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案例

定边县第二小学 党玲霞

<p> </p><p>案例背景</p><p>&nbsp;&nbsp; &nbsp; &nbsp;新冠肺炎肆虐横行,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常态,也阻挡了师生校园重逢。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和孩子们一起相约线上,开始了借助网络教学的不同生活。当线上教学偶遇综合性学——轻叩诗歌大门,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线上开展本次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拓展视野。</p><p> 目前,为了给武汉的同胞加油鼓劲气,为了歌颂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的工作者,网络上纷纷出现一首首优秀诗歌,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素材吗?我向来不喜欢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们更要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所以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打算让孩子们有效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开展线上诗歌朗诵,制作诗集,尝试写诗歌三个活动。</p><p>活动目标</p><p> 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宅家学习生活,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陶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锻炼口才,激发学习意识。</p><p>&nbsp; 2.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p><p>教学重点 :使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并号召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p><p>教学难点</p><p> 1.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p><p> 2.表情手势要自然。</p><p>活动时间:&nbsp;</p><p> 2月28日线上安排本次综性学习活动计划;</p><p> 3月1日—9日“诗援武汉,童心抗疫”线上诗歌朗诵活动;</p><p> 3月10日—14日整理“诗集”,小组评比,展示。</p><p>活动准备</p><p> 1.&nbsp;活动以“诗援武汉,童心抗疫”为主题。朗诵内容可以是摘抄的诗歌,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诗歌。</p><p> 2.&nbsp;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整理成册,配上图画;</p><p> 3.自己写一首小诗。</p><p> 活动过程</p><p>&nbsp; 教学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本单元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制作“诗歌集”等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宅家学习生活,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我提前做了单元教学计划。</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一“诗援武汉,童心抗疫”线上诗歌朗诵活动</b></p> <p>  3月6日首先小组初赛,全员参与,人人展示自我风采。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15位同学脱颖而出,参加班级群展示机会。</p> <p>  初赛胜出的15位同学于3月9日在班级群进行线上诵读比赛活动。决赛中每一位同学都能脱稿朗诵,用清晰、响亮的声音,适中的语速,饱满的感情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再加上合适的配乐,渲染气氛,让朗诵者与听众产生共鸣,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朗诵时,孩子们通过或轻或重,或抑或扬,高昂豪迈,迂回缓荡的朗诵声声传情,步步入境,从而把诗中那种雄浑意境缤纷的形象展示给听众。再加上适当的手势,稚嫩的声音,通过屏幕传递着正能量,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同学们的朗诵,让听者从传情的声乐中,从动人的画面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魅力。</p><p>&nbsp;</p> <p>  活动在张梦洁同学朗诵的《你的样子》拉开帷幕。这个孩子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准备,不论是背景布置,还是朗诵内容的选择都和活动主题相吻合。</p> <p> 高晟魁同学朗诵的是自己的原创作品《逆行者》,这个孩子平时特别爱读书,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朗诵最能打动人,因为他自己的作品,他时而声音低沉,时而慷慨激昂,他的情绪感染着观众的情绪,他的朗诵是有画面的,他把对逆行者可歌可泣的精神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诠释得淋漓尽致,并把这种感动通过声音传递给听众,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p> <p>  张圃源同学字正腔圆的朗诵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p> <p>  线上诗歌朗诵活动持续一个多小时,15位同学的精彩朗诵,博得群内领导、家长的一致好评,虽然他们只是10岁不到的孩子,但是他们稚嫩的声音表达了对白衣天使,对各条战线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奉献者深深的敬意。他们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感动了自己,也感染了线上所有的人。我相信,在那一刻,所有人对诗歌有了新的认识,学习诗歌的兴趣更浓了,更会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春天必将如期而至。活动最后李校长从活动形式、内容以及活动意义对本次线上诗歌朗诵活动做了小结。</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活动二 搜集诗歌,做诗集</b></p><p> 同学们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将收集到的资料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制作成诗集,孩子给自己的诗集取了好听的名字,有封面,有目录,还配上和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片,拍成小视频在班级群传阅。</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优秀诗集展示</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活动三 创作一首小诗</b></p><p><br></p> <p>  在教学第三单元诗歌时,我会及时让孩子们进行仿写诗歌。《当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诗中“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孩子们目前正宅在家中,此时的孩子们一定对大自然充满向往,于是我给他们一个题目《当疫情过去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创作”。</p> <p>  虽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师生是“时空分离”的,一改原来熟悉的课堂模式和环境,但是诗歌的魅力让我们在心灵产生共鸣。孩子们通过搜集、整理、朗诵、创作诗歌,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学到了有关诗歌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本次线上活动最大的收获,同学们都能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有了或多或少的收获。回顾整个活动,孩子们是真正的主角,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整个活动以兴趣为前提,以活动促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主导,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创造性的参与实践,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真正体验到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乐趣。</p><p> 这是一节语文课,是一节爱国教育课,也是一节欣赏课。教育归根结底是教育人,培养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我希望我是那朵云、那棵树、那个唤醒孩子们灵魂的人。多年后,孩子们再回望本次线上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定会发现老师给他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小小的肩膀,自此懂得了担当,收获了成长。</p>

活动

诗歌

朗诵

孩子

学习

同学

诗歌朗诵

教学

线上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