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击乐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部分打击乐器,聆听其音色特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碰铃</b></h1> 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碰铃,古代称星、铃钹。在民间又有碰钟、双星、撞铃、双磬、声声、水水等名称。流行于全国各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板鼓</b></h1> 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堂鼓</b></h1> 堂鼓,又叫做同鼓、战鼓,清代则叫它杖鼓。 鼓框是木头作的,两面蒙上皮革。 演奏时,将鼓放在木架上,用木头作的双槌敲击。<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族大鼓</b></h1> 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组成。古往今来,大鼓一直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多用于报时、祭祀、宫廷仪仗、军事、宗教、器乐、舞蹈、戏曲、节日和民间娱乐等场合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锣</b></h3>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音色清澈、圆润、悦耳、余音持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民族排鼓</b></h1>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其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br> 到目前为止,中国民族乐器的四个乐器组我们就已经介绍完了,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回想一下,中国民族乐器都有哪四个乐器组?在这四节课中,我们又都认识了哪些民族乐器呢? 民族管弦乐版《春节序曲》 本周作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中国民族乐器分类(提示:四个乐器组,每个乐器组都有哪些乐器),发到人人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