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世人大都知道他的诗词冠绝古今,却未必知晓他与同时代文坛几位顶尖大师并称于世。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与其父亲苏洵、兄弟苏辙(世称“三苏”)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他的众多诗、词、散文被世世代代人们教学、传诵。您以为他这就厉害了吗?no,他的书法真迹(《寒食帖》等)流传至今已价值连城;他绘画和搞建筑设计留下的“传世”作品仍被人们络绎不绝地参观游览和交口称赞;而且他还发明了能让人看见就咽口水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他如此多才多艺,足以令多少能人才俊望尘莫及。如此冠绝古今的超级全才究竟是何许人呢?他就是自称“东坡居士”的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他的一生虽然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充满传奇,但按他临终所言:</p><p>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p><p>本篇以他人生的这三阶段,将他的经历、业绩、文学艺术成就、美食、医药及相关逸闻趣事等与读者分享:</p><p><br></p><p>一.公元1080年之前和在黄州的日子</p><p>1.考取进士,步入仕途</p><p>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的北宋中期的四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他祖籍河北栾城(现河北石家庄东南)他名“轼”(车前的扶手,其父取其平时不显要却能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苏东坡、苏仙等。他被公认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还被称为“美食家”、“治水能人”等。</p><p>苏同学的小学、中学年代不用猜,肯定是超级学霸。因为聪明的脑袋绝非长大了才“灵光乍现”,早在他七岁时,应答赋诗就已让私塾老先生惊叹不已。</p><p>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经过乡试、省试、直至进士及弟(一举金榜题名)。而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堪称科举史上的巅峰,进士榜被称为“千年第一榜”。除了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考中的进士中,更是卧虎藏龙,非同一般。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占了三位)、程颢(著名理学家)等。也许您会疑问“”高手同场竞技,谁第一呢?本来当是苏同学,主考官欧阳修只以为非门下弟子曾巩莫属,怕被人议论不公,便将本应的第一变成了第二。不过对此传,笔者却有疑难解,考生名字可以遮盖,但字迹(即使同一种楷书)、文章风格老师理应熟悉,当然这都是与本文无关的题外话了。</p><p>那时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必定是经一路“过关斩将”冲杀(考)过来的。到了进士这关,由朝廷每四年组织一次,有些似公务员考试。苏轼和弟弟一同金榜题名,苏家上下一定乐开了花,尤其老苏头(其父苏洵)估计乐得都找不着北了。</p><p> 天有不测风云,苏轼还未踏上仕途,由于母亲突然离世,他只能在家守制(旧时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后,遵行居丧的制度)。两年后,苏轼回京任职,先要“基层锻炼”,他被指派到凤翔(现归陕西宝鸡下辖地)从朝廷派驻的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做起。之后,到了嘉祐六年(公元1061),苏轼刚要正式开启为官之旅,又逢其父于汴京病故,苏轼的父亲苏洵离世在京城引起很大震动,苏轼还须在家守制。</p><p>2.在京为官,自请外任</p><p>1065年,苏轼回京后,在判登闻股院、京直史馆、京直史馆判官告院等部门任职,直至1071 (熙宁四年 )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这期间,苏判官因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变法派政见不和,他主动申请到杭州任通判(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朝廷批准了他的外任请求。</p><p>3.杭州任职,初显身手</p><p> 熙宁四年(1071年),三十六岁的苏轼由京官变成地方知府下的“二把手”(却可越级直接向皇上禀报事项),但他仍怀理想,欲干一翻大事。苏通判首次到杭州任职三年,虽与时任知府陈襄相处融洽,亲密无间,但毕竟各有分工。苏通判除了协助知府做其它工作外,主要共同主持为杭州修复了六口井,引来西湖之水,解决了杭州百姓当时的饮水问题(大规模治理西湖是在十八年后担任杭州知府进行的)。其它政绩并不显赫,但他创作的诗词却大放异彩。其中代表作即是苏通判创作于1073年的那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尤为著名:</p><p>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p><p>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相关背景等后叙。</p><p>公元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他看到朝廷仍由变法派主持,估计回去也没“好果子”,便主动申请接着“基层锻炼”,这个地方便是密州(山东诸城当时辖安丘、高密、五莲、胶南等地)任知州(州一把手)获准。</p><p>4.密州执政,业绩彰显(1074—1076年)</p><p> 苏知州初到密州时,正赶上该地干旱和蝗灾十分严重。当地基本情形为“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饥馑疾疫靡有遗”,“流殍之余,其命如发”,其逃亡、弃婴者随处可见。简单地讲大旱缺水、蚂蚱泛滥、盗贼猖獗、老百姓饥寒交迫,孩子养不起,婴儿被丢弃街头。苏知州到任后,他“勤于吏职”、“视官事如家事”,而且“朝衙达午,夕坐过酉”,勤奋工作。他组织百姓抗旱找水源,不仅找到了“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的喷涌泉水,而且在当地常山率众竟神奇地祈雨成功。</p><p>他采用古老的“火烧”、“荷锄散掘”之术,并以换取粮食奖励捕杀消灭蝗虫多者等措施,加上惩治贪官污吏,治理匪盗也很奏效,得到了百姓支持和拥护。</p><p>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密州的各种灾情基本得到控制,“吏民渐相信,盗贼狱讼颇衰”。之后,百姓生活、社会秩序全面明显改善,他也成为了受当地百姓爱戴的“好官”。</p><p>5.迁调徐州,功绩显赫(1077—1079年)</p><p> 公元1077年,苏轼接诏调往徐州(担任知府)。四月到达,七月黄河在河南濮阳决口,特大洪流直冲到城下。“城墙下沉段占七成”,眼看洪水就要淹城,形势万分危机。苏知州临危不乱,他首先强令权贵及富商们</p><p>及家属不得离开城中,以稳定民心。他则率全城军民奋战在抗洪一线,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干加巧干,通过采取增高加固城门,在城墙上建两层高楼,对城墙涂抹黄土(取名“黄楼”)等多项有效措施,终于战胜了洪水,保障了城中无数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此,苏知州收到了朝廷嘉奖。之后,他申请朝廷拨款,对百姓赈灾救济、减免了税负,为防患未然,他还修建了城外防洪大提(取名“苏堤”)。“苏堤“和”“黄楼”经过历代翻修和改建(似武汉黄鹤楼位置已迁移)至今犹存,成了不止徐州人民怀念和凭吊苏轼的旅游景点。</p><p>6.平调湖州,遭遇人生拐点</p><p>湖州(现浙江省辖地级市)地 处浙江西部,南邻杭州。以前,苏轼两次到过湖州,但都是路过未曾久留。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他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湖州军州事”任湖州知州。</p><p>已经四十三岁的苏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在官样文章中抒发了些“心迹”,诸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等,被早就想整他的新法派抓住了把柄,说苏轼讥讽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等,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p><p>由此惹得龙颜大怒,这就是导致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古代审理案子的机关叫御史台,在汉朝时,御史台里有很多柏树,乌鸦常在上面造窝,所以将御史台称为乌台)。苏轼则突然由官人变成了罪犯,他初次坠落到了人生谷底。</p><p> 公元1079年8月,朝廷派人直接将苏轼从湖州押解回京。他在湖州任职虽短,但赢得了百姓拥戴。据传他离开湖州时,城中百姓都来送行,当地骆驼桥上及市河两岸摆满香案,为他哭祷平安。</p><p>苏知州治理湖州的心愿和谋划未能实现,却留下了七十多篇诗文。</p><p>由于上述“乌台诗案”苏轼身陷囹圄,经过上至高太后(铁杆“苏粉”,十分欣赏苏大才子才华)说情;就连政见严重对立的时任宰相宰相王安石也向宋神宗进言:“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提醒皇上不要忘了宋太祖制定的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苏轼的弟弟苏辙上书(以自己的官位保换其兄苏轼的性命)等多人营救,加上苏学士抗住了严刑逼供,坚决不承认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诬告之词 。一百多天后,苏轼虽然保住了那个既充满才智又常常“不识时务”也“不开窍”的脑袋,但他必须远离京城,而且他弟苏辙也受牵连被贬(至江西筠州任监盐酒官),五年之内不能升任。苏轼跌入人生低谷的第一站便是黄州(今湖北黄冈),且看这位学士官员是如何变成“东坡居士”的。</p><p>二.黄州“副团练使”,变成“东坡居士”(1080—1084年)</p><p>提到苏轼到黄州,就不得不说“东坡居士”这一雅号的出处。苏轼初到黄州薪水少得可怜,生活过得紧紧巴巴。他有一位老友叫马正卿,为他在黄州城东争取了一片坡地,那原是废弃的城防营盘驻地。苏副团练使带人对其进行了清理,并开垦耕种,还在那片荒地的树林里盖建了一座草房。次年冬雪天,他还搬进去住在了里面。他在房屋壁上画上雪景,名日“东坡雪堂”,本人自然也就成了“东坡居士”。所做这些,也成就了他敬慕追随田园派掌门人“陶(渊明)居士”的心愿。</p><p>黄州地处大江岸边,由于苏轼是“待罪之身”,不能签署公事(黄州团练副使,实属虚名)。他反倒“一身轻”,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草种麦,畜养牛羊,饮酒交友、吟诗作赋,小日子过得惬意自在,悠哉、乐哉。</p><p>苏居士在黄州四年,虽官场失意,但在黄州期间他那不仅与生俱来的文人气质雅兴未减,而且才情诗意大发,彰显文采超凡脱俗,非同寻常。在黄州的四年零两个月期间,他共作诗约220余首,词66首,赋3篇,文约169篇,书信288封,共计740余篇。在这几百篇作品中,他先后为世人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著名词赋。不止创作了上述两赋一词,还留下了《初到黄州》、《东坡》、《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西江月》,散文(《赤壁赋》)等,可以讲那是东坡居士官场失意,文学“得意”,文字创作收获颇丰的巅峰期。</p><p>谁成想黄州因为来了位被贬谪的京官,日后名声大震,数百年后,慕名到那里参观游玩的人们每天熙熙攘攘、络绎不绝。</p><p>究竟是黄州成就苏东坡,还是苏东坡成就了黄州?既有如此之问,想必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回答。</p><p>别以为东坡居士在黄州除了耕地、交友、饮酒、赋诗、书法等,只为爱“咬文嚼字”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精神食粮”;其实,苏东坡不仅是古今顶尖的大文豪,也是一等一的“酒仙”(虽然只是爱喝却不能喝)、“厨子”(尽管没拜过烹调老师)和“吃货”(别看仕途不顺,但吃嘛嘛香),由他发明首做并流传各地,广受大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等,至今都是令人餐前常流哈喇子的偏爱“硬菜”之一。</p><p>以上叙述了苏轼被贬黄州及之前的人生主要经历,以下再对其在这阶段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诗词、书法、美食按时间顺序介绍如下:</p> <p>天赋异禀、智慧超群、博学多识、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苏轼。年轻时风华正茂、英姿勃发。</p> <p>公元1057年宋朝的科举考试被称作“千年第一考”,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参加并通过。“三苏”之二的苏轼、苏辙兄弟一同“金榜题名”。</p> <p>以下介绍几首苏轼最具代表和为人熟知的诗词:</p><p>第一首:最才华横溢妙笔生花的诗《题金山寺》(回文诗)</p><p>创作背景:</p><p>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轼 由于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批评新法的文章,受到诬陷,不安于在京任职,乃自请外放。于是被任命为杭州通判。这首诗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0)赴任经过镇江金山寺时,当他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渔火点点,渔歌互答的美景,禁不住醉意微荡,旷怡愉悦,满腹诗情油然而起。他略加沉吟,挥笔写下《题金山寺》。</p><p>诗原文:</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潮随暗浪雪山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远浦渔舟钓月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桥对寺门松径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槛当泉眼石波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迢迢绿树江天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霭霭红霞海日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遥望四边云接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碧峰千点数鸿轻。</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轻鸿数点千峰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水接云边四望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晴日海霞红霭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晓天江树绿迢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清波石眼泉当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小径松门寺对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明月钓舟渔浦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倾山雪浪暗随潮。</span></p><p><br></p><p>译文:</p><p>潮水涌来伴随着阵阵汹涌澎湃的巨浪,浪花拍到岸上,顷刻间犹如雪山倒塌;远处的江面上有人乘着渔船在垂钓倒映在江面上的明月。江上的桥正对着金山寺的大门,寺内的松间小路十分狭小;门槛面对着泉眼,从石头流过的水流很清澈。绵延不绝的排排绿树伴着广阔的江河,迎来了天明;红霞弥漫伴着海上的夕阳,天气十分晴朗。遥望四周天空的云和江水交融在一起,江边围绕着许多碧绿的山峰,有几只鸿鹄轻盈矫捷地飞过。</p><p><br></p><p>江面上有几只轻盈迅捷的鸿鹄飞过,周围许多的山峰都是青绿色的;江水与天际的云朵相交接,从四周望过去显得很遥远。晴朗的天气,海上的云霞,一大片红红的弥漫在空中。刚破晓的天空中,映衬得树木翠绿,绵延不绝。留着清澈的水流,还有石眼的泉水正面对着门槛;有着小路、松门的金山寺正面对着江上的桥。明月高挂,江面上还有等待垂钓的渔船,离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处还很遥远;貌似可以把山峰都摧毁的雪白的巨浪,汹涌澎湃地伴随着潮水拍打在岸上。</p><p>附注:</p><p>回文诗,也写作“爱情诗”“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它充分利用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p><p>直白地讲回文诗的语句倒着读也可,诗情、意境、寓意或与原诗不尽相同。读者不妨试以上诗句,咀嚼一番。</p><p>时年,苏大才子三十三岁,正值风华正茂之计,饱读诗书,满腹学识的他写出这首堪称回文诗中经典中的经典,佳句中的佳句的《题金山寺》可谓实至名归。</p> <p>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p> <p>近千年后如今春意盎然的金山寺风光旖旎。</p> <p>第二首:被误读误解最多的诗《春宵》</p><p>写作年代背景不详。</p><p>原文:</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春宵</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春宵一刻值千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花有清香月有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歌管楼台声细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秋千院落夜沉沉</span>。</p><p><br></p><p>译文:</p><p>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p><p><br></p><p>之所以选摘这首诗,不仅是因为诗的意境美,而是世人(应该许多吧)最熟知且广为传诵的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被“近乎本能”和“想当然”狭隘地误读误解(也许世代如此)实在不应该。再用白话讲:白瞎了大文豪诗情画境的美妙描述和本意用心。</p><p>其实,“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只是用春天的夜晚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不要只想到…</p> <p>第三首:最为人熟知赞美西湖的诗</p><p>《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p><p><br></p><p>诗的创作背景:</p><p>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p><p><br></p><p>诗原文:</p><p> 饮湖上初晴后雨</p><p><br></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光潋滟晴方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山色空蒙雨亦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欲把西湖比西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淡妆浓抹总相宜。</span></p><p><br></p><p>译文:</p><p>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p> <p>1071—1074年,出任杭州通判三年多 ,与时任杭州知府陈襄关系融洽,各按分工,苏轼政绩虽不显著,但对杭州民情等总体情况知悉了许多,同时创作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p> <p>最悲戚伤感的词</p><p>1075年</p><p>《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写作背景:词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堪称苏轼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悲伤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p><p>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词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p><p>词的原文:</p><p>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span></p><p><br></p><p>白话译文:</p><p><br></p><p>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p><p>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p><p>附注:</p><p>苏轼在四川眉山亡妻墓旁种植了三万株矮小的松树。</p> <p>一.苏轼与王弗姻缘故事(一): </p><p>姻缘巧合,冥冥注定</p><p>青神中岩寺陡峭的岩壁下,有一池清水,澄澈见底。一天,寺院的住持来到贡生王方的书院,请他给水池取个高雅的名字。王方自从出钱修起这座书院开馆教书以来,正想找个机会考考学生的才气,于是他就让每个学生都为这个水池取个名,写在纸上交上来。 一个个学生提起笔,很快就写好交了上去。只有苏东坡迟迟没有动笔。他独自在池边久久徘徊,突然双手击掌,喟然叹息:“可惜可惜,如此清澈的泉水,却见不到一条游鱼!”谁知这轻轻一拍,水池石缝间竟然有鱼闻声游出,摇头摆尾,穿梭戏水。 苏东坡心中一动,便提笔写了三个字交了上去。王方将纸条一一拆开,只见上面都是些什么“观鱼池”、“看鱼池”、“钓鱼池”之类俗不可耐的名字。他正要打开最后一张纸条时,恰巧女儿王弗派丫鬟送来一张纸条。于是他将两张纸条一齐打开。 出乎意料的是,苏东坡和王弗竟不约而同地给这个水池取了一个十分高雅而令人叫绝的名字“唤鱼池”。住持和尚为水池征得这一美名后,想将“唤鱼池”三个大字镌刻于池边岩壁上,又来请王方动笔。王方仍如法炮制,叫学生每人写一张交上来,再邀青神的名士前来品评。 到了那一天,天气晴朗,中岩寺的水池边,挂出几十幅书法,写的全是“唤鱼池”三个字。行草隶篆,各显神通,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看热闹的百姓人山人海。王方的女儿王弗,带着丫鬟也来了。 一群人左挑右选,反复品评,一致认为苏东坡写的“唤鱼池”三字最有神韵。两次评选都是苏东坡夺魁,王方想,女儿和东坡的命名,不期而合,莫非天配良缘。于是就将苏东坡招为女婿,郎才女貌终成一对恩爱夫妻。那年王弗十六岁,苏东坡十八岁。 </p> <p>看看民间段子如何讲</p> <p>苏轼与妻子王弗之间的故事 (二)</p><p><br></p><p>王弗“幕后听言”:</p><p>苏轼的妻子王弗,16岁嫁给苏轼,婚后二人感情甚笃,幸福恩爱。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对于书中记事,苏轼偶有遗忘,她却都能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p><p>苏轼是个性情中人,为人耿直实在,在官场略显吃亏,于是他开始广交朋友,他是真正为朋友而活着的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苏轼是相信天下无坏人的,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言“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p><p>朋友们经常往家里来,苏轼总是热情款待他们。大家天南海北的,侃得唾沫横飞。于是,就有了王弗“幕后听言”的故事。当东坡在与来访的客人谈话之时,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有一天章敦来了,说了许多让苏轼高兴的话。</p><p>章敦一走,王弗从帘子后面走出来说,今天这个人不可靠,热情过了分,你要小心,恐怕将来对你不利。后来章敦迫害苏轼,心胸开阔的苏轼也恨得他要死,甚至做鬼也不愿跟他碰面。王弗实在是具有女人那种凭直觉判别好坏的非凡本领,她的帘后偷听也确实帮助过丈夫不少。</p><p>不过后人有传言说,苏轼并不喜欢喜欢王弗“幕后听言”,这和“垂帘听政”差不多。不过我们可以知道王弗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女性。</p><p>但好人往往不长命,二十七岁的王弗不幸病逝,葬后,东坡在王弗的墓前悲痛的长叹道:“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一怙!”苏东坡与王弗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弗去世后,苏轼很久都不能轻易放下,十年之后,苏轼写下《江城子》悼念亡妻。</p><p><br></p><p><br></p> <p>第四首:最雄武豪放的词</p><p>《江城子·密州出猎》</p><p>创作背景:</p><p>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年他三十八岁,满怀雄心壮志,是他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p><p>原文如下:</p><p>江城子·密州出猎</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span></p><p>译文:</p><p><br></p><p>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p><p>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你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杀敌人。 </p> <p>溯知州到密州很快地喜欢上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与民同甘共苦,治理旱灾、蝗灾、匪患等取得显著成效,密州官民政通人和,新领导得到了密州上下一致拥戴,甚至苏长官外出打猎也有百姓们““千骑卷平冈”(当然不污夸张)的自愿追随。</p><p>图为密州(现诸城)山水风光。</p> <p>在密州,苏轼居所有一旧亭台,他常常登高望远。西望穆陵关,师尚父;南望马耳山和常山,秦时隐士卢敖于此得道成仙;北望淮水,淮阴侯韩信于此建功立业。这常常激发他的理想。盼望着"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p><p>这也是苏长官写这首词时,壮志凌云、气吞山河抒发报国立功情怀的因由。</p><p>图为密州山峦一景。</p> <p>望江南·超然台座</p><p>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p><p>原文:</p><p>望江南·超然台座</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译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span></p> <p>第五首:最深情的词</p><p>《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p><p><br></p><p>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p><p>词文如下:</p><p>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span></p><p><br></p><p>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p><p>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p><p>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p> <p>苏轼、苏辙兄弟情深世所罕见</p><p>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为了营救兄长苏轼,苏辙冒死向神宗皇帝上书:“欲乞纳在深宫,以赎兄轼”(《为兄轼下狱上书》)宁愿不要自己的官职,不要自己的政治前途,也要营救兄长,却遭不准,牵连被贬至筠州做盐酒税(小吏)。</p><p>苏轼出狱后,被贬到黄州,苏辙受牵连也被贬到筠州。尽管如此,苏辙还是远远地来为苏轼送行。</p><p><br></p><p>1093年,苏轼被贬至惠州。考虑到各方面原因,苏轼最后只带了侍妾朝云和幼子苏过前往惠州,其余家小都托付给了苏辙。苏辙自己尽管人口众多,经济困难,但还是义不容辞地为兄长分忧解难。1101年,苏轼临终前,还安排自己最亲爱的弟弟苏辙为自己撰写墓志铭。苏轼对苏辙信任之深,亦由此可见。</p><p><br></p><p>兄弟二人面对权贵,争相为对方避让。1901年,55岁的苏轼被高太后从杭州召回朝中,先是被安排做吏部尚书,后又任翰林学士承旨。这时,53岁的苏辙在朝中任尚书右丞。翰林学士承旨,是翰林学士院的主管、一把手,负责皇帝所有诏书的撰制,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主任或秘书长之类,属正三品。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主管官员之一,“奉天子命而施政”,相当于国务院的副总理,属正二品。兄弟二人此时均处于政治生涯的最高峰,但是,踌躇满志却也面临着 政敌们无所不在的嫉妒与攻击。为避免给弟弟子由带来祸端,苏轼首先上《杭州诏还乞郡状》,恳请圣上“只作亲嫌回避,早除一郡”,意思是兄弟在朝,工作起来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为避免口实,苏轼请求回避,请皇上允许他早早地到地方任职。苏轼此举,明显是为兄弟苏辙让路。而苏辙听说后,一方面很感动,另一方面也不好意思:哥哥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做弟弟的也不能落后。于是,苏辙也连上四道奏折,请求外任,并说:“兄轼才高行备,过臣远甚”,“只可使弟避兄,不可使兄避弟”。(《兄除翰林承旨,乞外任札子四首》其一)面对高官厚禄,兄弟二人争相为对方让路。苏轼兄弟这情义,这境界,真让他们钦佩感慨!</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1076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其弟苏辙正在河南推官(节度使、团练使等下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任上。密州即现在的山东诸城,而苏辙却在河南任推官一职,兄弟两人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河南,终是不能如愿团聚。</p><p>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可是并非月圆人亦圆。苏轼1076年的中秋节,过得并不快乐。他离开家,离开兄弟,来到密州,尽管他“欢饮达旦”,可是酒入愁肠,愁更愁,于是大醉一场。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苏轼看到月亮,想起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p><p>想当初,苏轼与苏辙几乎寸步不离,连参加科举考试都是一同前往,是同期的进士。苏辙少年时“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子瞻就是苏轼。子由是苏辙。</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兄弟二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诗文酬唱寄赠很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不包括文章书信的话,二人仅诗词唱和就近200首。他们兄弟二人相知相重,也相互劝勉。其中最著名的除了上述</p><p>《水调歌头》,就是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p><p>原文如下:</p><p>和子由渑池怀旧</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span></p><p><br></p><p>尤其诗中首联</p><p>“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被世人广为传诵。</p><p><br></p><p><br></p> <p>第六首:最激情澎湃的词作</p><p><br></p><p>《念奴娇·赤壁怀古》</p><p>创作背景</p><p>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p><p>原文:</p><p>念奴娇·赤壁怀古</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span></p><p>附注:</p><p>上述词文又其它版本主要区别为:</p><p>樯橹:又作强虏,人生:又作人间,</p><p>一尊:又作一樽等。</p><p>白话译文:</p><p>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p><p>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p><p><br></p> <p>“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想象一下,农历七月图中疾风暴雨袭来,大江波涛汹涌,巨浪拍打岩石,江水冲天飞溅的情景…</p> <p>夕照长江,夜色将临,黄州山水风光如画。</p> <p>奔涌的江水,静静的岩石,身处赤壁这非寻常的地境,怎不令人怀古追昔,思绪绵绵…</p> <p>看到照片中的景象,读者是否会联想到“赤壁”名称的由来呢?除此,如同被🔥火焰映红的滚滚江水,尤其是那巍峨挺立的巨岩,是否目睹过当年那场火光冲天、惨烈异常的赤壁大战呢?也许东坡居士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发出:“三国周郎赤壁。</p><p>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p><p>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p><p>的慨叹。</p><p>是啊,面对长流不息江水,恒久矗立的岩石,何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短暂,转眼回眸那一切,皆似瞬间。</p> <p>面对赤壁的夜景,苏大学士一定想起过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和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等著名诗句吧。</p><p><br></p> <p>看到如此朦胧的山水,明亮的月色,苏东坡怎能不怀古思今,不胜感慨?人生如梦,还酹一樽江月。</p> <p>第八首:最旷达的词作</p><p>1082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创作背景</p><p>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p><p><br></p><p>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宋代:苏轼</p><p><br></p><p>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莫听穿林打叶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何妨吟啸且徐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竹杖芒鞋轻胜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料峭春风吹酒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回首向来萧瑟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span></p><p><br></p><p>译文</p><p>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p><p><br></p><p>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p><p>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p><p>尤其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p><p>注释:</p><p>定风波:词牌名。</p><p>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p><p>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p><p>已而:过了一会儿。</p><p>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p><p>吟啸:放声吟咏。</p><p>芒鞋:草鞋。</p><p>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p><p>料峭:微寒的样子。</p><p>斜照:偏西的阳光。</p><p>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p><p>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p><p>以上摘转于网络</p> <p>“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p><p>作品背景:</p><p>宋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时年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发,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黄州团练副使。第三年四月作此两首寒食诗。因其首句“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后人称《黄州寒食诗帖》,为苏轼存世品中最佳精品,誉为“天下第三行书”。</p><p>1《寒食帖》简介:</p><p>《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p><p><br></p><p>《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 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 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p><p><br></p><p>2.原文:</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span></p><p><br></p><p>3.《寒食帖》译文:</p><p><br></p><p>自从我来到这清冷的黄州过寒食已经是第三个年头</p><p>年年都盼阳春能稍稍留步可东风象过客总不肯眷顾</p><p>今年的连绵雨偏下个不停两月来萧瑟得如深秋光景</p><p>裹着衾听说了海棠花虽开冰雪魂胭脂痕与泥污同在</p><p>这花季谁竟能暗地里偷取趁半夜蛮力士撬换了时序</p><p>我困于不幸如久病的少年病好时已白头又活得几天</p><p>春江水漫天倾要冲垮门户紧一阵慢一阵势头儿十足</p><p>我住的小草屋象是条渔舟被冲进茫茫的水云间飘流</p><p>厨房里煮一锅发霉的冬菜破灶头塞几把没干的芦柴</p><p>哪里还记得起又到了寒食忽看见老乌鸦嘴叼着冥纸</p><p>九重门深深锁关紧了皇宫万里路迢迢隔祭不得祖宗</p><p>真想学阮步兵为末路痛哭又岂甘如死灰不复再燃乎</p><p><br></p><p>4.背景附述:上文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 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 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p> <p>苏东坡之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亦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不求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苏东坡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画得一手好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便是“胸有成竹”这句成语的来源。</p><p><br></p><p>苏轼《黄州寒食诗帖》</p><p>《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 横 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p><p><br></p><p>苏轼书法风格及名人评论:</p><p><br></p><p>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p> <p>东坡肉的由来</p><p>在1077—1079年期间苏知州在徐州抗洪治水,生产生活等都取得明显成效(前述)后,一次好友来看他,苏轼就本想大显身手来招待好友,但他忙着和好友下棋,却忘了锅中还炖着肉,等他想起来去厨房中查看的时候,却发现猪肉不但没有糊,而且还被炖的晶莹剔透,软烂留香。苏轼惊叹连连,好友吃了以后也连说好吃。</p><p><br></p><p>后来,徐州城百姓们为感激苏轼,买了上好的猪肉送到苏轼家以示谢意。苏轼把百姓们送来的肉做成了“东坡肉”,再重新送回给百姓,百姓们吃过后都连口称赞。从此,“东坡肉”也就流传了下来。</p> <p>东坡肘子的来历:</p><p>东坡肘子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p><p>一是传说苏东坡曾到过江西永修一带,并为当地一个农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感谢,特地留他吃饭。乡村美景陶醉了苏东坡,他不禁吟了一句诗:“禾草珍珠透心香 ”。正在灶间做饭的农夫听了,以为这是苏东坡在教他怎样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于是赶紧将猪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去煮,不料这样煮出来的肉还真是别有一番香味哩!</p><p>二是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夫人王弗制作的传统名菜,因苏东坡极其喜爱而得名。相传,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并留下了记录,还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一般流传的是第二种。</p><p>笔者认为第二种可信程度更高些,第一种无论用草系猪肉(在自己家用草绳系猪肉?)还是草绳当作了烹料(草药或许味道重些),都显得牵强。而第二种较可信。</p> <p>东坡鱼”的由来:</p><p><br></p><p> “五柳鱼”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喷香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人们在享用时,又常把“五柳鱼”叫做“东坡鱼”,这是为什么呢?</p><p> 苏东坡是我国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p><p><br></p><p>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p><p> 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的馨里</p><p>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乎不加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来你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p><p>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咪咪地说:“五柳鱼呗,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p><p>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p><p>苏东坡平生最爱吃鱼,当年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故他深得制作各种鱼肴之妙法。他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他在黄州写有《鳊鱼》诗:“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轰著泪纵横”。四川乐山一带的岷江中,出产一种黑头鱼。苏东坡和其弟苏辙曾用香油、豆瓣、葱、姜、蒜等调料,以炸、烹、收汁之法制作了“东坡墨鱼”,其味“芳香妙无匹”。苏东坡曾在《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中写道:“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他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记述了将“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鳜鱼烹煮以佐酒的故事。在《浣溪沙》中写了“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州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美好诗句。他在任登州太守时吃了鲍鱼,赞不绝口,说“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倚墙。” 现今留传的东坡鱼有各种做法,如东坡糖醋鱼、东坡鳊鱼、东坡墨鱼、东坡鳜鱼等。</p> <p>东坡豆腐的来历:</p><p>相传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后,由苏官人变成了“东坡居士”。由于薪奉少得可怜,吃喝生活都得算计。东坡先生好交友和“喝一口”,招待朋友就餐豆腐常常成了不可或缺的“主菜”,这也逼着心灵手巧智慧高的苏居士研究发明烹制出了美味豆腐,受到人们夸赞,并以“东坡豆腐”之名,不断推广流传下来。</p><p>据说随着他迁职转移,先后到了浙江杭州,又到了广东惠州等地,不管走到哪里,他的“东坡豆腐”就在那里广为流传。 豆腐洁白如玉,柔软细嫩,清爽适口,苏东坡曾为豆腐写下“煮豆为乳脂为酥”的诗句,以精炼的语言把制作豆腐形象化,用准确的字眼道出豆腐“为乳”、“为酥”,为食品之精粹。</p> <p>现如今“东坡豆腐”无论做法、风味都存在很大差异,还好,各有所好,各爱一口,所谓“正宗”与否,无关紧要。</p><p>如果真想尝尝所谓“正宗”的,那么,图示即为湖北黄州的东坡豆腐,或许那儿的最接近…</p><p>不必疑问为何逐一介绍“东坡美食”系列,“明以食为天”,古今中外谁能例外?人们除了应由衷地赞佩苏大文豪创作留下的文学艺术等能感动、振奋、愉悦心灵的作品,难道不该感谢他发明流传下来的“苏系”美味佳肴吗?</p> <p>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br></p><p>这是苏轼于1084年,由黄州团练副使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时,他即兴写下著名的诗《题西林壁》。</p><p>欲知苏轼离开黄州后的经历故事及诗词名篇,敬请分享下篇:</p><p>《冠绝古今,名扬中外的奇才苏轼》(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以上图片及部分文字摘转于网络,对原拍摄和作者深表敬谢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