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东湖公园一游

五姐

<p>在家宅久了,趁着天气好(4月9日),骑车到望江楼公园和邻近的东湖去转了转。</p><p>从出生到30多岁都在川大住,那时川大与望江楼公园几乎融为一体,随进随出,竹林、假山、亭台、楼阁和那座存在不久的过河桥都曾踏满了足印。工作十多年后在川大读专修班,常去公园找清净地方看书复习,整理笔记。后来搬离川大就去得不多了,近些年除同学朋友在公园茶楼短时聚会一下外,很难得单独去转耍。今年一月新冠爆发,长短途旅游停止,不准人员聚集,全民宅在家里战疫,3月末形势向好后,市内的几个公园成了可以一游的去处。4月9号不是周末,公园内不复往日的热闹,两个三个的游客还是随处可见的,就是茶馆生意太清淡,只有河边茶桌还有十来桌有客,两个人的居多,基本没超过4人的。从我们去望江楼公园的路上以及后来到东湖公园所见,深深体会到市民们自觉遵纪守法,减少外出、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又不给政府添麻烦,还因长时间停工停学、停止娱乐活动、减少公共交通,空气自然净化,城市不再喧嚣,处处显得岁月静好!!</p> <p>👇公园大门(北门)进去除了大片竹林树林外,就是文物古建保护区,是公园的核心区域,收费进入。门还是老样,进出的人少但体温检测严格。</p> <p>进大门的主路被竹子围挡得清幽幽的。</p> <p>主路侧的小路就在竹林中穿行</p> <p>现在正值春天,老竹新枝各显神韵。</p> <p>这是水台上人造的微缩竹乡景观</p> <p>水台后面立了道竹门,门上“成都市第一郊外公园”是由民国时期的军阀起义有功人员、副省长邓锡侯所题。</p> <p>进公园的第一大建筑群是薛涛纪念馆</p> <p>馆内竹丛掩阴着几间平房,内藏薛涛生平简介、诗词匾额、碑刻拓片、文玩创意及官员名流参观纪念照片。</p> <p>薛涛诗词匾</p> <p>薛涛诗作展示</p> <p>碑刻拓片</p> <p>文创产品</p> <p>薛涛纪念馆外,恰遇两新人在照民国风情照,偷拍了一张。(遇到了3对在公园照婚纱像的)</p> <p>这是薛涛纪念馆的一展室,门开在馆内,这外墙向着薛涛井,修葺一新。</p> <p>薛涛井前用竹子搭建了两组古时望江楼形象景观,上有“望江楼130周年庆典”,实为2019年搞庆典活动所建。</p> <p>明朝蜀王府制笺坊形象景观后面是有名的浣笺亭,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后被毁,光绪二十四年重建,是为纪念薛涛制笺而建的。</p> <p>薛涛井保护得很好</p> <p>薛涛井的来历记载:这井旧名玉女津,水极清冽,久属蜀藩,为制笺处,有堂室数盈,令卒守之。“薛涛井”三个大字是康熙三年(1664年)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p> <p>来到望江楼,薛涛井这里还是照张像。</p> <p>这是薛涛井旁的围墙门洞</p> <p>背面照这门</p> <p>离薛涛井不远处的竹林里,保留了一座由薛涛研究会立碑的“唐女校书薛洪度 墓”。</p> <p>竹林里还有几处这种小景</p> <p>与薛涛井对着的是有名的濯锦楼,从各个角度照了它的雕梁画栋、门庭走廊。这是楼的侧面(相当于现在的内阳台)。</p> <p>濯锦楼侧平台的老宫灯还保留着</p> <p>这些梁柱的装饰维修过的,色泽鲜艳。</p> <p>濯锦楼的后面走廊(临江),</p> <p>花格窗户</p> <p>内阳台的二楼成了照婚纱的打卡处</p> <p>这是濯锦楼的正面全景</p> <p>进楼的门,楼内现在是民清建筑部件和家居展示。</p> <p>房檐走廊建筑部件</p> <p>老式圈椅和方茶几。</p> <p>濯锦楼二楼走廊</p> <p>走累了歇歇脚,走廊座椅还舒服。</p> <p>濯锦楼侧小路边立了块浮雕石,内容为当年濯锦楼的迎来送往。</p> <p>这条带葡萄藤遮阴棚的小路因上世纪五十年代朱德、邓小平等到望江楼参观时走过,一直保留原样。</p> <p>名胜古迹崇丽阁,民间俗称望江楼</p> <p>望江楼简介</p> <p>在楼下台阶上照望江楼翘起的飞檐</p> <p><br></p><p>👇崇丽阁一楼除楼梯间外基本是空的,楼梯间的墙壁上挂有全国著名的三大长联之一,立了一块早年的记事碑,更显古韵。</p> <p>现在不让上崇丽阁的楼,只能在外围参观拍照。二楼供奉的掌管科甲功名的文曲星、独悬天下的绝对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目前都看不到,稍有遗憾!</p> <p>转了个角度看崇丽阁,一百多年前的建筑水平杠杠的!</p> <p>崇丽阁旁边吟诗楼的楼梯是沿假山而上,小时候就爱在此跑上跑下的,楼上基本空的,楼下有一组古人吟诗塑像。(又遇到另一对新人照相,我们就没上去抢镜了)</p> <p>吟诗楼对面有一流杯池,池旁有品种竹、小桥、假山、小亭子,还有这间“清婉室”。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的,其名取自《诗经》中“清扬婉兮”之语,古人论诗的风格分为豪放和婉约,薛涛作为女诗人,赞其诗风清扬婉约。</p> <p>流杯池旁的竹子品种——人面竹</p> <p>这也是品种竹,公园里竹子品种太多,没一一拍照。</p> <p>这视频和下面几张照片是在薛涛纪念馆侧面的竹陈列馆(北大门的竹林近旁,没传统意义的“馆”,全是各种竹子丛,实则一片竹林)拍的,视频中看得出竹林呈灰白色,林中有飞鸟,叫声不绝。其实这一片竹林成了鹭鸶的聚集地,竹子及草地被鹭鸶的粪尿染白了,气味很臭,不时有鸟屎掉下,很少有游客走到这里来。鹭鸶现在是成都的府南河沿线特别是九眼桥至望江楼一带的特色景观,每天都有很多摄影爱家在此“打鸟”。白天鹭鸶爱飞到河面找食(小鱼)或飞到树上竹丛歇息,夜晚就到望江楼竹陈列馆这片竹林落脚了。</p> <p>看看这竹子上的鸟屎尿印!</p> <p>竹丛地面上走着的鹭鸶不怕人,反到是人怕它们,怕头上身上中“彩”。</p> <p>灰白色的竹林,特别是路面上的鸟屎有点不好清洗。</p> <p>这几棵树上好多鸟窝</p> <p>这是公园西门进门处不远的竹林,上面一团团黑色的(逆光照,竹子太高手机照不清楚)都是鹭鸶的窝,多得很。</p> <p>区分望江楼文物古建保护区和休闲娱乐区的围墙,墙外的休闲娱乐区是开放式公园,茶馆茶座餐饮酒楼都有,儿童乐园也设施齐备。</p> <p>古建筑群和休闲娱乐区围墙中段有一公园的收费入口门,门边立着这块文化遗产碑。</p> <p>进门就是一个小亭子,亭前假山有点象海马喔。假山脚下是一洗墨池。</p> <p>公园西门,以前这里是川大的树林和望江楼公园的分界,现在为方便通行二环路,开出一条公园路,两边都修起围墙,把望江楼公园和川大彻底分开了。</p> <p>西门旁有一个通盆景园的门。出去就是公园路了。</p> <p>盆景园没集中展示盆景时就是一般的花草树丛。</p> <p>进西门不远有一个文艺茶园,装修装饰、摆设氛围都小清新!</p> <p>进公园西门的竹林郁郁葱葱。</p> <p>从西门进园往南走,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休闲茶楼餐馆了。这是锦江春色茶园的门口。</p> <p>茗椀楼餐饮茶楼。发生疫情前这里热闹非凡,经常是一座难求,需要很早订位的。</p> <p>现在茗椀楼的露天茶座人少得可怜(政府不让人员聚集),就剩靠河边的茶座还有十来桌茶客了(可能不是周末也有一定影响)。</p> <p>露天茶座紧靠河边,坐在这里喝茶还可看鹭鸶戏水。(手机随拍,焦距决定了鹭鸶的清晰度不够,没拍到飞翔的鹭鸶更少了些看头哈!🤭🤭)</p> <p>出了望江楼公园,又骑车到东湖公园转了一圈。这里五十多年前就是一片水塘,没什么建筑设施,树木都少,我十二、三岁时夏天常去这水塘游泳。现在打造休闲游乐区,把这东湖建设成了市区最大的湖泊公园,也是成都三环内唯一的原生态湖泊。开发商沿湖四周修了很多高档公务楼和住宅楼,提升了东湖片区的商务、居住档次,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来蓉的游客。</p> <p>看这湖、这水,这风景多诱人!</p> <p>这是入驻东湖边的域上和美集团修的一幢圆形玻璃体楼,主要是咖啡体验馆,茶座则延伸到湖边(音乐茶座)。</p> <p>清静的湖面和湖边音乐茶座的钢琴弹奏让人心旷神怡</p> <p>这里喂了不少鸽子,吸引了很多带小孩的年轻人来玩。</p> <p>比较典型的休闲方式,大人带着孩子来湖边玩,孩子可用网勺舀湖边水中的小鱼或跳跳虫,老人就坐在草地上看着。</p> <p>坐落在东湖片区的红美术馆集美术艺术品展览和艺术品保税仓储一体,是企事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探索。</p> <p>东湖公园沿河路,右边是河,左边是湖。</p> <p>东湖还有供市民健身锻炼的篮球场和几处小广场,平时里打羽毛球、太极拳、跳绳唱歌、跳广场舞的很多,现在疫情期间,这类活动大多停了,所以显得公园清静,整洁,没事时到此一游会很惬意!!(才看到这照片已丟失,手机里照片太多,有时删除了已用过的,可能误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