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参观笪桥刘遐公祠散记</p><p> 文/郭菊生</p><p><br></p><p> 笪桥,一个不见桥的村落,是安福古安成郡唯一的历史痕迹;更是彭城楚元王刘交裔系的祖源之地;世居着第九任太守刘遐一脉传承的孝子贤孙。</p><p> 翻开历史,安福流淌的两千多年长河,建置在郡、州、县中多次返复无常,而最让安福人荣耀的,就是秦、晋、南朝三百多年的郡县制,这是赣西规格最高,统辖萍乡、宜春等七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记载有三十多个将军在这里任过太守。</p><p> 随着历史的翻过洗炼,这些人物足迹尘无,唯独笪桥村是第九任将军加太守刘遐后裔的聚集地,至今承祖兴旺发达。</p><p> 阳春四月,在防疫新冠病毒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借谱谍研究会四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在笪桥召开之机,与会人员参观了新建的刘遐公祠。</p><p> 上午八点三十分,几辆小车从县城出发,沿着不宽的柏油公路向北奔去。由于往武功山的快速通道正在紧张施工,路烂颠波一路前行。还好,到笪桥只有短短十来公里,路程再难也转眼即到。</p><p> 从右面进村,排排漂亮的农舍映绿罩眼,新农村建设让这里一改旧貌,村容干净整洁,村民一个个笑脸相望。</p><p> 拐进几个叉道,一栋硕大的青砖大祠闪现眼前。下车展望四面,风水绝佳景独,青砖马头高翘,琉璃瓦伴着檐角飞斜。祠连牌坊五进三门,金黄“刘遐公祠”大字与绘彩图案相嵌,尽显大气雄伟。</p><p> 望着祠前台下小广场,彩砖垫脚,泉池朵朵浮莲盛开迎客,有人好奇的问?泉池在公祠门前,有风水说么?回答过去是一口大泉,四季翻腾着清沏透镜的泉水,传说先祖刘遐公就是看中了这里风水宝地,和母亲魏夫人定居开基,一脉繁承发旺。</p><p> 听着解释,望着庄重耀眼的公祠,众人连赞气派,称这里可然是安福规模最大,古色与现代相融合的公祠。</p><p> 站一旁的修复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公祠从动议复建到考察、召集族人研讨、咨询专家、选址设计、修改图纸、奠基修建,历经十多年时间,投资三百多万元才建成现今规模。</p> <p> 为筹措巨大的建设资金,该村举全族之力,推选成立建公祠机构,联系族人和全国宗亲,印发宣传建公祠意义及规划目标,恳请协力捐资助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主体工程及内饰、广场、祠坊、前殿、外饰等工程结束。</p><p> 步入祠内,楣门两侧突显《重建安成笪桥刘氏始祖遐公致全体裔孙的一封信》、《各地宗亲大豪的捐资公示》,记载着重建公祠的艰辛过程,揭示着刘遐后裔的凝聚与心力。</p><p> 细品公祠,砖混两层钢筋水泥结构,分前、中、后三大部分。前面殿楼主体与牌坊相连,无论前后左右观看,都显古典壮观漂亮,十分的雄伟。中间天井,两边庑廊,十多根高大水泥圆柱虽未包饰,有顶天立地之气概。后厅为享堂,台壁木栅红漆隔饰,中间神台牌位阶层红漆,两边飞龙、凤凰图腾。顶上八角天观,中心宗教图案,花卉、飞鸟、山水相伴,尽显美丽庄重。整个公祠虽还未装修完成,已鼎现出光亮透明、高大气派、古朴现代特色,实为安福公祠的一大精典杰作。如全部规划建设完工,对接荷溪毛泽东、朱德故居,以及大智石刻等景点,形成安福全域乡村旅游北乡景片区,对发展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p><p> 参观结束,众人余韵未尽,还在久久停顿论古谈今,称赞笪桥刘氏历史上的显赫,感畅今天刘氏后人的胆魄魅力,议评公祠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指出进一步完善装修和全景设施规划,还需下力而任重道远。</p><p> 祠堂文化,是民俗的源泉,承接古往今来,她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离而更显得老道和辉煌。而对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她代表着传统和习俗,更代表一种民族的凝聚向心力。有看不见模不着的普世价值,激励后人承前啟后,不忘祖先和过去,勤奋好学,为社会添砖加瓦,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晋书一刘遐列传》</p><p> 刘遐字正长。广平易阳人也。性果毅。便弓马。开豁勇壮。值天下大乱。遐为坞主。每击贼。率壮士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乡人冀州刺史邵续深器之。以女妻焉。遂壁於河济之间。贼不敢逼。间道遣使受元帝节度。朝廷嘉之。玺书慰勉。以为龙骧将军。平原内史。建武初。元帝令曰。遐忠勇果毅。义诚可嘉。遐以为下邳内史。将军如故。周抚以彭城叛。诏遐领彭城内史讨抚。抚败走。诏徙遐为临淮太守。徐龛复反。事平。以遐为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大宁初。自彭城移屯泗口。与苏峻俱赴京师。讨王含。事平。以功封泉陵公。迁散骑常侍。监淮北军事。北军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代邃镇淮阴。咸和元年卒。赠安北将军。子肇年幼。成帝以徐州授郗鉴。以郭默为北中郎将。领遐部曲。遐妹丈田防。及遐故将史迭卞咸李龙等。不乐他属。共立肇袭遐故位以叛。成帝遣郭默等率诸郡讨之。默等始上道。而临淮太守刘矫率将士数百掩袭遐营。迭等迸走。斩田防及督护卞咸等。追斩迭龙於下邳。传首诣阙。遐母妻子参佐将士。悉还建康。遐妻邵氏。骁果有父风。遐尝为石季龙所围。妻单将数骑。拔遐於万众之中。及田防等欲为乱。遐妻止之。不从。乃密起火烧甲杖都尽。肇袭爵。官至散骑侍郎。肇卒。子举嗣。卒。子遵之嗣。卒。子伯龄嗣。宋受禅。国除。</p><p> (本文来自网络)</p> <p> 刘遐(―326年),字正长,广平易阳人[1],东晋将领。刘遐性果敢坚毅,弓马娴熟,开朗勇猛。正逢天下大乱,刘遐为坞主,每次作战他都率壮士冲锋陷阵,冀地人把他比作张飞、关羽。同乡人冀州刺史邵续器重刘遐,把女儿嫁给他,于是在河、济之间筑垒,敌人不敢逼近。晋元帝任命他为龙骧将军、平原内史。建武初年,兼任下邳内史。</p><p> 太兴二年(319年),周抚反叛,晋元帝任刘遐为彭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太守徐龛一同讨伐周抚,在寒山击败周抚。不久徐龛反叛,叛乱平定后,晋元帝任刘遐为北中郎将、兖州刺史。</p><p> 太宁初年(323年),刘遐平定王含叛乱,因功封泉陵公,升任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等,代王邃镇守淮阴。咸和元年(326年),刘遐去世,追赠安北将军。《隋书·经籍志》及《唐书·经籍志》均录刘遐集五卷,未知是否即为刘遐所作。</p><p> (来自网络)</p> <p>家庭情况:</p><p>妻子,邵氏,冀州刺史邵续之女。 </p><p>妹妹,刘氏,嫁田防。</p><p>儿子,刘肇,官至散骑侍郎,袭封泉陵公。 </p><p>孙子,刘举,刘肇之子,袭封泉陵公。</p><p>曾孙,刘遵之,刘举之子,袭封泉陵公。 </p><p>玄孙,刘伯龄,刘遵之之子,袭封泉陵公。</p><p> (来自网络)</p> <p>从祠内望外,殿楼背面雄伟壮观。</p> <p>天井两边,庑廊还未装修。</p> <p>享堂红漆隔栅,很漂亮。</p> <p>外观刘遐公祠,壮观大气。</p> <p>安福县谱谍研究会四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参会人员在刘遐公祠前合影留念。</p> <p>会议现场</p> <p>建设刘遐公祠,致后裔的一封信和捐资公示。</p> <p>公祠开基现场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