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爱学习的老师

丹阳市埤城中心幼儿园

<h3>  一眨眼,在这场疫情战役,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坚持了2个多月,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我想将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交流。我主要从我们班的家长工作和线上教研两个方面来进行分享。</h3> 家长工作 1.幼儿健康情况收集 <h3>  幼儿每日健康情况以及温度排查是我们疫情期间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个工作非常繁琐。如何有效率地收集信息,并能得到家长地支持和配合呢?</h3><h3>1.我们充分利用手机软件wps和腾讯文档的线上编辑功能。</h3><h3>2.我们将操作步骤通过图表的形式指导家长进行操作,对于我们班部分不会操作的家长,以语音、手机录屏等方式单独指导。</h3><h3>3.考虑到个别年纪大,不会手机操作的家长,实行手写幼儿每日健康记录表,将具体情况上报给我或者邵老师,我们帮忙填写。</h3><h3>4.健康卡每天都要更新,为了减轻家长和老师的负担。我们班利用了wps和腾讯文档的云分享或者叫在线编辑功能。家长只要将本月的健康卡分享一次即可,每天只需要在群里回复1,即表示已填写健康卡和每日温度登记表。只要家长端进行更新,我们教师可以同步看到更新的信息,大大节省家长和老师们的工作量。</h3><h3>5.及时收集幼儿的个人健康卡。每次都会将幼儿健康卡的电子档及时保存,以防家长健康卡的丢失,避免重复的工作。</h3><h3>6.幼儿以及家长多张健康码的收集。我们可以利用QQ聊天记录里的图片,文件等分类,将多张图片一起下载,提高工作效率。</h3> 抓住教育契机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教育契机等着我们去发现。</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在疫情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事情,就是与孩子们一起探索《夜明珠》的制作过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将公众号的亲子实验《夜明珠》分享到我们班级群里,只有个别幼儿愿意积极参与,大部分幼儿和家长都不太愿意参加,因为实验材料中需要白醋,可是许多小朋友家里都没有。这时候我赶紧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和家长参与到活动。</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我连续发了两个问题,引导家长去思考夜明珠所需的材料白醋是必须的吗?是否可以用其他醋代替?</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家长和孩子们纷纷积极参与进来,寻寻说:我家用的是老陈醋,阳阳说我家用的是一般的醋。孩子们开心的将替代材料倒进装有鸡蛋的杯子里。期待自己的实验结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幼儿探索的过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到了晚上,我十分关注孩子们的实验过程。我问了问孩子们的探索结果,有家长回复实验视频里是需要2天才可以有夜明珠的效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3.在质疑中成长</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我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去质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愿意去尝试。我又进行了第三次的提问。实验中需要2天,那如果只有1天,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结果会变化吗?</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引导家长和孩子们去验证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原来用醋浸泡鸡蛋一天,也可以做出夜明珠。孩子们体验到参与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到高兴。</h3> <h3>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可能我们小小一次举动,或者多考虑多想一点点,可能会带来大大的改变。这次的夜明珠事件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教师,我们只要用心去观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h3><h3><br></h3><h3></h3> 线上教研 第一次研讨 <h3> 还记得我第一次学习西湖研究的《疫情下的主题课程审议》,我与杨爱爱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我自己觉得我已经理解其中的内容。当我们小班第一次研讨有关疫情主题时,我发现实际操作与理论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当大家对于5个一中的“一条路”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时,我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了质疑。作为年级组长,我更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明确理解内容以及如何制定目标,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的组员有效率地进行主题审议活动。于是,我又静下心再次学习该课程,并将所有老师找的“一条路”进行分析综合,一遍遍地画流程图,确定了最终的思路。</h3><h3><br></h3><h3></h3> 第二次研讨 <h3> 当我们发现问题时,只有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二次研讨过程很顺利,因为事先思路清晰,准备充分。我们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特点以及我园原有的情况,将核心经验,必备经历和重要资源一一进行调整再审核,形成最终的一张图。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如何将别人优秀的资源进行内化,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积累经验。</h3> 第三次研讨 <h3>  我们小班组是一支年轻队伍,我们虽然经验不够丰富,但是我们有一颗爱学习的心。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我们在这次课程研讨的过程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我们将《病毒,我不怕》原有的五个部分,整合成为4大块,包括病毒宝宝来了,我认识的病毒,病毒大作战,病毒我不怕。每个班根据自己班的情况,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制定个性化的第一个班级主题活动思维导图。</h3><h3></h3>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吸取其他老师优秀的经验,才能很好地成长。其实有时候不是我们不会,可能是我们学习阅读量不够,许多问题都能从书籍中找到答案。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学习的老师,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共同成长吧!<h3><br></h3>

家长

我们

幼儿

夜明珠

老师

健康

研讨

学习

实验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