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们常常纠结于现实和理想的矛盾;越是成长越是成熟,心中的梦想就越是清晰,但却迫于现实的苟且而非常无奈,于是有很多人慢慢的就放弃了梦想而迷失在滚滚红尘中;但有一部分人,他们牢牢的守着心中的一方净土,坚持不随波逐流,他们用笔墨用诗书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留下一代代不朽的画作,无声的讲述着背后的人文故事,这部分人就是我们说的艺术家。进入近代尤其是“五四”新文化之后,西方油画及其理论大规模进入中国,传统中国画式微,很多画家开始把一些西方的画法以及表现手法、甚至是理论用到国画上,那句“笔墨当随时代”是这个潮流下的名言。<b>众所周知的近代十大画家之一吴冠中</b>(1919——2010),恰好就成长成熟在这令人茫然无从的时代里。 (吴冠中《江南水乡图》) 上图是继贤阁近期收藏的一幅吴冠中落款1988年的作品,根据画意命名为《江南水乡图》。近景是残荷及局部水底动态,采取油画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国画的写意,斑斓的色彩点染烘托下,残破的荷叶与数株枯黄的荷杆,相依相伴,无声无息,或昂首,或弯曲,或蜷缩,或扩展,虽然“凌乱寒塘谁与顾”?但衰败的荷茎,依旧顽强的在寒塘里坚守着一份生命美丽的本质。<br>残荷绝不会在乎人们是否赞美,毕竟时过境迁,风光不再,一切从另一种姿态开始,残荷无言,意韵犹存。 (吴冠中《江南水乡图》近处残荷特写) 水天浩渺的远处是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群,三只小船正缓缓驶向理想的彼岸。遥远地平线,朦胧的远山,远处的天际的大雁,与家宅上的飞燕遥相呼应,他们是在交流呢还是彼此擦肩而过?<br>这幅《江南水乡图》题款是<b>吴冠中一九八八</b>,其时吴冠中七十岁。七十岁对于艺术家来说,应该是思想成熟、技艺精湛的鼎盛期,这幅画作对此有全面的阐释。<b>近处的残荷是暗喻一个老艺术家应该坚持的风骨,也有点的廉颇老矣的感慨;透过残荷看到的是水乡环绕的徽派建筑群,那是指代作者心中的理想,是作者的追求,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坚强意志;驶向理想彼岸的小船,寓意新人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历史的必然,而老式徽派建筑群还指代中华传统,也是历代士大夫理想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那是画家的向往也是对后代希望;大雁和家宅上空的燕子遥相呼应,寓意各安其道,一派祥和;整体色调淡雅宁静,意境之美让人不由得神游其中,静心入定,思绪飞扬。</b> (吴冠中《江南水乡图》徽派建筑群) 《论语·先进》“侍坐章”中,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话中,曾点描述了自己理想生活的一个场景,高雅、悠然、自得其乐,令人神往。深以为,这幅《江南水乡图》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得一水乡,偏处陋巷,有童子荡舟,听燕子呢喃,读古今圣贤,观四季荷塘,人生之乐莫过于此了。<br>建筑的画法,用墨和水彩晕染,小船上的人物点染而成,都是采取亦中亦西的技法,显然作者对此烂熟于心,只要是表达构思需要,都可以信手拈来。整体呈现了宁静悠远令人神往的意境,将画家对生活的理解,现实和理想的纠结,以及未来的希望,都精准的予以表达。构图章法完美,且与思想表达契合,设色清丽淡雅也与画意相匹配;气韵流畅,生动自然,各处细节处理完美,无丝毫败笔,非大师不可为也。 (吴冠中《江南水乡图》小船)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在远离传统笔墨、图式的方向上探索中华文化的精神。这幅《江南水乡图》就是他多年探索后成熟力作。<br>从吴冠中一些列著名的言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品格上甘贫守道的君子,思想上却非常开明主张学术、创作自由,他看不惯画坛的歪风邪气,看不惯徐悲鸿和“革命题材”,又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他的大胆直言可以说把画坛的改革派及传统派都得罪了,自然也就引来很多负面评论。大艺术家果然是至情至性之人,非世俗可以理解啊。 (吴冠中《江南水乡图》落款钤印) 客观评价,这幅《江南水乡图》虽然也用了笔墨,但形式上更多的是西方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效果也颇有油画那种静美,但<b>内容、思想却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和理想,也许这正是吴冠中老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无论中西,无论古今,精神和风骨永恒。</b><br>吴冠中作品多是穷款,本品题款:吴冠中一九八八。书写流畅自然,是吴冠中一贯风格。钤印:吴冠中印(白文)。对比印鉴数据库,匹配率98.7%。 (吴冠中《江南水乡图》钤印与印鉴数据库比对) <b>通过以上观察、分析和解读,结论显而易见,本品吴冠中《江南水乡图》从构图、画法到画功,从内容到思想表达到意境呈现,都符合吴冠中一贯风格,落款书写自然,钤印与印鉴数据库高度匹配,判定是吴冠中真迹无疑。</b><br>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询吴冠中同期作品,相互印证。下面是吴冠中两幅残荷图,分别作于八九年和九零年。 (网络公开吴冠中一九八九残荷图) (网络公开吴冠中1990残荷图) 这两幅残荷图,一简一繁。本品近景残荷部分相对来说则简繁适度,多了点染,以及水底洞天(残荷虽老,但新的生命已经开始在内部孕育),都是为了符合整体画意的表达。徽派建筑水乡图也是吴老经常选择的题材,下图也是一幅江南水乡图,注意远处桥上方的飞燕,桥上的两个人,这种呼应关系(一对飞燕一对情侣)以及画法,本品中也有体现(徽派建筑群是理想的老家,上空三只飞燕也是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的寓意)。 (网络公开吴冠中江南水乡图) 这样看来,本品吴冠中《江南水乡图》就是把残荷图和江南水乡图融合在一起,完整的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情感、人生理念以及对后辈的希望,表现形式融合中西,精美雅致,宁静悠远,绝对是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艺术珍品。<br>(原创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