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漫长的假期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不算轻松。作为老师,每天需要统计学生的防疫和健康情况,每天和学生和家长沟通。在此向您们道一声辛苦了。而如今开学时间将近,我们要做足充分的准备,为复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p><p> <b><u> 一、如何战胜害怕被感染的恐惧情绪?</u></b></p><p> <b>1.作好复工心理准备。</b>对于疫情背景下的复工,国家、政府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对于学校能否开学、何时开学、怎样开学会有科学的评估、严格的程序规定,教育部门宣布开学,则意味者疫情形势有了足够程度的好转,意味着学校教学环境的足够安全,我们不需要过度担心。</p><p> <b> 2.自我接纳。</b>我们要接纳我们的焦虑和害怕,在全世界抗疫的大背景下,紧张、焦虑和恐惧是正常的,适度焦虑有助于保持对病毒的警惕性。</p><p> <b> 3.科学防护。</b>我们要严格做好安全返校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程序和规范,采取科学防护措施。我们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这些常规防疫措施以外,在校期间要提高防护意识,少走动、少接触。</p><p> <b> 4.自我调整。</b>工作之余我们可以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来放松心情,也可以做一些休闲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可以想一下,很多企业在二月或三月我国疫情还比较严重的时候复工,他们比我们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们大多数人的安全都有保障,而如今疫情已经算是控制住了,我们的安全更有保障。要有信心可以战胜病毒。</p><p> <b> 5.寻求帮助。</b>如果我们紧张焦虑情绪相对较重,我们可以向周围的同事、家人以及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寻求帮助。可以向身边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倾诉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能缓解可及时向领导反映,咨询学校的防疫措施,化解内心疑虑,也可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p><p> <b><u>二、如何应对学生对疫情的恐慌?</u></b></p><p> 恐慌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态,是我们在不正常情境下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但是由于学生目前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之中,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更容易因疫情的困扰而恐慌。学生有恐慌心理不容忽视,如果得不到及时宣泄,会给社会、家庭和其本人造成严重的影响或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学生:</p><p> <b>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b>对疫情保持适度的关注,只看官方权威报道。不道听途说,不轻信谣言,不过度解读。</p><p> <b> 2.接纳恐慌等应急情绪。</b>告诉学生,面对疫情出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是我们在不正常情境下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我们应该理解和接纳它。其实,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克制和压抑,并不利于心理健康。</p><p> <b> 3.自护教育。</b>掌握防控知识和学校制订的各项应急防控制度。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自我防护,坚定必胜信心。</p><p> <b> 4.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b>面对疫情,学生会经常感到孤立无援,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鼓励、沟通,增加心理上的相互支持。</p><p> <b>5.积极自我暗示。</b>自我暗示能够直接影响言论和行为。选择一些积极的、肯定式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帮助学生树立坚定信念。有了这个信念,学生的内心会变得更加的镇定,有利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p><p> <b>6.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b>面对疫情造成的心理压力,不要采取指责、抱怨等不良方式应对。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学生保持心理的稳定。这样学生的焦虑、恐慌的体验就会变弱,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产生愉悦的体验。</p><p> <b><u>三、复学后如何引导学生沟通 </u></b></p><p> 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只能通过网络沟通。开学之后,学生彼此之间几个月未见,有许多话题想要沟通,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沟通呢?</p><p> <b> 1.引导学生保持一定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习惯。</b>学生在平时说话时,关系好的学生会凑成一堆。在疫情之下的特殊时刻教师一定要禁止学生成群结队,在教室戴好口罩。避免触碰他人的物品。喝水吃饭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嚏用纸巾或者手肘捂住。</p><p> <b> 2.引导学生交流正面信息,拒绝负面信息。</b>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话题,尽量引导他们传递正能量,不传谣不信谣。如果班级里负面信息较多,教师要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活动,教会学生辨别信息的真假。</p><p> <b>3.引导学生耐心倾听。</b>倾听也是一种交流技巧。在心理学里也是一种重要的矫正技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成功的倾听是百分之二十的问问题,百分之八十的倾听。</p><p> <b> 4.引导学生多赞美少指责。</b>每个人都想被认可,被夸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交流时多赞美别人。当有学生无故指责他人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帮助他们解决误会,通过寻找彼此的长处,友好相处。</p><p> <b> 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b>拥有好的个性品质就会有好的人缘。比如:人们更愿意和真诚、勤劳、开朗、大方和尊重别人的人做朋友。</p><p> 春暖花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正常化,愿老师们都能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去面对这场疫情和接下来的复学复课,有坚定胜利的信心,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在十五小香樟树下重聚。</p> <p> 下面,请老师们跟着视频一起来做心理放松操吧!</p> 腹式呼吸 肌肉放松 冥想 <p> 今天的教师心理健康微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