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习字历程

三白

<p>  疫情爆发,居家防疫,读帖习字便成为每日的功课,也为此得以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克服浮躁。</p><p> </p> <p>  翻出收藏已久的书贴,便勾起过往的回忆。</p><p> 这本字帖是《快雪堂法书》原拓本集之一。初中时跟同班的书法达人冯成学习书法时,在东门里文庙内的古籍书店买的旧书,好像是两毛钱购得,那时候兜里少有零钱啊。</p><p> 冯成小学在著名的中营小学,家住毛家胡同,初中毕业分配到拉链厂工作,此后就没有再见过,至今也没有他的信息。</p> <p>  很喜欢这本书贴中的小楷,但很少临写,想来有些愧对当时所花的那两毛钱。缺乏韧性难有所成,我学习书法的过程就印证了这句话。儿时邻家小兄弟刘树鸿,和我同时学书法,如今他已经学有所成并小有名气了。</p> <p>  文革时期,旧的书贴几乎没有再版,仅有的字帖,也附着了强烈的时代特征。</p> <p>  看到它,又想起了小学时的描红本子,我的描红大都被老师挨个字划红圈⭕,那可是写得好才能得到的。</p> <p>  这本《大楷字帖》没有作者署名,定价一毛八,是与上边那本旧书帖一起买的。</p> <p>  这是一本书法杂志,是和平区文化馆的内部刊物,是学校图书馆的一位老先生所赐。先生很有学问,负责管理善本图书。如今,老先生若是健在得有100岁了。</p> <p>  这本刊物是钢板手刻的,八零后恐怕都不知道啥是钢板、铁笔、油印机。那个年代,我们曾用它刻印宣传报,帮老师刻印习题和试卷。</p><p> 这本刊物虽然简陋、粗糙。但撰稿人多是名家,在百度上大都可以检索到。</p> <p>  这本《兰亭序》是八六年春夏之交在绍兴青藤书屋购得的。</p><p> 改革开放了,字帖的扉页上登载了多条广告,也反映着时代气息。</p> <p>  这是88年第一次参加天津高校书法展获得的奖品</p><p> 《草书要领》过去很少临写,这次宅居家里以来已经临写了四遍,自我感觉毛笔字有不少长进。</p> <p>  临写草书从认字开始,首先通过查字典及网上查询,了解字的读音及字意。这种方法,自我感觉是很有必要和很有收获的。</p> <p>  这本王羲之的《十七贴》是81年购买的。</p> <p>  定价0.34元,购于劝业场旁边的杨柳青画店。</p> <p>  文征明的小楷字帖,购于九十年代,忘记了购买地点。</p> <p>  年龄大了,眼神差了,临写起来很辛苦。回想起来,如今腰间盘膨出的毛病与前几年临习小楷不无关系。</p> <p>  这是孙过庭的《书谱》字帖,是韩国出版的,购于首尔市的旧书摊。</p><p> 这两个多月也临写了三遍。</p> <p>  韩国的书帖中也以中国古典书贴为主要教材,真草隶篆样样都有。</p><p> 韩国的图书价格很高,旧书摊上便宜很多,但折合人民币价格也不低,一本旧书贴合人民币月20~80元。摊主只要看出你想买,便会提高售价。</p> <p>  像这样的书贴,我买了不少。</p> <p>  以下是我近期习字的收获,上载于此,作为标记和参照,检验今后习字的长进。</p><p>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 <p> 这是临习王羲之的《十七贴》,一尺宽,四米长。</p><p><br></p> <p>  以下为分段照片。</p> <p>  临习孙过庭的《书谱》</p> <p>  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p> <p>  下面是用小楷和行草书写的疫情期间流行的一篇古体文,这姑且算是自己正式的作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