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被称为人民诗人

石京学

<p>这次新冠之难是一场国难。对灾难的态度也折射出一个人的境界。</p><p>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灾难,有天灾也有人祸。盛唐时期,国力鼎盛,万方来贺,在一片繁荣昌盛之时,突发安史之乱,用杜甫话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依旧在,但已国破家亡,春天照样来,但城市荒芜长满野草。当安碌山的大军略过河北山东河南直指两京,最终占领唐东京洛阳西京长安之时,唐玄宗率百官仓皇出逃四川。路上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兵谏。在士兵的强烈要求下,唐玄宗杀死纵容安禄山的宰相杨国忠,但士兵仍不罢休,他们要求皇上赐死杨国忠的妹妹皇上的爱妃杨玉环,因杨玉环是安禄山的干妈,安禄山造反与杨家兄妹有直接关联。在后有追兵而士兵又拒不出发的压力下,唐玄宗不得已赐死杨玉环。最后,唐玄宗到了四川,深感责任难逃,写了罪己诏退位,由儿子继位去领导那场打败安禄山的举国战争。</p><p>在这样一场由皇帝亲自指挥的正义战争中,唐朝的诗人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读一下杜甫的诗会有结论。杜甫满腔热血歌颂那场人民参与的战争,《兵车行》写道:</p><p>车辚辚,马萧萧,</p><p>行人弓箭各在腰。</p><p>耶娘妻子走相送,</p><p>尘埃不见咸阳桥。</p><p>牵衣顿足拦道哭,</p><p>哭声直上干云霄。</p><p>道傍过者问行人,</p><p>行人但云点行频。</p><p>杜甫写了人民踊跃参战,同时也写了送亲人上战场生离死别的场景。杜甫当然希望讨伐安禄山的战争能获得胜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杜甫写道:</p><p>剑外忽传收蓟北,</p><p>初闻涕泪满衣裳。</p><p>却看妻子愁何在,</p><p>漫卷诗书喜欲狂。</p><p>白日放歌须纵酒,</p><p>青春作伴好还乡。</p><p>可以看出杜甫对唐军最终取得战胜安禄山的胜利,收复安禄山的根据地蓟州的狂欢心态与形象。在三吏三别中杜甫是另一种心情,且看《石壕吏》:</p><p>暮投石壕村,</p><p>有吏夜捉人。</p><p>老翁逾墙走,</p><p>老妇出门看。</p><p>吏呼一何怒,</p><p>妇啼一何苦!</p><p>听妇前致词:</p><p>三男邺城戍。</p><p>一男附书至,</p><p>二男新战死。</p><p>存者且偷生,</p><p>死者长已矣!</p><p>室中更无人,</p><p>惟有乳下孙。</p><p>有孙母未去,</p><p>出入无完裙。</p><p>老妪力虽衰,</p><p>请从吏夜归,</p><p>急应河阳役,</p><p>犹得备晨炊。</p><p>夜久语声绝,</p><p>如闻泣幽咽。</p><p>天明登前途,</p><p>独与老翁别。</p><p>这是杜甫的一次亲历,一夜投宿一位老翁之家,遇到官吏半夜来抓壮丁。老头吓得爬墙躲出去了,老太太与官吏一段凄凉的对话。尽管对安禄山的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但战争带给人民的是实实在在的苦难,三个儿子战死二个,乡村只剩孤儿寡母。最后官吏竟然连那个已是祖母的老太太也带走了,送到前线给士兵做饭。</p><p>正是杜甫既写了人民支持抗战积极参战,但也不回避战争对人民的苦难,这才是杜甫,人民诗人。如果他只写所谓正能量,还是人民认同的杜甫吗?还能赢得千百年来人民对他的敬仰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