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论教0362

袁方正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方正论教0362: 晨起读《周书·列传·卷四十五》:“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大体是说,找个教书本上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个教你怎么做人且以自己的行为教导你的老师很难。东晋史家袁宏《后汉纪》有句名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意思是说,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他人(作经师)并不难;而能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去教人如何做人(作人师)就不那么容易了。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有品德的人才。汉代重经学,经师众多,但其中真正能称为“人师”的却难得一遇。而有心向学的学生,最看重的不是“经师”,而是“人师”。后来司马光把这句话写进他的《资治通鉴》。周国平说:“人第一要紧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更需要安顿好自己的心灵。生命应该保持单纯的状态,精神需要保持丰富的状态。精神丰富就要养成读书思考写作的习惯。人的经历越丰富,人生越有价值。对于不喜欢的人、事、物,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决定你的自由度,幸福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人就为价值观而活。所有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学识见识远高于知识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水平的人见的多了!很多事情不可教,更学不来,只有知行合一、真善美兼具,或许社会还有希望!有的人,只能用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夏虫不可语冰、朝虫不知夕阴来形容。做人,千万不能在错误规则下违背良知,千万不能在错误认识中无视真理,千万不能在貌似履职中丢失了自己本性中纯真纯善纯美的灵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