疑的习惯,有了探索的精神,这样的教育才会充满着勃勃生机。可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仿佛认为发现和发明是科学家的专利,于是就变得心安理得起来。</p><p><br></p><p> 我如是想,但我不知道这种想法对不对?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这样启发我。但我既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我便愿意我们的孩子有个新的开始。</p><p><br></p><p> 望着眼前的松笔头我没有忍住这种诱惑,轻轻地弹了一下,于是手指上便落满了花粉。我尝了尝,哦,原来松花的味道是这样的,淡淡的,仿佛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至于,会不会让我延年益寿?这,我就不知道了。</p><p><br></p><p><br></p><p><br></p> <p>阅读思考:</p><p>①生活蕴含着无穷的宝藏,可有的人却找不到写作的素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p><p>②孙老师望着眼前的松树花开,联想了哪些内容?从文中找一找。这对你的写作会有帮助的,相信我!</p><p>③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今天你会有着怎样的重大发现?试一试去探究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