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小写作群里的故事(八) <h1> <b>学校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场</b></h1><div><b>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文/李广杰</div> 我时常思考,一所好学校除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引领力、创新力的教育教学大师外,还应该是什么样子?在2018年虽然我提出过“营造四声教育氛围”即校园里要常有“歌声、笑声、读书声、呐喊声”。歌声,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笑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读书声,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对生活、生命、对事物有一个清新的认识;呐喊声,培养学生的健壮的体魄和有担当的血性。但我始终觉得还不够,一所好学校应当是充满着人性、灵动、生命气息的地方。因为学校培养的是鲜活的生命,塑造有个性的个体。之前走过一些学校,看到满走廊花枝招展、争奇斗艳的艺术点缀,我就想这些光鲜亮丽的印刷品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里作者的创作经历我们不知,看不到作品以外的东西。我们学校凡是悬挂的作品都是来校名仕和教师自己的作品,欣赏中我们能回忆起创作时的情境。琢磨着如何再提升一下某一处的表现力。来校参观者都羡慕地说:“光是艺术作品这一项,你们少花老多钱了”。我总笑着应答:“穷校的校长会过日子”。其实我有自己的想法:这与花不花钱没关系,为什么不通过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双手、聪慧的大脑、明亮的眼睛去创造设计和欣赏呢,为什么非的去购买的呢?这种形式只是形而上学,丝毫点亮不了教师、学生心中那盏对生命尊重,对生活热爱的明灯。学生能爱惜吗?学校能长久吗?<br> 记得2018年6月,我们在教学楼楼梯踏步处要设立展框,计划摆放一些学生和老师共同制做的作品,当时也害怕学生损坏。但这几年过去了,除几件由于学生好奇而损坏外,其它的作品每一件还都齐齐整整。因为孩子懂得这些作品是出自他们热爱、尊重、友谊的老师和同学之手,他们得用心去呵护。表面来看那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品,但深层次地讲,那学作品是一个个生命内心绽放的花朵。推而广之,学校不是工厂,批量生产产品;教师不是工人,按时完成任务。学校应该是百花园,是播撒希望种子的地方。让不同季、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种子在这里汲取养份,自由生长。老师就是这些精灵的守护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老师的眼睛应该含有严厉和慈善;老师的手应该有惩戒和温度;老师的嘴应该有刀枪和糖果。所以,生命的意义可以体现在我们花枝招展的服饰、和颜悦色的修养、阳光明媚的午后、温暖慈祥的笑脸、竞相开放的花朵……<br> 因此,我们应当创设生命课堂,创设生命活动,创设生命艺术,创设生命文化,创设生命课程。让生命自由之花在这里绽放,让责任、担当、勇敢和坚强在这里流淌。 <font color="#ed2308">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个农村乡镇小学的校长践行着防控、教学、建设、培训都不误的誓言!</font> <h1>杨喜贵:亲眼目睹了学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感慨颇多。<br> 遂写了首佶屈聱牙的所谓“词”和一首词不达意的所谓“诗”。 <br> 词,来赞扬我们的单位——仙小;诗,来赞一赞我们的领头羊。 人愚笔拙,请勿嘲。<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卜 算 子</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赞仙小</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喜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临碧波水,西沐苍山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钟灵毓秀杏坛地,仙小巍然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办学理念先,育人德为本。</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群英荟萃面貌新,勇创新佳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 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喜贵)<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治校有良策,办学敢为先。</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身正楷模立,胸怀育人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谋兴校计,肝胆付杏坛。</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捷报频繁至,四方美名传。</b></div></h1> <p>经历感悟:</p><p> 杨喜贵老师能写出这样的诗词我一点也不惊讶,只是遗憾他今天才出作品。他是个阅读高手,有很强的文学鉴赏力。一般的人阅读只停留在文字的理解上,他却很早就站在高端审视作品了。他的见解独到,视角宏观,是我的老师。</p><p> 记得2015年和他同一办公室,并且座挨座。我教校本课,整天用耳机阻隔与他人的接触,潜心编撰五本校本课程和书写相应的电子教案,他忙于数学课的教学。偶尔的一次交流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他谈仓央嘉措,我唠杨绛;他评纳兰性德,我议冯梦龙。我在他的语言中找到了写作灵感,他在我的谈吐中想起了有哲理的佳句名篇,即兴背出一段。我很钦佩他的博闻强记,暗暗认他为师。有时谈到教学,我们俩的观点出奇的一致,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有时竟有点惺惺相惜的萌动。听我们闲谈的老师竟然说:“你们俩的谈话,如果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等你们谈话时告诉我一声,我用手机录下来!”我们在一起的闲谈只是心底语言的自然流淌,互相启发,下一句说什么完全取决于对方上一句是什么内容,完全没有预见性。这让我想到了两种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深邃而更富现实意义的思想,两种思维的交流会引起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后来,我们分开了,好留恋和他同办公室的时光。</p><p> 这次见到他的作品很是兴奋,他自己说,“被写作群里的任务逼的,都写,我不写也不好。”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阅读水平高不等于创作水平高。没有领导的督促,这位老兄退休之后可能就会成为”麻将师傅”或“遛鸟闲人”。再努力一把,他至少做个“乡贤”,把他阅读变成引领后辈学习的教育资源。</p><p> 许多教师都很有水平,只是缺少一位引领者。写作只有脚踏实地写身边发生的事儿,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李广杰校长很会发掘教师的潜力,这样的校长如果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出现,我们每个人前途可能会改写。当然,李校长培训能力的提高,也可能是受到全体教师当中的某些人或某些事的影响。进步与发展都受环境的制约和自己的觉悟,也需要多向激励,群体的学习氛围是铸就卓越的基础,愿我们在仙人桥镇中心校的团队里共同成长!(赵志勇)</p> 我不会写诗,不会填词,也不懂赋,没有本事写出和杨老师对等的作品,只好搬出父亲的作品和杨老师的作品相伴。(赵志勇) <h3> <b> 玉翠花赋<br> 文/赵俊阁<br> 玉翠,又名玉株翠,因花白叶碧而得名。生溪边坡下,根深泥沙。干盈三尺,性坚挺拔。刚柔相济,自强独立,质朴无华。<br> 发新枝于仲春,吐花蕾在初夏。遍山披绿,峰峦叠翠。群芳斗妍,千红万紫。唯其玉翠,四瓣小花,如银盘玉碗,洁白无瑕。虽无茉莉浓香,牡丹富贵,芙蓉娇艳,更没有红梅俏丽。天赋素雅高洁,玲珑剔透。象雪莲缩影,梨花下嫁。不妒美,不钓誉。别具风韵。不招彩蝶狂舞,唯引金蜂光顾,吸汁取粉,默默奉献甜蜜,酿造幸福给人类。<br> 雨过天晴,露滴花心,玉盘珍珠,朝阳初照,清光折射,五光十色。晨风微吹,倩影轻摇,袅袅娜娜,娇姿媚态,婷婷玉立,眼花缭乱。如醉如痴,飘飘欲仙。瞰一同,冰香清爽,沁人心肺。顿觉:清升浊降,心旷神怡。依依恋恋,不思离去。</b><br></h3><div> <b>我偏爱玉翠花,何如?或许是因人而异。<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宋孝军为我父亲整理留下的笔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