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年诗友谈谈读书

秋水孤帆

<p class="ql-block">  当前,中华古诗词受到许多朋友的喜爱,参与创作的作品也相当多。尤其网络上的作品更是没有写不到的情、景、事。但细品一下,概念化习作很多。追溯起来,这与在一些习作者中普遍存在的“重写轻读”不无关系。一些习作者粗识格律后,不注重读书,不深入学习,仅满足于知道几首古诗和诗词知识的一知半解,既可写出来自认为是好诗词了,其实这只不过是满足格律的格律溜罢了。</p><p class="ql-block"> 经验告诉我们,读诗和写诗是相辅相成、成正比例发展的。诗读得越多,写出来的作品就越有味道,越有厚重感;反之,读得少,写多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从古至今,哪个大家不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学者?和其他事物一样,学诗写诗,同样要经过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逐步演化过程。好多诗词习作者大都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训练,自觉补上这一课。中华诗词这古老的文艺形式,经过绵延几千年地打磨、进化,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形式和理论。这些理论,一直指导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这支航船破浪前行。</p><p class="ql-block"> 到了当代,从形式到理论,尽管需要进行多方面改革,需要进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但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旧瓶装新酒,让这一古老的文艺形式为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浩如烟海的诗词文化遗产,都被先贤们记录和保存到了典籍里。这些佳作充栋的典籍,为我们继承这份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阅读古往今来的优秀作品,借鉴古往今来的名家的创作经验,是继承这份文化遗产、提高自身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不少爱好诗词习作者,不少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人闲了,心闲了,时间充裕了,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读书条件。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从中吸取创作营养,丰富诗词积淀,还可以从中发现诗词美,欣赏诗词美,达到那种如醉如痴的境界,这就寻找到了精神支柱,就会使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身心健康也大有神益,又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这些诗词习作者,大都阅历丰富,思维敏捷,如从读书中感悟到诗词创作的门道,就如虎添翼,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 本人在历次诗赛来稿评审时就深切地感到,每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都可以感觉到作者广博的阅读量和丰厚的诗词积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那是千真万确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读书,读什么?自然是以阅读古往今来名家的作品为主。我认为:</p><p class="ql-block">第一要因人而异,量化标准。习作者起点不一,基础不同,不能强求划一。刚起步的习作者需从头读起,有一定基础的须进一步扩大阅读量和阅读范围;喜欢写诗的习作者,侧重多读诗作品。喜欢填词的习作者,则侧重多读词作品。不论读诗还是读词,都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一个习作者,只有熟读,多背诵古、今名家名作,才能写出像样的诗来。这个量化标准不是随意提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不必害怕前面背、后面忘。有位教育家说过,背诵过后忘掉,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p><p class="ql-block">第二,要循序渐进,由博而精。对一个刚起步的习作者来说,要从传统选本《千家诗》读起。这个选本尽管选编内容上存在问题,但所选作品格律严谨,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该选本不过选编了二百多首,如有可能,最好背诵个百八十首。</p><p class="ql-block">而后熟读若干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以及元、明、清时代的诗词选注本。还要阅读历代曲、赋等文学作品。有了这些读本做基础,就要进一步阅读古、今名家的作品选注和辑评本。现在这类的出版物很多,要根据自己的真好有选择地阅读。</p><p class="ql-block"> 此外,唐诗、宋词及其他《鉴赏辞典》也是必备的,随时翻阅,对提高鉴货能力很有帮助。</p><p class="ql-block">第三,要博览众来、广泛吸收。诗词是门综合性的语言艺术。它需要作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艺术修行及深厚的生活底蕴。单就专业知识讲,不仅要保证一定的作品阅读量,还要读相关的诗词理论作指导,从刘勰的《文心雕龙》、袁枚的《随园诗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及到民国,一千八百多年来这方面的专著很多,尽管理论主张不同,但都反映了诗词理论上的探索历程,其中不乏此创作方法、创作技巧方面的著作,集中总结了前人诗词创作经验。当代系统理论专著也很多。这些,都需要习作者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阅读。同时,如有兴趣再读读《中国文学史》。</p><p class="ql-block"> 一部中国文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诗史。摸清中华诗词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对诗词创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各艺术门类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些相关的姊妹艺术,如书画、音乐、舞蹈、戏剧,即便不具备某项技能,也都要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此外,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及此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也都是必备的。</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说过,“三分诗,七分读”,也就是写诗是创作,读诗是再创作,这话很有道理。如何读?古无定法,各有千秋。 </p><p class="ql-block">第一,要用心读。用心读,亦即边读边揣摩作品的主旨是啥?作者是如何立意的?是如何围绕主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又是如何遣词组句的?以及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精妙处在那里?还要“披文人情”(刘勰语),等等,从中领悟到名家的高明之处。</p><p class="ql-block"> 这样,积之以时日,创作经验积累多了,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不深入进去,只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读、囫圈吞枣,不求甚解,不仅不能欣赏到作品的诗美所在,也不能借鉴到别人的创作经验,也就不会收到阅读的最佳效果。</p><p class="ql-block">第二,要反复读。对年事已高的读者来说,背诵作品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反复读还是可以做到的。反复读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对积累词汇、熟悉句式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本人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写出来的句子,过后偶尔在名家的作品中也见到了相似的句子。当初井不是有意引用,只是诗意与名家偶然契合,句子就从记忆库中跳了出来,留在了纸上。这就是熟读产生的积极效果。熟读标准是啥?我认为,当看到书刊上此 理论文章中引用的例句,最基本的要求,大部分要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高标准要求,就要知道是那个名家的句子,那首作品里的句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说明熟读程度还不够。</p><p class="ql-block">第三,要诵读。现在一些读者没有诵读诗的习惯,只是捧书默读,这是不科学的。诵读的好处很多。目尽尺幅,神驰千里。出于口,惠于心。诵读能更好地体味作品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更能体味作者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从中接受到中华诗词“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的诗教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和加强诗词写作时的语感,和练就一副好嗓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写诗是创作,而读诗亦是再创作,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到的</p><p class="ql-block">“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p><p class="ql-block">“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此第二境也。</p><p class="ql-block">“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这就是王国维先生读诗词的再创作。</p><p class="ql-block">严羽《沧浪诗话》</p><p class="ql-block">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p><p class="ql-block"> 这几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学诗的基本历程,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是必须经过的。关键是多读书,读好书。只有手不释卷,探索不止,不断突破,不断进步。探摸到第二个层面,进入第三个阶段便指日可待。</p><p class="ql-block"> 读书感怀</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勤心苦读书,方可任耕锄。</p><p class="ql-block"> 雅韵腹中有,裁诗即自如。</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目尽千行字,神驰万里程。</p><p class="ql-block"> 方塘虽半亩,犹可富终生。</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