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满腔援疆情 化作甘泉润胡杨

结网斋

<h1></h1><h5><font color="#b06fbb">广东援疆先行教师支教经验交流</font></h5><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愿将满腔援疆情</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化作甘泉润胡杨</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三师支教团网络岗前培训之十一</font></h3> <h5>  4 月 16 日晚上(隔离的第 14 天)由留下来继续参加援疆支教工作的上批优秀支教教师:陈春景、李志成、谢志辉、林美权四位老师给我们介绍他们成功的支教经验。</h5><h5><br> 培训在彭正团长的主持下进行,他高度赞扬了四位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要求老师们认真听讲,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以便顺利地完成援疆支教的各项工作。</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优秀援疆支教老师 陈春景</font></h5> <h5>  陈春景老师分享经验的主题是“我的诗和远方”。从行动上和思想上二方面分享了他的支教经验。 在行动上,两个做到:首先做到“生活上适应,工作中融入”。其次做到“正常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思想上,“坚守一个信念,发扬两种精神”,即坚守“不忘初心”的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他最后与大家共勉:“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感悟!”</h5><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优秀援疆支教老师 李志成</font></h5> <h5>  李志成老师分享经验的主题是“适应”。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快速适应援疆支教工作和生活。</h5><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优秀援疆支教老师 谢志辉</font></h5> <h5>  谢志辉老师毫无保留地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分享了他的支教经验。在工作方面要做到四点:一是纪律第一,安全第一。二是服从安排,舍家报国。三是明确身份,勇于担当。四是资源分享,助人为乐。在生活方面做到两点:一是去掉浮躁,静心修炼。二是融入民俗,品赏边疆。</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优秀援疆支教老师 林美权</font></h5> <h5>  林美权老师语重心长、用心地从“民族学生、民族老师、民族群众”和“安全和政治意识”两方面,生动地分享了他的支教经验。以自身经验告诉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与民族学生、民族老师和民族群众交往,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身安全。</h5> <h5>  四位优秀教师侃侃而谈,话语中无不体现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激情与勇气、奉献与牺牲、责任与担当、务实与勤恳……从四位优秀援疆先驱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胡杨精神和“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创新奋进 ”的援疆精神。我们一定要接棒把这种精神传承下来,还将由我们交棒传递下去。祝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和谐、我们的边疆更加和平稳固、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h5><p><br></p> <h5></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撰文 | 刘秀媚<br>配图 | 支教团<br>编辑 | 徐日扬<br>审核 | 张红英</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