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研天下,掌中观世界”系列研学微课堂——“人文古韵,醉美山西”之“山西古建”第三篇(中)

刘默默

宋代时期木结构建筑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将疫情对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五严五防”“七个一律”重要举措,坚持“防控结合、杜绝感染、保障教学”的方针,确保全市教育系统“零感染”。</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固近期的外出研学课程暂时取消,但是学习不会止步于此,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广大学生制定的防疫线上学习的课程,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听到、学到知识百科、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艺术魅力……</span></p><p> </p> 建筑史略 <p>  北宋(960-1127)立国时,唐的中心区域在五代50余年的乱战中元气大伤、图典丧失、使得唐文化大大削弱,但在南方及西南战乱较短,唐代地方建筑继续发展,北宋建国后舍弃长安洛阳而建都汴梁,更靠近南方,建设中需利用南方较高的建筑水平,所以南方建筑的一些特征被吸收到北宋官式建筑中。</p><p> 南方几座宋建存在较多与法式相似的地方,如保国寺保存的地方做法均在法式上有记载但在北方建筑中未见,而法式兼记一些南方术语,也可以侧面证明这点,吴越名匠喻皓入汴梁修筑皇家工程,也表明南方技术北传。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北传。</p> <p>  北宋在建筑技术上的成就最瞩目的应当是《营造法式》的刊行(宋崇宁二年,1103年)。</p><p> 法式高度规范了北宋官式建筑的做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北宋北方诸构都有异于法式,实例设计按照法式进行的不多,例如殿堂厅堂混合构架中,斗拱用材多按殿堂设计,梁栿用材多按厅堂等级。</p><p> 归结其原因可能有二,一为实例多处偏僻地方,法式影响较微,二为实例多为寺院建筑,而法式规定的是官方建筑。</p><p> 说明法式只用在皇家官建,流行并不是很广。</p><p> 所以法式可以反映北宋高水平建筑,但是不能代表北宋建筑全貌。</p><p> 而南方建筑保持了独立性并继续发展,形成体系,上溯唐中后期,下延明清,表明南方地域建筑相当有活力,且因对外口岸的特殊情况远渡日本,形成日本“大佛样”。</p><p> </p> 建筑技术 <p>  自辽出现减柱法后,后来金代的佛光寺文殊殿同时用了减柱和移柱法。</p><p> 但匠师们恪守的原则是宁可改变椽架的长度,也要使内柱与榑缝对位,这样传力比较直截了当。</p> <p>  除法式里出现的殿堂厅堂梁柱作三种结构体系外,在北宋乃至辽金实物中还出现了“殿堂厅堂混合式”,特点在与它在具有一般厅堂式建筑内柱升高的特点的同时,在内柱柱头上使用铺作层,或在梁栿间对应于内柱柱头位置也使用铺作,于是形成了和内外两圈不同高度的铺作层闭合木框,比一般殿堂同高两层铺作更稳定。</p><p> 实例如奉国寺大殿、保国寺大殿、善化寺大雄宝殿、玄妙观三清殿等。</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用材方面:</b>宋面阔份值比唐多1/2,但大木构件截面份值并无多出1/2,故宋用材要比唐小,同一跨度可以用更小的材,是一种进步。</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斗拱的变化颇大:</b>铺作中偷心造变成计心造,从转角加抹角华栱开始,华栱上加瓜子栱的计心造渐渐普及。因为计心造能产生更多的素枋,使得空间稳定性更强;法式成书之前补间铺作有用减铺不减跳的做法,成书后便消失,这是铺作完善的过程;此时出现了假昂,如晋祠圣母殿;扶壁栱多以一层泥道栱上架多层柱头枋组成,不用法式规定中的做法,这样使得铺作木框更牢固;斜华栱的应用,意义在于减少斗拱间木方的跨度,出现在辽,流行于宋金,特别是金。</p><p> 另外,构架节点多以斗拱为过渡处理,尽管此特点从唐开始便出现,但是在宋日臻成熟:</p><p> 1.梁柱节点做法有梁头入柱头铺作后作成华头子、出跳华栱、耍头、把头绞项造和梁头不入铺作,搭于铺作上充当柱头枋;</p><p> 2.梁与梁相接的节点多用柱头卷头铺作联系;</p><p> 3.梁与攀间、蜀柱、驼峰的关系,梁头和攀间从相互垂直的方向十字交入大斗或者十字斗拱,梁头多以足材入大材,出方头;</p><p> 4.脊傅与蜀柱节点以单斗支替(支撑替木)、令拱支替、重拱支替。法式中规定的再做一“丁华抹颏拱”与其十字相交。但实例中未采用,仅见于元代慈云阁。</p><p><br></p> “游仙晓钟”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淡影疏星照露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鲸音初动梵宫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惊残一枕游仙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少禅僧入定回。</p> <p>  这是一首收录于清顺治《高平县志》中的题诗《游仙晓钟》,可以想见清初游仙寺梵呗钟鸣,僧侣聚集的盛况。</p> “游仙”何来? 在游仙寺内,现存一通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重修游仙寺碑记》,碑文记载:“游仙寺建自唐大历年间,规模宏敞,依山临水,高耸逼天,盖岿乎泫氏一巨观也,仰一方重镇也。”立碑者落款“邑庠生后学弟子”许纳揆。<br><br>  “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公元766-779年),如果游仙寺确实创建于唐大历年间,距今应该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div>  “庠生”是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div><div> 碑上的这段文字,是许纳揆听祖父生前常与朋友聊起的话题。有一年,牢记祖父之言的许纳揆偶至游仙寺,眼前的情形令他目击心伤。在他的游说下,寺院僧人到附近13个村庄施舍,众善男信女“于是捐谷捐银”。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游仙寺开始重修。5年后,修缮完毕。</div><div><br>  历史上,游仙寺的钟声悠扬浑厚,钟声传得很远,能唤醒附近的山林乡村。如今钟声不闻,就连钟鼓也不知所踪,但“游仙晓钟”却成高平古八景之一,流传至今。</div> 关于“游仙晓钟”,清乾隆版《高平县志》记载:唐代有位叫李通敏的读书人,号游仙。<div>  在此地读书时,常因早晨贪睡贻误读书而犯愁。</div><div> 某夜,仙人吕洞宾为其托梦,说寺外书房埋有大钟,何不挖来使用?</div><div> 次日,李通敏便带小僧掘地,果然挖出一口大铜钟。</div><div> 看到高2米、直径1.6米的铜钟,众人皆大惊。</div><div> 后来,众人将铜钟挂在寺东侧的钟楼上。</div><div> 从此,每天早晨寺内僧人敲钟诵经。由于钟声能传播数十里,周围学子听到钟声后即起床晨读苦学。</div><div> 据史料记载,李通敏为李唐皇族后裔。</div><div> 之后,李通敏的后人就一直生活在游仙山一带。</div><div> 到金元时期,李氏家族出现了两个有影响的人物:一个是李晏,一个是其子李仲略。父子二人均为进士,同朝为官多年。<div> “游仙晓钟”也遂成高平的古八景之一。</div></div> 千年古寺游仙寺 <p>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市区南十公里宰李村西游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称慈教寺。</p><p> 初闻寺院名,心中顿生清净雅致之感,而身临其境,更是让人宛若进入仙境。唤醒山林乡村的“游仙晓钟”,作为高平古八景之一,让人无不为之向往。</p><p>  坐北向南,共有三进院落。从中轴线前端起,前为山门和春秋楼,面阔五间,东西各有翼楼五间。</p><p> 进山门入寺,迎面为毗卢殿,俗称前殿。其后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p><p> 中殿之后拾阶而上,入后院,有七佛殿(俗称后殿)五间,东西配殿五间。</p> 历史起源 <p>  游仙寺规模宏大,周设群芳套院,山门壮丽,崇楼峻阁,三进院,<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依次为山门(春秋楼)、前殿(毗卢殿)、中殿(三佛殿)和后殿(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b></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游仙寺,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b>,金元明清屡有增修,现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p><p> 三间见方,单檐歇山,前后檐皆装木灵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硕大,梁架彻上露明造。</p> 布局结构 <p>  游仙寺,中殿金代建,五开间悬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规整,结构牢固,稳健庄重,<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此寺为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b>,寺外东山坡有八角七级砖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筑。</p> 文物保护 <p>  游仙寺,2001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游仙寺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现存前殿仍为宋代原物,其余均为后世历代增修。</b></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寺内主体建筑毗卢殿(前殿)为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现为宋制。</b></p><p> 游仙寺殿宇三间,平面呈方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外观庄重稳健,檐下补间斗栱五铺作,双抄偷心造。</p><p> 柱头斗栱为单抄单下昂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与昂几乎完全相同。</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一形制在山西其它宋代建筑中虽有所见,但时间上已晚于高平游仙寺前殿一百余年,可知是这一形制之中的先例。</b></p> 春秋楼(山门) 山门名为春秋楼,为二层明清风格建筑,两层均面阔五间。 毗[pí]卢殿(前殿) <p>  由山门进入前院,正中坐落着一座殿宇,墙体厚重,气势恢弘。</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此殿为毗卢殿,俗称前殿,殿宇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顶。</b></p> <p>  “古碑有云,始于大宋淳化元年。”立在殿宇一旁的《游仙山慈教院记》,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碑刻。</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由此可见,毗卢殿为宋代建筑。</b></p><p> 而宋淳化元年为公元990年,距今已有1023年历史。</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毗卢殿面阔三间,平面呈方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房檐前的龙形瓦当上,形象栩栩如生,而殿脊上的砖雕,有麒麟、龙、人像造型。</b></p> 一般来讲,中国古建筑的昂多为平挑。<div>  可奇怪的是,游仙寺毗卢殿的昂却是下挑,与创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的高平崇明寺中佛殿的构造有些相似之处。</div><div> 只不过创建年代要比中佛殿晚19年。</div><div><br></div><div> 毗卢殿(前殿),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div><div> 殿宇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外观庄重稳健。</div><div> 檐下柱头铺作单抄单昂五铺作,一跳偷心造,批竹昂,耍头也是批竹昂形;补间五铺作,双抄一跳偷心,二跳计心。</div><div><font color="#167efb"><b> 游仙寺前殿的这一形制要早于在山西出现的其它宋代建筑同类形制一百馀年,是这一形制之中的先例。</b></font></div><div> 殿内梁架四椽栿压接后乳栿通梁用三柱,自然弯曲的木材做丁栿,一端置于柱头铺作之上,另一端搭在四椽栿上皮。</div><div><br></div><div> 据说,这一建筑构造形制,只在太原晋祠圣母殿、五台山佛光寺的文殊殿等宋金时期建筑中使用。</div><div> 而圣母殿、文殊殿分别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div><div> 从时间上来看,就比游仙寺毗卢殿先后晚了30多年至147年。</div><div> <font color="#167efb"><b> 可知创此建筑形制的,游仙寺毗卢殿是最早的古建筑实例。</b></font></div> <p>  </p><p>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是<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以梁柱承重、斗拱挑檐,初兴于秦汉,鼎盛于唐宋,凝滞于明清。”</span></p><p><br></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游仙寺遗存的宋代木构无疑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b></p> <p>  进入毗卢殿,一座十几平方米的佛台后,立有高约3米的墙壁,墙壁上绘有佛光。</p><p>  原来,佛台上曾供奉一尊镀金释迦牟尼佛。</p><p> 虽说佛像如今已不存,可从绘有佛光墙壁的尺寸推断,不难想象这尊佛像的大小。</p> 三佛殿(中殿) <p>  毗卢殿背后正中,是三佛殿,也叫中殿。</p><p>  原来的中殿内,曾塑观世音菩萨塑像。</p><p> 中殿前后开门,殿内佛像早已不存,只留一座长方形佛台和石壁。</p><p><br></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佛殿(中殿)为金代建筑。</b></p><p> 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后开门,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四根抹角石柱,柱础精美,阑额窄小,普拍枋略厚截面呈方形。</p><p> 与歇山顶不同,悬山顶因其利于防雨,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多见于民间。</p><p> 前檐下柱头及补间斗拱均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p><p> 殿内梁架为四椽袱对乳袱用三柱,平梁上用蜀柱、合沓及叉手,还保留着金代建筑风格。</p><p><br></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毗卢殿、三佛殿是游仙寺的主要建筑和重点文物,堪称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b></p> 七佛殿(后殿) 从三佛殿后门拾级而上,进入眼帘的是七佛殿,也称后殿,为硬山式屋顶。<br><br>  硬山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div>  这种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div><div> 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div><div> 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div><div> 相对于歇山顶、悬山顶来说,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div><div>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div><div> 可能是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div><div> 在清朝时就有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所以,这种屋顶常用于我国民间建筑中。</div><div><br></div><div> 尽管悬山顶与硬山顶多用于中国古代民居,却因功能不同,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br><br>  后殿外石柱柱础上,有很多精美石刻:除阴阳八卦外,还有八仙过海的精美雕刻。<br><br>  进入后殿,一排七孔砖拱券式佛龛建在高台上。龛内已无佛像,龛下的佛台排列大殿东西,束腰处有雕石柱,每隔一间雕一兽头,造型各不相同,顽皮可爱,活灵活现。<br><br>  佛像一般都供奉在殿内,即使有佛龛,也多为木质雕刻。而像七佛殿内出现如此之多的砖拱券式佛龛,这种建筑造型较为少见。而殿内原来供奉的是哪“七佛”?现在无人知晓!<br></div>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温馨提示】:</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全世界共同的战“疫”</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加油!!!</b></p><p><br></p><p></p>

游仙

建筑

法式

佛殿

山顶

北宋

前殿

中殿

毗卢殿

斗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