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崧与桂剧📖✍

阳小军

同胞三翰林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祖籍湖南东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出生于广西省桂林府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清咸丰十一年(1861)乡试解元。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任职翰林院庶吉士。清同治五年(1866)授吏部候补主事。清同治七年(1868)授吏部主事。清光绪八年(1882)请缨自荐,援越抗法,屡建战功,先后被赏赐“五品卿衔”和“四品衔”。清光绪十一年(1885)晋升为二品,加赏花翎,赐“霍加春巴图鲁勇号”,任福建省台湾道台。清光绪十七年(1891)升任台湾布政史。清光绪二十年(1894)晋赠光禄大夫,正一品,任台湾巡抚。甲午海战,清军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唐景崧组织军民抵抗侵略,基隆失守后携印回国,免罪解职,结束官宦生涯。上图为晚年的唐景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退隐后,唐景崧在桂林榕湖南岸建“五美堂”私宅,院内还设有棋亭、戏台、书房、藏书楼和花园,闲居桂林,安度晚年。迄今仅存旧戏台基座。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受聘任经古书院山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执教体用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冬病逝,享年63岁。著有《请缨日记》、《看棋亭杂剧》、《寄闲吟馆诗存》、《诗畸》、《谜拾》等作品。上图为广西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唐景崧故居。</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幼时家贫,其母早逝,其父唐懋功曾中举,入宦无途,家塾为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大弟唐景崇(1844—1914),字春卿,清同治十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入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江苏学政、学部大臣、科场会试总裁、殿试读卷大臣等职,后任工部左侍郎、学部尚书、国务大臣、学务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著有《新唐书注》、《新唐书刊误》、《经筵讲义稿》等作品。作为清朝廷最后一任学务大臣,唐景崇著书立说,普及国民教育,以教育为立宪基础的思想,被称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先驱之一。上图为唐景崧故居内梁架木雕。</p> <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其二弟唐景崶(1853—1884),字禹卿,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壬午北闱(明清时对顺天乡试的通称)同考试官。他追随谭嗣同致力变化图存,行事公正廉明,可惜英年早逝。上图为唐景崧故居内局部木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氏三兄弟(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想读书、能读书、会读书,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唐景崧于清同治四年(1865)、唐景崇于清同治十年(1871)、唐景崶于清光绪三年(1877)相继高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这是桂林“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对联的内容,也是整个广西唯一的“同胞三翰林”,堪称桂林教育的佳话美谈。上图为桂林古莲文化街“同胞三翰林”铜雕像。</p> 投身地方文化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绪八年(1882),唐景崧以吏部主事请缨赴越抗法,受云贵总督岑毓英差遣和奉张之洞命令,组建景字桂军,与黑旗军刘永福配合,取得纸桥大捷,与老将冯子材配合,取得镇南关大捷,与滇军岑毓英联手,取得临洮大捷和宣光大捷,最终与抗法越军一起取得援越抗法的胜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以日记体方式记述光绪九年七月至十二年九月援越抗法事迹及战后参与中越划界各事,所记亲身经历、见闻及有关奏折、谕旨、函电等史料,汇编整理成《请缨日记》10卷,是研究中法战争史的重要参考著作。光绪十九年(1893),该书刊印于台湾布政使署。上图为《请缨日记》铅印本及刊印本。</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在任台湾道台时,除办书院、兴科举、修通志、建铁路外,还带动地方文风,组建斐亭吟社,吟咏唱和,诗词收录在《谜拾》文集中。在任台湾布政使时,组建牡丹诗社,时邀当地名士吟咏于官署,光绪十九年(1893)录佳作十卷入《诗畸》,内有唐景崧作品1301联,律诗68首。上图为唐景崧所作的部分诗词。</p> <p>上图为《桂林石刻》(林半觉&nbsp;&nbsp;&nbsp;张益桂主编)下册第439页清·唐景崧奎光楼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绪二十二年(1896),唐景崧为经古书院、体用学堂作《奎光楼记》,勒石嵌于桂林文庙奎光楼墙壁,石刻尚存。光绪二十三年(1897),广西按察使蔡希邠修建南门外虹桥,唐景崧作《重建虹桥记》。光绪二十五年(1899),唐景崧作《补衫楼记》,刻于桂林福建会馆,其碑已毁,拓片犹存。 “气养十年后,眼观千载前”,是唐景崧在桂林闲居时写的一幅对联,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他晚年的境况。上图为清代唐景崧《奎光楼记》碑文拓印石刻位于桂海碑林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榕湖书院(又名经古书院,后改体用学堂)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广西布政使郑祖琛所建,位于丽泽门内的孔庙东侧,与宣城、秀峰、桂山书院为明清时期桂林府城内四大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唐景崧受聘为经古学院山长,清光二十四年(1898)唐景崧受聘为体用学堂堂主,“于诗赋课题外兼用策论课士,不拘守旧章”,书院学风为之一变,培养出马君武、邓家彦等一批广西优秀人才。</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桂林新式高等教育,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设立的体用学堂。它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主持堂务的唐景崧认为:“立学堂之意,欲于章句帖括外,别求融贯中西新旧之才”。在讲新学、开风气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上图为桂林博馆藏的行书《立鄂诗》扇页和行书五言诗扁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支持和接受变法维新,推动新的文化活动。光绪二十年(1894)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第二、第三两次入桂讲学,都得到唐景崧的大力支持。康有为开办圣学会时,唐景崧、岑春煊各捐款为时务课奖金,而捐助图书唐景崧为最多。康有为还在彭公祠开办了广仁学堂和创刊发行广西第一张新式报纸《广仁报》,推进了广西的民主与科学进程,其经费由各方捐助,尤以唐景崧、岑春煊捐助最多。上图为《广仁报》封面。</p> <p>上图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绘桂林府城图。</p> 桂剧的第一位剧作家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桂林、柳州、贺州、湖南南部等桂柳官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从历史来看,元杂剧、秦腔汉调、高昆徽弹、祁阳戏等各戏曲在这一区域相继出现,受桂柳官话影响下,明清时期逐渐形成桂剧风格戏曲。桂剧最原始的演出方式始于草台戏(又称社戏),大约是道光年间成立的三合班、三庆班开始,随后出现秀字科班、瑞华班、庆芳班、尚兴班、大小卡斌班、人和班、瑞祥班、缨络小社、宝华班、福增园、凤仪园、南字科班、翠华科班、兰斌小社、芙蓉词馆、仪字科班、桂林春班等戏班,在乡村、庙宇、会馆、衙门等地演出。上图为《桂林石刻》(林半觉&nbsp;&nbsp;张益桂主编)下册第209至212页《清·大河圩演戏立圩碑记》和《清·大河圩演戏首事名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绪二十二年(1896),唐景崧退隐桂林,在五美堂私宅内,自办桂林春班,邀请林秀甫、一枝花、唐云海等名角演桂剧,同时进行桂剧改革。关于改革的初衷,唐景崧认为:“今有心世道者,辄言变法,但变法而弊端踵至,则以风俗人心之坏也。故非变风俗人心,则法必不能变。而浩浩混混,隐策锢蔽,从何转移,窃谓宜先以信药之。”上图为五美堂遗址上唐景崧铜像,右手捧戏本,左手持鼓棍,潜心演桂剧的形象。</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末桂剧戏班,多是草台戏班,呈现的特点是:一是演出地点一般不固定,二是演员流动性大,三是演员身份来源多样化,四是演出剧目随意性大,五是演出水平参差不一,六是戏班组织结构松散。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财力、专业和文化底蕴,一切为了养家糊口和迎合客人需求。上图为唐景崧五美堂遗址上砖雕影壁,每幅砖雕图案表现《看棋亭杂剧》剧目的演出场景。</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绪二十六年(1900),唐景崧创办桂林春班。演出地点在自家私邸内的五美堂戏台,唐景崧为戏台题联“台前灯火笙歌,直到收场犹灿烂。背面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凉。”对联字面表现看戏的情景与感受,实则表达他人生如戏、进退自如的处境和心态。迄今五美堂戏台基座、石梯犹在,它宛如桂剧之根脉,传承桂剧文化,值得深耕细雕。上图为唐景崧五美堂戏台基座的概貌,戏台两侧的“人”之形石梯,寓意台上演戏、台下做人。石梯中途平台,供上戏前整妆待发,下戏后分散演员,设计美观实用,造型气宇轩昂。</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桂林榕湖南岸五美塘边,唐景崧五美堂宅邸内还建有一座亭子,名曰看棋亭,唐景崧为这座亭题联:“纵然局外闲身,每到关怀惊劫急。多少棋中妙着,何堪束手让人先。”,表面是看别人对弈,实则寓意世事如棋冷眼看的处世态度。他寓居桂林时,每每闲坐亭下,心中思考桂剧改革与创新,终于自编桂剧剧目40出,写成《看棋亭杂剧》巨著,这是他与桂剧结下不解之缘,也是桂剧史上第一本剧本专集,也成就了他是当之无愧的桂剧史上第一位剧作家,改变了师徒身口相传模式,对后人研究桂剧提供了实证依据,开启了桂剧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意义。上图为1982年广西戏剧研究室编印的《看棋亭杂剧十六种》(清&nbsp;·唐景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景崧《看棋亭杂剧》原由桂林三经堂刻印社刻印成册传世,40年代“西南剧展”上曾有展出,没有标点符号。1944年桂林沦陷,剧本不幸佚散。据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收藏有《五十年前台湾抗日英雄唐景崧手编戏本》,有剧本20种,但未见面世。所幸的是1956年,广西剧目鉴定委员会黄淑良等人主持,根据林秀甫等老艺人口授,记录下18个剧本,途中又散失《可中亭》《苎萝访美》2个剧本,特将16个剧本编印成册。1982年,在尹羲、唐家琦、杨秉纪、邱振声、李应瑜等老一辈桂剧专家支持下,借助广西图书馆、博物馆相关史料,由广西戏剧研究室杨荫亭先生负责重新编印《看棋亭杂剧十六种》一书。上图为1982年该书的编印说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看棋亭杂十六种》内容记载的桂剧16种剧目有:《一屡发》《马嵬驿》《九华惊梦》《晴雯补裘》《芙蓉诔》《绛珠归天》《中乡魁》《游园惊梦》《独占花魁》《杜十娘》《救命香》《桃花庵》《燕子楼》《曹娥投江》《虬髯传》《高座寺》。此外附有编印说明、杨荫亭先生的顾曲琐见校点随笔、唐景崧画像及墨迹。上图为1982年该书的目录及校点随笔。</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根据桂剧专家李应瑜撰写的《桂剧简史》所记载内容,其中涉及唐景崧为康有为来桂讲学当晚召集名角一枝花担纲演戏《连劈三关》《芙蓉诔》二部,其中提到《连劈三关》应是唐景崧自编桂剧得意之作。还涉及唐景崧常教其随从崔某扮演他自编的《木兰从军》,英雄又妩媚,深受观众赞赏。此外还提及唐景崧自编桂剧有《宝玉哭灵》《黛玉葬花》《拷艳》《饯别》《醉草吓蛮》《大闹酒楼》《三气周瑜》《黄鹤楼》《三打王英》等剧目。目前40个剧目中已知29个剧目名称、留存16个剧目的剧本。上图为1982年该书的参考主要资料和《一缕发》剧本内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桂林通史》(钟文典主编)记载,“为了推进桂剧改革,唐景崧带领林秀甫等名角赴上海观摩,林秀甫回桂林后,依照上海戏院的形式与经营方法,联合名旦何元宝,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凤北路创建了第一个营业性的演出场所——景福园,开了桂剧在戏院演出、观众购票入场、对号入座的先河。”上图为1982年该书《绛珠归天》剧本内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看棋亭杂剧十六种》从题材上看,有10个改编于文学经典名著,《晴雯补裘》《芙蓉诔》《绛珠归天》《中乡魁》取材于《红楼梦》,《游园惊梦》取材于《牡丹亭》,《一缕发》《九华惊梦》《马嵬驿》取材于《长生殿》,《杜十娘》《独占花魁》取材于《今古奇观》。其它6种取材于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上图为1982年该书中《桃花庵》和《燕子楼》剧本内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外,清末民国时期,桂剧经典剧目还有:《失冀城》《马芳困城》《柴房别》《世隆抢伞》《桂枝写状》《断桥会》《盗灵芝》《阴五雷》《孔明拜斗》《三顶本》《虹霓关》《杀四门》《斩黄袍》《梁红玉》《搜庙反正》《人面桃花》《桃花扇》《渔夫恨》《打金枝》《新玉堂春》《烤火下山》《拾玉镯》《白蛇传》《杨门女将》等等,不一一列举。上图为1941年桂剧演出剧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末民国时期,桂剧史上著名的艺人有:刘玉彩、大小喜美、德全、德禄、大七仔、蒋满九、沙板钱、潘老金、王运生、曾向廷、黄小甫、杨焕廷、林秀甫、一枝花、唐云海、小崔、唐满仔、唐玉时、马老二、明才、周宝龙、肖明云、尚金生、周梅圃、桂永秀、蒋晴川、何元宝、熊兰芳、周兰魁、艾兰德、杨兰舫、刘吉甫、徐镜山、粟文廷、江三仔、李志清、苏荣兰、李步云、江石山、一串珠、双合剑、三山月、四海春、一斛珠、一剪梅、一封书、小桃红、杨兰珍、如意珠、谢玉君、尹羲、方昭媛、秦志精、王盈秋、金小梅、蒋金凯、碧云香、苏飞麟、小梅芳、颗颗珠、王琼仙、东渡兰、唐金榜、蒋金亮、唐日樵、小兰魁、谢金巧、蒋惠芳、云中鹤、刘玉轩、醉桃然、刘长春、小翠娥、七香车、阳明燕、杜礼林、何建章、陈尚武、刘万春等等,不一一列举。上图为桂林抗战期间欧阳予倩改革桂剧的演出剧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又分净、副净、末净;丑行只分丑和小丑。另有一些跑龙套的下手,或称为“杂”。各行当在表演上风格各异。生行:稳健持重,雍容大方。文小生潇洒飘逸,清秀俊雅,武小生则儒雅英武。旦行:或端庄华贵,或倩丽灵巧,佳者唱做兼备,文武俱能。净行:雄浑威凛,刚武火爆。丑行:滑稽而不鄙俗,诙谐而不油滑,轻松自然,恰到好处。桂剧伴奏乐队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葫)、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板(扎板、摇子)、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上图为桂剧现代经典剧目《打棍出箱》连环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桂剧用桂林方言演唱,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质朴细腻、唱腔动人,具有浓郁的桂林地方特色。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桂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剧经过一代代艺人不断传承发展,成为广西代表性剧种,并进入中国十大剧种行列。上图为桂林阳桥桥孔墙壁上唐景崧五美塘桂剧演出的高浮雕像</p> 赏析中国戏曲货币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图为 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9月29日发行中国戏曲艺术(黄梅戏)金银纪念币一套(金币1枚、银币3枚),背面图案为《女驸马》、《天仙配》、《闹花灯》、《打猪草》剧目场景。</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隆重纪念粤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香港金管局联同三大发钞银行(中银香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于2019年3月公开发行2018系列百元港元新钞。上图背面图案从右至左分别为粤剧花旦、粤剧演员、庭园相会。</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于时间准备仓促和水平所限,难免出现一些差错,敬请各位老师和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p> <p>(阳小军&nbsp;&nbsp;&nbsp;&nbsp;提供图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