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组继4月13日学习了吴勇老师的《写作知识——从“教知识”走向“学知识”》讲座后,于4月16日下午15:10分,准时在线上召开了“写作培训 从学习走向运用”关于“习作单元”教学的再探讨。此次会议由一语组薛爽老师主持,全体语文教师参加。</p> 基础型老师谈感受 <p> 一至五年级的基础型教师用电子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自己听完吴勇老师讲座后的收获。</p> <p> 一年级董璐璐老师和二年级宁艳红老师,针对一二年级没有专门习作单元教学,她俩就一二年级非习作单元教学分享了自己教学心得:第一根据语文要素进行训练。第二是关注每一课课后练习。总之,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课一得,进行说话、写话练习。</p> <p> 三年级郭英英老师、四年级赵诗佳老师和五年级郭伟丽老师针对“学习吴勇老师”讲座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讲解自己的感受: 从读懂课本、用好教材、 认真备课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从内到外的变化,把吴勇老师讲的内容逐步渗透到自己教学中去。</p> 骨干教师谈单元习作学习 <p> 一至五年级的骨干老师根据吴勇老师所讲的报告,针对所教学段习作单元教学为例,设计习作教学设计。</p> <p> 一年级邱抗抗老师以看图写话《给奶奶捶背》为例,为了激发孩子写话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一些句式练习、欣赏范文,师生进行情景表演等形式,调动孩子写作热情。二年级赵素娟老师,结合 孩子们读过二个故事《七色花》《神笔马良》,用“假如我有……”句式,让孩子先说再写, 结合疫情来进行写话练习, 写作形式上,大胆创新,录制视频、 做小手工、画图等形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展示自己做好的一面。</p> <p> 三年级乔利萍老师,以第五单元教材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为例,从篇内对比、篇间对比循序渐进交给孩子习作方法。四年级宁亚丽老师以《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精读课文学习时,让学生画游览流程图路线,更加清晰明白作者是如何把精彩部分写清楚的。针对同学们不知道怎么把景物写清楚,平时上课时多引领,借鉴习作范文,实践练习中逐步提升自己写作水平。五年级马书香老师以习作单元《行行色色的人》为例,把一个人的特点写清楚:从片段导入、审题指导、回顾课文交流典型事例、列写作提纲、写作例文组内分享、评价修改等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自己的经验和做法。</p> 名师谈单元读写结合点 <p> 一至五年级的名师根据吴勇老师所讲的内容,针对所教学段梳理出每个单元的读写结合点,谈谈自己训练方法和评价方法。</p> <p> 邢玉娇老师针对一年级下册读写训练点、训练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如何进行写话练习,要循序渐进,交给孩子方法, 让孩子先说再写,学过《姓氏歌》后,拓展说话练习:我知道的姓氏有哪些,结合地理优势,让孩子从百家姓广场找自己和家人的姓氏,从而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姓氏,让孩子学会从生活中学语文。二年级高改平老师结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学习弱项进行分享交流:对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寓言故事等孩子们不太熟练的内容,采用提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分享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相互交流,把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写话练习。</p> <p> 三年级史杰老师,对于写作训练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以《燕子》《荷花》为例,根据单元训练点,借鉴其他名师做法,让学生先制作植物记录卡,再进行写作练习。 四年级高艳丽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每篇文章有多个训练点,遵循“一课一练, 一课一得”原则去进行练习。把园地学习和课文练习结合起来;把随堂练笔和课后练笔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在评价方法上,更进一步,把孩子们写的优秀习作:诗歌、童话编辑打印,编辑成作品集。五年级高蘩老师,针对高年级学生采用填空式仿写、 口语交际、小练笔、编故事等训练方法,结合孩子居家学习特点,从表达方法、语句通顺、字体书写、是否有错别字四个标准,让孩子对照标准给予自己三颗星、二颗星、一颗星奖励进行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p> 总结梳理 <p> 最后,时利平主任对习作单元怎么教给出自己的建议:一、习作单元,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写作知识学习过程,体现的是学生思维层层递进的过程,老师要带领孩子们实现由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 二、习作单元的教学也要重视内容的整合,可以尝试将精读课文与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习作进行整合学习,从而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调动孩子们写作的热情。</p> <p> 习作教学,我们在路上!我们在摸索!但相信,只要我们多引导学生,慢慢培养孩子们从生活中携取写作素材的能力!相信我们给他一个机会,能收获一份惊喜!</p> <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文:高林红 董璐璐</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