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日正是好时光,应晓风堂主邀请,我们赴射阳特庸海慧禅寺去参观游览吃斋饭,也是去踏青。一路上春光旖旎,万象更新,处处生机勃勃。小鱼丸更是叽叽喳喳,快活不得了。也难怪,困囿如此之久,怎不像出笼鸟儿呢!</p><p> 特庸,这个名字一直觉得有些奇怪,不知其意,临来之前特意上网查阅相关</p><p>资料。老爷子断章取义,说这个名字不咋地,特庸,特别庸俗。我们听了掩口窃笑,告诉他这是以一个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人家也是出生于书香世家,此处的庸乃是取儒家中庸做人之意, 并不浅显,到有些儒雅之意味。 应了烈士之名更有些凛然之色彩。到得禅寺,印圆大师和晓风早在等候,我去年有幸亲耳聆听一回传教布道,听大师吟诵佛经,气沉丹田,力透心扉 ,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大师也是一位儒僧,对书法,茶艺也有一定研究。听大师介绍海慧禅寺的历史,现在的发展状况,由衷赞叹大师的艰辛与执着佛教的传承。这禅寺,虽然不算大,不是特别富丽堂皇,那可是法师多年辛苦化斋一分分积累的。大师特地带我们栽种了禅茶树苗,与寺庙又多了一份缘分挂牵。晓风介绍佛寺三宝,一是大殿的佛像,是为中国第一大汉白玉佛像,二是那个石质香炉,看上去稚拙淳朴,竟是有了几百年历史,再就是寺庙后面的银杏树了,远远看去,蓬松的枝丫,遒劲的枝条,庇护着这方土地,如一位顶天立地的将军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难怪当地百姓都称之“将军树”。走到树下,老树五个成年人都围抱不过来,那老树上一块块树瘤似乎在诉说七百多年来岁月沧海桑田的变迁。大树底下,精神矍铄太爷拉着欢快活泼的重孙儿向人们展示四世同堂的生生不息传承的神奇。大树下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张姓老人,老人老树相依相伴了几十年,老人对老树的爱已经深深融入骨血。政府多次协商收回大树管理开发,倔强的老人坚决不同意,他的生命已经和大树紧紧维系在一起。</p><p> 午饭后,晓风特地带我们拜访了一位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走进她的工作室,扑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墙面的各级获奖证书,旁边墙上创作的一幅幅作品 ,线条清新,色彩明朗,富有浓郁生活气息与现代感,一幅幅独立创作的作品彰显了作者深厚绘画功底与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虽是农民画,却一点不落俗套,紧跟时代,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多彩画卷,多年以来笔耕不辍,收获满满。看着面前这个朴实的中年女子,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与仰慕,扎根农村沃土,方能创造出如此瑰丽的现代农民画,于是我记住了这个名字也洋溢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民画大师—孙云花。一个人有了追求的目标并浸淫到了骨子里,为之孜孜以求,她的生命便会熠熠生辉。 </p><p> 以前听晓风多次提晓风堂,并没有这么在意,晓风是在漫画界初露锋芒的警营画家,创作了大批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涉猎面广,群众喜闻乐见,已经拥有粉丝近五百万,到得晓凤堂,没想到是个如此清雅的所在。南是新洋港,站在大堤上,望河水在这边拐了个弯,汤汤流向大海,远处高大的电力风车直刺苍穹,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北与千年银杏树海慧禅寺遥相守望,东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绿桑园,西边校园书声朗朗。一条宽阔大道直通远方。小区住户不多,掩映于一片金黄菜地与紫色蚕豆花里,青瓦白墙加之整洁宜人环境,会让人以为走进了姑苏人家。走进晓风堂,户外围栏,茶桌木阶,室内布置的清新儒雅,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书香雅韵蕴含于主人精心独到的设计里,晓风的画作自然镶嵌在楼道走廊边,茶房书房,健身养生,显现了主人的生活品位,慢生活,修身养性,隐乡间,结交文友。晓风还特地为我们创作了一幅漫画 “弹棉花”,看的我们捧腹大笑,正如晓风所说,和有趣的灵魂在一起做有趣的事,那是人生一大乐事。看到晓风堂让我对世外桃源这个词有了更直观的理解。</p><p> 晓风不无自豪告诉我,他为小区取了个清新雅致的名字——银杏墅,还设计了简洁大气,的银杏叶logo,谐音银杏树的近千年历史底蕴对后人影响,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看出来,他是个极其有想法的年轻人,也是一个追梦人。</p><p> 在市开发区工作的先生从中看出商机,新洋港垂钓,千年银杏树,海慧古寺,蚕桑人家,菊花文化,银杏墅,特庸纪念馆,农民画参观,晓风文化,丝路花屿农业生态园,大有乡村旅游的潜力可挖掘,假以时日,小乡村定能有一番大作为。</p><p> 走出小区回望,阳光覆盖在小区里,静谧而美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幸福而安逸。银杏树下的银杏墅,农民画,晓风堂,向我们讲述这个最美人间四月天里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