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小粽子,小粽子》<br>卷儿 文/ 图<br>连环画出版社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p></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1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 题</div><br><br> 端午节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华节日,不仅仅是因为它处在物候交替、由春入夏的关键节点上,也是因为融合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是构成“有机的共同体之美”的重要一环。<br><br>粽子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美食符号,由于南北方文化差异大,各地食材和口味不同,自古就有“南北甜咸”之争。也因此“甜咸之争”争执的不仅仅是一种口味,也是对童年记忆的珍视,对文化认同的执着。不忘原乡原味,也大胆尝试新风新韵,保留记忆、求同存异,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发展指根基,也是中华文化力劫百转终能浴火重生的秘密所在。<br><br>于是,一场口水战开始了,两派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粽子,甚至连水中的鱼也分成了两个“粉丝团”,真是好不热闹。最后由竹筒粽爷爷解开了这个“结”大家一起划起了龙舟。龙舟在书中有双关意味——粽子和龙舟是端午节的“标配”,赛龙舟又是一项特别需要团结和配合的运动。<br><br>以中华粽之名甜咸同船、以龙舟竞渡为全书做结,这是作者态度的表达,也正是这一精神的象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构</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p style="text-align: left;">故事发生在淮河码头,即暗示了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也巧妙利用码头造型形成了一种舞台感,为角色的表演搭建了合宜的空间。</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绘本开头就是一个粽子,从我们中国的北方来的,它去码头,那它会遇见谁呢?<br></p> <p style="text-align: left;">这时从我们中国的南方也来了一个小粽子,它们跑呀跑呀,和北方的粽子碰到了一块儿。咦!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left;">粽子们出场的方式有意设计的多样化:既有跑来的,也有飞来的,还有乘着竹筒行船而来;先依照“北—南” “甜—咸” “三角—枕形”的常规顺序出场,再用小川粽和八宝粽分别打破北三角和南咸味的惯性思维。<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3 ———</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在《小粽子,小粽子》一书中,作者把粽子“童话化”“拟人化”了。食物成了人物,它们之间的争吵更像是一群孩子之间的拌嘴。再看看粽子们可爱的造型吧,像一群穿着绿色“浴袍”的宝宝,脸色还飞着羞涩的红,让人很想“啃”一口。故事发生的场地是“淮河”的码头上。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之一,粽子因为南北方食材和口味不同的原因,分成了甜粽子和咸粽子。 <p style="text-align: left;">文字设计也颇具匠心:旁白采用黑色印刷字体,而对话全部使用了手写字,且手写字的颜色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角色,并用字体的大小来暗示角色说话的顺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left;">争执的开场还算和谐:蛋黄粽和大枣粽裸裎相见、友好问候,但从两者所做的位置的空间距离上看,明显有着心里隔阂。豆沙粽、火腿粽、小川粽、八宝粽次第出场,远近亲疏、分党论派,甜咸之争,一目了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left;">一旦加入偏好的变量,戏剧化的演进就开始了。双方你来我往,交替穿插,随着镜头的推进、焦点的集中和叙事的加速,画面空间的挤迫感越来越强,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及至鱼儿们(其实是“对书大嚼”的孩子们)的话“火上浇油”,甜咸大战一触即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left;">粽子们直着嗓子喊到:"甜的好!” “咸的好!”好像快要打起来了。<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作者将递增型的穿插对战模式和食物拟人化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叙事上明晰的节奏感,营造出强烈的儿童趣味和游戏性,并可持续拓展为现实对抗竞技游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一趣味性和游戏性也体现在部分文字设计有意的押韵及最后的《甜甜咸咸之歌》上,它们契合着幼儿天然的音乐敏感性,非常适合成人和幼儿在亲子阅读时开展语言游戏。</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4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画</div> <p style="text-align: left;">先看一看扉页,这是什么呀?(饭,米、鱼鳞片)那我们先来听故事,听完故事大家再想一想最有可能是什么?</p> <p style="text-align: left;">两个粽子碰到一块儿,非常开心。北方来的粽子说:“你好!我是大枣粽!"南方来的粽子说:“你好!我是蛋黄粽。”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left;">粽子们出场时的“坦诚相见”,让小读者即直观看到食物内里(彩铅、色粉技法的恰当使用赋予食材Q弹质感),又体会到强烈的滑稽感。</p> <p style="text-align: left;">书中还有许多小小的伏笔或隐藏的细节。比如在川粽出场前,八宝粽已经远远地从页面右上方飞来;八宝粽飞来时,画面右侧出现了竹筒粽小小的身影。分别从第1和第3个跨页开始出现的鱼儿和小鸟,对叙事本身没有很大的作用,但却成为“甜咸之争”的见证人。鱼儿的数量和方向与小粽子数量和出场位置对应。鸟、鱼不断变化的造型和位置给儿童增加了寻找细节的乐趣。这一乐趣也同样体现在前后环衬的设计上及最后汤锅和码头的照应与暗示上。</p><p>
</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5 ———</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建议</div> 第一次集体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br>此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自主阅读,交流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获得文学想象和前阅读的经验。 环节一<div><br>绘本导入: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中国有哪些重要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季)但是,在夏天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哪一个吗?大家一起来说说。(端午节)那我们在端午节会做哪些特别的事情呢?(包粽子、做香包 、赛龙舟、插艾草和菖蒲)</div><div><br></div><div><br></div> 那今天我们来听一本有关端午节的绘本,绘本的名字叫《小粽子,小粽子》。大家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呀?对啦!在端午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粽子啦!可是,你知道粽子也分很多种吗?粽子也有很多话想跟你说吗? 环节二<div><br><div>自主阅读绘本前半段(扉页至粽子爷爷出现前)</div><div><br></div><div>提问:</div><div>1.有哪些粽子出场了?分别是怎么出场的?</div><div>2.粽子们为什么吵起来了?</div><div>3.你喜欢甜粽子和咸粽子?为什么?<br><br></div></div> 环节三<div><br></div><div>集体阅读绘本后半段(粽子爷爷出现)</div><div><br></div><div>提问:</div><div>1.谁来了?粽子爷爷说了什么?</div><div>2.粽子们和解了么?他们一起做了什么?</div> 环节四<div><br></div><div>师幼共同完整地阅读绘本,感受作品的诙谐有趣。</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6 ———</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束语</div> <p style="text-align: left;">卷儿的这部绘本,促使我们去思考让孩子如何才能通过绘本爱上中国文化。我们爱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是也千万别忘了绘本的主要读者是孩子。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干脆读不懂,翻两页扔到一边,任你高唱"继承” “传承”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做过太多不管孩子懂不懂,“一股脑儿灌下去”,最后走向教育反面的事情了。要让孩子通过绘本爱上中国文化,一是要有趣,二是要现代。用现代的观念、现代的手法、现代的语言去表现,让孩子体验可亲、可感、可爱的中国文化,如同《小粽子,小粽子》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