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寻甸

杨景辉

<h3>  我的家乡在寻甸,它的全名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寻甸县在云南省昆明市辖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是滇东北之要冲。有很多的美丽景区和土特产! </h3> <h3>  寻甸风景如画,那里有着:万亩草原北大营、森林茂密的钟灵山、景色优美的石板河、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和风景秀丽的凤龙湾。寻甸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还有着许多著名的美味小吃,如:炸油香、羊街凉粉、油炸土豆球、牛干巴……其中回族牛干巴最为出名,这也我最喜爱的美食。因为寻甸牛干巴在饲养、制作、烹饪方面都别具风格。</h3> <h3>  寻甸回族群众长期饲养牛羊,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要腌制色佳味美的牛干巴,必须先喂养壮牛。每年农厉正二月间,回族群众开始购买老牛,或将自家即要淘汰的牛关起来喂养。先以嫩草催膘,同时根据牛的牙口和体质,适当采用中草药进行打痨除疾,以健脾胃,增强食欲。这样,牛的体质渐渐好起来了,再增加蚕豆面,蚕豆秸粉制的糠等精细饲料喂养。有经验的回族老人,还经常给牛梳皮毛,用干草垫厩,让牛睡得舒适,他们常告诉年轻人说:“厩干食饱牛长膘。”经过精心喂养,再瘦弱的老牛,在他们手中,也会逐渐变得毛光水滑,膘肥体壮。进入寒露节令时,便开始宰牛、腌制牛干巴。宰牛,按照传统习惯都由阿訇下刀,经放血、剥皮、开膛、分前、后两半截上挂,然后顺着肉逢,剖成24块“骨施特”(即净肉),并将割下的肉铺在通风处凉透。之后,再进行腌制。一般按6%至8%的比例,将盐撒在肉上搓揉,再放入陶制的大瓮缸内腌,缸口须用硬纸或麻布盖紧扎好,腌20天至30天便可以出缸晾晒,直至肉面干硬,呈板栗色。每条牛宰后可腌24块牛干巴即12对,每对都有名称:饭盒、里裆、镰刀、火扇、外白、碓嘴、抢口、胸子、骨梆梆心,瓜子以及两对肋条。肋条又分头道肋和二道肋。其中“饭盒”、“里裆”为上品,肉质细嫩,容易切片,食用时煎煮均可,尤以香油煎吃为妙。煎干巴片味香醇酥脆,油而不腻,常作酒席上的佳肴。其余次之,如助条,油多筋多,炖吃鲜美。还有我爸做的:在炖煮土鸡时放一块干巴在里面,炖出来的汤鲜,肉也嫩!想着都流口水啦!!</h3> <h3>  寻甸之所以牛干巴出名,是因为这里气候适宜。寻甸牛干巴和其它地方的牛干巴腌制的时间、腌制的酱料和繁琐的工序都不相同。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寻甸的牛干巴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不像其它地是使用机器制作的。而且寻甸牛干巴肌肉切片呈紫红色、脂肪呈乳白色或金黄色,具有牛干巴特有的香气,无异味,形态为紧密的片状或块状,大小、厚薄均匀一致。<br>  经过阿訇主刀,古法轲肉,晾出来的干巴醇香地道,色香味俱全。有的游客闻到这香味,就会情不自禁的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寻找源头;有的游客吃了一块还想吃下一块,细嚼慢咽,细细品尝;还有的游客一边咀嚼一边感慨:“要是我生长在寻甸那该多好呀!这样就可以品尝美味的牛干巴了!”……看着这些游客享受的模样和听着游客们夸赞这美味的寻甸牛干巴,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  这就是让我念念不忘的美景如画,美食如云的家乡——寻甸!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做客,但别忘了带上一份寻甸土特产牛干巴,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