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一甲子,随笔忆清华

逸翔

一年一度,又是校庆,算来我们这届同学已经入学60年了。时光飞逝,岁月如歌,从豆蔻年华转瞬己进入夕阳时光。一个甲子来忘不掉的是母校,母校培养我们长大成才,我们把最珍贵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母校。<div>  前年赶上大疫,很难组织大规模老同学的聚会了。好在我们最不缺少的是回忆,于是大家都在网上叙旧,我在毕业50年时写成了本文,以收集到的一些老照片为线索,看图随笔,描述了我们这代清华学生一个甲子前的生活记忆,今年再次整理奉献给老同学们。</div><div> 我们经历的那个时代,照相还是很奢侈的事情,但学校在科学馆前有几个宣传橱窗定期更新照片,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也留下了当年生活的记录。本文就是收集了网上流传的这些照片和同学网上交流的私存,以图片为线索回忆我们的学生生活。虽然内容不够系统全面,但能引起真实共鸣。另外,本文冒昧采用了一些同学的影像,请老同学谅解并指正。</div><div> 本文原计划分上下两集,包括当年的校园学习生活和我们这一代的特殊记忆。虽然由故只完成了校园生活部分,但发表后受到了不少同学的鼓励,对此深表谢意。</div><div> 本文背景配乐为校友集体创作的“清华校友歌”,(无8)虞淙曲,(水0)邱心伟演唱。</div> 1964年8月30日,我携带清华的录取通知书从冀中小城来到“金色的北京”,梦中的清华。<div>  当时的清华团委、学生会在给我们的欢迎信中说:“清华大学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诸方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能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战士。在学校里你们除了要学习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本领,准备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还要努力提高政冶思想觉悟,参加阶段斗争,准备接好社会主义革命的班,这是党交给我们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立下决心,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坚定可靠的,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革命接班人。”</div><div> 转眼我们毕业半个世纪了,我们还记得这个要求吗?</div> 那时清华新生入校时二校门边的大标语是“欢迎你们,未来的红色工程师”,标示出当年的培养目标,也是大家崇高的共同理想。 这是当年入学的证件,包括入学行李标签、学生证(含后来的临时学生证)、校医院挂号证。其中学生证上除每学期注册章外还有图书馆借书证1-5张,每年假期火车乘车优惠章、后来串联时重庆港盖章、以及1966年9月听取32111石油钻井队灭火英雄事迹后在得到的题词等。 我大学班同学的入学照,是他们高考报名、学生证的原始照片,从此我们开始了近六年大学共同的同窗生活。忽然一日大家又匆匆别离,各奔东西,历尽坎坷,不离不弃,而这些照片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共同青春记忆。 大礼堂区科学馆前有一排反映清华生活的橱窗,经常更新学校的宣传照片,每换一次我都要几次去欣赏。这张二校门校园照片给大家的印象最深,也常常被招生宣传材料使用,吸引无数优秀青年到这里聚集。 那时的贺年卡是一张张小小的校景照片,这张二校门的照片配上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曾经是送给朋友最好的新年礼物。 除了二校门,最有名的校门就是西校门了,记得西校门里只有老教师住宅“西院”,再就是老生物馆后面的“荒岛”(如今的“近春园遗址”)。荒岛上野鸟飞鸣,草木丛生,清水环绕,充满野趣,安静锝别有韵味。我们去海淀通常穿过公寓区走那时的西南门,而去颐和园时则走到这座西门。 学校领导所在的工字厅因两大殿中短廊相接而得名,以其为主体形成一组清代皇室园林即是最早的“清华园”。大门口上悬咸丰御笔“清华园”的匾额。那时学校党政机关分别设在东西两侧,前殿那块“为人民服务”的匾额一直悬挂至今。 工字厅原为1762年乾隆年间省耕别墅的“工字殿”,后为清华园的核心。院内曲廊迂回,奇花异石,树木扶疏,青竹成荫,古色古香的园内风景绝佳,而看到蒋校长夹着皮包匆匆进出这里时更加肃然起敬。 出工字厅后厅侧门可见后厅朱漆圆柱悬有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中间就是瞩目的“水木清华”匾额。那时“厚今薄古”没人注意过那是清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倒是记住了旁边门边的小窗户,因为那里出售周末大礼堂的电影票。 工字厅后可见一脉青山、一池秀水、一塘碧荷、两座古亭,这座称为园中园的“水木清华”是当时校园里最漂亮的地方。1965年元旦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冰球比赛,这张照片是我在科学馆物理实验时制作玻璃底片并印制而成的。 这是当年“水木清华”风景照,红楼白雪,诗情画意,只是当年没有才子佳人。学校另一处风景地是“荒岛”(“近春园”遗址),岛上荒草丛生,野鸟飞鸣,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那时冬天四周的池塘是我们上滑冰课的地方,围绕荒岛一圈一圈飞驰溜冰,留下一笔美丽的运动记忆。 水木清华之侧小山上有一座钟亭,悬挂1921级同学集资重建时移来颐和园东大门对面的古钟,由潘光旦教授题字“闻亭”,以纪念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这张闻亭晨读的照片也是宣传橱窗里一张经典照片。 科学馆是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之一,建于1917-1920年,1926年清华物理系成立在这里,一大批物理大师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大物理学家,可算作中国物理教育的发祥地。我们的物理实验就在这里进行。 科学馆南侧是建于1954年的“二教”,这是当年清华最漂亮的建筑,二楼带木地板的会议室是迎送贵宾的地方。我们最熟悉的是在二教401-403上大课,还有就是在节假日晚上挤到这里看电视,那电子管机器中的小小黑白影像却带给我们难忘的欢乐。 科学馆对面的二院和“一院”(清华学堂)是建于1911年清华最早的首批建筑。二院是五排单层外廊式教室,木制地板,风雨回廊。当年我入学时已经只留下了两排,我班的专用教室即在于此,记得老木地板走上去吱吱作响,冬天还需要生炉火取暖,而如今已经改成了绿地花园。 1955年建成的新水利馆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不少教室,单扶手椅教室听课,大制图板教室画图。新水北侧是当年的校河(万泉河),那时校河还没有水泥护岸,所以还是一幅杨柳依依,绿草青青,虫鸣蝶舞,流水淙淙的景象。 通过大礼堂西侧校河桥后是一排清华建校时的首批老教室,称为“三院”。在三院自习你会感受到老清华的味道,窄窗户、木地板、生炉火,好像那些民国学长描绘的那样。原本三院建有四排,抗战复校后只留下了第一排。我读书时也曾在这里上课和自习,三院后面是排球场,周末也在这里扯起银幕放露天电影。运动场后面是解放后建设的诚斋和立斋。 在诚斋和立斋东侧、大图书馆之北是清华北院,北院是建校时的高档住宅区,许多大牌教授曾居于此。我上学时这里还有两排平房,前排教室听课,后排商店和理发,图中的小洋房当时是学校的回民食堂。这里离礼堂较近,有时文艺社团还在这里教室里进行演出前的排练。 除了这些老建筑,最自豪的是1959年设计建设的东区清华中央主楼。这庞大的建筑群十分气派,那台阶也是仅次于大会堂的中国第二台阶。清华主楼这种高大的苏式板楼风格引领了中国一大批学校的主楼建设,其高大宏伟经住了历史考验,蒋校长曾经因展望从西直门外可以直接望到主楼而受到批判,而现在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 当年主楼建筑群是参照莫斯科大学设计的,当时解放思想发动群众,从1959-1966年建筑系超过300位学生由青年教师关肇邺带领参加了主楼的设计和建设。上世纪60年代正是经济困难时期,经费短缺,层高减少,工期拖延,直到1966年才基本建成,正赶上为革命串联的红卫兵住宿,主楼前广场就成了群众批判大会的会场。那时主楼前就是铁丝网围墙和大片荒地,记得常常直接穿过东侧缝隙去林学院。 1965年建成的9003大楼也十分宏伟,是当年建筑标准最高的大楼,据说可以恒温、恒湿和防震,由精密仪器系使用,当时曾让我们十分羡慕。 当然最熟悉的是主楼后侧的工程物理系馆,这座1958年落成的系馆因为涉及原子能保密专业而不能随便出入,因此我们在分专业前极少进入而感到格外神秘,同时又为能在这个专业学习而骄傲和自豪。 那时最常去还有学校西北角的化学馆,需要在那里做化学实验,另外化学馆前是一片空旷场地,可以在这里上体育课和打篮球,其西侧还有西大饭厅和音乐室。当年大课间有时大家要从西端化学馆步行到南端的一教上课,在欢快的“运动员进行曲”和广播体操乐曲声中,大家拥挤着急匆匆的赶路,成为最难忘的一幕。不知如今谁还能哼出那首好听的“运动员进行曲”?   位于老化学馆西侧是1952年建的西大饭厅,是当年亚洲最大跨度的木结构(29米)建筑。由于地域偏僻后来就成了那时的“体育馆”和“电影院”,全校大会或者除夕联欢等也可在此举行,大家拿着宿舍的凳子排队从东区走到这里来开会,印象颇深。 提起当年的学生宿舍,印象最深的是1954年修建的1-4号宿舍楼,大屋顶,棂花门,觉得好漂亮,但是也听说这是受到批判的“大屋顶”典型。这是从2号楼阳台看到1号楼的老照片,2号楼部分宿舍由体育代表队和文艺社团的骨干队员集中居住,课余阳台上常常是乐声歌声,热闹异常。 从2号楼东阳台东望是13号楼,当时是数力系同学居住,再远处是东大操场,那时还是煤渣铺成,空荡荡比较简陋。东操场以东就是清华东边界,那时好像还没有围墙,大烟囱那里是东区锅炉房和高压实验室。 东区的5-12号楼是60年代学生的主体宿舍区,我班入学时住5号楼,中间曾经住过2号楼,毕业时住在8号楼。那时8号楼一层有个小卖部,大家最深的印象是那里0.14元一包的方便面。那时方便面刚刚问世,常常等不及泡成面,就禁不住其香其脆之美味诱惑而下肚了。 那时我们住的筒子楼两侧有公共盥洗室和厕所,记得一些同学在盥洗室龙头下冷水浴时还引吭高歌,洋溢着蓬勃朝气。这批宿舍代表了一个时代,所以现在学校重修时仍然保留了5号楼和12号楼原来的基本外形和格局,这是5号楼的内部结构。 这是位于6-7号楼之间的7食堂,其实周围的8、9食堂也是这个样子。刚入学时我们在13号楼前的10饭厅就餐,实际上是几排小平房,后因办女生食堂而随着宿舍搬迁曾经又在8、7、6等饭厅吃饭。 那时大家经常轮流帮厨,吃饭时米饭就装在浴缸里,菜就放在大盆里,排队由师傅分给每人,大家站着吃饭,餐后就把饭盆和小勺放在餐桌的下层格栅上。当时每月统一15.5元的餐券,每餐撕下一联,这样可防止贫困同学压缩饭费,直至文革时期才改为饭票。那时主食分为米票面票,北方同学看到白面馒头像是在过节,但许多南方同学却只想吃米饭,于是我们就把米票换给他们吃。 说到食堂,就不能不提那时的经济困难,饿肚子就成了最深的记忆,每次吃完饭恋恋不舍离开食堂都是“一步三回头”。特别在我之前的几届同学,饿肚子更为严重。当时学校提倡“劳逸结合”,减轻考试负担,停止竞技体育,晚上早早躺进被窝“精神会餐”。特别是由于营养不良对女生的影响严重而引起学校重视,随后专门建立了“女生食堂”,在营养上有所照顾,逐步改善了这一趋势。1965年学校进一步制定了“女生工作条例”,减轻女同学的体力劳动强度,体现了当年学校领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文革中这一举措也成了培养修正主义的重要罪证受到批判,此是后话。 1962年清华校医室已经升格为校医院,地点在西区体育馆南侧,如今蒙民伟学生活动中心的所在地。除了校河边这座灰色平房为门诊外,先后在河南开辟荷花池第二宿舍为内、外科病房(下右图左),三十六所为传染科病房(下右图右),已经构筑了一所综合性医院的基本框架。当年虽然年轻很少看病,但依然记得外科盛大夫、牙科王大夫和耳鼻喉科吕大夫,1966年春还因为扁桃腺化脓第一次在荷花池病房住过几天院。(本组图取自石宏敏“清华大学医院百年史节选”,在此致谢。) 说起校医院历史,可以推至建校初期第一位医师美国医学博士舒美克。后历经沧桑到解放初校医室已包括了朱耆寿主任等十余人。从1954年起由留德博士、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谢祖培接任清华大学校医室主任,他为逐步建设综合性医院而费尽心血,到我读书时院内除包括朱耆寿、谢文焕、刘致用、王经五等医生外,还聚集了一批海外归国的专家,如留美的盛今彦,留日的张瑞霁、王钟恵、李冀湘,留德的孙粹征等,为提高医院治疗水平奠定了基础。 校园在二校门之南是教师住宅区,历史较久的照澜园、胜因院、新林院等住了一批教授,解放后留校的青年教师住在西部公寓区。蒋校长说“一百单八将是清华的稳定因素”指的就是全校的108个教授,那时的教授个个过硬,都是大师,而如今清华园已经是“教授满地走”了。这张胜因院小楼的照片也是我在物理课实验中洗印而保留至今的。 1964年9月11日晚,学校在大礼堂举行“清华大学1964年新生入学典礼”第一次见到蒋南翔校长,他在报告中要求我们把“四好”做为努力方向。同时还见到主席台就坐的那些大牌教授们,如梁思成、章名涛、刘仙洲、陈士骅、赵访熊、张维、张子高、张光斗、钟士模、李辑祥、汪家鼎、马约翰等等。蒋校长当时还兼任高教部长,他的一些口号、论述和做法影响巨大,他的一些报告印象深刻(如开“万人顶风船”),是一位有思想有作为、在位时间和影响仅次于梅贻琦的清华校长。 那时的领导核心是学校的几位书记,依次序分别是,蒋南翔、刘冰、胡健、何东昌和艾知生,当时他们年龄不大,但在我们心目中地位至高。在我入学之前清华还有一位常务副校长高沂,64年秋调到北京师范大学四清工作队,后调任高教部副部长。这些清华领导随着文革的到来都受到了猛烈冲击,对他们无休止的揭发批判,长期的群众监督劳动改造,使大家对他们非常熟悉,曾经被高层点名的刘冰更是全国驰名。后来他们重新工作后都成为省长、部长、主任等国家领导,为国家做出来重要的贡献。 第一次见到蒋校长和久闻大名的教授,第一次见到庄严辉煌的舞台,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而在大礼堂对面二楼上的军乐队不断奏出雄壮威武的乐曲更是令人心潮澎湃。典礼结束了,我仍然站在那里听得如痴如醉直到他们收摊,后来我就报名参加了军乐队。 那时的激动连续不断,入学不久就迎接建国15周年国庆,那年国庆节好事连连,最<span style="line-height: 1.5;">难得一遇的是盛大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这个三千多人的演出也包括了我校的合唱队,准备时间只短短两个月,演出取得巨大成功。更令人激动的是在10月16日毛主席接见了全体东方红演职员时,周总理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更大的喜讯。</span>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多场,直到我们在1965年参加欢迎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时还看到了其中的片段,参加东方红演出的同学们更是以此为荣,这是当年清华参加“东方红”演出的同学纪念合影。 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10月16日晚上,我们在大礼堂听报告时私下由合唱队同学传出赫鲁晓夫下台和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人们激动难耐,会议也开不下去了,回到宿舍一直兴奋地等到半夜11点电台才正式广播宣布。人们克制不住狂喜,不约而同地在校园里集结游行,路上是一支支欢笑的队伍,军乐队也自动吹演奏着歌曲行进,道路上留下了一条条庆祝的标语,那种青年人的热情和自豪是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1966年5月9日,我国第一次进行了含热核材料的核爆炸,10日下午学校专门在大礼堂前举行万人庆祝大会,胡健、钟士模等讲话,舞蹈队跳起欢快的舞蹈,军乐队在台阶上奏乐助兴,越南、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也参加了大会并发言,记得新闻里还有报道。照片是当时的“新清华”上的报导图片,大家群情激昂,而此后不足一个月,疾风暴雨的文革运动就开始了。 那时经常参加大规模集会或游行,例如1965年2月11日首都150万人集会示威支援越南反美斗争,而且连续3天累计300万人参加。还记得1964年11月29日首都77万人集会示威支援刚果(利)反美斗争,每次集会都要凌晨出发,清华北大都会占据金水桥最佳位置。<br> 除了游行示威活动,就是参加欢迎外国元首访华和集会,那时都要组织从大北窑到钓鱼台的群众夹道欢迎。我第一次就是到京不久的1964年9月27日在西单六部口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也是第一次见到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心情十分激动。 记忆中每年的校庆也是难忘的节日,校庆时上午随军乐队参加西大操场举行运动会的入场式,下午校庆演出,66年时校庆开放日还带领34中学生参观各系实验室。图中是1961年校庆50年时晚上在大礼堂前载歌载舞的庆祝场面,也是那个时代一幅经典图片。 国庆当然是难忘的的盛大节日。通常国庆9:00开始,彭真市长讲话,10点依照仪仗队、首都民兵师、群众队伍、文艺大队、体育大队的次序顺序自东向西行进。每届清华同学三年级的国庆前都要先参加很长时间的国庆民兵训练,然后手持各式兵器组成“首都民兵师”方队,我们初到北京一年级就只能参加群众游行了。<div> 除了国庆,五一节庆祝活动连着春假,五一上午参加游园演出,晚上又到天安门联欢。66年正赶上阿尔巴尼亚二三把手谢胡和卡博来华,从28日在钓鱼台前路口对南、西方向最显眼的地方欢迎,30日为他游园准备的曲目检查和彩排,到五一节在颐和园冒雨演奏,晚上赶到天安门广场联欢,几天没有休息。<br></div>   那时节日凌晨从清华园乘火车出发到达安定门车站,然后步行到王府井大街等候。激动地高呼口号走过天安门,到西单石驸马大街的夜校集中,吃过干粮稍事休息后又排队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焰火晚会。清华北大的圈子就在金水桥前,大家随着广播音乐跳起“猜拳游戏舞”、“拍手歌”、“找朋友”等集体舞(65年的舞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社员都是向阳花”、“毛主席祝你万寿无疆”等),8点开始随着花炮声几次焰火升空,等到10点结束走到夜校再登车回到学校时已是午夜了。 那时国庆游行学校都是派大三同学参加“首都民兵师”队伍,他们从暑假就开始进行队列训练,有扫雷器方队,也有重机枪方队,走起来颇为威严自豪。<div><br></div> 1965年国庆我参加了文艺大军,为首都幼师同学的舞蹈“女民兵”行进伴奏。她们在前面手持钢枪,左突右刺,边走边唱:“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特别是最后一声“杀!——”,分外响亮好听,我们在后面队伍要排直,还要赶快跟上。<br> 更好看的是我们前面的“丰收舞”,一式鲜艳的红绸衫,蓝裤子,白围腰,黄草帽。她们一手持汗巾,一手挥“镰刀”:“太阳哎一出哟,红满天啦哎。红光铺满丰收田,丰收田。哎哟哎哟哎哎哟,哎哟哎哟哎哎呦,金黄稻穗沉甸甸,盖满大地照亮天,照亮天。”特别是挥镰弯腰收割时,扬起明晃晃的“镰刀”煞是好看。<br>  我们后面的是“纺织女工舞”也非常漂亮,她们身穿粉红绸衣,雪白的围裙上还印了几朵小花,坐在路边等待时分明就是春风吹落的一地桃花。<br>  那个年代平时只看到同学们穿的兰、黑色的粗布肥衣,不少人还衣服打补丁,一下子如此五彩缤纷,几乎亮瞎了眼睛。<br>  我们后面还有藏族舞、蒙族舞、孔雀舞、彩绸舞、伞舞等等不再细数。过了天安门还要继续前行,到了民族宫信号又起,于是又行进表演了一段。直到南礼士路才解散,这时已经下午2点了。 说到教室,大家共同的记忆当然是阶梯教室,许多跨系基础大课安排在这里,许多大规模的会议和活动也在此举行,虽然简陋一点却是难以忘怀,所以西阶重建时保留了基本外形。<br>  西阶是仅次于大礼堂的重要场所,一些报告、讲座和社团活动也在这里举办。很多人还记得1966年4月23日,作曲家劫夫慰问邢台地震灾民后在这里举办的讲座。他讲了周总理到隆尧慰问群众后创作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的过程。他还现场教唱了新歌《红旗歌》、《我们这一代》、《愿把青春献人民》,还请当时在邢台的建9部分同学合唱《滏阳河》等,讲座气氛十分活跃。<br> 那次,他的女儿当场唱了为麦贤得诗谱曲的《出海》,美妙的女高音飘荡在拥挤的西阶:”当我第一次走进海洋,有些恐惧惊慌。波浪象溜缰的野马,把舰头摆得摇摇荡荡。但我时时想起毛主席想起党,就增加了无比的力量。现在,海洋哪我不怕你,你已变成了我的家乡。”<br> 当时感到劫夫父女音调高低悬殊但相得益彰,劫夫给人的印象平易近人,所谓讲座就像与同学联欢。<br>  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瞿希贤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刘炽的“祖国颂”等都是我们青春年代豪情满怀时的最爱,想不到没多久他又写了那么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之类的口号歌,以至最终以悲剧收尾。 其实当年主楼还有阶梯教室,由于当时教学活动都在西区,那里就显得遥远偏僻,直到后来短暂的“复课闹革命”时才来过这里。当时的大教室以一教、二教、北院、新水为主,二院、三院、焊接馆和各系馆有小课教室和低年级班级专用教室。同学们自习各取所需,有的同学就在宿舍自习,很多人就去图书馆自习,但那里座位有限,需要早早的去排队占座。 到图书馆排队占座是清华学生延续至今的好传统,早年时的朱自清、曹禺、杨绛、钱钟书、冯友兰等一辈名人都写有图书馆的回忆美文,而如今的节日周末早晨,依然能看到青年学子看着手机排队等待开门。我曾在网上发过一幅2017年国庆节那天图书馆人头攒动的照片,老校友们看了甚为欣慰和感慨,可见对图书馆的感情已成为清华人共同的记忆和标志。 我读书的时候,图书馆一层的阅报室,二层和四层的期刊室都是常去的地方,但是又因为在那里滞留太久而占用了太多自习时间,然后就懊悔不已甚至决心不去了。但那里的装饰、角落、卡片箱乃至和蔼的图书管理员和人们的轻声细语都具有深深的吸引力,几次不去就会想念那里的大圈椅和漂亮的旋转楼梯,怀念站在一排排报架前巡回读报的满足。 当年留下的部分课堂笔记本。画图工具和计算尺。那时没有电子计算器,常用的是四位数学用表,在实验中学过手摇的机械计算器,而更多的是使用手拉计算尺。计算尺是入学的必备计算工具,学校里有个专门工厂自制计算尺,尺身用竹条制作,刻度用照相纸,用刻度底片洗印好后粘贴在竹条上,这种4元左右的廉价计算尺由各班统一购买,现在应该是历史文物该由清华科学博物馆收藏了。<div>  学习工程画课程必须用的是圆规、三角尺和丁字尺,大家为了省钱,很多人都到13楼西侧的寄售部买毕业班同学留下的二手货,想不到的是直到一个甲子后的今天,那里还有那排小屋,虽然已经重建也不是寄售部了,但仍然让我一阵惊喜。</div> 学校强调又红又专,批判白专道路,但清华还是举办了计算尺和英语比赛。当时大部分同学刚开始学英语,特别需要加强训练。而计算尺是基本功,更需要鼓励,我班都有同学获奖。那时清华的政策水平高,路线比较稳健,实际上还是很重视学习质量的。政治活动多,清华规定学制六年,小课程分班安排,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基础深,外语好,后劲足,提倡给“猎枪”培养能力,学生学习都很刻苦自觉,节假日也不休息。当时清华也培养了一批学习尖子,记得高我们一届的数力系叶志江,在中国顶级“数学通报<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上发表好几篇论文,被树为全国又红又专的典型广为宣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span> 学校很强调工程师的动手能力,金工实习时车铣刨磨焊铸样样要求,这是同学在化学馆做普通化学实验。回想起来,从入学时校长接见千字号万字号,到分班因材施教,到学制长(6年)、作业重、要求高,虽然开会、劳动、四清等等占了不少时间,但还是对清华学子进行了科班训练,加上清华同学刻苦学习,清华学生的业务水平还是过硬的,这在后来的各种工作考验中得到了证明。 除了学习,清华另一个特点是重视体育锻炼。在“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口号鼓舞下,运动成了每个同学习惯,而每年校庆的运动会,就像是一个体育的狂欢。那天大家都来到西大操场,为本系的运动员鼓劲加油。除了校运会,还有新生运动会,高速运动会,冬季越野赛,春节环城越野赛,民兵比武会等等名目繁多的办法吸引你去锻炼,绝不会埋没一个体育天才。 那时我们刚从中学过来,真想不到清华大学体育课还要留作业。引体向上、俯卧撑、立定跳远是基本三项,更有明确的长跑要求。有锻炼的气氛,有师兄们的榜样,又有小组安排组织,每天下午“运动员进行曲”一响,大家都来到操场上。校园里热气腾腾,热闹非凡,不少人每天早起晨练,有人还长跑到圆明园,颐和园。 清华有一个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一直担任全国田径协会主席,全国体育总会主席,是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除马约翰外,夏翔、王英杰等在体育界也很有名,正是这批体育界前辈,传承了清华“无体育,不清华”的传统,在清华大学体育教育中做出来突出贡献。 清华当时有一支赫赫有名的体育代表队,在高校各项比赛中不拿冠军倒显得不太正常。当时的田径总是蝉联高校三项第一,清华的篮球队可以与专业队一拼高下,另外体操、排球、击剑等都很有名,因此也诞生了一批体育明星,我读书时代,还记得田径名将马拉松蓬鉄权、三级跳胡方刚、跳远丁志胜,跳高姚若萍、跨栏王泽静,而张立华的场地自行车几十次打破全国纪录,我系有中长跑的吴建时,也是我们的骄傲。图中的书签是土建系工民建67届王敦衍学长的短跑奖品,仅是书签而已。 这是当年女子短跑短跨队训练比赛的青春风采,以上两组照片取自土建系工民建67届王敦衍学长的美篇“热爱体育运动的我”,在此致谢。 学校除了抓好体育代表队外,也很重视群众体育活动。当时入校后首先体检,体育教研组根据健康和体能分班上课,体现了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细致作风。我在第一节体育课结束前头晕难受,老师马上发现让我躺倒,可见当时身体之衰弱。正是在清华我学会了游泳滑冰,喜欢上运动锻炼,满足了后来各种工作的要求。我终生感谢清华。 <div>  摘录无91 马朋捷学长当年发在“新清华”上的“锻炼组诗”:</div> “越野长跑”:来呀!来,快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从清华园出发——万里长征。斗逆风,战寒天,练就一双铁脚板,跋山涉水,跨河越岭,似等闲。<br><div> “跳高”:横杆又被碰掉,这已是第九次失败。姑娘望着高高的横杆,想起了风雷激荡的世界。豪言壮语忽从心中响起,障碍再多,决心不改,困难再大,信心不衰。倔强的姑娘又作了第十次冲击,两条小辫在杆上一闪,好,过杆了,象燕子飞过了云彩。<br></div>   清华大学除了体育代表队威震高校外,另一支文艺代表队也非同小可。在西北门西侧就是老清华著名的“灰楼”,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的音乐室。当时文艺社团有12个队,军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弦乐队、钢琴队、手风琴队、京剧队、话剧队等,还有一个文艺社,在高校里也很有名。灰楼就是教学排练的地方,所以总是可以听到里面的咿咿呀呀或者滴滴哒哒。音乐室的200号比较大,是我们军乐队的排练室,忘不了军乐队的周乃森先生,曾经每周定时一对一、手把手“单兵教练”,让我按着他的肚子感觉气息或者悄悄欣赏一段老唱片,留下了年轻时的美好回忆。 1965年根据学校安排,4-6年级全体同学都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我们学员班就在1965年校庆顶上参加了学校运动会开幕式,穿上雪白的队服列队西操场上演奏了“国歌”、“运动员进行曲”、“永远跟着毛泽东”。此后的活动包括迎新演出、五一游园、国庆文艺大军、节日狂欢、欢迎元首等。除了每周的活动,还有暑期集训,每次排练完,大家高呼“为党宣传,永远战斗!”,每次出队归来下车,大家都围在车头齐呼“谢谢司机同志!”那时的纯真激情至今回味无穷。<div>  <span style="line-height: 1.5;">那时强调革命化,军乐队除了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歌曲外没有外国乐曲,配合活动也演奏了不少中国革命歌曲,称为音乐作品的军乐曲记得还有“清华民兵师进行曲”、“歌唱祖国”、“载歌载舞的人们”、“解放南方”、“学习雷锋好榜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水平最高的是跟解放军军乐团学习的“反美风暴”。</span></div> 印象最深是1965年1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129三十周年大会”演出中表现青年运动的大型歌舞节目,包括解放前学生运动、解放后与工农结合、发奋读书,紧握钢枪和支援世界革命几场,我校负责支援世界革命一场。光清华这场节目就有200位同学参加,主要是舞蹈队、军乐队和手风琴队的同学们,要求在两个月里拿下来,所以排练很紧张。开始一周时间从编舞、配乐、配器到合成到下周日就到展览馆剧场合排了。舞蹈以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为主线,穿插了越南游击队在丛林中打击美帝的片段,世界人民欢呼等等,气势宏伟,受到各界高度评价。129那天彭真、胡耀邦同志出席、蒋南翔讲话,主席台上还有以清华叶志江和中央戏校李维康为代表的红专典型就座。我们在一个月时间里在大会堂集中彩排演出三场,正式演出三场,安排十分紧张。几十年过去同学们回忆,对在宴会厅吃到的富强粉、无锡米和广东小咸菜印象特别深刻。本照片取自建5张思浩学长“我和清华军乐队的故事”一文,特此致谢。 在清华文艺社团中规模较大的还有民乐队、合唱队和舞蹈队等,都有各自的招牌节目。我们之前京剧队有个现代京剧“关羽搬家”就受到周总理高度评价,我入学后还专门到北门土电厂看了看。另外京剧队里我系胡芝凤同学的水平堪称专业,后来她主演的“李慧娘”更是风靡全国,成了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那时候各队都有一些业务尖子,他们都有一手绝活儿,像独唱、朗诵、独奏等一些经典节目全校闻名,一出场就会掌声雷动。还记得胡泊的诗朗诵“木偶探海”、“狼和小羊”,那语调和手势几十年后还历历在目可以随口背上几句。还有话剧队排演的有一种“雕塑剧”,我没有在别处见过,应该算清华的一种艺术创造。<div>  文艺社团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这是部分舞蹈队队员假日畅游十三陵水库,我想一定有你认识的人。</div> 文艺社团的很多节目都是自编自演。军乐队的“清华民兵师进行曲”旋律优美,雄壮嘹亮,现在哼起来都热血沸腾。舞蹈队的“锻炼舞”、“扫除舞”等更是贴近同学生活。各队都有自己的王牌节目,如舞蹈队的“罐舞”、“鄂尔多斯”都是长盛不衰,其中“鄂尔多斯”就跳了半个多世纪,2011年百年校庆上几代舞蹈队员同台演出,已是清华校长的王大中院士亲自登台。<br>  文艺社团集中了一批多才多艺的高材生,因此也出了不少中国各界的知名人物。本图中跳新疆舞的舞者都是当年清华舞蹈队的骨干,其中胡学长更是无人不晓了。 清华没有音乐系,但音乐教育一直没有间断,早期的黄自、茅沅等音乐家都是清华人。60年代音乐室的陆以循先生和周乃森先生都是造诣深厚的音乐教育家,所以清华演出时的管弦乐队水平很高。例如,我们熟悉的周乃森先生对军乐队每种乐器都很精通,同时又精通编曲配器和指挥,因材施教,孜孜不倦,可以说没有周先生就没有清华军乐队。当时文艺社团强调为政治服务,宣传、教育、组成小分队为同学服务的活动也很多。清华的文艺社团像体育代表队一样是当年重点建设的政治、业务、文艺、体育队伍之一。 响应伟大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我们入学第一年夏天就是下连当兵。1965年6月20日开始我们来到昌平第三工程兵学校当兵一个月,在7月20日结束总结时我写道:在初评和总评中获得了“五好战士”称号,射击成绩“优秀”,经过4个下午游泳训练从“旱鸭子”通过了20米及格测试,在爆破、防空训练中取得显著成绩。<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我当时总结的思想收获:从实际中找到学毛选的方法;带着战备观念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学习毛选;联系思想,学用结合;培养解放军思想工作作风;及时总结,提高军事训练技术,等等。</span><br></div> 其实,当兵生活还是很有趣的,在那里第一次看到受训的非洲黑人。我们解放军薛排长爱兵如兄弟,带领我们摸爬滚打,实弹打靶,游泳埋雷,还进行了野营拉练和实战演习。<div>  演习那天正好是“七一”,正好拉练到大山深处,就在山沟篝火旁开会庆祝,然后在漆黑之夜,继续扛枪背包长途行军。记得穿过山村,大家无声鱼贯而行,连长从头传口令:“往后传,通过村庄”,没想到到后来口令传成了“半握拳,通过村庄”,大家只得照令执行。</div><div> 黑夜里大家跟着排长爬上大山埋伏,蒙蒙亮时“敌军”向山头进攻,大家开着枪喊着“缴枪不杀”冲下山来,当时只觉得天亮后才发现那山分外陡峭,不知道夜里是如何爬上来的,想起来真有点后怕。</div> 66年3月18日在日记上写下关于射击训练的小诗“打靶场上”:<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姑娘,今天第一次走走进靶场。刚刚走上靶台,心里就阵阵发慌。“前面是谁,它在干啥?”指导员的声音雷鸣般闯进心房。双手紧握着钢枪,双眼怒视着前方:“是谁抓走了自己的父亲,是谁逼死了自己的亲娘,是谁在枪杀非洲兄弟,是谁在蹂躏越南姑娘?约翰逊,蒋匪帮,不共戴天之仇不能忘!”化悲愤,为力量,仇恨子弹飞出膛。别人说她打了十环,她说消灭了一个美国狼!</span></div> <div>  那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对思想教育抓得很紧。刚刚入学一开始就是参观反右展览,接着“九评”学习(中共中央评苏共中央的九封公开信),红专辩论,忆苦思甜,四清运动(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还有贯彻“七三指示”(毛主席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题词),学雷锋,学语录学毛选;后来批判“海瑞罢官”,批判“三家村”等等,运动一个接一个。记得我学习的第一堂党课就是做党的驯服工具,落实“阶级斗争是一门主课”、“千万不要忘记”的社论精神,学习林彪写的语录前言等等。学习的方式就是听报告、学文件、讨论发言、帮助谈心,配合劳动、当兵、访贫问苦、忆苦思甜等活动,提高了觉悟,营造了浓厚的政治氛围。到了二年级后进一步批判“封资修”、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等等,直到二年级末爆发了文化大革命。<br></div><div> </div><div><br></div> 回忆入学两年都在想什么?很难几句话说清楚,倒是列出一点共同的记忆一定有共鸣。例如:<br> 大庆、大寨;反修、防修;下放、知青;桃园经验、四清运动;南京路上好八连;“三和一少,三自一包”等等。<br> 学习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陈永贵、侯隽、邢燕子、王杰、欧阳海、刘英俊、麦贤得、张春玉等等。<br> 最喜欢的电影:“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李双双”、“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等等。<br> 最喜欢唱的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社员都是向阳花”、“洗衣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等。<br>  批判文艺作品:“早春二月”、“舞台姐妹”、“逆风千里”、“海瑞罢官”、“李慧娘”、“谢瑶环”、“刘志丹”、“三家巷”等等。<br>  摘几句当时的“金句”和口号,太熟悉了吧:“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政治挂帅”,“做党的驯服工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批判爬行主义、打倒洋奴哲学”;“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div>  随想几句,回味无穷。抛砖引玉,有经历的读者自己补充吧!</div> 抄几段当年的日记还原一下当年的思想:<br>  1965年4月4日星期日:“清明将至。为了缅怀先烈,我们宿舍5人一早出发到西郊八宝山公墓扫墓”。“扫墓的人很多,大家排着长长的的队列,心情十分沉重。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埋葬革命先烈的地方,任弼时、瞿秋白、夏娘娘都埋葬在这里”,“后来我们排队进入骨灰堂,这里有林伯渠、甘泗琪、周保中等我们熟悉的老前辈”。午饭后,我们去任弼时墓前宣誓,坚决踏着先烈的脚步永远前进,坚决把革命的红旗举到共产主义”。<br>  1965年5月27日星期六:“我很激动,今天看了苏联电影“丹娘”。电影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幸福,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是庸庸碌碌低级趣味还是做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卓娅入团时团书记告诉她,不仅在祖国需要时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日常生活中也要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虽然人们很少注意,但星星仍不断发光。现在我们处在和平时期,要准备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保卫祖国,但平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永远闪光”。<div>  1965年8月22日星期日:“昨天我乘车返京了。在车上我和文彩自觉做了列车员,帮助扫地,卖水等。我们包了五、六节车厢的开水,虽然比较累,但心里很快乐。后来车上人很多,我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大娘。她很感激地说:‘如今人真好’。我心里很高兴,虽然我做了点小事,但却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新社会,热爱党和毛主席,这点事比起雷锋还差得远”。<div><div><br></div></div></div> 那时是计划体制,毕业时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分配是提倡“四个面向”。经过毕业分配教育,同学们争先恐后,纷纷向党表决心,要求“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年橱窗里反映学长毕业情况的照片。 毕业班同学们豪情满怀,欢天喜地迎接分配。此照片取自房9同学纪念册,特此致谢。 毕业班一般都会在二校门前留影纪念,成为同学们与六年同窗在母校的最后纪念,上图是无4班同学毕业照。下图给出了5字班文艺社团团员的合影,可以看到一个甲子之前各类清华同学的风采。看这两个照片中女同学还比较多,而像我们系,1964级150名同学中只有13个女生,大家都做了去西北荒漠工作的思想准备。 前有反右、大跃进,后有文化大革命,1959-1965年在校学习的5字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这一届干扰少,入学水平整齐,较好地贯彻了清华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清华的教学水平,当前我国各领域的名人不少都是清华这一时期的毕业生。<div>  上图是学校领导和建5、房5、电5班的绵阳分校651设计组同学的合影,可看到当年的校领导还那么年轻。下图是学校领导与本届5字班毕业生的大合影,前排的镜框是本届“四好毕业班”和“优秀毕业设计小组”的奖状。当年学校特别重视与实践结合的毕业设计,从十三陵水库建设总结出“真刀真枪毕业设计”的经验,每年都强调,一直传承到今天。所以优秀毕业设计也是毕业集体的最高荣誉,个人荣誉就是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了。</div> 恋恋不舍,送别同学奔赴工作岗位,这也是当年的经典照片。 当年水03班边国政同学写的《清华园之夜》是反映我们一代人学习生活的长诗,发表在1965年12月20日校报“新清华”上,因为真实形象的描述而受到大家的欢迎,在那代同龄人中影响很大,以致半个多世纪后不少人还记得它,这里只能摘抄几句做为我们毕业50年的纪念。 时间很快来到了1966年,在我们紧张的大学学习之余我们的课外活动也越来越紧张,革命的大潮来了,本文的写作也告一段落。无论如何,清华的大学生活,清华的行事风格,清华的老师教诲,清华的同窗友情都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并陪伴我们终生。<div> 在我们入校60年的时候谨以此文誌念。</div> 本文背景配歌“清华校友歌”:校友词,(无8)虞淙曲,(水0)邱心伟唱<div>  你来自北国西疆,我来自东南水乡,都曾经热血满腔,现依然赤子心肠。<br>  难忘记天安门狂欢高唱,常思念图书馆温馨灯光,堪回首大礼堂文字激扬,还记得西操场比高争强。<br>  哦,清华岁月,同窗时光,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山海相望,天各一方,心心相印,依依难望,兄弟姐妹再聚一堂。<br></div> 本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