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天,美哉三清山。

许伯华

<p><b> 三清山,道教名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靠近江西和浙江的交界处,因景区内的三座高峰,玉京、玉虚、玉华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而得名三清山。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三清山现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b></p> <p><b>  售票大厅前,人门等待7.55分开门售票,气氛轻松,进入大厅没有什么要求,戴口罩属个人行为。唯有一点,门票或缆车费不收现金,只接受手机支付,可能与防控病毒传播有关。</b></p> <p><b> 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风光著称,“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自然四绝。我们仅是一天的游览,又是晴空万里,所以拍摄到了清晰的奇峰怪石和千姿古松,以及两者自然融合的壮美奇观。至于“云海雾涛”就无缘了,而“流泉飞瀑”则要从山脚到山顶九公里的途步登山才能见到众多的泉、瀑、溪、池。</b></p><p><b> 整个三清山游览,由十个风景区组成,其中四个风景区较为常规,分别是南清园景区,西海岸景区,三清宫景区、玉京峰景区。我用近八个小时时间,环绕一中圈,走过了三个景区,看到了三清山的精华。玉京峰景区属登山行为,老夫自叹不能聊发少年狂了,放弃!</b></p><p><b> 有评价说,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应该说这是对三清山的最美赞誉,我曾到过除衡山外的四座名山。感觉三清山略逊黄山,而与泰山、华山、青城山相比较,除掉人文的因素,自然景色的壮美与丰富,三清山尤为优越。</b></p> <p><b>  山体峭壁上的字迹“天下第一仙山”。</b></p> <p><b> “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没考证是何年作品,两联字迹重在赞誉道教名山。</b></p> <p><b>  据说三清山有奇峰64座,或孤柱擎空,或峭壁若削,千姿百态;怪石300多处,有些造型在合适的角度惟妙惟肖,可谓天地造化,鬼斧神工。</b></p> <p><b>  这是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一尊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有数道横断裂痕,但经过亿万年风霜雨雪,沧海桑田,依然屹立不倒。顶部扁平,颈部稍细,最细处直径约七米,状态突兀,形似硕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腾空而去。</b></p> <p><b>  换个角度与后面山体一起看,它是不是又像骆驼的头了呢?所以三清山游览和其他的名山一样,在于你的想像力,如随导游走,还能听一段故事,咱们就不讲故事了。</b></p> <p><b>  这更是三清山形象代言“东方神女”,有几份神似吗?据说,不同的角度,神女就从少女变成老太了。</b></p> <p><b>  是像凤凰头还是孔雀头呢?随你说,有点像就行。</b></p> <p><b> “企鹅献桃”,可我怎么也没看出桃子在哪,就像两只企鹅。</b></p> <p><b>  “玉女开怀”为什么起这么个名,你自个儿看吧。</b></p> <p><b>“侧刀石”</b></p> <p><b>  “狐狸啃鸡”,狐狸有点意思,不知鸡在哪?</b></p> <p><b>  以上这些造型都在南清园景区,近距离就能看到。以下的造型则是在西海岸景区和阳光海岸远距离观看的,单反长焦发挥了作用。</b></p> <p><b>  “老道拜月”,关键是石体顶部有点像道士的发髻,有看到吗?</b></p> <p><b>  “观音送子”</b></p> <p><b>  “猴王观宝”</b></p> <p><b>  景区的宣传窗是这样给演绎的。</b></p> <p><b>“情侣石”</b></p> <p>“<b>仙人指道</b>”</p> <p><b> 以下的石头不知道有名还是无名,但也有观赏性。</b></p> <p><b> 三清山奇峰怪石称绝,以下这些应该为大小奇峰。</b></p> <p><b> 三清山最高的三座山峰:玉京、玉虚、玉华峰。</b></p> <p><b> 三清山的松树没有黄山的迎客松名气大。但三清山松树有各种独特的身姿,有的松树与奇峰怪石合起来就是一幅美丽的国画;而山峰上孤独傲世九重天的不老松,更是让人敬佩和赞叹</b></p><p><b> 看着三清山松树,令人惊叹、好奇,是怎样在贫瘠的悬崖峭壁乃至岩石上生长的。经查询,是因为松树的根系会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这样松树便能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但其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颗高不盈丈的三清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根部常常比树根长几倍,由于根部很深,能坚强的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雪却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b></p> <p><b>  欣赏完生机勃勃的青松,三清山也偶尔可见依然挺立的枯树,虬枝伸向天空,似是突兀,但也是风景。没有枯,就不会有荣,枯荣相间,这才是真实的自然。</b></p><p><b> 这两棵同在一块岩石上一枯一荣的松树,是一个有名的景观,名曰“生死恋”。</b></p> <p><b>  不知枯死了多少年,依然孤独挺立,甚是悲壮!</b></p> <p><b> 三清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但道教的人文景观只有三清宫,去的游客还不多,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熟悉道教的人少,二是三清宫的位置,相对于三清山常规旅游线路有点偏了,来回得用一个半小时。我虽对道教知之甚少,但久闻三清宫之名,所以探访著名的三清福地,去看看自东晋以来遗留下的众多道教古迹是此次三清山之行的必须。</b></p><p><b>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通常人们把道教和道家混为了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一家,代表作《道德经》;道教的创始人是东汉张道陵,也称张天师,但他在创立原始道教时,把老子捧了出来,尽管老子当时已死去七百多年了,张陵称老子是道教的教主,并尊奉他为“太上老君”。</b></p><p><b> 道教除供奉“三清”天尊,还有很多神仙,如民间熟悉的“三星”和“八仙”,三星是指“福、禄、寿”,八仙是“八仙过海”的八仙。</b></p> <p><b>  三清宫是三清福地的灵魂建筑,迄今1600余年。</b></p> <p><b> “三清宫”三字为明代兵部尚书孙原贞所书。</b></p> <p><b> 三清宫石坊,左右各有小石殿,内供“灵官”“魁星”石像。</b></p> <p><b> 主体是一个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前低后高,歇山屋顶,梁柱和外墙均为花岗岩结构,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傲然而立,正门有三樘大门,中门上挂着青石竖匾,上书“三清福地”四个大字,清同治八年所书。大门两边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的对联,有点“道可道,非常道”的玄机。</b></p><p><b> 疫情之故,大殿停止开放,未能入内参观是为遗憾。</b></p> <p><b>  大殿屋顶怎么如此破败。</b></p> <p><b>  大殿不开,但门口仍有香烛燃烧,有俩道姑在照应。</b></p> <p><b>  三清宫初看规模不大,以为只有大殿一座。而细细观赏,面积很大,有许多建筑小品,按八卦方位布局,全部石块建筑,显得厚重、古朴,没有围墙,被称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b>风雷塔</b></p> <p><b>龙虎殿</b></p> <p><b>  好像是三清宫一个创始人的墓</b></p> <p><b> 三清山华表,是一对,只照了一个,上书“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b></p><p><b></b></p><p><b> </b></p> <p><b>  三清山的西海岸景区,是2001年新建的高空栈道,漫步在1600多米高的栈道上,一边是悬崖峭壁和原始森林,一边是幽深的峡谷,远处是连绵群山,各种各样奇秀的山峰错落排列,山谷纵横交错,确实壮观。</b></p> <p><b>  有一段玻璃栈道。</b></p> <p><b>  来几张三清山花鸟</b></p> <p><b>可能是山上温度低,玉兰花刚开。</b></p> <p><b>  这就是“红嘴相思鸟”。</b></p> <p><b>  这种鸟叫“棕噪鹛”,脚上有脚圈,难道还在跟踪观察?</b></p> <p><b>  迎着朝阳观赏的“巨蟒出山”,走了一天回到了索道站,途中又见“巨蟒出山”,巧遇夕阳照其顶部。去西藏或川西的摄影发烧友都以能照得夕阳下的雪山为幸运,称为“日照金山”,那我今天拍到了“日照金蟒”,也算难得了。</b></p> <p><b> 一天走了30233步,其中还有几千阶上下台阶,我为自己自豪,但也确实累了。看来岁月是把杀猪刀,想要再走名山大川得抓紧了,时间不多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