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英雄——邓稼先

偶然

<div>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div><div>君视名利如粪土,</div><div>许身国威壮河山。(张爱萍)</div> 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家庭。1935年考入北京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仅9天,他就毅然回国。 我和学生在学习《邓稼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对邓稼先非常佩服,感动于他的事迹,于是用对联和美篇致敬中国这位伟大的英雄! 1. 漫漫戈壁,风沙袭人,稼先无畏挑重任。<br><div> 峨峨昆仑,雄鸡昂首,元勋热血献毕生。</div><div> </div>2.少时赴美,经历寒窗苦读。<br><div> 学罢归乡,为国呕心沥血。</div><div> </div><div>3.</div><div> 往日中华遭涂炭<br></div><div> 今朝人民创辉煌。</div><div>4. <br></div>两弹升天惊大漠,<br>一心报党斗癌魔。<br>5.<br><div>热血男儿精忠报国,</div><div>徒手造弹谁与争锋?</div> 6.<br><div>壮士数年海外磨一剑,</div><div>赤子一朝回国展宏图。<br></div>7. <br>呕心沥血造两弹,<br>鞠躬尽瘁报国家。<br>8.<br><div>中华儿女合心力,</div><div>研发核武壮祖国。<br></div><br>9. <br><div>毅志坚定不移步,</div><div>功勋巨大谁无晓?<br></div><div>10. <br>少年博士赴美去,<br>两弹元勋报国来</div><div><br></div>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r>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 <div>11.</div><div> 两弹洗去百年耻,蘑菇云引新生日。<br></div> 呕心沥血创奇迹,鞠躬尽瘁报国家 。<br><div>12. </div><div> 百年前中华儿女任人宰割;<br></div> 新世纪梦圆两弹巨龙腾飞。<br><div>13.</div><div> 两弹汗血去国耻,</div><div> 一朝宏志照千秋。<br></div><div>14. </div><div> 为人真诚无私奉献<br></div> 两弹元勋引领强国<br><div>15.</div><div> 生在中园功勋卓著<br></div> 死于华夏为国捐躯 <div>邓稼先故事</div><div>1.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br></div>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响起。22天后,北平沦陷了。日本侵略者召开了“庆功会”。 时年13岁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br> <div>16.</div><div> 中国男儿刚强撑天空,</div><div> 当之无愧勋章挂前胸。<br></div><div>17.</div><div> 百年回眸两弹,</div><div> 千载圆梦英雄。<br></div><div>18. </div><div> 献身两弹事业三十载 ,</div><div> 造福子孙后代几千年。<br></div><div>19.</div><div> 两弹功成华夏幸,</div><div> 英雄四海美名传。<br></div><div>20.</div><div> 两弹元勋报国志,</div><div> 鞠躬尽瘁燃一生。<br></div> <div>邓稼先故事</div><div>2.“许身国威壮河山”<br></div> 1979年,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br> 1985年,邓稼先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br> 21. <br>低调为人,待友真诚,两弹一雪千秋耻。<br>勇敢处事,毫无私心,一星只为报国家。<br><div>22.</div><div>两弹慑敌胆 ,一星振国威 .<br></div><div>23.</div><div>马革裹尸葬同事身心俱疲奈何国家弱 ,<br></div> 忽来危险不畏惧东亚雄狮热血犹殷红。<br><div>24.</div><div>隐姓埋名心为国,两弹功勋泽人间。<br></div><div>25.</div><div>鞠躬尽瘁纯不朽,两弹元勋君无伦。<br></div> <div>邓稼先故事</div><div>3.最后一枚奖章<br></div> 邓稼先一生功勋卓著,获奖无数,他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是在医院的病房里获得的。1986年7月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干、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是“七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br> 邓稼先庄重地把奖章戴在胸前,高兴地说:“今天李鹏副总理亲临医院授予我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我感到万分激动。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但党和国家就给我这样的荣誉,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尖端事业的重视。我现在虽然患病,但我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以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希望。” <br> 就在戴上这枚奖章的12天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奉献了一辈子的中国核事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br> <div>26.</div><div> 为国献身做事业,<br></div> 视死如归报国家。<br><div>27. </div>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爱民爱家死而后已。<br><div>28.</div><div> 海外抢租界上百年只怨国家无实力争,<br></div><div> 两弹一星新世纪舍身为人民屡立功勋。</div><div>29.</div><div> 鞠躬尽瘁造核武,死而后已创功勋。</div><div> </div><br> <div>邓稼先故事</div><div>4.庶民本色<br></div> 在“两弹元勋”邓稼先留给后人的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学究形象。实际上,邓稼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在衣食住行上均表现出极强的“庶民本色” <br> 邓稼先穿衣服从不挑剔,一般就是一套灰色咔叽布的中山装,衣服样式也基本没什么变化,一套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很久也不见他置办新衣服 。不过邓稼先的着装是十分讲究的,他的衣服虽然不新,但从来都是干净、整齐,从不因为工作繁忙而在服装上显示出“没时间收拾”的样子 。<br> 邓稼先在“吃”上是相当讲究的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他总是在节假日吃上一顿。邓稼先很喜欢请客,每每花上10元钱在饭馆请同事们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而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不忘一饱口福。调回北京后,他一般都要在星期天去岳父许德珩家里团聚一次。而在去岳父家的途中,邓稼先都选择在当时北京的繁华地段西单附近下公交车,找一家有名的饭馆用餐。这样做,既可以不给岳父家里添麻烦,又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虽然邓稼先身居领导职务多年,但从不开单间、去雅座,而当时散座席上还没有“排队叫号”一说,所以每当进入正值饭点的餐厅,邓稼先就和普通市民一样,看准了一位要吃完的食客,站在其后面等座,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 。<br> <div>邓稼先故事</div><div>5.邓稼先的兴趣爱好:<br></div> 在从事核工业研究期间,邓稼先根本无暇娱乐 。调回北京后,邓稼先有了一些业余时间,就喜爱上了听京剧,且不管什么戏都喜欢听。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他从来不预先买票,也不托别人帮着买,而是一有时间就赶到北京护国寺的剧场前,和别人一起等退票。他“经验”丰富,从来不在售票窗口等退票,而是在离剧场稍远的地方寻找“真想退票”的人,结果每次均能买到价格适当的退票,准时进入剧场 。<br> 邓稼先还有一个爱好是看电影 。当时,国管局于每星期六晚上在政协礼堂放电影,一般连放两场,邓稼先每场必看。他看电影,从来都是坐公交车前往,有时电影结束得很晚,末班公交车没有了,政协机关的同志想叫个车把他送回家,他都是连说“不用,不用”,迈开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br>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div>两弹雪去百年耻,一星放飞千秋梦;</div><div>呕心沥血搞科研,鞠躬尽瘁报国恩。</div><div>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div><div>中华儿女多奇志,烽烟滚滚唱英雄!</div>