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中山市实验小学四(4)班线上家长会</h3>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你们好!在这特殊时期,本学期第一次家长会我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和大家见面了。 <br> “开学以来”,家长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照顾、督促在家学习的孩子。家长们身兼数职,在单位是好员工,在家是孩子的好父母,还是孩子的好老师.....因为有了家长的配合,这两个多月的线上学习才能顺利开展。在这里我谨代表四年级四班全体老师对各位家长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b>第一部分:班级线上学习小结</b><div> 从2月17日开始,班级就开始了一些线上的学习,经过家长、学校及孩子们共同努力,这持续近两个月的线上学习,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让我们比较欣慰的。<br> 一、经过与数学、英语老师的沟通,从上交的作业来看绝大部分孩子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在收到老师反馈时,也能及时订正并再次提交作业。<br> 二、有好些同学还能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作业。每天上交的书写作业中,部分孩子的作业书写工整,页面整洁,从字里行间老师就知道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项作业。孩子们发送的音频文件,声音响亮、读音清晰,有些甚至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从这些声音里,老师知道他们肯定有认真收看网络课程,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br> 三、这段时间,通过和部分孩子、家长语音电话联系,了解到不少孩子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计划地学习,在父母不在家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项任务。认真学习的同时,也都能每天坚持跳绳、跑步等锻炼,并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br><br><b>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段时间班中一些同学的心得分享吧!</b></div> <div><div><br></div></div> 蓝梓馨同学在两个多月的防疫期间,紧跟学校老师要求,认真做好在家在线学习,在日常学习中不但自觉而且主动,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或者奥数等课外辅导,她都是认认真真的,独立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之余,她积极锻炼身体,坚持跳绳,周末徒步金钟绿道等。做完功课之后,还能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br> <div> 蔡梓铃同学在这段“停课不停学”时期里,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居家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努力学习,做到学习不掉队。同时还注意劳逸结合,除了每天多运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外,也会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既充实又有意义,积极为开学做好准备。<br></div><div><br></div><div> <br></div> 这段时间,吴家伟同学在家长的引导下,在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每天定时进行课外阅读。合理安排运动及作息时间,煅炼好身体,增强免疫力。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成为家务小能手,减轻妈妈的负担,在疫情防控当前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力量。<div><br><div> </div></div> <div> 在这两个多月的非常时期里,梁馨月同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扎堆,不添堵,我为抗议做贡献",并自觉做到“停课不停学",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任务,上好每一节网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此外,她还自觉阅读课外书,以增长知识;坚持弹琴,书法,画画,以培养艺术情操。同时,她还坚持锻炼身体,做力所能及的家务。</div><div><br></div><div><br></div> <div> 洪浩博同学在近两个月的居家学习期间,每天作息规律,学习和运动合理搭配。在认真自觉完成各科作业的同时,通过做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坚持每天朗读、背诵古诗词和练字等语文三项,练字成效显著。坚持参加线上数学思维和网上英语课外课程的学习,英语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学习之余,积极锻炼身体和做眼保健操,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br></div><div><br></div><div> <br></div> <div> 李璐瑶同学虽深处疫区,但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坚持停课不停学,坚持认真学习,每天诵读古诗词、大声朗读英语、完成练字、认真阅读。认真观看教学视频,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利用假期针对之前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巩固复习,字词基础有明显的提升。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并自觉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div><div><br></div> <div> 易恬朵同学在近两个月的居家学习中,表现得比较独立自主。每周能按照各科任老师安排的导学单循序渐进地学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项朗读、阅读、古诗背诵等任务,不懂就问,并做好纠错记录。学习之余还能坚持锻炼身体,早晚跳绳、做仰卧起坐以及完成各项体育作业,并能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还能坚持钢琴和网上英语课外课程的学习。停课不停学,少年当自强。</div><div><br></div> <div> 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以来,邓喻文同学能每天根据《课程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合理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做到“提前预习、细听网课、认真思考、勤练习题”,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之余,能坚持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br></div><div><br></div> <div> “停课不停学”的活动已经开展二个多月了,高琳静同学能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等作息时间,做到自觉自主学习,每天根据老师的导学单内容,认真观看网课,做好学习笔记,逐一完成每项学科的作业和其他课外练习题。休息时,坚持运动锻炼、强身健体。还主动做饭、洗碗、叠衣服,是个勤劳的小帮手。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不断努力完善自我,争当优秀少年,时刻为迎接开学做好准备!</div><div><br></div> 周祎同学一直以来,无论上学还是放假,都执行严格的作息安排,劳逸结合。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内容:朗读、提交作业、锻炼、练琴、看书,兴趣班直播、做家务、亲子活动、看新闻等等。但是她并不觉得枯燥,因为可以阅读更多的课外书,学习编程、奥数,而且每天与父母做家务、锻炼、玩耍,关系更加融洽了。这段时间的学习,让她更加独立自信了。<div><br></div> <div> 这是梁峻珲同学,每天早上8点准能听到他早读的声音。然后开始一天的听课、学习、以及做作业。不能回到学校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是线上学习也让他收获丰富。他按照各科老师下发的线上学习任务单,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完成每天的任务、坚持课外阅读、适量的体育锻炼,用实际行动支持并确保“停课不停学”。<br></div><div><br></div> <div> 这是刘轩廷同学。在停课不停学这段时间,爱学习、勤锻炼,做事有毅力。他每天坚持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空闲时看课外书、做运动、帮助家人做家务。学习和运动遇到困难时,他也能勤于思考,努力克服。</div><div><br></div><div><br></div> 这是李煊同学,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一再延迟,他激励自己成长的脚步不能停下——制订计划,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之余他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屋内收拾得干干净净;在网络上自觉按时学习,刻苦钻研,及时完成作业;闲暇之余,不忘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减少被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让隔离生活充实而有意义。<div><br></div> 这是罗振轩同学,在这个特殊的学习时段,他认真收看每一节课,并按时完成课后练习,做到每天有错必纠,有不明白的必问,坚持每天诵读和背诵一首好诗,并坚持锻炼身体,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按照计划合理安排作息,争当好学有为少年。也时刻做好准备,希望能早日回到校园继续学习!<div><br></div> 这些孩子在居家学习中,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欣慰。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自律。<br> 大家都知道自律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不自律的,各种糊弄假学,将会遥遥落后!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自律”呢?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重新审视一下每天的小计划,从培养习惯开始。首先家长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早睡早起,然后提醒他们把每天需要收看的视频课程贴在醒目的地方,再根据课程表安排好写作业、锻炼、阅读和娱乐的时间。<br> 其次就是各门功课学习的自律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棵知识成长树。每天做到认真学习,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孩子可以奖励自己一个带日期的金果子,画或贴在成长树上。成长树上的果子一天天多起来,成长树一天天地长大,这将激励孩子自律,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br> 养成自律将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只要家长有目的,并持续地去引导,我坚信他们都能越来越好,期待疫情过后孩子们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br><div><br></div> <b>第二部分:让情感教育始终在线</b><div><b><br></b><div><b><br></b>一、线上学习是疫情下非常学习的非常之举,我们可能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a.家长复工复产,孩子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到位;b.学习缺乏自觉性,线上学习效率不高;c.亲子矛盾频发,难以把控等。<br></div></div> <div><br></div><div><br></div>二、不同的孩子对线上学习表现不一样,有部分孩子的表现不尽如意,是很正常的,作为家长要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感受。<div><br><div><br><div>三、对孩子线上学习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教育方法和指导方式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学校一方面会要求各方位老师加大帮助辅导,另一方面做好复学后的零起点教学准备。</div></div></div> 四、父母在管理和指导孩子进行线上学习要注意方式方法,重点关注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双方情感对立,千万不要用如打骂等简单粗暴或冷漠的方式处理,而是要主动化解矛盾。<br><br><br> 主动化解亲子矛盾,可以用用这五个小妙招:一是停,放下自己的成见和偏见:停下手头工作,注视孩子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停下“情绪”,放空自己。二是换位思考,认真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语调、听语言信息和“言外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三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内心需求,用假设性语句表达你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和理解。四是积极回应,用实际的行动表达你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和理解。五是客观认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及网络问题,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计划表,注意劳逸结合,着重共同监控网络使用时间及情况,同时信任孩子,增强沟通。 五、确实已经形成矛盾,家长主动寻求班主任或心理老师的介入帮助。 <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