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二,拾流光</p><p> 回忆在母校的四年光阴,最曼妙的就是那些在图书馆门前小花园里背书的光景。在我心里,它太过美好,以至于时隔数年,曾经在那里发生的一幕幕场景仍然历历在目。</p> <p> 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小花园里,曲曲折折的石子小径旁,种满了桃树、木兰和榆叶梅。春天,我看着它们一天天萌芽,抽绿,开出繁盛的花,我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它落红无数,枝叶茂盛时,我则背“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我常常在午饭后斜坐在椅子上,任阳光流泻于脸上,闭着眼想象,它们是不是也会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心里悸动着一个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的梦……</p> <p> 偶尔,会在某一场雨中狼狈跑过小花园,看到许多打着旋儿飘落在风中的落叶时,感慨时间就如一道光划过,仿佛眨眼间,已是换了人间:春未远,秋已来。</p><p> 可是,我还总觉得,那一场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那响在夜空里的雷声还依稀如在眼前、响在耳边。</p><p> 酷热的六月,我们在紫藤花下读书,温习功课。常常会有蚂蚁不小心爬上书本,当发现不对,它会疑惑地望望我,再仓皇离开。偶尔还会有不小心从藤上掉下来的大青虫,我坐在一旁,看它回转腰肢,再扭捏着身子蹒跚爬过。倘若不幸,会有等在枝叶间的麻雀或燕子,突然俯冲而下,将它衔起来,决绝而去。</p><p> 清晨的阳光被高大的树木挡住了,过不来,花园里被浓荫覆盖,清凉异常,但到了中午,阳光会穿过紫藤花的枝叶洒下来,斑驳的似一幅长长的剪切画。下午,太阳就会从西方照过来,光线铺满整个花园,被沸腾起的热气笼罩着,让人透不过气,我们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开。</p><p><br></p> <p> 夏季常常是暴雨恣肆的時候。早晨出门时抱大摞的书,懒得拿伞。暴雨突然而至时,我会护好书,让雨淋。只要书不湿,就觉得很有成就感。以前只是喜欢走在蒙蒙细雨的路灯下,大学里,居然常常有幸经历暴雨的洗礼,很过瘾。</p><p> 一天早晨,夜里似乎刚下过雨,空气里湿濡濡的,微带泥土的气息。我走在小花园的路上,发现地上有很多蚯蚓,我害怕软体动物,就小心翼翼地跳过它们。一蹦一跳间,远远望见一个男生走过大约十米后又走回去,把我千方百计要绕过的那些蚯蚓,用捡起的竹签挑起来一条一条地放回花园里的泥土里,原来,还有人比我更热爱着这个小花园。</p> <p> 小花园前面的那条路,总是有好几年了吧?没有路灯,晚上经过,我会绕很远的路来避开它。尤其是夏天,浓密的梧桐树枝叶撑开后把路覆盖得严严实实,走在那儿总觉得很是阴森可怖。后来,学校因为迎接教学评估,把整条路都安上了路灯。夜色中,那路灯洒下橘红的光,给小花园平添了几分柔美,让它看上去极为温馨。</p><p> 小花园再往西,那些低矮破旧小房屋就是在那个时候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与此同时,东门的“垃圾收购站”也被环境优美的绿地亭台和颇富情趣的路灯所取代,母校旧貌换新颜,我们感慨:时间,是伟大的魔术师,让母校拥有了更绰约的风姿,然而,我们却要离开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