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疫情宅家期间,各地频出中小学生被网络诈骗的案件。今年大部分中小学延迟开学,孩子们不能出门、在家上课,空闲的时间多了起来,玩网游、手游成了宅家消遣时间不二之选。而“嗅觉灵敏”的骗子,也粉墨登场,将黑手伸向了这些孩子,利用学生们急于提升游戏体验,贪小便宜心理,以低价出售游戏账号、装备、红包返利等引诱受害者转账实施诈骗。</p> <p> 骗子套路逐渐升级各位家长要小心。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疫情期间骗子的一些伎俩:</p><p>套路1:广撒网、搜索QQ群</p><p> 诈骗分子会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如果该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冒充学生家长申请后可进入。</p><p>套路2:换头像、伺机行动</p><p> 骗子进群后,会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p><p> 然后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称因疫情影响要做好相关开学准备工作,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p><p>套路3: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p><p>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p><p> 通常采用群收款功能,收款二维码或银行卡账号方式进行收钱。因为有些学生家长平时比较注重防骗知识学习,在群里及时戳穿了骗子的伪装,让其他家长免于被骗,骗子马上就改进了套路。</p><p>套路4:利用QQ临时会话诈骗</p><p> QQ群不是好友的两人可发起临时会话,在下面这条信息中,“班主任”交待了培训背景、收费方式和金额,骗子还称“培训结束后教育局会补贴1500元费用”。 </p><p> 骗子在家长同意后,就会发来收款二维码。很多家长扫码的时候也会发现是个人收款码,但是因为报名图片上已经说了,费用要先交给老师,于是也就打消了疑虑,按照要求转了2300元培训费。</p> <p>套路5:一次得手还有“下文”</p><p> 骗子收到学费后并没有善罢甘休,又告诉家长:“因为英语培训需要专用的 iPad,所以要再支付2700元的押金。”</p><p> 学生家长考虑到这2700元押金到时可以退款,也就立马转账了,转完钱之后才发现不对劲,但再联系这个“班主任”已经联系不上了。</p> <p> 面对现实情况,家长们一方面要妥善保管好自己及孩子手机,不将自己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透露给年幼孩子,同时多多陪伴孩子,引导孩子适度娱乐,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提高孩子的防骗意识,让孩子警惕任何网络上的陌生人。通过交流互动,告诉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防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行安装,更不要盲目点击不知来源的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通过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帮助孩子们完成互联网生活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在纷繁的网络世界里保持理性。</p><p><br></p><p><br></p><p> 十堰市重庆路小学</p><p> 2020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