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传统的耕作方式在这大巴山之地仍然被延续着,也可以说被传承着。它适用于这大巴山里山高路陡、田地荒野、面积狭小,田地之间间隔距离、落差较大的零星田垄。</p><p> 这老汉姓王,今年七十有三了,看着身板还挺结实的哈。</p><p> </p><p> </p> <p> 说到这就不得不赘述一下这个王老汉了。</p> <p> 这王老汉叫王登榜,年73,就住在距离这田块南不到100米的地方。</p><p><br></p> <p> 1961年,14岁的王登榜接父亲的班参加工作,进入兴隆区运输社,当时所在的运输社有五六十人,属于兴隆区运输社。</p><p><br></p><p><br></p> <p> 那时的物资都是配给制,统购统销。运输社的作用就是负责将山里的物资运送到县城,县城的日常生活用品又运回乡村。</p> <p> 那时的交通靠走,运输靠人力肩挑背扛,从兴隆经红庙子(猴洞崖)、金竹湾、火石桠、七里扁(药厂)、林口子、斑竹园、飙水洞、高坎子、鱼罐子、高桥、塘坊、鹿子坝、泾洋桥,最后送到副食站,一般要三到五天一个来回,去时运送鸡蛋、毛皮、漆油等山货,回来时就运输油、盐、酱醋、饼干、布匹、鞋袜等日常用品。十四五岁的王登榜刚开始每次背百十斤,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背二三百斤,鸡蛋能一次挑二百七八,全区的鸡蛋运输基本上是他一人包了的,他到现在都认得出鸡蛋的好坏。扁条、打杵子都还在。</p> <p> 你能认得图中的是什么工具吗?</p><p><br></p> <p> 这是一个交通运输史的缩影,是一段辉煌而有力的记忆,承载着东三区人民与外界紧密联系的纽带。</p><p><br></p><p><br></p> <p> 图中就是运输工具,扁挑和sheng(神)棍(也有的叫打杵子)。认识它了吗?</p><p><br></p> <p> 但这个扁挑与普通挑水的扁桃截然不同,这个是又宽又长还重,我试了下,足足还有十来斤,据说是用桑树经特殊处理而成。</p> <p> 最大的不同还不是这,而是高高翘起的两头朝上而不是下垂。在挑物品时,两头用绳索捆扎固定,前轻后重,一般情况下,物品的重量要将扁担压直。 </p><p><br></p> <p> 我粗略试了下,我的体重是134斤,踩上去只是稍微有点变化,离直还差的远。</p> <p> 老王膝下有三女两男,现同儿子儿媳一块居住,长孙上初一,小孙儿也快上幼儿园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算得幸福也还快乐。</p><p> 别看老王73,三两酒儿陪每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