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在明代戏剧史上,甚至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上,汤显祖都被比作莎士比亚一样的人物。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其实隐藏了比较多情的部分,情甚至可以使人死而复生。<div><br></div><div> <b>———读汤显祖《牡丹亭》</b><br></div><div><br></div> <div><br></div>读《牡丹亭》,听了昆曲《惊梦》,不懂昆曲,只觉得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词句只能是这样的曲韵去诠释感觉才对。<div><br>戏本里有些曲牌曾经写过,而出现在明曲中,和宋词的格调完全不一样,曲牌中加了衬字,变得活泼灵动,摇曳生辉。</div><div><br>惊梦一折里一曲【山桃红】里把杜丽娘一场春梦写的精致又惊艳,清后视之为淫词艳曲,直到如今也没见过谁把淫词写到这么雅致,这就是文化,真正的文化从来没有不雅。</div><div><br>蒋勋老师讲明代文学的美,说在明代戏剧史上,甚至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上,汤显祖是莎士比亚一样的人物。《牡丹亭》的词句太美,其实其中隐藏了很多情的部分,情甚至可以使人死而复生。通过梦境表达一种情之所至的最大可能。<br></div><div><br></div> <div><br></div>《牡丹亭》写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回到闺房后做了一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拾得她的自画像,经过杜丽娘的墓地,后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div><br>《牡丹亭》以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无情地抨击了腐朽封建道学的理念束缚,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重情思想。《惊梦》是《牡丹亭》中最精彩的一折,低回婉转地描摹出了“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那种自伤自怜自怨自艾的情绪。数百年来,人们以昆曲深婉缠绵的曲调反复地吟唱这一折,清丽悠远、深情感伤的旋律与幽怨哀婉的情绪相得益彰,人们吟唱着杜丽娘的伤感无奈,直唱得口角生香。<br></div><div><br></div> <div><br></div>杜丽娘曾经梦到柳梦梅,并在梦里和他发生了情感,有了肉体上的接触,云雨缠绵,醒来后怅然若失。她面对的现实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每天被教导着去读关于“后妃之德”的书,然后准备由父亲给她找一个不知是谁的人嫁掉。但她觉得自己要找的是梦里的那个人,要追求梦里的爱情,以致抑郁而终。<div><br>梦,使得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得到了顶峰,因而导致了她在对自由和爱情的憧憬中日渐衰弱最终埋骨幽泉。她期盼自由、幸福,但愿“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div><div><br>对爱情的强烈向往使得杜丽娘在死后还在追寻,并找到了梦中的书生,主动地向他表示爱情,还魂结为夫妇,汤显祖由衷地赞美杜丽娘对爱情的执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div><div><br>十六岁的青春,游园之中做的一场梦,她要把那个梦找回来,用死亡去找回这个梦,所以变得感人至深。对于这些女性来讲,她渴望的其实既不是性,也不是道德,而是爱;当爱不见了,她就会借着这样的戏剧、小说试图找回一种生命里的温暖和知己之情。我想这大概是明代文学,尤其是民间传唱文学非常重要的一点。<br></div><div><br></div> <div><br></div>“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里小庭深院”,春天的早晨,莺啼婉转唤醒梦中人,梦中醒来感受到春光撩人的烦乱。“遍”,到处都是。”“人立小庭深院”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刻画了一个被帘幕阻隔在闺房深处中孤独寂寞的女性形象。<div><br>春香不谙情事,春天的生机让她由衷的感到欢欣,但赏春的杜丽娘心里却没有一丝快慰,感叹自己的心情“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杜丽娘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的情绪下游园,奠定了整折戏的忧怨感伤的基调,正因有了如此微妙复杂的心理基础,才引出了下文“伤春”。</div><div><br>《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div><div><br>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div><div><br>曹雪芹《红楼梦》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也有林黛玉听了《牡丹亭》曲文心动神摇、心荆摇荡、如醉如痴。站在路边,黯然神伤。<br></div><div><br></div> <div><br></div>《牡丹亭》不仅在女性的内心世界掀起了波澜,其自伤自怜的心绪在男性世界也得到共鸣。“士不遇”是那个社会形态中男性尤其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士大夫最常见的状态,不遇的佳人、失宠的宫妃都成为男性自喻的形象,诗词中“男子做闺音”几乎成了一种抒情模式,杜丽娘在《惊梦》中抒发的自伤自怜自怨自艾情绪就是他们本人真实的体验,文人士大夫对杜丽娘内心世界的无奈和伤感他们有真切的体验和共鸣。<div><br>至情的状态无关生死,杜丽娘以死为生,柳梦梅以生为死,在生死的穿梭里叩问情理如何相安,彼此生死交托,却毫无怨尤。这是那个时代的人精神的后花园里,一场纯粹的青春梦。</div><div><br>读《牡丹亭》,听《惊梦》,睡前,记录点点滴滴,且称之为读书笔记。走出瑰丽的《牡丹亭》,听听舒缓的音乐助眠,希望自己也有一个梦,不必生生死死,只愿清清淡淡。<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